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广交会(标注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交会网上举办稳外贸有“戏”

4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增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支持加工贸易等系列举措,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努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会议决定,第127届广交会于6月中下旬在网上举办。这将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贸易盛会首次完全以网络形式举办,实现中外客商足不出户下订单做生意。

广交会全称是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由于层次高、规模大、种类全、采购商多、效果好,被誉为“中国第一展”,是观察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其中春季广交会每年4月份如期举行,但今年受疫情影响,先决定延期举办,又决定网上举办,都是因时因势灵活决策的体现,这对于“稳外贸”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去年春季广交会出口成交额近2000亿元。今年受海外疫情影响,全球人流、物流受到前所未有的物理阻遏,据海关统计,今年前2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4.12万亿元,下降9.6%。从企业角度看,不少外贸企业订单下降明显,有的甚至下降90%。所以,“稳外贸”比较紧迫,既需要出口型企业优化产品结构灵活应对,也需要广交会这样的平台支撑外贸。

“稳外贸”不仅对中国经济、企业、就业等十分重要,对其他国家的产业、企业、消费者同样如此。虽然疫情阻遏了外贸流通的物理通道,

但无法阻遏外贸供需两端的需求。在线下广交会无法举办的情况下,广交会及时移至网上,既避免了疫情影响,又满足了供需两端需求;既降低了参展商、采购商参与成本,又对中国外贸和全球市场起到稳压器效果。

也就是说,广交会网上举办,“稳外贸”有“戏”了。这不仅是因为网上广交会可以贡献成交额,也是因为此举会给国内外客商带来更多信心。再加上新设46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支持企业共建共享海外仓等举措,可以把疫情对外贸的冲击降到最低,“稳外贸”的预期目标更有希望实现。所以我们应为“稳外贸”措施点赞并对此充满信心。

广交会网上举办既为应对当下疫情影响,也具有为未来探路的价值。办了60多年、100多届的广交会,一直是传统型商品交易会,虽然说线下广交会仍有多种优势,但如今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传统展会与互联网结合无疑是一种趋势。广交会此次在网上举办,对于广交会转型、完善服务具有探索意义,未来广交会有望线上线下同办。

据报道,今年北京多个展会将首次网上举办,浙江义乌多个线上展会已经开展。可见,越来越多的传统展会、交易会都在探索网上举办,这既是现实选择,也是为未来探路。任何传统展会网上举办都会面临不少考验,如何才能把参展商、采购商引导至网上,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中外客商,尤其是如何确保网上展会的质量和信誉,值得思考。

成功举办网上展会需要全方位保障,这既需要听取参展商、采购商的意见,恐怕也需要更多“李佳琦”式带货网红的支持。如果每个网上展馆或展厅都有擅长讲解的网红导购,当能引起更多国内外客商关注,

网上展会将会更加红火。(via人民网)

疫情下的外贸更需要精耕细作

据报道,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第127届广交会于6月中下旬在网上举办。这将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贸易盛会首次完全以网络形式举办,实现中外客商足不出户下订单、做生意。

全球疫情大流行之下,广交会不是取消,而是改线上,也是包括客商在内的各方合意的结果。众所周知,广交会素有中国外贸“晴雨表”之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超1.2万亿美元,成交额占全国出口比重峰值超过50%,其在中国外贸版图上的地位不言而喻。

线上广交会并不复杂,不过是一种交易媒介变化,将传统的推介、洽谈等环节搬到云端。某种程度上,这是一次大型“网购”,只不过主角变成了两端的企业。而“网购”的品质与效率,早已在日常中得到验证。这次线上广交会值得期待。

这并非是广交会首次触网:在2003年非典期间,主办方就首次尝试“网上广交会”,此后便一直保持下来,至2011年广交会成立电商公司,传统广交会的“时间线”进一步拉长,形成365天线上广交会。

因而,与其说这次彻底线上化的广交会是出于疫情倒逼,不如说是多年来广交会数字化建设水到渠成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其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故而,此次线上广交会不仅是保证了历史悠久的广交会不中断,为“稳外贸”提供筹码,而且将为未来外贸的线上形态提供

模板。

线上广交会对云计算、大数据、工业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意味着,如果说过去传统广交会最重要的是走量,而步入线上形态之后,更要学会贸易的精耕细作,提升中国外贸的品质。

近来,中央频频提及稳外资、稳外贸,相关部门也有政策措施,减轻疫情对外贸的影响。此次超越疫情继续举办广交会无疑也是“稳外贸”政策之下的具体实践。在防范疫情反弹与境外输入的前提下,借由线上广交会保证一些贸易活动的正常进行,可以最大程度对冲疫情冲击,实现外贸与防疫双赢。(via新华网)

粉笔视角:当前,疫情飞速蔓延全球,国外防疫形势十分严峻,停工停产基本成为常态,外贸企业新增订单不断减少,已有订单也面临不断延迟交付或退单的风险,外贸行业正走进数十年未有的寒冬。粗略估计,中国约有6000万人在从事与出口相关的工作,外贸行业如果遭遇重大打击,对总体就业形势是严重的冲击。在此情况下,广交会及时“上网”,继续在供需双方之间架构桥梁,显示了有关方面工作的创新。其实,不仅是展会,如何对外贸企业进行精准扶持,如何帮助减少损失,如何在最困难的时候保护好外贸企业的“火种”,都是“稳外贸”工作必须考虑的重点和难点。这些问题的解答,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曲折探索,但只要保持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昂扬斗志,苦尽甘来也必然会是对我们努力奋斗的最好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