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典园林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古典园林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王雨薇
园林工程学院园林技术15-3
指导教师:邹晓榕
摘要: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主要园林体系之一,到如今的现代园林,经历了大约三千年持续不断的延绵发展。
本文将从空间构成、设计方法、传统意识等方面,对苏州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的风格进行比较。
试图使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意识中得到延续和发展,进一步丰富现代景观的形式。
关键词:园林文化设计方法配置形式现代创意
前言:在苏州诸多的文化内涵中,园林是它的重要内涵和特色。
苏州古代的园林遗留到今天的主要是私家园林,私家园林是苏州园林的精华。
苏州园林也和苏州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同步,如明清两朝是苏州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苏州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
而今天的苏州园林景观总体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1、苏州园林传统空间构成方法与现代景观空间布局的契合
崇尚自然的造园理念决定了苏州古典私家园林的空间构成往往是多变的,但并不意味着没有规律可循。
空间布局是苏州园林具有决定性的和最基本的因素。
“充分调动一切自然的、人工的条件,尽量创造丰富的,动态的流动画面,提供可供驰骋想象的广阔场地,才是中国园林的主要手法。
”随着山水画的传入和流行,私家园林的造园手法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追
求山水画中的意境。
文人士大夫对造园的认识也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空间营造趋于成熟。
虽然苏州古典园林在空间尺度上与现代景观存在差异性,但是其传统的空间构成原理在内向与外向、以及院落的处理中是相一致的。
1.1 内向与外向
在古典园林的布局形式和园林建筑的空间组合中,内向与外向作为相互对立的两种倾向是空间构成中较为重要的一点。
追本溯源,与中华民族性格中的“含蓄”是分不开的。
苏州的私家园林以内向布局形式居多,如半园、畅园、鹤园均属于这种形式。
它的特点是:建筑物、迥廊、亭榭等均沿园的周边布置,所有建筑均背朝外面向内,并由此而形成一个较大较集中的庭院空间。
这种布局的好处是在极为有限的位置内可以布置较多的建筑,且不至于造成局促的局面。
1.2 院落的处理
苏州园林欲扬先抑的手法、“小中见大、大中有小”的空间分隔原理不仅在古典园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将空间整合得富有自然意境;而且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同样适用。
例如在苏州小区机动车道的设计中,为了缓解大尺度建筑带给人的压抑感,常常利用庭院围墙、院门、车库等小尺度限定元素来进行对比;现代景观的入口设计中,设计师不会将空间的完整结构开门见山地展现在游览者面前,而是运用传统的空间限定元素如建筑、植物、假山等遮挡部分视线,只能看到水体或山坡的大体走势;在步入一个新的空间后,又有景墙进行阻挡;步入围廊后,其曲折的设计难以让游览者一眼望到廊架尽头的元素——苏州古典园林的“欲扬先抑”得到体现。
2、基于苏州园林的传统意识在现代景观中的延伸
在众多形式和风格殊异的园林设计中,中国的园林以善于表现情景交融的自然景色在世界园林中独辟蹊径,对世界园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欧美之园林,以刚制柔,以建筑物为中心,园林陪衬。
中国古代早期就已经把景观意识融入到传统风水和园林理念之中了。
古代先民以自然为范本的理念也是中国哲学和美学标准的一部分。
苏州园林是在中国传统文明中成长起来的,其物理特性和人的活动在整个空间环境中和谐而统一。
要想在地域景观规划项目中取得成功,必须理解几百年来由古典园林所延伸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地
域文化特点,同时契合人在环境中感官的体验。
3、基于苏州古典园林造园思想的现代景观设计方法
3.1现代景观发展现状
较之与古典园林景观,现代景观更倾向于大尺度使用绿化,以绿色构筑呈现“人工自然”。
设计把绿化带来的视觉享受放在第一位,却忽略了该地区环境和地理条件是否能够完美驾驭这种过于“繁华”的人造景观,在这种情况下,现代景观的违和感日益突出。
这种不假思索的景观构筑方式,不仅造成了人力财力的浪费,同时也破坏了原来和谐的城市自然人文环境景观。
3.3现代景观的孤立性
在城市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筑物在现代景观中处于一个中心的角色,而各种人造景观通过配合现代建筑一同构成城市景观。
然而现今的绿化却往往是比例失调,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现代人融入真山真水之中已十分便利,无须再在城市之中尽享山林之乐。
而真山真水的气势及其丰富的景观环境却是假山假水难以比拟的,导致以人工山水为主的古典园林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紧紧抱着古典园林形式不放不利于中国园林的发展。
3.3配置形式上的转变
在配置形式上,现代园林打破了古典园林的规律性,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配置风格为自然式,常与造园风格保持一致。
古典园林中除采用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等形式外,还有一些规律性的做法,如高山栽松、岸边植柳、山中挂藤、水上放莲、等常采用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手法。
同时,花台、盆景、盆栽等形式在古典园林的室内室外、厅前屋后、轩房廊侧、山脚池畔等处也较常见。
如今,盆景、盆栽已进入各家各户的庭院和阳台空间,花台已演变为现代的花坛、花境等形式。
现代园林设计手法的更新和植物配置多功能的要求,使植物配置形式正在走向多元化。
植物材料选择的多样化发展为多元化形式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平面和立体空间层次的营造上,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搭配、常绿与落叶植物的搭配,较符合实际需求的科学比例配置。
另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和专类园、湿地、森林公园、防护林等绿地形式的开拓,赋予了植物配置更多载体与功能。
4、古典特色与现代创意融合
在苏州博物馆里,设计师有意在中央水景处设计了一个亭子,从意境上将古典园林的意境用到了这里。
但是考虑到功能的不同,苏州博物馆的亭子与苏州园林的亭子是不同的,首先是材料的不同,用的现代的材料;其次由于要使用,它的体量要大的多;此外亭子的使用功能也不同,亭子不光作为中央水景公园的益处景观,游客也可以在亭子里休憩,观看博物馆里的美景。
苏州博物馆秉着“苏而新,中而新”的设计理念,既保留了苏州古老的气息,又不与古典园林相冲突。
整个博物馆,采用不高,不大,不突的原则。
采用地上一层,底下一层,建筑最高高度不超过周围的建筑;建筑的体量与苏州民居的传统体量相似;整个博物馆能融进苏州的原有的建筑中。
苏州博物馆旁边就是忠王府,后面是拙政园,苏州博物馆的中庭有效的借了拙政园的景色并且与忠王府连接起来,是苏州传统园林的延升。
拙政园、狮子林、忠王府本来就是景区;苏州园林建在这里,形成了旅游的焦点。
结束语:园林是时代的产物,在每一个阶段均有其不同的特点。
中国现代园林是在延续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精髓的基础上,融入了部分西方的造园艺术,综合涉入了自然社会和现代科学、艺术、伦理等,形成了园林风格交融、园林文化丰富、园林形式多样、园林特点众多的新格局。
在现代景观建设中,对待传统文化往往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传承古典沿革的理水造园手法;二是发展,不以发展为目的的继承只是一句空话;而不以传统为根基的发展必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我们必须树立起时代的责任感,不但要继承传统园林艺术,还要勇于开拓,锐意进取,汲取国内外符合国人经济、审美和实用要求的设计方法与经验,创造出新的更优秀的城市景观。
这是历史赋于我们的使命,也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