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傩戏在贵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傩戏在贵州
——贵州民俗傩文化粗见
目录
一.傩文化简介
二.文化与传承
三.载歌载舞,瑰丽的无形民俗文化
四.傩戏面具,珍贵的有形民俗遗产
五.傩文化之我见
六.参考文献
一.傩文化简介
傩戏,也称傩舞,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约在元明时由古代傩仪发展而成。初是以歌舞演故事,待到钟馗形象在傩仪中出现,傩戏才应运而生。钟馗打鬼的故事始见于唐人传奇志怪小说集《逸史》,戏曲里的钟馗形象即从小说移植而来,演钟馗3次进京应试,因权相杨国忠作梗,不中,愤而身亡。玉皇大
帝悯其刚正不阿,敕封判官,统领天下鬼怪;青黄赤白黑五鬼不服,大闹,被钟馗降服。傩戏流行于四川、贵州、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中国西南部贵州省东北部地区至今还有大量傩文化遗存,许多地方有傩戏演出。德江县至今还有六十几坛傩坛,演员上百人,德江傩戏古朴、粗放、保存着傩戏文化较多的原始形态,法事内容十分繁多。贵州地戏是属于军傩系列的傩戏,是傩戏发展的较高级层次。其代表为:威宁彝族傩戏“撮泰吉”(变人戏),黔东北(铜仁地区)傩戏群,黔北(遵义地区)傩戏带,黔中地区(安顺等地区)地戏。
傩文化作为一个庞大的文化系统,涵盖面广,影响层面深,对于民俗研究具有巨大的贡献。在这个庞大的文化体系中,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可研究的民俗文化。下面我想在几个方面上对傩文化进行个人理解上的阐述。
二.文化与传承
要知道什么是傩文化,首先得了解什么叫“傩”。“傩”这一名称,用的并不是汉族的语言,用的是侗台语族的语言。傩,音挪(nuo),在侗台语族中,这一个音符只要变化声调,就可以代表许多事物。侗台语族称稻、田、鸟、人、民族等为“傩”,故“傩”有祭祀稻神、田神、水神、鸟神、祖神等多种含义。中国字是象形文字,由象形、会意、记音三要素组合而成。它的意义往往包含在它的象形之中。傩字的繁体字由“亻”、“堇”、“隹”三字合成,“亻”字表示它与人事有关,“堇”是记音,“隹”就是雀。因此,“傩”
就是崇拜神雀的农耕民族所举行的“神雀祭”。“傩文化”就是因祭祀神雀而产生出的一系列“神雀文化”。雀、鸾是一音之转,因此,这种被中国人崇拜的神雀,也就是鸾鸟,在中国有“凤凰”之称。
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远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繁衍后代,生存的欲望需要自然宗教观念的帮助来超越自我,龙的传人以伟大的浪漫主义心性创造了灿烂的巫傩文化。“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傩文化是一种特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就像“儒家文化”是封建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一样,“傩文化”则是古代中国原始社会农耕阶段的意识形态。由于“傩文化”是中国原始时代的意识形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极力推崇的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学说:“人类必须先获得文明的一切要素,然后才能进入文明社会”的哲理,中华文明的“文明要素”就在古老的傩文化之中。因此,傩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文化DNA。
在源远流长的三千年傩文化发展历史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活动不断丰富,愿意观看傩戏演出的人日益减少,傩文化传承困难。因此,2006年5月20日,傩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地处我国偏远落后地区的我的家乡贵州,由于傩戏具有民族多、品种多、层次多、分布广、保存完整等特点,引起国内外学术界艺术界的浓厚
兴趣,吸引了国内外大批学者艺术家前来鉴赏,贵州也因此获得了“傩戏之乡”的美誉。
三.载歌载舞,瑰丽的无形民俗文化
说道傩文化,不得不说的他的主要载体形式——-傩舞。在五千年中华文明中,从有文字开始,“舞"就从外形与发音上同“巫”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舞者既是巫者,于是有这三千年历史的傩文化也有着这样的联系。傩舞的表演者,在当时既是祈神求福,与鬼接近的巫术施与者。戴柳木面具的演员扮演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神──傩神,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序舞蹈动作表演,多在固定的节日演出。极具原始舞蹈风格。
据相关文献记载:中国的傩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到商代(前1600-前1046)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这就是傩舞。这也说明了傩舞作为一种舞蹈形式,反映出了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迷信思想和依仗与鬼神沟通来消灾祈福的“神力”信仰观。正如法国的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巫术是个人克服问题的工具,宗教是社会团聚的手段”。很多原始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对神力无所不在的“迷信”,这种“迷信”以后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提高,而逐步演变为较为系统的宗教信仰。许多迷信的内容就成为宗教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范畴。这也正是傩舞成为国内外民俗学者感兴趣的研究课题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体现出傩舞的价值所在。
说道祭祀仪式,又不得不提到一种重要的祭祀手段————傩
戏。傩戏是伴随着傩舞应运而生的另一种无形的民俗文化遗产。作为地方戏曲的一种,傩戏的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剧本唱多白少,善于通过大段叙事性唱词交待事件,展开矛盾,塑造形象。演唱用本地方言,唱腔除第一类剧目用端公调外,其他均唱本地群众熟悉的戏曲腔调。在傩戏演唱的众多曲目中,传说与民间故事占了很大的比重。由于是祭祀求福的文化,傩戏在戏文上偏向于传唱英勇义士,名垂千古之人,尽管传唱中总是以一个真实的故事线索、或真实经验为基础,传播者也首先强调的是故事的真实性。实际上,在传播过程中都会增加一些主管臆断或修饰的成分。这些口口相传的戏文故事,经历了千年的历史,已经由单纯的口传故事演变成了一种无形的口头民俗文化。由于神话传说的讲述常常被放置在神圣的仪式中,所以傩戏的唱诵也就显而易见的成为了一种神圣的祭祀仪式。
在傩文化中,除了载歌载舞的傩戏表演之外,一系列神秘惊险的祭祀活动更是让国内外研究人员和游客啧啧称奇。贵州傩坛使用的驱赶巫术,从傩堂戏角度看,有不少是特技表演,例如“踩刀”,俗称“上刀山”,由掌坛师手执牛角,口念咒语,背着过关童子即有病的儿童,赤脚爬上由十二把或二十四把、三十六把利刀组成的刀杆上。类似的巫术表演,还有含红耙齿,是将铁耙齿烧红,巫师将它含在嘴上表演。“下火池”俗称“下火海”,是将若干砖块立起,排列成一沟槽,槽内烧木炭,将砖块烧红,巫师赤脚于烧红的砖块上行走、表演。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