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微电影现状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微电影现状及分析——以老男孩为例微电影,顾名思义,即微型电影,就是在常规电影的基础上更简洁的进行编辑拍摄,就像博客与微博。
其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国内微电影的主要制作方式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草根表演、制作的微电影;一类是广告主量身定制的名导、明星担纲的品牌营销微电影;一类是视频、门户网站发起并寻求广告品牌合作的,对导演和演员没有很强专业性要求的剧集型微电影。
说起经典的微电影,我想没有人会不提及《老男孩》,这部看哭了无数八零后的电影。
之前我也只是听说过它的感人之处,现在带着评判的目的去看它,又是另有一番感慨。
我现在就以这一部微电影为例来分析国内微电影。
对于这种小成本的微电影,自然有着它不可避免的缺点。
纵使是这样被人奉为经典的作品,其缺点也随处可见。
首先,大多数微电影的画面不够精细。
如果仅仅从艺术欣赏的角度上看,它当然是不过关的。
如果不是因为《老男孩》名号在前,我又有非看它不可的原因在后,我一定不会耐着性子看完这部作品。
当然,出于成本、人力和技术的考虑,如果不是营销型微电影,它的画面从理论上来说也只能处在一个较低的程度上。
其次,由于微电影较之日常电影片长更短,导致其在更加有限的时间里要叙述完整一个故事显得相对勉强。
就《老男孩》而言,他的情节承接并不如日常电影那般流畅有条理性,更不用说用到铺垫、渲染、细节这些要求更高的拍摄。
另外,出于讨好观众的目的,《老男孩》情节的设置被明显的夸张化,但是这种夸张并不是我们艺术上带来震撼效果的夸张,而纯粹是一种无厘头、搞笑的夸张,它的作用仅仅是满足娱乐大众的要求,大家通常是一笑而过的。
举个例子,《老男孩》中脏话随处可见,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可以美其名曰:贴近生活。
另外,我们不得不提的是演员的演技。
毕竟是没有受过专业的演技培训,微电影的演员演技和专业演员的差距也不是一点两点,演员本身也不是俊男美女,让电影本身少了吸引观众的一大因素。
我在看《老男孩》的时候,甚至一度分不清里面演员的身份。
这样一来,就会使得电影的辨识度大大下降,如果不是以奇取胜,这样的电影一般很难让人记住。
总之,由于微电影投资教少而门槛教低,导致了这个圈子的鱼龙混杂,而且就目前来说,这种情况是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因此微电影的内容质量就很难保证了。
而有些低水平打造出来的作品必然会为微电影市场带来负面效应。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面性,我们也不能忽视微电影的优势及其带来的益处。
一、制作的门槛低,周期短,。
微电影的制作门槛低,一是投入资金低,相比与传统电影的投入资金,微电影的制作成本则低得多;二是只需简单的器材设备就能拍出具有完美创意的完整故事。
另外,拍摄和制作周期短,制作发行简单。
二、开放性、娱乐性强。
只要你有兴趣,有一定条件,微电影行业基本上来说是人人皆可为之。
三、创作可随性自由发挥。
微电影为更多有志于电影创作的人提供了表达和成就自己的机会,他们的执著追求、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天才想象必将带来更多优秀的微电影作品。
就像《老男孩》,它之所以成为一大流行,就是因为作者以及其贴近生活的姿态和夸张的创意讲述了发生在80后这一类人的故事,非常有生活的质感,带来的触动不可谓不大。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微电影的发展仍需规范。
它既是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只要做好正确的引导,我相信国内的微电影行业会越来越好,并且会带动相关方面的良好发展。
这是个很棒的全新的平台,圆了普通人的电影梦。
中国微电影的帆船正缓缓启动,只要有一个好的掌舵人和满怀热情的船员,即使是刚刚启动的微电影行业,也终有一天会乘风破浪,以一种更加完善的姿态驰骋在中国的电影行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