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血液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液体组织,它通过血管系统在全身循环,为身体各个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并排除代谢产物和废物。血液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我们来看血浆。血浆是血液中最主要的成分,占据血液体积的55%左右。它主要由水、蛋白质、无机盐和其他溶解物组成。血浆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运输各种物质,如激素、营养物质、药物和废物。此外,血浆还起到维持体温、调节酸碱平衡和维持血液的渗透压等重要作用。

红细胞是血液中最多的细胞成分,它们占据血液体积的45%左右。红细胞含有一种叫做血红蛋白的蛋白质,它能够与氧气结合并运输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红细胞的形状呈现为双凸面的圆盘状,这种形状有利于红细胞在血管中的流动性和氧气的扩散。红细胞的寿命大约为120天,随后会在脾脏和肝脏中被分解和清除。

白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类免疫细胞,它们的数量比红细胞少得多,大约为红细胞的1%。白细胞主要分为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两大类。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它们能够吞噬和消灭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淋巴细胞则主要参与身体的免疫应答,包括识别并杀伤异常细胞和制造抗体等。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小细胞片段,数量比红细胞更少,大约为红细

胞的1/10。血小板主要参与血液的凝固过程,当血管受伤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伤口处形成血栓,并释放出一系列的凝血因子来促进血液的凝结,从而阻止出血。血小板的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

总结起来,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负责运输各种物质,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白细胞参与免疫应答,血小板参与血液的凝固。这些组成成分和功能的协调运作,维持了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正常的生理功能。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该注重保持血液的健康,通过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和定期体检等措施来促进血液的正常功能。

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血液是人体内液态组织之一,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浆占据了血液总容量的55%,其中90%是水,10%是溶质。这些溶质主要包括蛋白质、无机盐、营养素、激素和废物。血细胞主要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它们在体内担当着不同的重要职能。 一、血浆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态部分,由胶体溶液和无色透明的血清组成。血浆主要由水分和各种溶质组成,包括以下几种主要物质: 1.蛋白质:血浆中的蛋白质主要由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组成。白蛋白和球蛋白能维持血容量和渗透压,并输送大部分的非脂性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钙、钠和氯等。纤维蛋白原能在凝血过程中被转化为纤维蛋白,使血管断裂处的细胞外基质形成坚实的结痂,修补血管损伤。 2.无机盐:血浆中的无机盐主要包括钠、钾、钙、镁、氯和磷等,对于维持体内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钠和氯离子是体液中的单质离子,控制了体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了正常的心跳和神经传导功能。 3.营养素:血浆中的营养素包括葡萄糖、脂类、氨基酸和维生素等,为细胞提供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必需营养物。 4.废物:血浆中还含有一些废物,如尿素、肌酐和尿酸等,它们是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二、红细胞 红细胞是血液中最多的细胞类型,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人体内存在亿万的红细胞,它们的数量是相对稳定的,直接影响着人体代谢、呼吸、健康等方面的表现。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Hb)是血液中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关键成分。Hb蛋白含有铁原子,能让氧气与二氧化碳在肺、组织之间迅速平衡和交换。红细胞还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和弹性,因此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血管内壁的毛细血管。 三、白细胞 白细胞是人体内的重要免疫细胞,参与着人体的免疫防御。白细胞数量相对于其他成分较少,在人体总血细胞数中约占1%左右,但其作用非常重要,能够抵御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侵袭。

血液百度百科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属于结缔组织,即生命系统中的结构层次。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以及细胞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 简称“血”。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暗赤或鲜红色,有腥气,由血浆、血球、血小板构成,对维持生命起重要作用。 血液 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往往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故患病后常常要通过验血来诊断疾病。 人体内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8%,如体重60公斤,则血液量约4200~4800毫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破裂都可导致出血,如果失血量较少,不超过总血量的10%,则通过身体的自我调节,可以很快恢复;如果失血量较大,达总血量的20%时,则出现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如果在短时间内丧失的血液达全身血液的30%或更多,就可能危及生命。 血液有四种成分组成: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水,糖,脂肪,蛋白质,钾盐和钙盐的混合物。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另外45%。 血液分静脉血和动脉血。动脉血在体循环(大循环)的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小循环)中从肺回到左心房的肺静脉中的血液。动脉血含氧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呈鲜红色。静脉血血液中含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呈暗红色。注意并不是静脉中流的血是静脉血,动脉血中流的是动脉血,因为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1. 简称血。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暗赤或鲜红色,有腥气,由血浆、血球和血小板构成,对维持生命起重要作用。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忽见一个叫化子,一条腿肿得如腰一般粗大,并且烂的血液淋漓,当路躺着。”许地山《空山灵雨·鬼赞》:“我们赞美你,因为你听见赞美的时候再没有血液在你底脉里颤动。” 2. 比喻主要的成份或力量。 张长弓郑士谦《边城风雪》第八章:“这是革命肌体里的新鲜血液。”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液是一个复杂的生命系统,包含多种成分,它们共同参与并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1.血浆: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约占血液总容积的55%至60%,其中水分约占90%至92%,还有蛋白质(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各种酶、无机盐、激素、维生素等)、非蛋白有机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酸、肌酐、葡萄糖、脂类、激素、免疫抗体、维生素等,还有氧和的二氧化碳等)。 2.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白细胞寿命为9—13天,血小板寿命为8—9天。 二、血液的功能 血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物质,它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 1.运输作用:血液可以运输氧气、营养物质、激素等到各个器官,同时也可以运输二氧化碳、肌酐、尿素氮等代谢产物到排泄器官,以排出体外。 2.缓冲作用:血液中含有多种缓冲物质,可以缓冲进入血液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以维持机体pH的相对稳定。 3.体温调节作用:血液中的水比热较大,可以吸收机体代谢产生的热量,有利于维持体温的恒定。

4.止血作用:在血管损伤时,血液中的血小板、各种凝血因子等发挥生理性止血作用,减少机体失血。 5.免疫作用:血液中有白细胞、抗体、补体等,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是抵御病原体入侵的重要防线。 三、中医关于血液的功能 中医认为,血液为脏腑、经络、组织提供营养。人体的脏腑组织需要有充足的血液濡养才能保持健康。若血液充盈,则面色红润,皮肤毛发润泽,而爪甲、肌肉、骨骼亦会健康强壮。若出现血虚的情况,便会引致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耳鸣、四肢无力等症状。若血的滋养充足,则会表现精力充沛、神志清晰。另一方面,若血的滋养不足,则会引起健忘、失眠等问题。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神志失常及精神病等。

血液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存在于心血管系统中。1.血液:(体重的7%一8%) (1).血浆(全血量的50%一55%):水、血浆蛋白、小分子的有机物和无机盐等。 (2).血细胞(全血量总量的45%一50%):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血量:1.循环血量。 2.贮存血量。 血液组成: (一)血浆 1.水和电解质 水:血浆总量的9l%~92%,其功能:①维持渗透压;②正常体温的维持;③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的运输。 电解质功能:①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②维持酸碱度;③维持组织兴奋性。 2.血浆蛋白 (1)血浆蛋白:是血浆中多种蛋白质的总称。 (2)组成:其中清蛋白最多,球蛋白次之,纤维蛋白原最少。 (3)功能: ①调节水的分布; ②维持酸碱平衡; ③多种物质的载体;

④参与免疫; ⑤参与血液凝固。 3.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和其他有机物 (1)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尿素、尿酸等 (2)血糖: (3)血乳酸: (4)血脂: (二)血细胞 1.红细胞 (1)红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①形态:无核,双凹圆盘状。 ②数目:男性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 ③血红蛋白: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20~160 g/L,女性为110—150 g/L。 ④红细胞比容:在全血中红细胞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红细胞比容,正常成年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 (2)功能: ①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②缓冲血液的酸碱度。 (3)血型: 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1) ABO血型系统 ①凝集反应。 凝集原(抗原)+凝集素(抗体)→凝集反应 ②交叉配血实验。 2) Rh系统:Rh因子的抗体不是天生的。 Rh(+)99% 、Rh(-)1% 2.白细胞 (1)形态:无色。 (2)数目:正常成年人白细胞数为(4.0~10)×109L-1。(3)功能:主要功能是参与机体的保护和防御反应。3.血小板 (1)形态:无细胞核,不具备完整的细胞结构。(2)数目:(100~300)×109/L。 (3)功能:止血、凝血; 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二、血液的理化性质 (一)颜色和比重 1. 颜色:红色。 2.比重:全血为1.050—1.060; 红细胞为1.090~1.092; 血浆为1.025~1.034。 (二)黏滞性

七年级生物《血液》学习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生物《血液》学习知识点整理 第一、血液——流动的组织 1.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 1)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和保护 (2)血液的组成成分 血浆 成分:水90%、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红细胞:含血红蛋白(含铁) :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 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种类 形态特点 数量 细胞核 功能 病症 红细胞 小,两面凹的圆盘状 最多 成熟后无 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过少:贫血 白细胞 个体最大,可变形 最少 有 吞噬病菌, 防御和保护作用 过多:发炎 血小板 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 较多 无 止血和加速凝血 过多:血栓; 过少:异常出血 根据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值是否低于正常值而判断患者是否贫血 第二、血流的管道——血管 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血 液

注意:①抽血、献血、输血、打点滴都是扎静脉,“把脉”“切脉”指动脉,四肢的“青筋”是静脉,肌肉注射是注入毛细血管。 ②血液的流动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毛细血管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 ①管壁极薄,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②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③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④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遍布全身各处组织。 2.三种血管管壁的厚度、管腔的大小的比较 3.不同类型血管出血情况及处理方法 4.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①注意: 选用尾鳍色素少的活小鱼的原因:尾鳍色素少便于观察,只有活小鱼血管内的血液才流动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的目的: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 观察过程中,应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以保持湿润的目的: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 ②实验结论:看到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是②毛细血管,这种血管是由①动脉分 支而来的,汇入到③静脉中(如图4-4-6)。 第三、输送血液的泵——心脏(1) 一、心脏的位置:位于胸腔的中央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形状像桃子,有本人拳头大小 二、心脏的结构 1.心脏由肌肉组织构成,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腔之间左右相隔,上下相通。左心房与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 2.心房、心室及其相连的血管 左心房——肺静脉 右心房——上腔静脉、下腔静脉 左心室——主动脉 右心室——肺动脉

血液血浆血清

血液血浆血清 血液血浆血清 一、血液 血液简称“血”,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暗赤或鲜红色,有腥气,由血浆、血细胞(又称血球,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构成,对维持生命起重要作用。按容积计算,血浆占55%,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约占45% 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往往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故患病后常常要通过验血来诊断疾病。 从正常人体内抽出血液,放入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混匀后,经离心沉降,管内血液分为两层:上层淡黄色透明液体是血浆,下层是血细胞。血细胞层中最上面一薄层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下呈红色为红细胞。 二、血浆 血浆是离开血管的全血经抗凝处理后,通过离心沉淀,所获得的不含细胞成分的液体。其中含有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能转换成纤维蛋白,具有凝血作用),若向血浆中加入Ca2+,血浆会发生再凝固,因此血浆中不含游离的Ca2+。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呈淡黄色液体(因含有胆红素)。 血浆的化学成分中,水分占90~92%,其他10%以溶质血浆蛋白为主,并含有盐(salt)、营养素(nutrients)、酶类(enzymes)、激素类(hormones)、胆固醇(cholesterol)和其他重要组成部分。 三、血清 血清是离体的血液凝固之后,经血凝块聚缩释出的液体,其中已无纤维蛋白原,但含有游离的 Ca2+,若向其中再加入 Ca2+,血清也

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血液是人体内运输养分、氧气和废物的重要液体,它的组成成分和功能对于人体的健 康至关重要。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它们分别担负着不同的功能,通过它们的相互作用,维持了人体内部的稳定环境和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血液的 组成成分和功能。 1. 组成成分 血浆是血液中约占总体积的55%的液体成分,它主要是由水和各种物质所组成的。其 中包括蛋白质、脂类、糖类、氨基酸、激素、维生素、矿物质等。还有一些在血液凝固和 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物质。 2. 功能 a. 运输养分 血浆中的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等物质可以运输身体所需的养分,如葡萄糖、氨基酸、 脂肪酸等,通过血液将其输送到各个组织细胞中,供给它们进行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 b. 运输代谢产物 除了输送养分外,血浆还可以运输身体产生的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尿酸等,将这些废物从组织细胞中运送至肝脏和肾脏等排泄器官进行分解和排泄。 c. 调节体温 血浆中的水分和各种物质可以通过热量的传导和扩散,帮助调节人体的体温,保持在 一个恒定的水平,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d. 免疫功能 血浆中含有多种免疫球蛋白和其他免疫因子,它们可以帮助身体对抗外界的病原微生物,起到免疫保护作用。 二、血细胞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1. 组成成分 血细胞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a. 红细胞

红细胞也称为红血球,它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成分,占据了血细胞的大部分。它 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血红蛋白的作用,在肺部吸收氧气,然后将氧气 输送到身体各部位,同时将二氧化碳从组织细胞中带回到肺部排出。 b. 白细胞 白细胞是血液中的免疫细胞,主要负责身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它可以在体内寻找、吞 噬和消灭病原微生物和异常细胞,保护人体免受外界的侵害。 c. 血小板 血小板是一种负责血液凝固的细胞,它的主要作用是在血管破裂时,迅速形成血栓, 停止出血,并参与伤口的愈合过程。 2. 功能 a. 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红细胞通过血红蛋白的作用,负责将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部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运 输。 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是相互协调和密切相关的。血浆提供了运输和调节功能的基础,血细胞则负责氧气运输、免疫防御和血液凝固等重要功能。只有通过这些各种成分和功能 的协同作用,才能保证血液对于人体健康的维护和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我们应该重视血 液的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保障身体充足的营养供给和良好的免疫防御 功能,从而促进血液的健康和保持人体的健康。

血液的基本组成

血液的基本组成 血液是人体内循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液体,它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液的基本组成是指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和比例,下面将对血液的基本组成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血浆 血浆是血液中液态部分,占血液总量的55%左右。它主要由水、蛋白质、无机盐和其他有机物质组成。其中,水占血浆总量的90%以上,是血浆的主要成分。蛋白质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质,主要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无机盐主要包括钠、钾、钙、镁、氯等,它们在维持血液渗透压、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他有机物质包括糖类、脂类、激素、酶类等,它们在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血细胞 血细胞是血液中的固态部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免疫防御和止血。 1.红细胞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红细 胞内含有血红蛋白,它可以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然后将氧 气运输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天左右,然后 被脾脏和肝脏等器官分解。 2.白细胞 白细胞是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它们的主要功能是防御身体免受病原体 的侵袭。白细胞分为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两类,其中粒细胞包括中性粒 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它们可以吞噬和消化病原体。 淋巴细胞则可以识别和攻击病原体,同时还可以产生抗体来增强免疫力。 3.血小板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止血细胞,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在血管受损时形成血 栓来止血。血小板数量较少,但是它们可以迅速聚集在受损血管处, 形成血小板血栓来防止血液流失。 综上所述,血液的基本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浆主要由水、蛋白质、无机盐和其他有机物质组成,而血细胞则包括红细胞、白细

七年级生物血液的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血液的知识点 生物是一门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而血液作为人体重要的 生命液体,在生物学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那么,作为七 年级生物学的学生,我们应该掌握哪些关于血液的知识呢?下面 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七年级生物血液的知识点。 1. 血液的组成 血液是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四部分组成的。其中,血浆是由水、蛋白质、糖类、脂类、电解质等物质组成的液体。 红细胞是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细胞,白细胞是维护人体免 疫系统的一类细胞,而血小板则是负责血液凝固的小型细胞片断。 2. 血液的功能 血液在人体内有多种重要的功能。首先,血液可以为身体各个 部位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保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其次,白 细胞可以为人体免疫系统提供保护,保障身体的健康。最后,血 小板则可以在创伤发生时凝结成血块,防止大量的血液流失。

在人类种群中,有4种主要的血型:A型、B型、AB型和O 型。这些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上不同的血型抗原所决定的。此外,每种血型还有相应的血型抗体,通常人体不会产生和自己血型相 同的血型抗体。 4. 血型配对原则 在献血或输血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血型配对原则来选择合适的 血型。通常来说,O型血可以给任何血型接受输血,而AB型血则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输血。但是,A型血只能接受A型和O型血,B型血也只能接受B型和O型血。 5. 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 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血液、精液、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其中, 血液传播是被认为最容易发生传染的一种途径,通过血液传播感 染艾滋病病毒的人群主要有输血感染、注射吸毒和母婴传播等。

血压是指血液对于动脉血管壁的压力。正常血压范围应该是收缩压120mmHg以下,舒张压80mmHg以下。当血压过高时会导致高血压,这会增加心脏疾病、肾脏疾病、中风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7.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缺乏铁元素而导致的一种贫血病。铁元素是红细胞中重要的成分,如果人体长期缺乏铁元素,就可能会导致红细胞无法正常形成,最终导致贫血状况。因此,我们在饮食中应该多摄取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红肉、肝脏、蛋黄等。 以上就是七年级生物血液的知识点。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当然,我们还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更深入地了解血液的知识以及它对于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血液是循环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负责运输氧气和养分到全身的细胞,同时清 除它们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血液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和各种蛋白质等,每一种成分都承担着各自重要的功能。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 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一、红细胞 红细胞是血液中最多的细胞成分,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并 将二氧化碳从组织带回到肺部。红细胞内含有一种叫做血红蛋白的蛋白质,它能够与氧气 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然后运输到全身各处。红细胞的形状特殊,呈现出凹陷的圆盘状,这有助于它们更好地穿过毛细血管,并增加氧气的承载量。 二、白细胞 白细胞是血液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它们是身体的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保护 身体免受外界病原体的侵害。白细胞根据其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中性粒细胞、淋 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几种类型。它们能够主动地寻找并摧 毁病原体,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三、血小板 血小板是另一种重要的血液成分,它们是血液凝固的关键因素。当血管受伤时,血小 板会迅速聚集到受伤部位,并释放一种叫做血小板因子的物质,促进血栓的形成,阻止出血。血小板因子还能刺激血管收缩,加速伤口愈合,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 四、血浆 血浆是血液中占比最大的部分,它主要由水分和各种溶解在其中的营养物质、气体、 激素、蛋白质等组成。血浆在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还起着调节体温、维持细胞内外平衡、维持血容量和pH值等重要作用。 五、蛋白质 血浆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它们 各自承担着重要的功能,如白蛋白能够维持血浆的渗透压,球蛋白能够运输铁离子和脂质,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则参与血液凝固的过程。 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非常复杂且精密,各种成分相互配合,共同维持着身体的正常 功能。通过正常的血液循环,营养物质能够被输送到各个细胞,废物能够被清除,外部感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血液是人体重要的生命基质之一,它在维持机体稳态、运输营养物质、排除废物、调节体温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浆约占总血容积的55%,是透明的黄色液体,主要由水、蛋白质、电解质、激素和营养物质等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1. 红细胞 红细胞,也称为红血球,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约占总血容积的45%。它们具有双凹形状,含有丰富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并将二氧化碳带回肺部排出体外。 2. 白细胞 白细胞,也称为白血球,是血液中数量相对较少的细胞。白细胞分为多种类型,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等。白细胞具有免疫功能,可识别和消灭病原体、维护机体的免疫平衡。 3. 血小板

血小板是细小的无核细胞片片状结构,数量很多。它们主要参与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聚集在受损处形成血小板血栓,起到止血作用。 二、血液的功能 血液具有多种功能,下面将详细介绍几个重要的功能。 1. 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红细胞通过血红蛋白结合和释放氧气的过程,运输氧气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它们还将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带回肺部排除体外。 2. 运输营养物质 血液中的血浆通过循环系统运输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维生素等,使它们能够被身体各部分吸收和利用。 3. 排除废物 血液运输废物和代谢产物到肾脏、肺脏和肝脏等器官,经过代谢和排泄过程将其排除体外。 4. 免疫防御 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主动识别和消灭病原体,抵御外来病菌的侵袭,维护机体的免疫平衡。 5. 凝血和止血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液是人体内不可或缺的液体之一,它通过循环系统将氧气、营养物质和其他重要物质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也起到排除代谢废物和维持体内稳定的作用。本文将重点介绍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主要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1. 血浆 血浆是血液中含水溶液的部分,占据血液体积的约55%。它由水、蛋白质(如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电解质、激素和其他溶解物质组成。血浆中的蛋白质起到维持血液渗透压和运输营养物质等重要功能。 2. 红细胞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成分,约占据血液体积的45%。它们包含血红蛋白,能够与氧气结合并在身体各处输送氧气。红细胞的凹状形态有助于增大其表面积,从而提高氧气的承载能力。 3. 白细胞 白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类细胞,数量较红细胞少得多。它们是身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分为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它们能够摧毁入侵的病原体。淋巴细胞则可以产生抗体来对抗感染。

4. 血小板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小片状细胞,数量远少于红细胞和白细胞。它们在血液凝固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粘附在受损的血管内壁上,促使血液凝结和止血。 二、血液的功能 血液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下面将详细介绍几个主要的功能: 1. 运输氧气和养分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能够与氧气结合,在肺部吸收氧气后将其输送到全身各处组织和器官。同时,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也通过血液运送到身体各处。 2. 排除代谢废物 血液还能携带体内产生的废物和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将其带到肺部或肾脏进行排除。 3. 免疫防御 白细胞是身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在感染或受伤时,它们能够及时识别和攻击入侵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保护身体免受疾病的侵袭。 4. 凝血和止血

简述血液的组成

简述血液的组成 血液是人体中重要的液体,它占人体全部体液的7%,它主要由细胞和液体组成,可以为身体提供营养和氧气,并将代谢物和有毒物质带出体外。人体内的血液由血液细胞和血液液体组成,前者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后者包括血浆和血小板激活因子。 红细胞是血液中最多的细胞,它占血液总量的45%~50%,它们的形状是圆形,颜色是橙红色,无核。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它们的质量大约为2.2×10-12g/细胞。红细胞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运输氧气:它们将氧从肺部运送到体内每个细胞,使机体细胞处于正常的状态;同时,它们也能将二氧化碳从细胞运送到肺部,将其从体内排出体外。 白细胞占血液总量的1%~7%,它们的形状是圆形,有核,颜色比红细胞淡,大小比红细胞小。白细胞有多种类型,他们的主要功能是抵抗病原体侵入,保护血液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 血小板是血液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占血液总量的1%~3%,它们的形状像飞机翼,大小在2~4微米,无核。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吸附血小板能产生凝血因子和促凝激素,阻止血液外溢;血小板也能吸附炎性物质,使其消除,维持血液不受污染。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组成部分,它占血液总量的55%~60%,它透明而有粘性,通常是浅黄色的。血浆是血液的主要运输介质,它含有营养物质、气体、激素、生物活性物质和无机物等成分。血浆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血液的流动性和形态,还可以调节机体的水和电解质平衡。

血液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血小板激活因子,它是一种特殊的酶,它能够促肿瘤壁血管增厚,从而促进凝血。此外,它还能促进血小板的聚集,保护血管壁不受损伤,以阻止出血。 总而言之,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它主要用于运输氧气,营养,有毒物质和代谢物,以维持机体正常的运转。此外,血液中的各种特殊物质还可以帮助调节机体的湿度、温度、PH 值和免疫功能等。因此,血液有着重要的意义,应该加以保护,美化和充实。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