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调控图模建设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电网调控图模建设探索
摘要:为使调度区配电网在配电网中的图形和模型得到了全面的覆盖,按照“三步五率”的图模进行了图形和模型的构建。
以“导图+调整图”为主要内容,总结出一套以“导图+调图”为主要内容的图模管理方法,编制出指导书、拍摄
操作视频,以达到“图模覆盖率”和“图模通过率”的要求;进行图模质量改善
及布置优化,制定库存图模改善过程,使其达到“图形与实物一致性”“图模规
范化”目标;探索建立配网电源图模的方式,进行图模异动、自动成图和操作票
的相关应用,以达到“图模应用率”的目标。
已经成功地实现了256条10(20)kV
配网单线图模型的构建和应用,从而推动了配电网调度的安全和效率的双重提高,具有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配电网;调控图;建设策略
引言
配电网络与主网络相比,具有设备数量大,覆盖范围广,接线变化频率高等
突出特征。
受技术支撑等因素的制约,一部分配电网络(特别是分支线路)的调
度仍处在“盲调”的阶段,给配电网络的安全稳定与调度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公
司为贯彻国家电力公司的工作部署,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配网调节图模”的总体技术路线,根据配网图模的实际情况和建设需要,通过对图模节点的摸索
和逐步推进,最终总结出一套较为完善的图模调整方案,为进一步推进配网调节
图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图模建设管理范围与目标
配变掉线保险丝及其上全部10kV配网的调管装置,包含10kV配网的供电[1]。
通过PMS2.0配电网图模数据导入、图模绘制、图模成图查看、图模调整与校核、分布式电源模型完善、异动、操作票等工作,在一套配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上,实现调管范围内配电网图形、模型的全覆盖,最后构建出一个适用于配电网调度
应用的图模系统。
2、图模建设管理主要做法
2.1图模建设管理第一步
前期的工作,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按照《主配网图模一体化工作推进会纪要》的规定,先行建立了图模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并陆续进行了PMS2.0的数据
导入、主配网的拼接、图模的初审、图模的上传检查,达到了图模覆盖度和图模
合格率达到100%的目的。
公司编制了《电网配网调控接线图样式规范》,并在此
基础上开发了一套图模系统,实现了自动上载和纠错。
针对PMS2.0数据不一致、图实不完整、主配网被分割等问题,探索“导图+调图”的方式,这样既能保持
站房内的设备,又能保持原有的节点编号,又能在不删除实时数据库、不影响原
有的拓扑结构的前提下,大大地将所有地图模块检查工作提前了[2]。
2.2图模建设管理第二步
进行了最大限度地调节,达到了真实的效果。
公司首创了全省范围内对布网
图模进行了全面的调节和优化,并制定了布网图模质量治理程序。
具体从图实一
致核查、图模质量整治、图模布局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统一的优化调整,最终将图
模系统与现场情况的比对工作完成,保证“图实一致率”和“图模标准化率”都
能够达到100%。
对配网图纸与实物相符的核实,主要有:新投入的电线没有图纸,在原来的路线上,由于改变了装置,造成图纸与实际不符;数据库存在冗余、数
据缺失、图像与现实不符。
配网图模的质量治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
投线路没有画好:手动画好线路,把线路设备纳入数据库和台账中;第二,对原
来的生产线进行了改动:手动画出改正图,修改了资料库和账册;第三,对每天
已完成的改造线路进行了正规的调整,以保证在以后的工作中,“图纸与实际相符”的比例一直维持在100%。
配网图模型布置:根据相关电网配网调控接线图样
式规范,对单条线路进行了配置,并对其进行了横向、纵向的正交布置,使设备
间的连接联系明确,避免了设备间的漂移,避免了连接点的错开,确保了主要线
路和支路的合理布置,确保了“模型精度”达到100%。
2.3图模建设管理第三步
以配网模块的基本功能应用(置位、挂牌等)为基础,在此之上,首先进行
高级功能的应用,具体内容有:配网电源建设、异动流程、自动成图、操作票系
统的对接等,对配网设备操作流程进行规范,为配网调度核心业务提供支持,最
终实现“图模应用率”达到100%的目标[3]。
公司根据配电网络的实际情况,率先
编写了《配网图模系统分布式电源模型操作方法》,并对几种构建和优化配网供
电网络的方式进行了探讨。
网络变频器的处理。
公司在进行调峰作业时,由运管部门专职人员、自动化
人员、调控员根据设备停运申请及运检、销售人员提交的异常数据,以异常数据
为目标,采用流动或手工绘图方式,进行异常数据修改,并用科东绘图图模进行
检查,确保绘图图模的“真实数据”符合度高达100%。
在OMS维修申请表中加入
了设备异常状态关联信息,也就是说,新的维修申请表要包含整个故障状态的相
关信息。
维修单与异常单同步产生,同步流转,同步存档,从而构成了配网单元
异常的流程图。
实现了电网规划的自动化。
公司积极与通信企业沟通,在图形模型的情况下,进行了图形模型的研究,并进行了自动化图形模型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
初步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自动成图利用了拓扑模型,对每一条线路,寻
找它与其他线路连接的边界开关,以名称为基础,对它是否为联络开关进行了判定,并按照顺序进行了自动的拓扑构造,产生了配网联络图、系统图等。
配电单
元与操作票制度相联系,在将调度配网模块和操作票系统之间进行对接之后,在
图形接口上,可以实现智能化的图形开票,可以对拟票的对错进行自动的辨识,
并会发出误操作辨识预警。
操作票系统将开关置位、设备挂牌信息发送到调度配
网模块,在调度操作指令执行完毕之后,调度配网模块的相应设备会自动地实现
开关置位、设备挂牌。
3、图模建设评估与改进
利用配电网调度管理“专业工作检核”的基本要求,还有图模质量整治、图
实一致、布局优化等角度,对配网模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
与此同时,
从配网模块技术方式、管理方法、应用推广等方面,指出了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
问题,并指明了未来的改进方向。
按照“三步五率”的工作计划,以图形模型的实用性为指导,推动配电网络
图形模型系统的优化,如:挂牌、设置、异常处理等。
公司已提前完成了
10(20)kV配电网单线路256个模板工程,并有效地达到了模板工程“覆盖
率”“通过率”“图实一致率”“图模标准化率”“图模应用率”五个100%的要求。
利用网络模型对配电网络进行识别,减少了故障定位的时间;通过系统挂牌、自动设定和自动校核,实现对网络中出现的故障和系统的异常的预警,实现对网
络中的设备和系统有效的维护,从而降低人力和时间资源的消耗,提高配网中的
调度工作效率[4]。
4、结语
综上所述,自从配网模组建成并使用后,调度人员根据配网模组集合平台,
改变了传统的纸制布线图模,实现了对配网工作间隔的自动确定,从根本上解决
了“盲调”难题。
与此同时,在图形接口上,还可以完成对投票的正确与否的自
动辨识,并会发出误操作识别报警,这将极大地提升配电网的调度和运营的安全性,将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帮助配电网的安全管控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尹永昌,张科.供电企业增量配电网调控业务接入管理探索[J].机电信
息,2021(17):4.
[2]雷健新,陈刚,孙帅,等.配电网调控图模建设探索[J].农村电气
化,2020(10):47-50.
[3]牛庆松,陈静,亓富军,等.配电网智能调控辅助决策应用研究[J].上海电
力学院学报,2021,037(002):169-175.
[4]章兵,杨磊,程亮亮,等.配电网企业级停电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探究[J].
中国科技纵横,2019(14):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