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介绍讲解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节日时间表
▪ 春节 ( 农历正月初一) ▪ 元宵节 ( 农历正月 十五) ▪ 头牙 ( 农历二月初二)
▪ 寒食节 ( 清明节前一天) ▪ 清明节 ( 节气清 明) ▪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
▪ 七夕 ( 农历七月初七) ▪ 中元节 ( 农历七月 十五) ▪ 中秋节 ( 农历八月十五)
▪ 重阳节 ( 农历九月九) ▪ 冬至 ( 节气冬至) ▪ 腊八节 ( 农历腊月初八) ▪ 尾牙 ( 农历腊月十六) ▪ 祭灶 ( 农历腊月廿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 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 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 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 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 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 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吃粽子
广东粽子 广东粽子个头大,外形别致,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鸡肉丁、
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其个头较小,为斜四角形。北郊农 村,习惯吃大黄米粽,粘韧而清香,多以红枣、豆沙为馅。
七夕节
▪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 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 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 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 “少女节”、“女儿节”。
有团圆美满之意。
头牙百度文库
▪ 闽南风俗,每逢农历初二和十六称为 “牙”,是祭拜土地公公的日子。农历二 月初二,是每年的第一个祭拜日,称为 “头牙”;头牙表示一年的开始。头牙过 完,春节正式结束,一年忙碌的生活就正 式开始了。人们在这一天祈求上天在这一 年都风调雨顺,祈望有个好收成。
寒食节
▪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 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 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 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 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 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 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 中惟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七夕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 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 “乞巧果子”,款式极多。 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巧果的做法是:先将 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 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 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 后用刀切为长方块,罪尤 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 至金黄即成。
中元节
中元节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 为三大鬼节之一。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 "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中元节与 除夕、清明节、重阳节等三节,都是中国 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民间则多是 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 祝愿。
四) ▪ 除夕 ( 农历十二月卅日)
春节
▪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 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 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 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 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 扫尘
▪ 守岁
▪ 拜年
▪ 贴春联
▪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春
▪ 年画
节
▪ 爆竹
▪
正月十五吃元宵,
“元宵”作为食品,在 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 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 吃 的新奇食品。
▪
这种食品,最早叫
“ 浮元子”后称“元 宵” ,生意人还美其 名曰“元宝”。元宵即 "汤圆"以白糖、玫瑰、
芝麻、豆沙、黄桂、核 桃仁、果仁、枣泥等为 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 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
寒食节习俗
▪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 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 之俗,是很古老的 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 食节,直到后来改为在清明节。
1.禁烟冷食 2.拜扫祭祖 3.寒食饮食 4. 寒食插柳 5.寒食踏青
……
清明节
▪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重 要的“八节” 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 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 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 天内均属清明节。
习
俗
元宵节
▪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 迎来的就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的元 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 “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 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 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 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 称为“上元节”。
▪
节日食俗
▪ 山东 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贴一纸条"供××使用",或供溺海 者的牌位,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具,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 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沾化县各家采麻柯及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 "麻屋",请祖先牌位於其中祭祀。独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 粗茶淡饭。
节日食俗
▪ 江南 江南水乡的“七月半”祭祖活动中的一个特点是吃毛豆。那时毛豆 刚熟,用盐水煮上一大盆,祭奠完了以后, 就着初凉的秋风和明亮 的月色,一边吃毛豆,一边聊天。
▪ 广东 阳山人以七月十四日为目连节,多杀鸭祭祖,当日路无行人,名为 “躲鬼”。
▪ 河南 商丘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於门口,传说可以防虫。孟津县中元 节放风筝。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在圈内焚烧纸公以祭拜 祖先。
鸭肉丁、叉烧肉、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以杏花楼、新雅 为代表的广式粽子,吃口松软而味道浓烈,外形为底平,呈正方形、五角 形,一角向上,其余伸向四方。 闽南粽子
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内外。烧肉粽的粽米必选上乘, 猪肉择五花肉并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及卤肉汤、白糖等, 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而不腻。 宁波粽子
▪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 王将相“基祭”之补。后来民间亦仿 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 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
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日食 品。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 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
江 南 一 带
畲家的“乌稔饭 青
团
四川成都一带欢喜团
福 州 菠 菠 粿
浙江宁波粽子为四角形,有碱水粽、赤豆粽、红枣粽等品种。其代表 品种碱水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碱水,用老黄箬叶裹扎。煮熟后糯米 变成浅黄色,可蘸白糖吃,清香可口。 嘉兴粽子
嘉兴粽子为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如鲜肉粽,常在瘦 肉内夹进一块肥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肥而不腻。 北京粽子
▪ 春节 ( 农历正月初一) ▪ 元宵节 ( 农历正月 十五) ▪ 头牙 ( 农历二月初二)
▪ 寒食节 ( 清明节前一天) ▪ 清明节 ( 节气清 明) ▪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
▪ 七夕 ( 农历七月初七) ▪ 中元节 ( 农历七月 十五) ▪ 中秋节 ( 农历八月十五)
▪ 重阳节 ( 农历九月九) ▪ 冬至 ( 节气冬至) ▪ 腊八节 ( 农历腊月初八) ▪ 尾牙 ( 农历腊月十六) ▪ 祭灶 ( 农历腊月廿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 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 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 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 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 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 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吃粽子
广东粽子 广东粽子个头大,外形别致,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鸡肉丁、
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其个头较小,为斜四角形。北郊农 村,习惯吃大黄米粽,粘韧而清香,多以红枣、豆沙为馅。
七夕节
▪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 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 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 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 “少女节”、“女儿节”。
有团圆美满之意。
头牙百度文库
▪ 闽南风俗,每逢农历初二和十六称为 “牙”,是祭拜土地公公的日子。农历二 月初二,是每年的第一个祭拜日,称为 “头牙”;头牙表示一年的开始。头牙过 完,春节正式结束,一年忙碌的生活就正 式开始了。人们在这一天祈求上天在这一 年都风调雨顺,祈望有个好收成。
寒食节
▪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 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 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 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 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 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 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 中惟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七夕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 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 “乞巧果子”,款式极多。 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巧果的做法是:先将 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 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 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 后用刀切为长方块,罪尤 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 至金黄即成。
中元节
中元节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 为三大鬼节之一。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 "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中元节与 除夕、清明节、重阳节等三节,都是中国 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民间则多是 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 祝愿。
四) ▪ 除夕 ( 农历十二月卅日)
春节
▪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 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 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 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 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 扫尘
▪ 守岁
▪ 拜年
▪ 贴春联
▪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春
▪ 年画
节
▪ 爆竹
▪
正月十五吃元宵,
“元宵”作为食品,在 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 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 吃 的新奇食品。
▪
这种食品,最早叫
“ 浮元子”后称“元 宵” ,生意人还美其 名曰“元宝”。元宵即 "汤圆"以白糖、玫瑰、
芝麻、豆沙、黄桂、核 桃仁、果仁、枣泥等为 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 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
寒食节习俗
▪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 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 之俗,是很古老的 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 食节,直到后来改为在清明节。
1.禁烟冷食 2.拜扫祭祖 3.寒食饮食 4. 寒食插柳 5.寒食踏青
……
清明节
▪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重 要的“八节” 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 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 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 天内均属清明节。
习
俗
元宵节
▪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 迎来的就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的元 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 “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 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 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 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 称为“上元节”。
▪
节日食俗
▪ 山东 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贴一纸条"供××使用",或供溺海 者的牌位,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具,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 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沾化县各家采麻柯及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 "麻屋",请祖先牌位於其中祭祀。独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 粗茶淡饭。
节日食俗
▪ 江南 江南水乡的“七月半”祭祖活动中的一个特点是吃毛豆。那时毛豆 刚熟,用盐水煮上一大盆,祭奠完了以后, 就着初凉的秋风和明亮 的月色,一边吃毛豆,一边聊天。
▪ 广东 阳山人以七月十四日为目连节,多杀鸭祭祖,当日路无行人,名为 “躲鬼”。
▪ 河南 商丘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於门口,传说可以防虫。孟津县中元 节放风筝。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在圈内焚烧纸公以祭拜 祖先。
鸭肉丁、叉烧肉、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以杏花楼、新雅 为代表的广式粽子,吃口松软而味道浓烈,外形为底平,呈正方形、五角 形,一角向上,其余伸向四方。 闽南粽子
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内外。烧肉粽的粽米必选上乘, 猪肉择五花肉并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及卤肉汤、白糖等, 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而不腻。 宁波粽子
▪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 王将相“基祭”之补。后来民间亦仿 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 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
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日食 品。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 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
江 南 一 带
畲家的“乌稔饭 青
团
四川成都一带欢喜团
福 州 菠 菠 粿
浙江宁波粽子为四角形,有碱水粽、赤豆粽、红枣粽等品种。其代表 品种碱水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碱水,用老黄箬叶裹扎。煮熟后糯米 变成浅黄色,可蘸白糖吃,清香可口。 嘉兴粽子
嘉兴粽子为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如鲜肉粽,常在瘦 肉内夹进一块肥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肥而不腻。 北京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