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述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其具体建筑物的构建处理方式也越
来越先进,体现出了明显的多样化趋势,其中装配式建筑的处理模式就是比较有
效的一个基本类型,应该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予以高度重视。

结合装配式建筑的有
效构建,其需要切实围绕着装配式建筑设计环节予以高度重视,综合提升其设计
标准化效果,有效解决以往装配式建筑构建中可能存在的较大问题缺陷,体现该
类建筑处理方式的更大实际效益。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
1导言
当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各方面的要求都在日益提高,特别是对建筑结构形式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近现代的建筑形式正在日益呈现
出多样化趋势,一些新的建筑形式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装配式建筑就是
其中之一。

就建筑行业的发展形势来看,装配式建筑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

但是就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来看,由于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所以目前
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无论在建筑高度、功能、施工技术还是运输条件等方面都
仍有诸多限制,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亦有诸多不足。

所以,当务之急是要
改善这些问题,尤其要改善结构设计。

以下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装配式建筑结构设
计要点,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2标准系统建立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标准化程度较低,很大原因是标准缺失,标准系统不完善。

同时标准化发展不平衡现象严重,标准管理不到位,深层次分析问题产生的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政策导向
各省市分别出台了推进装配式建筑的方案,制定了相关的标准,个别省市装
配式建筑推进较快,如辽宁沈阳、浙江绍兴等地,部分省市发展较为滞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较发达地区作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点。

由于装配式建筑需
要考虑地域因素,也造成了标准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影响了标准系统的发展。

2.2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是影响装配式建筑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装配式建筑在技术上还不
够成熟,比如设计方面,预制混凝土高层建筑的节点连接问题,使结构整体抗震
性能达不到,在抗震要求高的地区不能使用;构件生产方面,构件生产的精度达
不到设计要求,造成安装的不便;运输方面,预制构件不适合尺寸过大,不宜在
山区或远距离运输;施工安装方面,外墙板拼接接缝防水问题,以及施工安装的
精度不够,造成二次搬运等问题。

技术上仍存在不少问题,同时由于技术的不成熟,造成实际施工中的经济指标的提高。

因此,标准系统在技术上缺乏有力支撑。

2.3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参与标准制定的各个利益主体,如标准制定人员本身的知识
水平及素质参差不齐,主观因素较强;各利益主体人员代表性不强;技术委员会
委员资格把关不严,人员组成不合理;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质量不高等。

人的因
素在标准化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的素质、工作机制及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
标准的质量。

2.4组织管理因素
一方面,标准系统的建立涉及到众多的标准化组织,如政府行政主管部门、
标准化组织、生产单位、科研机构等,各主体之间的协调沟通问题是组织的重要
内容,标准制定过程中组织复杂混乱、分工不明确,加上各个主体之间的趋利避害、利益维护,造成部分组织不作为,影响到标准的质量。

另一方面,标准的制
定程序比较复杂,过程程序的管控尤为重要,存在主管部门监管不严的现象。

此外,标准系统包含技术、管理、工作、经济等标准,各利益相关方要健全各类标准。

2.5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主要标准系统建立涉及的资金保障,目前装配式建筑推进过程中资
金保障一部分来自政府补贴,部分来自企业资助。

一些企业认识到标准化带来的
经济效益,企业内部成立研发部门,比如房地产开发商万科,建立了自己标准化
体系,迅速发展,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因此
必须增加企业的投入,建立标准化专项投入计划,专款专用,为装配式建筑标准
化提供资金保障。

3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要点
对于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工作的有序落实和开展,其需要关注的内容同样
也比较多,为了更好实现对于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的落实,其需要切实围绕着
各个基本设计流程进行全方位优化,解决以往设计中可能存在的缺陷不足问题,
其中较为关键的设计要点如下:
3.1需求分析标准化
在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前期需求的准确把握需要相关单位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需要把握好后续装配式建筑各个构件的具体要求,促使这些需求能够得到
较好满足,进而才能够体现出较强的实用价值,有效解决可能存在的各类不良威
胁隐患。

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需求的了解中,需要设计单位重点研究环境条件、设
计目标以及成本限制等条件,确保其能够在分析和协调沟通中形成理想的标准化
流程,有助于后续制定较为理想的可行性方案,避免后续装配式建筑设计工作存
在较大不良影响。

3.2构件设计标准化
在装配式建筑具体设计处理中,其重点关注相关构件的有序设计是比较重要
的一个方面,应该把握好对于构件实际应用目标和需求的有效满足,避免后续构
件的应用存在较大不良隐患和矛盾威胁。

结合构件设计标准化控制,其需要切实
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避免多种不同型号构件的复杂运用,确保其能够
借助于较少的规格型号进行拼装,如此也就能够更好实现对于整体设计方案的优化,不会出现较多的构件层面缺陷,有助于优化整体设计方案。

当然,具体构件
的设计处理还需要考虑到设计方案的便捷性,避免导致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案较为
复杂繁琐,需要提升构件的实用性。

3.3初步设计标准化
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初步设计环节,其同样也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应该注重
对于设计的协调优化,从专业技术要求出发,确保初步设计能够较好满足相应实
际需求。

初步设计需要关注的内容和要素比较多,比如对于现浇底部层数、专业
管线布置以及预制构件的应用,都需要进行详细全面分析,确保其能够在最终应
用后体现出较强的实用效果,自身稳定和可靠性得到优化,并且兼顾装配式建筑
工程成本需求。

3.4施工方案设计标准化
在装配式建筑的具体施工方案设计中,其同样也应该得到较好处理,确保相
关设计方案的各个参数指标能够较为标准可行,避免在较大程度上形成明显的相
互影响和干扰威胁。

这种施工方案中各个构件参数指标的标准化控制是比较重要
的基本条件,也是有效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效果的保障手段,需要结合标准化需
求进行详细全面考量,综合提升各个标准化构件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该环节中,
还需要兼顾到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的隔音效果以及防火需求等,降低可能出现的
较大偏差威胁。

3.5预制构件设计标准化
在具体预制构件的加工处理中,其设计工作的标准化更是显得极为重要,应
该促使相应预制构件的制作较为精确,按照上述施工方案中对于各类不同构件的
参数需求进行标准化处理,在尽量减少构件应用数量的基础上,提升其应用实际
效能。

预制构件设计的标准化可以考虑模式化理念的运用,促使构件的应用精确
化得到明显提升,并且兼顾后续各类构件的运输以及吊装环节,保障其能够体现
出较强的实用价值,促使构件的应用更为流畅高效。

4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得到了越
来越广泛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形式相比,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效率高、施工质量好以及环保性能佳等优点,因此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但是,前提是要对装配式建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保证其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在具
体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主要需要把握好设计流程、布局方式、标准化类型、平面模数化、结构技术体系、预制构件以及预制构件节点等要点,这样才能够设
计出符合要求的装配式建筑结构方案。

参考文献:
[1]白伟,朱文祥,吴志敏,黄凯.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江苏建筑,2017(S1):29-30+42.
[2]薛闻默.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与风险管理研究综述[J].居舍,2017(36):111.
[3]王瑶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研究[J].居舍,2017(36):69-70.
[4]薛闻默.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居舍,2017(36):
183+1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