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牛顿第一定律》 练习(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 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D. 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2.牛顿第一定律()
A. 它是由大量实验直接证明出来的
B. 它揭示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 它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推理概括出来的
D. 它是由牛顿凭空想象出来的
3.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也能运动
C.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4.关于汽车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运动时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
B. 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汽车在急刹车时的惯性最大
D. 汽车在行驶时、静止时以及急刹车时的惯性一样大
5.如图所示,教室里悬挂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它受到的所有的外力突
然全部消失,它将()
A. 加速下落
B. 匀速下落
C. 减速下落
D. 保持静止
6.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将发生的现象()
A. 物体会立即停下来
B. 物体将慢慢停下来
C. 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7.如图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
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运动状态将是()
A. 匀速直线运动
B. 立即停止运动
C. 速度越来越快
D. 速度越来
越慢
8.如图,一只钢球从圆槽的顶端滑下,若滑到最低点(O点)时,钢球受到
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则钢球的运动路线是()
A. 1
B. 2
C. 3
D. 4
9.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下的小球拿至A点,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
将在A、C两点之间往复摆动,如果不考虑空气对小球的阻力,下
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始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 当小球摆至B点时,如果细线突然断裂,小球将竖直下落
C. 当小球摆至C点时,如果小球所受的力同时消失,小球将静止
在C位置
D. 小球摆动过程中,随着小球位置的改变,小球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也随之改变
10.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始终匀速向右运动,现把一物块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左侧,物块
将随传送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物块匀速时,物块没有惯性
B. 当物块匀速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块不受力作用
C. 整个过程中,物块一直受摩擦力的作用
D. 整个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先增大后不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11.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用到的推理方法是______;英国科学家
______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结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______状态。
12.洗手后用力甩手,可以把手上的水甩掉,这是由于水具有______的缘故;在航天飞行器中
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______(填“没有”或“仍具有”)惯性。
13.如右图观察到的现象,可知汽车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突然______(填
“变大”或“变小”)时,乘客由于______而向前倾倒。
14.投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做曲线运动。
分析原因:一方面实心球具有______,继续向前运动,
另一方面实心球由于受到______作用而下落。
假如小球在下落过程中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它将______。
15.如图所示,一辆小车正在向右行驶,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
当看到
小球向左摆动时,小车在做_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
速”)运动,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____(选填“是”、
“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若此时小球受到的所有力消失,相对于地面将会______(填“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16.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
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
所示的位置。
(1)实验需要木块从同一斜面的______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
斜面底端的______相同。
(2)木块进入水平面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______。
(3)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
(4)推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______。
(5)若要探究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应先后将小车从斜面上______处释放,比较
小车在______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选填“同一粗糙”或“不同粗糙”)。
(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__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17.如图所示,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活动”中,小明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
(相同/不同)高度滑下,分别在水平面上铺上毛巾、纸板、玻璃等物品,观察小车在不同表面上的滑行的情况.
(1)关于小车在不同物体上运动情况,以下四个说法中有一个是理想化的推论,其余三个
是可靠的事实,其中是理想推论的是______
(A)小车在毛巾、纸板、玻璃上都将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
(B)小车在玻璃上滑行的距离比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远
(C)如果没有摩擦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
(D)小车在玻璃上滑行的距离比在纸板上滑行的距离远
(2)本实验中所采用的物理方法有:______ .(只要填写一种)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18.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上,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他会向前倾.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
一现象.
19.跑步过程中,小明踩到了松开了的鞋带,摔了一跤。
小强连忙扶起了小明,并且对他说:
“跑步前,一定要用力系紧鞋带,这样鞋带就不易松开了。
”
(1)为什么小明会摔倒?
(2)小强的话里包含了什么物理知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不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故AC错误,B正确;
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会停下来,故D错误。
故选:B。
根据以下知识答题:
(1)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一定律以及力与运动的关系,应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答案】C
【解析】解: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也不是科学家凭空猜想出来的,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
故选:C。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推理而得出的,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是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此题考查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过程,其不是用实验直接验证的,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推理而得出的。
3.【答案】C
【解析】解:A、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故A正确;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正确;
C、物体受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不变,故C错误;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C。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可以判断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惯性:物体总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性质,没有任何条件,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本题考查的就是学生对于物理常识的理解,这些在平时是需要学生了解并知道的,看的就是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情况。
4.【答案】D
【解析】【分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惯性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是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要特别注意。
(1)惯性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2)质量是衡量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解答】
A.汽车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故A错误;
BCD.汽车的惯性是由汽车的质量决定的,与汽车的速度无关,因此汽车行驶时、静止时以及急刹车时的惯性一样大,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答案】D
【解析】【分析】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在外力消失的一瞬间,原来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静止下去。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牢记牛顿第一定律,会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判断物体的状态。
【解答】教室里悬挂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它受到的所有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电灯的运动状态将不做任何改变,即仍保持静止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C
【解析】解:正在运动的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如果物体所受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则物体将不受力,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将保持自己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C。
根据以下知识答题: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物体处于平衡,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7.【答案】A
【解析】解: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因此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小球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即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A。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在力消失的一瞬间,原来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静止下去。
本题考查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不受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8.【答案】B
【解析】解: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外力作用时,静止的将保持静止,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当钢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时,他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B。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分析,即可判断出钢球的正确路线。
本题重点考查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9.【答案】C
【解析】解:A、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小球的运动状态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小球一直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故A错误。
B、当小球摆至B位置时,如果细线突然断裂,小球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或向左运动,小球还受到重力作用要向下运动,所以小球要向右下方或左下方运动。
故B错误。
C、当小球摆至C位置时,小球的速度为零,小球瞬间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如果小球所受的力同时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故C正确。
D、在同一位置,重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故D错误。
故选:C。
(1)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
(2)小球摆到B位置时,绳的拉力撤销,小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小球还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由这两种运动的合运动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3)物体撤销一切外力,物体将保持撤销力时的运动状态。
(4)在同一位置,重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一切外力撤销时,物体保持撤销外力时的速度和方向不变。
这点学生容易出现错误。
10.【答案】D
【解析】解: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所以当物块匀速时,物块仍有惯性。
故A错误;
BC、把一物块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左侧,由于传送带的速度较快,则物块相对于传送带向左滑动,所以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的作用,同时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当物块做匀速运动时,物块相对于传送带没有运动的趋势,不受摩擦力的作用,但仍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故BC错误;
D、当物块做匀加速运动时,物块的质量不变,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速度增加,动能增加,当物块做匀速运动时,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等于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所以,整个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先增大后不变。
故D正确。
故选:D。
(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据此对A做出判断;
(2)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对CD做出判断;
(3)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其中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在分析各个能量的变化时,根据各自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据此分析对D做出判断。
此题考查惯性、物体的受力分析、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难度适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物块做匀速运动时,物块相对于传送带没有运动的趋势,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11.【答案】理想实验法牛顿静止
【解析】解: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设想了一个斜面实验:将两个斜面对接起来,当小球一个斜面滚下,会滚上第二斜面,如果摩擦力越小,在第二斜面上滚上的高度越大,设想没有摩擦力,小球会达到相等的高度,将第二斜面放平,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
这里伽利略应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理想实验法。
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结论,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这个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归纳得出来的。
故答案为:理想实验法;牛顿;静止。
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斜面实验,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采用合理推理,得到结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归纳出来的。
本题考查的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物理研究方法的理解能力;物理学上经常用到的研究方法有:等效替代法,归纳法,演绎法,控制变量法等。
12.【答案】惯性仍具有
【解析】解:洗手后用力甩手后,手静止,而水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运动,而被甩掉;
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在航天飞行器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仍具有惯性。
故答案为:惯性;仍具有。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静者恒静、动者恒动),物体在任
何时候都有惯性。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和掌握,要知道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
13.【答案】变小惯性
【解析】解:由图可知,人向前倾倒,原因是原来人和车都处于运动状态,当汽车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突然减小时,人的脚随着车运动停止,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由于上身的继续运动而使得人向前倾倒。
故答案为:减小;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在利用惯性解释问题时,应先确定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而后某一部分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而另一部分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本题考查了惯性的应用,用惯性知识解释乘客乘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符合新课标要求,是一道好题。
14.【答案】惯性重力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解:投出去的实心球离开手后,由于实心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继续前进,但同时实心球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而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所以投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做曲线运动。
假如小球在下落过程中所受外力突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惯性;重力;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决本题应掌握: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本题主要考查了惯性和重力的有关知识以及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要知道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但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改变了运动状态。
15.【答案】加速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解:
(1)小车匀速运动时,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小球应在竖直方向上;当小车加速运动时,车的
运动速度变快,但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小球要向后运动;所以,由图示可知,此时小车在做加速运动;
(2)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沿绳斜向右上方的拉力,这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3)由题意可知,小球现在是运动的(向左摆动),若小球在此时所有力同时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球相对地面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加速;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1)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小车匀速运动时,小球应在竖直方向上,现在小球向后运动,则小车可能加速运动;
(2)二力平衡:一对平衡力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小球受的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则小球受力不平衡;
(3)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惯性现象的分析,平衡力的辨别,以及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掌握,属力学中的基本规律的应用,值得关注。
16.【答案】同一高度速度重力和支持力慢做匀速直线运动不同高
度同一粗糙 D
【解析】解:
(1)要研究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必须控制变量,即控制木块的初速度相同,即让木块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2)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由实验现象可知,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木块受到的阻力不同,木块运动的距离不同,由此得出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4)在上述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可以推理得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5)因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到达底端的速度取决于物体的高度,因此将小车从不同的高度处释放,比较小车在同一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即可;
(6)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是直接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或实验得出的,更不是科学家猜想出来的,故选D。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速度;(2)重力和支持力;(3)慢;(4)做匀速直线运动;(5)不同高度;同一粗糙;(6)D。
(1)为完成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应采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即保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小车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4)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得越远,推理得出若不受阻力,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5)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到达底端的速度取决于物体的高度,并且让小车以不同的速度在同一粗糙面上滑行;
(6)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直接从实验得出结论,是在大量事实经验的基础上推理概况出来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了解和掌握,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科学推理法在实验中的运用,也是对科学探究的能力的考查。
17.【答案】相同;C;控制变量法(科学推理法)
【解析】解:在实验中,小明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滑下,分别在水平面上铺上毛巾、纸板、玻璃等物品,观察小车在不同表面上的滑行的情况.这是为了获得相同的初速度.(1)A、由于摩擦力的原因,小车在毛巾、纸板、玻璃上都将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故这是可靠的事实;
B、由于玻璃的表面比毛巾表面粗糙,即在玻璃上小车受到的阻力小,故小车在玻璃上滑行的距离比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远,这也是可靠的事实;
C、由于在地球上找不到没有摩擦的情况,故“如果没有摩擦,则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是理想推理,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由于玻璃的表面比毛巾表面粗糙,即在玻璃上小车受到的阻力小,故这也是事实.
故C符合题意;
(2)本实验中所采用的物理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科学推理法.
故答案为:相同;(1)C;(2)控制变量法(科学推理法).
①在实验中,应使同一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以保证其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②所谓事实,即通过实际实验得到的真实的现象和结论;所谓推理,即在真实的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而得出结果,故据上面的思路对各个选项逐次分析即可.
③本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科学推理法.
该题考查了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实验现象和理想推理和实验方法等,熟悉该实验过程,能正确的判断现象和推理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8.【答案】答:小明在行驶的车上,与车一起运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他的脚随着车一起减速,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他会向前倾.
【解析】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就是惯性.
此题通过常见的现象考查了对惯性的理解和应用.在解释时,要将物体按运动状态分成两部分:发生改变的和不变的.
19.【答案】答:(1)小明踩到了松开了的鞋带时,另一只脚受到阻力很快停下来,而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而摔到;
(2)一定要用力系紧鞋带,这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从而使鞋带不易松开。
【解析】(1)惯性就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它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知道利用惯性来解释这一现象不难,但要将其说明白却要求我们抓住问题的重点,这里明确是小明的脚踩到了松开了的鞋带停止运动,而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摔倒,才是回答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