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傩戏在贵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傩戏在贵州
——贵州民俗傩文化粗见
目录
一.傩文化简介
二.文化与传承
三.载歌载舞,瑰丽的无形民俗文化
四.傩戏面具,珍贵的有形民俗遗产
五.傩文化之我见
六.参考文献
一.傩文化简介
傩戏,也称傩舞,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约在元明时由古代傩仪发展而成。
初是以歌舞演故事,待到钟馗形象在傩仪中出现,傩戏才应运而生。
钟馗打鬼的故事始见于唐人传奇志怪小说集《逸史》,戏曲里的钟馗形象即从小说移植而来,演钟馗3次进京应试,因权相杨国忠作梗,不中,愤而身亡。
玉皇大
帝悯其刚正不阿,敕封判官,统领天下鬼怪;青黄赤白黑五鬼不服,大闹,被钟馗降服。
傩戏流行于四川、贵州、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
中国西南部贵州省东北部地区至今还有大量傩文化遗存,许多地方有傩戏演出。
德江县至今还有六十几坛傩坛,演员上百人,德江傩戏古朴、粗放、保存着傩戏文化较多的原始形态,法事内容十分繁多。
贵州地戏是属于军傩系列的傩戏,是傩戏发展的较高级层次。
其代表为:威宁彝族傩戏“撮泰吉”(变人戏),黔东北(铜仁地区)傩戏群,黔北(遵义地区)傩戏带,黔中地区(安顺等地区)地戏。
傩文化作为一个庞大的文化系统,涵盖面广,影响层面深,对于民俗研究具有巨大的贡献。
在这个庞大的文化体系中,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可研究的民俗文化。
下面我想在几个方面上对傩文化进行个人理解上的阐述。
二.文化与传承
要知道什么是傩文化,首先得了解什么叫“傩”。
“傩”这一名称,用的并不是汉族的语言,用的是侗台语族的语言。
傩,音挪(nuo),在侗台语族中,这一个音符只要变化声调,就可以代表许多事物。
侗台语族称稻、田、鸟、人、民族等为“傩”,故“傩”有祭祀稻神、田神、水神、鸟神、祖神等多种含义。
中国字是象形文字,由象形、会意、记音三要素组合而成。
它的意义往往包含在它的象形之中。
傩字的繁体字由“亻”、“堇”、“隹”三字合成,“亻”字表示它与人事有关,“堇”是记音,“隹”就是雀。
因此,“傩”
就是崇拜神雀的农耕民族所举行的“神雀祭”。
“傩文化”就是因祭祀神雀而产生出的一系列“神雀文化”。
雀、鸾是一音之转,因此,这种被中国人崇拜的神雀,也就是鸾鸟,在中国有“凤凰”之称。
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远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繁衍后代,生存的欲望需要自然宗教观念的帮助来超越自我,龙的传人以伟大的浪漫主义心性创造了灿烂的巫傩文化。
“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
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
傩文化是一种特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就像“儒家文化”是封建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一样,“傩文化”则是古代中国原始社会农耕阶段的意识形态。
由于“傩文化”是中国原始时代的意识形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极力推崇的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学说:“人类必须先获得文明的一切要素,然后才能进入文明社会”的哲理,中华文明的“文明要素”就在古老的傩文化之中。
因此,傩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文化DNA。
在源远流长的三千年傩文化发展历史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活动不断丰富,愿意观看傩戏演出的人日益减少,傩文化传承困难。
因此,2006年5月20日,傩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地处我国偏远落后地区的我的家乡贵州,由于傩戏具有民族多、品种多、层次多、分布广、保存完整等特点,引起国内外学术界艺术界的浓厚
兴趣,吸引了国内外大批学者艺术家前来鉴赏,贵州也因此获得了“傩戏之乡”的美誉。
三.载歌载舞,瑰丽的无形民俗文化
说道傩文化,不得不说的他的主要载体形式——-傩舞。
在五千年中华文明中,从有文字开始,“舞"就从外形与发音上同“巫”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舞者既是巫者,于是有这三千年历史的傩文化也有着这样的联系。
傩舞的表演者,在当时既是祈神求福,与鬼接近的巫术施与者。
戴柳木面具的演员扮演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神──傩神,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序舞蹈动作表演,多在固定的节日演出。
极具原始舞蹈风格。
据相关文献记载:中国的傩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
到商代(前1600-前1046)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这就是傩舞。
这也说明了傩舞作为一种舞蹈形式,反映出了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迷信思想和依仗与鬼神沟通来消灾祈福的“神力”信仰观。
正如法国的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巫术是个人克服问题的工具,宗教是社会团聚的手段”。
很多原始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对神力无所不在的“迷信”,这种“迷信”以后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提高,而逐步演变为较为系统的宗教信仰。
许多迷信的内容就成为宗教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范畴。
这也正是傩舞成为国内外民俗学者感兴趣的研究课题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体现出傩舞的价值所在。
说道祭祀仪式,又不得不提到一种重要的祭祀手段————傩
戏。
傩戏是伴随着傩舞应运而生的另一种无形的民俗文化遗产。
作为地方戏曲的一种,傩戏的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
剧本唱多白少,善于通过大段叙事性唱词交待事件,展开矛盾,塑造形象。
演唱用本地方言,唱腔除第一类剧目用端公调外,其他均唱本地群众熟悉的戏曲腔调。
在傩戏演唱的众多曲目中,传说与民间故事占了很大的比重。
由于是祭祀求福的文化,傩戏在戏文上偏向于传唱英勇义士,名垂千古之人,尽管传唱中总是以一个真实的故事线索、或真实经验为基础,传播者也首先强调的是故事的真实性。
实际上,在传播过程中都会增加一些主管臆断或修饰的成分。
这些口口相传的戏文故事,经历了千年的历史,已经由单纯的口传故事演变成了一种无形的口头民俗文化。
由于神话传说的讲述常常被放置在神圣的仪式中,所以傩戏的唱诵也就显而易见的成为了一种神圣的祭祀仪式。
在傩文化中,除了载歌载舞的傩戏表演之外,一系列神秘惊险的祭祀活动更是让国内外研究人员和游客啧啧称奇。
贵州傩坛使用的驱赶巫术,从傩堂戏角度看,有不少是特技表演,例如“踩刀”,俗称“上刀山”,由掌坛师手执牛角,口念咒语,背着过关童子即有病的儿童,赤脚爬上由十二把或二十四把、三十六把利刀组成的刀杆上。
类似的巫术表演,还有含红耙齿,是将铁耙齿烧红,巫师将它含在嘴上表演。
“下火池”俗称“下火海”,是将若干砖块立起,排列成一沟槽,槽内烧木炭,将砖块烧红,巫师赤脚于烧红的砖块上行走、表演。
傩
戏演出中各种特技表演还很多,如“开红山”、“捞油锅”等都很惊险。
这些表演是演给鬼神看的,也是演给信徒和观众看的。
前者在于告诉
各路鬼神妖魔,“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师法力无边,各路鬼神妖魔,
不得胡作非为,更不得给愿主家带来灾难,否则就要遭到灭顶之灾;
后者在于展示傩坛威风,吸引信徒,招来观众。
这些仪式不仅仅更增
强了傩文化的宗教色彩,强调鬼神的信仰文化,反映人民对美好安乐
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成为了研究学者们心中无法解开的神秘现象,为
什么这些仪式的表演者(当地称“土老师”,是受人敬仰,帮助村民
消灾的巫师)能够做到如此惊险的表演。
而这些惊险的文化一般是由
表演者代代相传下来的祖传技能,这样神秘的传承文化也为傩文化蒙
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四.傩戏面具,珍贵的有形民俗遗产
傩戏面具,是在傩戏表演时演员戴在脸上的面具,面具分为许多种类,代指傩戏中不同类型的角色。
傩戏面具不仅是一种戏剧道具,
而且也是一种风格独特的民间艺术品。
在相关学术记载中,它主要流
传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尤以贵州最为古老,也最具特色,它直
接脱胎于远古的傩祭面具。
在当地,制作地戏面具的民间艺人动工之
前必须祭神,其目地为;一是祈求神灵保佑赋予面具的神(灵)性,
二是保佑在制作中平安顺运而发财发富。
他们在神龛前或屋门口摆下
供桌,敬上供品,用一升米插上工木角尺,墨斗、雕刀之类工具,然
后磕头作揖,请求菩萨保佑,口中念诵“菩萨保佑,鲁班显圣,保佑
保佑、、、、、、”之类吉祥词语。
供奉结束后,才能开始雕刻面具。
制作
结束后的开光,不仅是为面具上色彩,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开光供奉仪式面具成其为神。
傩戏木雕面具的最大特色是它与宗教和民俗紧密相联,它不同于一般的面具就在于它往往被当作神灵看待。
因而从事雕刻的艺人们都是以极其虔诚的宗教情绪进行创作,雕刻出来的面具都具有某种概念难以表达清楚的灵性,而且很少雷同,这是某些程式化的木雕很难与之相比的。
在关于傩戏面具的民俗学研究中,除了制作面具的人是虔诚的信徒外,面具的制作过程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傩戏木雕面具的种类繁多,大致分为:正直、善良、温和的正神;勇武、凶悍、威严的凶神;淳朴、忠厚的世俗人物;幽默,滑稽的丑角人物,还有文武将军,仙人道士,以及牛头马面等角色。
木雕面只是由面孔、帽盔、耳子三个部分组成,通常采用丁香、白杨、杜鹃、柳木等杂木。
雕刻方法是,先将一段圆木锯成与人头大小相近,砍成长与宽相当的脸壳毛坯,再在毛坯上雕刻出眼、鼻、嘴孔、脸壳雕成后再用颜色绘制涂抹。
有的面具雕刻工艺原始,造型单纯,不区别角色,线条粗犷,几斧就成,具有原始、粗犷、稚拙、怪诞的味道;有的面具雕刻工艺讲究,面相分文、武、老、少、女五类,造型偏重于写实,形象包涵程式化,有的还有口诀。
在技法上,多为浅浮雕与镂空雕相结合,精细而不繁琐。
色彩上用描金贴银的亮色,以及红、绿、蓝、白、黄、黑,几乎什么颜色都可以用来上色。
有的面具还镶嵌上圆形的玻璃小镜,甚至配上鸡尾,显得五色摈纷、绚丽多彩。
近年来,贵州的傩戏木雕面具又发展了小型的旅游工艺品,那粗犷的造型,有力的线条,
夸张而又对比强烈的色彩,并没有因为作品尺寸变小而减弱,反而更加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艺术欣赏的乐趣。
我的家乡在安顺一带,既是文章最初提到的黔中地区(安顺等地区)地戏的存在地区,我也曾亲自观看过地戏的表演,地戏面具的造型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地戏通常是在农村赶场等热闹的乡里活动进行时的表演,表演者就地在附近广场或空地上穿上戏服头戴面具进行表演。
我想就我比较熟悉的安顺地戏来进行介绍:
地戏面具种类繁富,按照不同角色和造型,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为武将.由于地戏以武戏为主,因此武将在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但有文将.武将.老将.少将.女将之分,而且有正派将军和反派将军之别.;第二类为道人,地戏中的道人很多,他们大多为反派营垒中的军师,或前来助战的仙人,不戴道冠是其最显著的特点,民间艺人抓住各个道人的外形特征,随类赋形突出其精神气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第三类为丑角.地戏中最常见的丑角为歪老二,又叫老歪或歪嘴老苗,相传他是当年朱元璋征讨云贵时在少数民族中寻找的向导内线.是一个插科打诨的活跃人物,在造型上,歪嘴吡牙,头插木梳是其主要特点.第四类为动物,地戏的动物面具甚多,常见的有狮、虎、龙,、犬、牛、马、猪、猴等,这类面具或写实,或变形,大都能抓住各种动物的特性,如虎的威猛,马的温顺.猴的淘气,猪的憨厚,无不形神俱佳.
五.傩文化之我见
贵州的傩文化在各种相关学术文章与文献中都被称为是“保存
最完整,品种最全面,流传最广泛”的,这也是我从小就有幸亲眼目睹傩戏表演的原因。
在学习了一些浅层的民俗学知识后,我不由自主的对贵州的傩文化进行了民俗学思维上的思考和理解。
我将为数不多的几次民俗课中老师介绍的民俗学知识与傩文化进行了比对思考,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解。
首先,傩文化作为流传了三千年之久的古文化,是一种传承下来的文化传统,具有当时人民对生的渴求以及疾病死亡的恐惧的反映,这正符合了民俗学中普遍研究的相信神力的存在以及将当时无法解开的生存现象之谜寄予鬼神的存在,并举行仪式祈福消灾,并有相应的巫术存在,这正与民俗课上的民俗现象相吻合。
其次,傩戏,傩舞,傩面具,都是在傩文化传承中无形或有形的珍贵文化遗产,留给后世人无尽的文化宝藏。
同时,在这些口头或物质民俗文化中,也无时无刻不贯穿着与鬼神沟通的迷信宗教思想,虽然在时间的流逝中,这些仪式已经有最初的祭祀文化演变成了一种艺术形式,但他的文化本真却始终未变,具有无尽的研究价值。
最后,傩文化是作为一种传统祭祀节日被传承下来的,这在民俗学对节日的研究中也是具有思考价值的。
节日的本真就是与鬼神沟通,寄托自己生的渴望以及死后的安定,而傩文化将这一点体现的深远,特别是如今贵州一些偏僻落后的农村,傩戏仍旧被视为一种神圣的祭祀,使人们十分重视,说明了迷信宗教的深入和无处不在。
在学习了民俗学这门课程后,我对家乡的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逐渐理解了他的文化价值所在,今后我将用所学的民俗文化知识
去分析更多的文化现象,并力求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认知。
六.参考文献
《贵州傩戏面具》————王义(艺)
《中国巫傩史》————林河
《傩文化:南方民族原始宗教信仰之滥觞》————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