对城郊经济发展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城郊经济发展的思考
【摘要】文章阐释了发展城郊经济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分析了当前城郊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城郊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抓好旧村改造;着力推进城郊村(居)综合配套改革;着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着力培养新型农民。
【关键词】城郊经济;旧村改造;新型农民
城郊是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特殊地域,城郊经济就是这一特殊地域内各经济部门及其经济活动的总和。城郊经济是介于城乡之间,既有城市经济的某些特征,又没有脱离农村经济范畴的特殊类型的经济,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一、发展城郊经济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1、发展城郊经济是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用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思路去
发展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必须致力解决城乡对立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大力发展城郊经济能够很好地突破这一瓶颈。由于特殊的区位优势,城郊往往成为中心城市对外辐射的最佳区域。近年来全国各地城市郊区工业园区的迅速发展成为
这一理论的最好诠释。城郊经济的引入,打破了“条块分割”、“城乡分离”的封闭状态,由区域封闭经济向开放型转变,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合与合作。
2、发展城郊经济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无论新农村建设,还是城镇化的推进,都需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例如,烟台市农业人口超过全市总人口的60%多,伴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每年需要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可能都集中到中心城市,必须坚持“就地转移”、“就地消化”为主的路径。城郊经济,既不完全脱离农业,又主要依托中心城市和工业,因此发展城郊经济是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最佳途径。
3、发展城郊经济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按照城市经济成长的规律,中心城市将首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增长极的优先发展及辐射作用,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一方面为中心城市的配套服务及配套生产将迅速发展起来,另一方面随着中心城市的生产成本的逐渐升高,经济将逐步向周边转移。由于地处中心城市郊区,城郊经济在发展中还具有更多优势,如交通便利,商品流通快捷;有地域广阔的野外空间;流动人口多,公众消费量大;信息传递迅速,便于开拓和抢占有利市场;便于农业高科技人才与技术的对接以及农业经济资本的注入,使得城郊经济发展成
为继中心城市发展之后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二、当前城郊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滞后,发展思路陈旧
在城郊区,部分干部群众的观念落后,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不强,城市农业、高效农业、标准化农业的新观念还没有全方位确立,运用市场经济规律驾驭经济的本领还不够强。有些镇、办事处和村集体,经济实力比较雄厚,自认为即使没有大的发展,靠多年积累的老家底也能过上好日子,谋求更快更大发展的积极性不高。
2、土地运作方式单一,浪费严重
土地是城郊经济发展的最大资本,运作得好,可以提供继续投入和发展的资本,解决失地村(居)民的后顾之忧;解决得不好,土地资源浪费,失去发展的后劲,必将引发很多矛盾。如一些地方农民的上访案件中绝大部分是因为土地问题引发的,失地村(居)民频频上访,甚至发生冲突。
3、规划滞后,定位不清
首先是城市、城郊一体化规划不到位。目前一些地方城郊经济发展中,对郊区规划缺乏统一管理,与城市建设衔接不够,独立发展,自主性、随意性较大。其次,产业发展规划不到位。受眼前利益、比较利益影响,地方领导通常集中精力抓园区建设,上工业项目,但忽视了对三次产业的统筹考虑、协调发展。再次,综合规划不到位。只注重开发不注
重配套,只注重占地不注重布局,只注重发展不注重环境,招商引资中的短期化问题严重。
4、村(居)综合配套改革进展缓慢,组织关系不顺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村(居)民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公平意识和参与意识在不断增强,而城郊居民区的基本经济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却没有随之变化,从而显现出村(居)基层组织构架不科学,村级管理模式不合理,集体资产所有权虚化,群众的权利和利益得不到保障等突出问题。
5、市区体制不顺,政府职能弱化
一些地方城郊经济发展中体制性障碍明显,城区政府职能残缺,功能弱化。在这些城乡结合部位,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与碰撞尤为突出。郊区农业户口在进城就业、子女入学、当兵等具体的问题上仍受歧视。城区管理功能和管理权限都相对较弱,一些重要职能部门如交通、规划、电业、交警、城管等部门上划。而一些棘手问题如下岗职工、濒临破产企业、老干部的医疗保险等交由区里处理。由此,造成权责严重不对等,因而一些重大问题就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
三、加快城郊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1、着力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城郊经济发展的关键在政府转变职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研究城郊经济发展规律,提高组织和领导城郊经济的水平;要按照非均衡发展的规律,把城郊经济作为独特的经济
类型进行研究和实践。要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对城郊经济和社会发展定期进行考核和排序,使城郊工作既有压力,又有动力。要健全强化城区政府功能,赋予城郊更多的自主权,促其快速发展。从城郊自身看,要善于用城市经济的理念谋划和运作城郊经济的发展,增强新型工业化与现代服务业的意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使城郊真正成为新型工业园区和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
2、着力抓好旧村改造
发展城郊经济,必然涉及旧村改造。城郊村(居)在以往是散落群居的形式,旧村改造就是要取消散居形式,加快村(居)民向市民的转变。地方政府要鼓励城郊住宅向楼房化发展,可以一村为单位,也可以多村为单位,建设大面积、高水平的住宅小区,节省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3、着力推进城郊村(居)综合配套改革
以烟台市为例:除芝罘区于2001年全面实行了撤镇设街和区划调整和“村改居”的行政体制改革外,其余四区都是村、居并存。今后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按照单纯公司制、集体公司制等形式推进村(居)综合配套改革。其间,要注意把握好“四关”,即村(居)集体资产的清核、评估和界定关;人员界定关;村(居)办公、福利、养老费用和年收入的测算关以及公司发展定位关。
4、着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