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80例的护理

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80例的护理
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80例的护理

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80例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7-11-09T16:17:24.10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下第16期作者:张彩云吴彩霞郑丽花舒琼[导读] 探讨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广州510630)

【摘要】目的探讨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终末期肝病行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中抽选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采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终末期肝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终末期肝病;护理

终末期肝病是指各种急慢性肝病,患者病情已进展至无法治愈、预计生存期6-12个月的阶段。为延长生存期,很多患者选择采取干细胞移植法进行治疗[1]。然而,患者长期经受疾病的折磨,并且消耗了大量的治疗经费,所以对干细胞移植有着很大的期望值,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就会产生一些负性心理,比如极度焦虑、恐惧、不安。虽然手术带来的不适不可避免,但是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护理手段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本研究对终末期肝病行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的临床护理做了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0例行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终末期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7.84±5.42)岁;慢性病毒性肝炎23例,酒精性肝硬化17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0-82岁,平均年龄(68.10±6.11)岁;慢性病毒性肝炎24例,酒精性肝硬化1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定期给患者更换体位,定时注射抗生素。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第一,心理护理。首先,在干细胞移植术开始之前,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积极配合治疗。在干细胞移植术结束之后,护理人员及时将手术结果告知患者,并安抚患者的情绪,告诉患者稳定的情绪对疾病治疗的意义[2]。第二,术后康复护理。手术结束之后,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尽早取半坐卧位,或者下床在床边活动,防止四肢血液循环不良,预防压疮的发生。此外,护理人员每天为患者按摩四肢,指导患者进行肢体锻炼和呼吸功能锻炼。第三,并发症护理。术后,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指标,尤其要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如果发现体温异常升高则要考虑感染的可能;密切观察创口愈合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则立即量医生报告。第四。随访。在患者出院之后,护理人员定期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患者的恢复情况,叮嘱患者按时服药,适量运动。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见表1。

3.讨论

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重要方法,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虽然这种治疗方式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是它是一种有创手术,有一定的风险[3]。所以,如果要保证治疗效果,则需在手术前后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本研究对终末期肝病行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的临床护理做了探讨,对比了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这就说明,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终末期肝病患者在采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心理和生理两个层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增加了疗效的不确定性,所以临床中需辅以护理措施改变这种情况。针对性护理是针对终末期肝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而制定并实施的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心理干预、术后康复护理、并发症护理、随访护理四点。这些护理措施的实施满足了患者的多方面需求,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护理措施还能改善患者的机体状态,使患者避免出现感染、排斥反应等、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总体而言,针对性护理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护理方法。

综上,终末期肝病行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方法值得推广使用。【参考文献】

[1] 郑晓燕, 冯金鸽, 杨秋凤,等. 外周血干细胞经肝动脉介入移植技术治疗终末期肝病临床护理[J]. 陕西医学杂志, 2015(3):382.

[2] 王乔凤, 莫起玩, 荣丽.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肝病患者的护理配合[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31).

[3] 潘红霞, 黄雪霞. 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护理研究进展[J]. 健康之路, 2016(5).

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对降低患者焦虑谵妄评分、治疗

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对降低患者焦虑谵妄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01-03T12:45:24.46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2期作者:王维维[导读]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对患者的治疗依从率、护理满意率以及焦虑评分。苏北人民医院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对患者的治疗依从率、护理满意率以及焦虑评分。方法:选取86例本院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选取时间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患者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5.35%,远远高于对照组的(69.77%),组间有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67%,优于对照组(65.12%),差异为(P<0.05);对照组的SAS评分与实验组相比差于实验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整体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重症监护室;针对性护理;治疗依从率;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医院中较为特殊的科室,主要收治的都是病情比较危重的患者[1]。重症监护室内拥有医疗技术比较先进的设备和仪器,能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起到保护的作用[2]。但是住在重症监护室的病人通常病情比较严重,使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产生了很大的负担,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的关键。通过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质量。为此本文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选患者共计86例,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6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选取时间从2018年10月开始,截止至2019年10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患者43例。对照组中有男性19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43-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16±2.13)岁;实验组中有男性27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65.26±3.13)岁,其中年龄最大的为78岁,最小的为39岁。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经过统计学数据对比有差异存在P>0.05,无对比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具体实施情况如下:(1)成立护理干预小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并对护理人员定期培训;(2)针对性护理,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为患者讲解疾病所涉及的器械的使用方法,疾病治疗方式等等,使患者能够对疾病有更立体的认知;(3)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4)对于患者使用的深静脉置管、浅静脉置管、尿管引流管等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1.3评价指标 1.3.1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依从率,治疗依从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满意率,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3]。 1.3.3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本次研究采用的是Zune研究的汉化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数越高抑郁越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患者进行统计,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计量资料应用(士s)描述,组间经t和x2检验,当差异在P<0.05时,说明有临床意义。 2结果 2.1治疗依从性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对比[n(%)]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模块六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十一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复习提问】 1.急性乳腺炎的常见病因? 答:乳汁淤积 2.急性乳腺炎的常见致病菌? 答:金葡菌 【新课导入】 【案例】 李女士,48岁,未婚。左侧乳房出现无痛性肿块,边界不清,质地坚硬,直径为4cm,同侧腋窝2个淋巴结肿大,无粘连。诊断为乳房癌,需手术治疗。 思考: 1.乳房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什么? 2.该患者确诊为乳房癌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指导女性术后正确进行功能锻炼,维持术后患肢最大活动范围。 2.专业理论知识:乳房癌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及术后护理。 3.职业核心能力:指导女性进行自我乳房检查的方法,培养学生沟通表达的能力。 【新课讲解】 一、定义 乳乳腺癌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乳房疾病。是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男性乳房癌的患病比例仅在1%以下。 二、病理分型 1.非浸润性癌 2.早期浸润性癌 3.浸润性特殊癌 4.浸润性非特殊癌 转移途径 1.直接浸润:可直接侵及皮肤、胸筋膜、胸肌等周围组织,严重时使癌块固定于胸壁。 2.淋巴转移:可循乳房淋巴液的四个输出途径扩散。 ①同侧腋窝淋巴结(多见)②然后侵入锁骨下淋巴结 ③锁骨上淋巴结④癌灶位于内侧向胸骨淋巴结转移

3.血行转移:乳癌经血运向远处转移者,多发生在晚期,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依次为肺、骨、肝。 三、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是患侧乳房出现无痛、单发的小肿块,病人多在无意中发现而就医。常发生在乳房的外上象限,其次在乳晕区和内上象限。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缘不整齐,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早期尚可被推动,乳癌晚期可侵犯胸肌和胸壁,使肿块固定不易推动。 随着肿块体积增大,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改变。若癌块侵犯连接腺体与皮肤的Cooper韧带,使之收缩,导致皮肤表面凹陷,称为“酒窝征”;如癌肿侵犯近乳头的大乳管,则可使乳头偏移、抬高或内陷,造成两侧乳头位置不对称;癌肿继续增大,与皮肤广泛粘连,当皮内或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时,可出现皮肤淋巴水肿,在毛囊处形成许多点状凹陷,使皮肤呈“桔皮样”改变。若乳房较小,而肿块较大时,乳房局部隆起。乳腺癌晚期皮肤破溃形成菜花样溃疡,其表面易出血,且有恶臭的分泌物。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多见于同侧腋窝,开始为少数散在的淋巴结肿大,质硬,无压痛,尚可推动。随后肿大的淋巴结增多,并融合成团,甚至与皮肤和深部组织粘连,不易推动。如果堵塞腋窝主淋巴管时,则发生上肢淋巴水肿。晚期可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及肺、肝、骨等远处转移症状。 四、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X线钼靶摄片和干板照相检查,对区别乳房肿块性质有一定的价值,可用于乳癌的普查;超声显像能发现直径在1cm以上的肿瘤,属无损伤性检查,主要用于鉴别囊性肿块与实质性肿块。(视频) 2.病理学检查可用细针穿刺肿块吸取组织细胞做细胞学检查。对疑为乳癌者,最好是做好乳腺癌根治术的准备,将肿块连同周围乳腺组织一并完整切除,术中作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如确诊为乳腺癌,根据切缘有无癌残留等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五、治疗原则 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药物、内分泌、放射治疗和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术方式有乳腺癌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全乳切除术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辅助治疗的条件而定。

新生儿常见症状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常见症状的观察与护理 一、呻吟、哭闹不安 常见原因如下: 1、舒适的改变:饥饿、口渴、尿布湿、太热、太冷、腹部不适、胃部膨胀和呃逆、感冒鼻堵等,解除原因易停止哭闹。高声、长时间,有时身体摇动的剧烈哭闹可能与疼痛刺激有关。 2、疾病:如耳部炎症、嵌顿疝;颅出血或脑神经病变,可有高尖声或无回声的尖叫;当病情垂危时,则出现低弱的呻吟。 若为病态的哭闹不安,结合身体其它表现,应及时告知医生检查。 3、呻吟:如果新生儿因呼吸道或心脏疾患,导致肺功能明显紊乱,或因脑部有疾患,呼气时呻吟,这是病情严重的表现。持续呻吟要比间断呻吟病情更重。 二、惊厥 1.表现:两眼凝视、震颤或不断眨眼;口部反复地作咀嚼、吸吮动作、流涎,吞咽,打哈欠;呼吸不规则、屏气、暂停并有皮肤青紫、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血氧下降,瞳孔扩大或缩小;皱眉,面部肌肉抽动;四肢异常运动:上肢呈游泳样、划船样或击鼓样动作,下肢踏步样、踏车样运动;少数新生儿表现为:全身或一侧肢体肌肉,一阵阵地抽颤或肌肉持续强直紧。 新生儿惊厥的表现很不规律,常常是局部抽动。护理中必须提高警惕,细心观察,以防漏误诊。 新生儿在睡眠时,出现手指、足趾小抽动,醒后又一切正常,这不要误认为惊厥。 2.观察要点:观察患儿抽搐时的表现、持续时间、频率及发作时的伴随症状(发绀、呼吸停止、发热、心率的改变等)。 3.护理重点: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清理口咽分泌物;控制惊厥发作,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吸氧;监测患儿生命体征;频繁抽搐患儿应禁食,抽搐停止,吸吮及吞咽反射恢复后可逐渐喂奶。不能吸吮的可鼻饲,采用少量多次以防呕吐窒息。(注意当有四肢强直性抽搐时,千万不可硬性将孩子躯体弯曲,以免造成窒息死亡)。 三、呼吸困难 1.呼吸急促:新生儿正常呼吸为40~50/min,超过60/min称呼吸急促。 2.呻吟:呼气时可听到,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重症呼吸障碍的主要症状。患儿常伴有呼吸急促、凹陷性呼吸、呼吸暂停、紫绀等症状。 3.三凹征:,即吸气时伴有肋间隙、锁骨上窝、胸骨上窝的凹陷。重症时伴有鼻翼扇动、鼻孔扩大和呼气呻吟,吸气时胸廓前后径缩小,腹部膨隆。 4、其他:点头呼吸、口呼吸、叹气样、跷跷板式、下颌式呼吸等。

乳腺癌护理常规试题(医学相关)

乳腺癌护理常规试题 一、填空题 1、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一般是由乳腺导管上皮发生病变引起。 2、中国妇女,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3、乳腺癌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有性激素变化、月经、饮食习惯、乳腺疾病、遗传因素等。 4、乳腺癌临床症状和体征有:皮肤改变、乳房肿块、乳头和乳晕改变、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不可被推动等等。 5、切口的护理时,严密观察患侧手臂远端血运情况,如发现脉搏扪不清、皮肤发紫、皮肤发冷等,应考虑腋部血管受压,立即调整绷带松紧度。 6、乳腺癌护理中常见问题有:焦虑或恐惧、疼痛、组织灌流量的改变、躯体(患侧肢体)移动障碍、自我形象紊乱、知识缺乏和潜在并发症等。 7、手术后1~2d一般每日引流液体为 50 ~ 100 ml,以后逐渐减少。手术后 3~ 5 d,皮下无积液、皮瓣与胸壁紧贴即可拔出引流管。 8、乳腺癌护理措施:饮食护理、皮肤准备、心理护理、体位、病情观察、伤口护理、患肢功能锻炼的指导、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健康宣教等。 9、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有:皮瓣下积液、出血气胸、皮瓣坏死等。 10、功能锻炼:术后 1 ~ 2 d活动手或腕部,手术后3~5d做患肢的功能锻

炼,术后7d可活动肩部,但不宜活动范围过大,负重过大或过久。 11、健康宣教的内容:术后康复锻炼、义乳假体、乳房自检指导、术后化疗或放疗等。 12、术后康复锻炼是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肢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14、健康宣教之避孕,术后 5 年内避免妊娠,防止乳腺癌复发。 二、选择题 ( C )1.乳癌病变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A 肺 B 肝 C 腋窝淋巴结 D 锁骨下淋巴结 ( C )2.乳癌的首发症状 A 乳头凹陷 B 橘皮样改变 C无痛性肿块 D 乳房弥漫性性增生 ( B )3.乳癌最常发生的部位 A乳头及乳晕处 B 外上象限 C外下象限 D 内上象限 ( D )4、乳癌病人皮肤出现“酒窝征”的原因 A 癌肿与皮肤粘连 B 肿瘤压迫 C 并发炎症 D 浸润Cooper韧带( A )5、早期发现乳癌最有效的方法 A 乳房钼靶X线 B B型超声检查 C 近红外线扫描 D MRI ( A )6、乳癌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 A 乳房癌根治术 B 乳房癌改良根治术 C 保留乳房的乳房癌根治术 D 扩大根治术

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他塞化疗的护理

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他塞化疗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2-09-07T11:36:50.0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23期供稿作者:高春玲 [导读] 紫杉醇是一种有丝分裂抑制剂,其作用原理主要是诱导和促进微管蛋白聚合,促进微管装配,抑制微管的解聚。 高春玲(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平顶山 467000)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3-0340-02【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药物多西他塞联合其它药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护理方法,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3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多西他塞联合其它药物治疗,3周为一疗程,每位患者均接受5-6疗程。给于患者以一般性护理、化疗过程的严密观察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护理。结果 32例患者中1例出现过敏反应,7例出现骨髓抑制,11例出现胃肠道反应,32例出现脱发,13例出现神经系统反应。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在进行化疗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减少化疗的副反应发生率、减轻副反应发生程度,确保化疗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晚期乳腺癌患者多西他塞静脉化疗护理 注射用多西他塞(商品名艾素)是我国近年来研究开发的紫杉醇类抗癌药,目前已被广泛作为应用于晚期乳腺癌的第一线或第二线化疗药物[1]。其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出现快,危害性大,给临床工作带来许多麻烦。笔者医院应用多西他塞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32例次,通过给于患者个体化护理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保证了患者化疗的顺利实施,提高了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1年1-12月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晚期乳腺癌32例,年龄40-78岁。均经手术、放疗、化疗及内分泌综合治疗,所有患者采用紫杉醇与表阿霉素联合化疗方案,在化疗前详细询问过敏史及既往史,检查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及三大常规,其均在正常范围内,KPS(百分法)评分均在70以上,均签署了化疗同意书。 1.2方法 1.2.1一般性护理 1.2.1.1心理护理由于乳腺癌是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病死率和复发率都较高,往往危及患者生命。乳腺癌一经确诊,患者情不自禁都会产生悲伤、恐惧和沮丧的情绪。因此,笔者首先要做好家属和亲友的思想工作,让他们首先接受疾病的事实。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但要配合医生积极做好疾病的治疗护理工作,还要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素质、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因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性格特征的患者,对乳腺癌的认知程度、心理耐受能力和对治疗成功的期望值会大不一样。针对不同层次的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尽最大的可能满足其多方面的身心需求,充分实施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化疗前向患者家属详细介绍所用化疗药物的特点,主要药理作用、用药后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用药期间患者和家属应注意的事项等,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在相对较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尽可能配合医生完成治疗计划,为战胜疾病创造条件。 1.2.1.2饮食护理因肿瘤消耗、代谢异常、疾病进展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患者多有恶心、呕吐、腹泻、营养得不到改善,应嘱其多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化疗反应严重者宜进清淡、易消化且营养的饮食,少量多餐多饮水,以促进毒素排出。 1.2.1.3静脉血管的保护及护理宜选择血管以软、粗、直、有弹性的,避开关节部位的血管进行静脉穿刺,从远端到近端,左右手交替,避免在同一条血管土反复穿刺。如静脉不明显或充盈度差者,可在穿刺前用温盐水浸泡5-10分钟,也可每晚用温盐水浸泡,必要时可采用静脉留置针治疗,可避免对血管的损伤。滴注化疗药物时,用30%硫酸镁纱条沿静脉走向湿敷注射静脉。如注射部位刺痛、烧灼痛或水肿,则提示药液外渗,需立即停止用药并更换注射部位。用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加0.9%氯化钠注射液等做环形封闭后冷敷48h,并用50%硫酸镁湿敷直到症状消失。发生静脉炎时可行局部热敷,沿血管走行外涂如意金黄散或理疗。 1.2.2化疗过程的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因紫杉醇可引起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故在紫杉醇滴注开始的l小时内提倡进行重要的体征监测,滴注开始后第1小时每15分钟测血压心率,呼吸1次;第2小时每30分钟测血压、心率、呼吸1次,之后l小时测血压、心率、呼吸1次。连续6小时,同应监测体温变化,如有发热反应应遵医嘱适当用药。在整个过程中,应派专人护理、观察、记录病人的一般情况。穿刺静脉的护理:给药前检查静脉是否通畅,是否有回血,是否肿痛、疼痛;在给药过程中,可沿穿刺静脉走向予以硫酸镁加维生素B12湿纱布预防性湿敷,减少对血管的刺激性,同时输液肢体制动。 1.2.3化疗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1.2.3.1过敏反应据文献报道紫杉醇引起的过敏反应多发生在第1次和第2次用药后最初的10min内,发生率约39%,严重者可出现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和休克[2]。预防性用药是预防紫杉醇过敏反应的最有效措施,方法为:用紫杉醇前12h和6h各服用地塞米松20mg,用药前30min,分别肌注异丙嗪25mg和静注雷尼替丁50mg,配制好的液体须使用专用的带有过滤器的非聚氯乙烯输液器滴注。开始滴注的前10min内速度宜慢,每分钟10~20滴,之后视情况可加快输液速度,至少输注3h。在滴注过程中做好心电监护,一旦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抢救。如无严重过敏反应发生,从第3次用药起,可改用简化预处理方法[3]:在应用紫杉醇前30min给予地塞米松20mg静脉点滴,同时给予雷尼替丁50mg静注和苯海拉明50mg肌肉注射。 1.2.3.2胃肠道反应化疗前30分钟可给予止吐剂应用,以达到预防为主的效果;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及时清理呕吐物,避免不良刺激,分散注意力;合理安排进食时间,少食多餐。腹泻时可进食少渣饮食,便秘时可进食粗纤维饮食,多喝开水;腹泻严重患者测液体出入量、体重及电解质;做好口腔护理,使患者舒适,增加食欲。肿癌患者机体消耗大,代谢异常,营养得不到改善。故应配制适合患者口味的食物,色香味俱全。 1.2.3.3骨髓抑制乳腺癌化疗患者骨髓抑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降低,血小板下降。白细胞降低严重时酌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注意保持病房清洁,空气新鲜,减少探视人数。每天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病房2次。嘱多休息,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交叉感染,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预防继发感染。血小板减少患者常有出血倾向,观察患者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瘀斑以及有无血尿、便血等。指导患者用软毛牙刷刷牙,进易消化、有营养饮食,禁食过硬及过热食物。保持室内温度,鼻黏膜、口唇部涂液状石蜡防止干裂,避免挖鼻孔,以防出血。注射穿刺后压迫针眼时间宜长,必要时使用止血带。 1.2.3.4脱发和神经毒性反应紫杉醇和表阿霉素均可导致严重脱发。脱发的发生与化疗药物损伤毛囊细胞有关。因此化疗前向患者说明

分级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分级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一)特级护理 分级标准:病情危重,随时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1、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根据病情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内容、时间遵医嘱或病情变化随时记录,记录时间最长不超过4小时)。 2、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个人清洁、床单位清洁、饮食、大小便)。 3、24小时有专业护士负责。治疗、护理措施及时、准确。 4、抢救药品、设施准备到位。 (二)一级护理 分级标准: 1)一级护理-I类:病情危重。 2)一级护理-Ⅱ类:生活不能自理。 3)一级护理-Ⅲ类:自己能活动,但病情不容许活动。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1)一级护理-I类: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可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或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内容、时间遵医嘱或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2)一级护理-Ⅱ类:①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个人清洁、床单位清洁、饮食、大小便);②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凡属护理职权范围之内,要协助患者解决,护理职权范围之外。要向有关部门反映。 3)一级护理-Ⅲ类:①根据病情观察记录(具体内容、时间严格执行护理记录书写规范要求);②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个人清洁、床单位清洁、饮食、大小便)③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凡属护理职权范围之内,要协助患者解决,护理职权范围之外,要向有关部门反映。 (三)二级护理 分级标准:病情恢复期,可自由活动或部分生活能自理。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①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②根据疾病需要,按时完成健康指导。 (四)一级、二级护理患者基本生活需要标准 1、个人清洁:①头发清洁,梳理整齐;②面部清洁;③口腔清洁,无异味; ④皮肤清洁,无血迹等;⑤会阴清洁,每日会阴擦洗1-2次;⑥手足清洁,指(趾)甲长短适宜,甲下无污垢;⑦新患者应24小时内完成卫生处理。

乳腺癌的护理常规

乳腺癌的相关知识和护理 乳腺癌时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肿瘤的7—10%,仅次于子宫颈癌,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房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 乳房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但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诱发因素: 1 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 2 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母亲和姐妹),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 其他乳房疾病。 4 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5 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6 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7 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8 口服避孕药。 9 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10 饮酒 11 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一)症状 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乳房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隐痛,少数为针刺样痛,疼痛不随月经周期而变化。晚期癌肿侵犯神经时则疼痛较剧烈,可放射到同侧肩、臂部。 (二)体征 1、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80%以上为患者自己偶然发现,只有一小部分是查体时被医生发现。 (1)部位肿块绝大多数位于乳房外上象限,其次为内上象限、上方及中央区,

重症监护病房谵妄病人实施专科护理管理的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谵妄病人实施专科护理管理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9-05-22T11:01:08.39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4期作者:张娟娟[导读] 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开展专科护理管理,能减少谵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加速康复进程。 山西大医院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谵妄病人实施专科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36例谵妄病人,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9例,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观察组基于此,实施专科护理管理,比较两组谵妄发生率及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另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谵妄发生率(5.26%)相比对照组(15.79%),显著偏低(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偏短(P<0.05),APACHEⅡ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偏低(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开展专科护理管理,能减少谵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加速康复进程。【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谵妄;专科护理管理谵妄实为一种多发生于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并发症,从根本上来讲,其属意识改变范畴,而大脑皮质功能障碍为其病理基础。对于谵妄病人而言,其思维处于紊乱状态,且意识基本丧失,是一种比较常见且严重的脑功能综合征。有报道指出[1],在重症监护病房内,围绕此病做好专项护理,能减少此病发生,并且还能加速病情康复。本文针对所收治的此病患者,实施专科护理管理,效果突出,现对此作一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在2018年1月-12月这一期间内,选取本院重症监护收治的谵妄病人36例,将其依据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共分成2组每组患者均为19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16例,年龄区间25~80岁,平均(62.4±3.9)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18例,年龄区间26~80岁,平均(62.9±3.8)岁;两组年龄等资料经系统化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如对病人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特别是意识变化。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实施专科护理管理:(1)组间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并对小组内成员进行定期性的知识学习与培训,并进行相关考核,如果护理考核成绩不合格,即再次培训。(2)对病人开展定时定向沟通,通常每8h便沟通1次,内容为:询问病人的病情及地点、时间、姓名等,将其需要重点配合的内容讲解于患者。(3)当将病人送至重症监护病房后,将病房环境向其讲解,减少其对新环境的恐惧心理。(4)在重症监护病房这一特殊环境中,尤其是在夜晚,需尽可能将噪音降低,为病人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5)定时巡视,每2h进行1次,发现异常,还是基础;最大程度减少谵妄发生。(6)如果患者预留有管道或存在疼痛等因素,需运用约束带对病人活动加以控制,预防因发生谵妄而引起管道滑脱。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病人谵妄发生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2]及住院时间。APACHEII量表实为一种对急危重病人病情及预测预后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其能够将病人死亡的风险给反映出来。谵妄症判定标准:精神运动异常兴奋、意识模糊、喃喃自语、抗拒治疗及躁动不安等。 1.4统计学处理 SPSS20.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由(±s)表示,t检验,计量资料由百分率表示,X2检验;若经比较有显著差异,由P<0.05表示。 2.结果 观察组APACHEⅡ量表评分为(20.70±4.57)分,对照组(22.53±4.88)分,观察组明显偏低(t=5.15,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为(3.14±0.71)d,对照组(5.09±1.07)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t=10.25,P<0.05)。观察组谵妄发生2例,发生率为5.26%;对照组6例,发生率为15.7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X2=4.38,P<0.05)。 3.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谵妄并非疾病,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主要有两点,其一为定向障碍,其二是意识水平的降低,患者经常会因为外部刺激,而出现精神上的错觉、幻觉或运动兴奋;而注意的缺陷以及意识水平的大幅降低为其典型临床特征,除此之外,睡眠周期紊乱、直觉紊乱同样属于其特征范畴[3]。当重症监护病人发生谵妄时,会时病人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增加,如此一来,不仅会延长住院时间,而且还会增加住院费用,甚至还会危及病人生命安全。因此,需要重视谵妄症的预防与干预。谵妄通常情况下,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具有病情反复且急性发作特征,多数患者病情能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需要指出的是,谵妄每增加或持续1d,病死率也会同样随之增加10%[4],因而严重危及患者生命。本文针对重症监护病人谵妄,实施多层面的护理干预,最终结果得知,观察组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由此提示,针对重症监护病房谵妄开展全范围的专科护理管理,能够从根本上做到有的放矢,是整个护理工作更具针对性与全面性,能够较好的减少谵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风险,临床综用价值突出。参考文献:[1]夏小玲, 钟冰冰, 黄苏平,等. 谵妄集束化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65):249+252. [2]郑春艳, 张欢欢, 杨玉金,等.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谵妄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17, 18(7):74-83. [3]沙莎, 韩培立.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谵妄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7, 27(3):25-27. [4]刘竞, 李勇, 蔡燕,等. 转出重症监护病房的多发伤谵妄患者血清S100 B水平对其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J].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9):692-695.

乳腺疾病的护理常规

乳腺疾病得护理常规 目得: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使其能够掌握乳腺疾病自查技巧或自我保健意识,降低乳腺癌发生瀘,提高生活质量; 方法:图片、示范、讲解、发放宣传材料; 效果:人群认知程度由37增加到80。 关键词:乳腺自查技巧 乳腺癌就是女性常见得恶性肿瘤,在我国占全身恶性肿瘤得7%—10%。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已超过宫颈癌(40—60岁就是乳腺癌得最好发年龄),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得恶性肿瘤1。绝大部分乳腺疾病就是由病人自己发现得。定期得乳房自查有助于及早发现乳房病变。故应指导妇女乳房自查技能,以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发病主要与雌激素改变与紊乱有密切关系,另外与遗传、哺乳、生育、高脂肪饮食、肥胖、乳腺良性疾病等也有关。尤其就是有家族史、一侧患乳腺癌得病人、乳腺良性疾患或已婚未育者以及高脂肪饮食者。 自查技巧 一、自查时间:月经后7—10天 二、年龄: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可能与年老者雌酮含量增高有关。 三、乳房视诊: 1.体位:站在镜前以各种姿势,如:两臂放松垂与身体两侧,双手撑腰,向前弯腰或双手高 举枕头于头后。 2.观察内容:①外形,比较双侧乳房大小、形状就是否对称,轮廓有无改变 ②乳头有无内陷及太高、偏移、糜烂,用拇指及四指轻轻挤压乳头有无溢液③乳房 皮肤:有无局部皮肤轻微下陷、红肿、静脉曲张、结节等。④两侧腋窝与锁骨上窝 有无肿胀与隆起。 四、乳房触诊: 1.体位与顺序:①坐位,左臂上举,手放在头顶上方,用右手检查左乳房,按顺序以乳头为 中心,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窝→乳头,同法检查对侧。②卧位,仰卧床上,手 指平压乳房,轻压,从外向乳头逐圈检查乳房有无包块,被查侧手臂放于身侧检查一 遍,压在头后再检查一遍。同法检查对侧。 2.手法:手指手掌平置,轻施压力,滑动触诊。 3.触诊内容:①正常乳腺均匀一致得柔韧感与细颗粒感,月经期、哺乳期增大,结节样感 加重但均匀一致。②肿块:注意肿块得大小、硬度、边界、活动度,表面皮肤就是否 粗糙、皱缩、有无粘连。③局部腺体增厚:部位、范围、质地、有无触疼。④乳头: 挤压乳头有无疼痛、溢液、颜色变深等。⑤腋窝与锁骨上窝注意有无肿大得淋巴结。 五、疼痛: 约有1/3得病人有不同程度得疼痛,可偶发、阵发或者就是持续性,多为隐痛,钝痛,牵拉痛或者刺痛。 小结

危重抢救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危重抢救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危重病人是指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如呼吸困难、突发昏迷、心跳骤停、大出血者等。危重病人抢救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命安危,是医疗、护理工作的重点。 1.病情危重和抢救者须安置在抢救病房。 2.遇有大批病人和严重多发伤等情况时,应立即报告护理部、 医务科,由医院组织专科医师和护士共同抢救。 3.抢救工作要及时、准确、有效。抢救人员要求有较强的抢救意识,技术熟练、动作敏捷、思想集中、严肃认真、积极主动、听从指挥。 4.抢救程序要严谨,明确分工,紧密配合。急救室或监护室内有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预案。一切抢救工作均要做好记录,要求及时、准确、清楚、扼要、完整,并要注明执行时间。 5.抢救药物、器材应做到“五定”即定位、定数量品种、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用后及时补充,有记录并保持备用状态。 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遇特殊抢救情况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要复述2遍,口头医嘱要准确、清楚,尤其是药名、剂量、给药途径与时间等,避免有

误,及时记录于病历上并补开医嘱和处方。 7.保留急救药物的安瓿、输液空瓶、输血空袋等至抢救结束,以便查对和补开医嘱以便统计与查对,避免医疗差错。8.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详细、客观书写抢救护理记录,补记抢救记录应在6小时内完成,并注明补记时间。 9.抢救和有特殊处置的病人进行输助检查或转运过程中,必须有医护人员陪同,确保病人安全。 10.定期对疑难、危重、抢救病人的工作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 11.做好抢救后物品的清理、消毒、补充,检查的急救设备还原成备用状态。 12.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护理

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护理 【重点】 晚期乳腺癌定义 晚期乳癌的治疗方法 晚期乳癌的护理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逐渐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乳腺癌发展至晚期全身呈恶病质表现:消瘦、乏力、贫血、发热等。转移途径多经淋巴到腋下、胸骨旁、锁骨下、上淋巴结,但各期乳腺癌均可发生血行转移,转移常见部位是肺、骨、肝。 一、晚期乳腺癌 1.局部晚期乳腺癌指乳腺和区域淋巴引流区有严重病变,但尚无远处脏器转移的一组病变。 2.临床Ⅲ期乳腺癌指肿瘤直径>5cm;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相互融合、固定;局部复发乳腺癌;炎性乳腺癌。 3.临床Ⅳ期乳腺癌 二、晚期乳腺癌治疗 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早期癌细胞即可进入血管发生全身播散、远处转移。所以,应尽早进行治疗,以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局部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全身治疗: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 1.化学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长期生存率;使微小转移病灶尽早得到控制;减少术中肿瘤转移扩散机会;估计肿瘤对化疗敏感性,指导选择后续化疗药物;使肿瘤和淋巴结转移灶缩小,简化手术、减少手术难度;控制肿瘤发展。 (1)主要用药: 1)蒽环类、紫杉类(表阿霉素、紫杉醇、多西紫杉醇)。毒副作用:粒细胞减少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应严格检测心功能,其中多西他赛血液系统毒性和非血液系统毒性较大。 2)抗代谢类:卡培他滨(希罗达):副作用为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手足综合征以及疲劳;诺维本:局部组织刺激性,外渗致组织坏死。 2.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当前采用的治疗原则是尽早施行手术,并辅以化学抗癌药物、放射、激素、免疫疗法等综合措施,日前采用的术式有: (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除范围包括患侧全部乳腺组织,覆盖肿瘤表面的皮肤、腋窝和锁骨下脂肪及淋巴组织,腋动脉、静脉向腋下的分支整块切除。 (2)保留乳房乳腺癌根治术:手术包括完整切除肿块及腋淋巴结清扫。肿块切除时包括肿块周围适量正常乳腺组织,确保切除标本边缘无肿瘤细胞浸润。

姑息护理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姑息护理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21T16:44:57.66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作者:谢晓敏 [导读] 分析姑息护理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晚期乳腺癌患者55例 谢晓敏 如皋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江苏南通 226500 摘要:目的:分析姑息护理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晚期乳腺癌患者55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和常规组27例,常规组实施日常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姑息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采用姑息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与情绪功能)明显优于常规组,总满意也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姑息护理能对其自身生活质量加以改善,改善护患关系,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显著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姑息护理;晚期乳腺癌;生活质量;满意度 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晚期乳腺癌不具有治愈机会,患者的疼痛感剧烈与死亡的恐惧感导致其自身具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直接影响。目前临床上对该疾病患者往往采用姑息护理,其以生存时间较短患者为基点,为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与功能性的护理服务,确保其在生命最后阶段具有最佳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确保其自身临床症状能得以缓解[1]。为分析姑息护理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本院展开研究,如下: 1 资料和相关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55例,采用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常规组27例。实验组患者中,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为(55.21±4.34)岁;常规组患者中,年龄33-80岁,平均年龄为(57.28±4.57)岁,两组患者的资料不具有差异(P>0.05),可比。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预计生存时间在3个月以上;意识清晰,对自身疾病了解并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 排除标准:患者预计生存时间低于3个月给予排除;具有精神疾病患者给予排除。 1.2方法 常规组对患者采用日常护理,实验组在日常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姑息护理,具体如下:相关护理人员要整体评估患者具体身体状况,对患者病情及实际需求进行了解掌握。确保相应的护理措施具有针对性,同时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能积极配合相关医师加以治疗。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相关家属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工作,避免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让家属给予患者关怀与关爱,确保治疗过程能顺利进行。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按时按量的服用药物,采用音乐疗法减少患者疼痛感,同时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多与患者沟通交流,防止其自身产生不良情绪,同时为患者提供较为舒适的病房环境,让患者能保持身心愉悦,为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可靠性保障[3]。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与情绪功能四项生活质量评分,评分越高。护理效果越好。 护理满意度:两组患者填写本院自制的健康问卷调查表,分为满意、良好以及不满意三项,总满意率越高,护理效果越好[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分析本次研究数据,护理满意度以n(%)表示,卡方检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用()表示,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参照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实验组采姑息护理后,患者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与情绪功能四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1。

常见症状观察及其护理学

常见症状观察及护理 【教学目标】 一、了解发热、头痛、胸痛、恶心+呕吐、咳嗽+咳痰、腹痛、呼吸 困难的定义 二、熟悉发热、头痛、胸痛、恶心+呕吐、咳嗽+咳痰、腹痛、呼吸 困难的致病因素和身心状况 三、掌握发热、头痛、胸痛、恶心+呕吐、咳嗽+咳痰、腹痛、呼吸 困难的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发热 一、发热的定义: 病理性的体温升高超过一般人的正常范围称发热。发热是疾病的常见症状,也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但长期发热可使体内能量物质大量消耗,引起重要器官功能发生障碍。 二、引起发热的原因: (1)感染性发热临床上最常见,包括生物性病原,如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原虫、寄生虫等感染引起。 (2)非感染性发热中枢性发热、吸收热、变态反应性发热、内分泌与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发热。

三、发热程度的划分(以口腔温度为计): (1)低热体温37.5-37.9℃。 (2)中等热体温38-38.9℃。 (3)高热体温39-40.9℃。 (4)超高热体温41℃以上。 四、热型: (1)稽留热(2)弛张热(3)间歇热(4)不规则热 五、对高热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1.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2.保暖,必要时给热饮料。 3.心理护理病人高热时易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护理员应体贴、安慰病人,及时有效地解除躯体痛苦,以消除其不安心理。 4.降温较好的降温措施是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9℃,可用冰袋冷敷头部,体温超过39.5℃时,可用酒精擦浴、温水擦浴或作大动脉冷敷。物理降温半小时后观测体温,并做好记录。 5.密切观察高热病人应每隔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脉博、呼吸、血压及出汗等体症。 6.营养和水分的补充给病人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少量多餐,多饮水。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首位。 【临床表现】 (一)常见乳腺癌 1、乳房肿块 (1)早期:表现为患侧乳房出现无痛性、单发小肿块,病人常在洗澡或更衣时无意中发现。肿块多位于乳房外上象限,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在乳房内不易被推 动。 (2)晚期:乳腺癌发展至晚期可出现:O 1肿块固定:癌肿侵入胸筋膜和胸肌时固定于胸壁不易推动;O2卫星结节、铠甲胸:癌细胞侵犯大片乳房皮肤时,可出现多个坚硬小结节或 条索,呈卫星样围绕原发病灶;若结节彼此融合,弥漫成片,可延伸至背部和对侧胸壁, 致胸壁紧缩呈铠甲状,病人呼吸受限;O 3皮肤溃烂:癌肿 处皮肤可溃破而成溃疡,常有恶臭,易出血。 2、乳房外形改变:随着肿瘤生长,可引起乳房外形改变。O 1酒窝征:若肿瘤累及Cooper 韧 带,可使其缩短而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出现“酒窝征”;2乳头内陷:,乳腺的 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肿瘤侵犯而挛缩,牵拉乳头,使乳头偏向肿瘤-- 侧,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O 3橘皮征:如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可出现真皮水肿,乳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3、转移征象d淋巴转移:最初多见于患者腋窝,少数散在、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无 痛、可被推动,继而逐渐增多并融合成团,甚至与皮肤或深部组织粘连。d血行转移:乳腺癌转移至肺、骨、肝时,可出现相应症状。如肺转移可出现胸痛、气急,骨转移可出现局部骨疼痛,肝转移可出现肝大或黄疸等。 (二)特殊类型乳腺癌 1 、炎性乳腺癌多见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年轻妇女, 表现为乳房明显增大, 皮肤充血、红肿、发热犹如急性炎症。检查时整个乳房肿大发硬, 但无明显局限性肿块。炎性乳癌转移早而广, 病程进展极为迅速, 对侧乳房常被侵及, 预后极差。 2、乳头湿疹样乳腺癌初发症状为乳头刺痒、灼痛。以后出现慢性湿疹样改变, 包括乳头和乳晕皮肤发红、糜烂、潮湿,可伴有黄褐色鳞屑样痂皮。病变皮肤发硬,边界较清。 病变继续发展, 乳头可出现内陷和破损。有时在乳晕深部扪及小肿块, 此类乳癌淋巴转移出现很晚,恶性程度低, 预后较好。 【评估要点】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评估病人的月经史,婚育史、哺乳史、饮食习惯、生活环境等 2、身体状况 (1)局部:O乳房外形:两侧乳房大小形状是否对称;皮肤有无红、肿、局限性隆起、凹陷 及橘皮样改变;乳头乳晕有无糜烂,乳头有无内陷,乳房浅表静脉是否扩张;d 2乳房肿块:肿块大小之地和活动度,表面是否光滑,边界是否清楚,肿块与深部组织的关系。 (2)全身:d评估病人有无癌症转移的征象:如锁骨上、腋窝淋巴结和其他部位有无淋巴结;d2 评估病人全身营养状况及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状态。 (3)辅助检查:包括特殊检查及与手术耐受性有关的检查。

乳腺癌的护理措施

乳腺癌的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1)解释手术的重要性、必要性、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 (2)介绍乳腺癌疾病术后较好的预后,增加患者的信心。 (3)介绍术后形体改变的弥补知识。 (4)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 (5)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 (6)针对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 (7)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 2.术前常规准备 (1)术前行抗生素皮试,遵医嘱带入术中使用。 (2)协助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心电图、超声、凝血常规等。 (3)术晨更换清洁病员服。 (4)术前建立静脉通道。 (5)入手术室时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核对无误后,送入手术室。 术后护理措施 1.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持续低流量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床档保护防坠床,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2.伤口观察及护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更换敷料。

3.各管道观察及护理:输液管保持通畅,留置针妥善固定,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尿管妥善固定,防止折叠受压;血浆引流管注意妥善固定,保持有效负压吸引,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状。 4.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有镇痛泵的患者,注意检查管道是否通畅,评价镇痛效果是否满意。 5.基础护理:做好患者生活护理。 6.饮食护理:全麻清醒后6小时进普食。 7.体位与活动:全麻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全麻清醒后手术当日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术后第1日起,可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 血浆引流管的护理 1.固定:告知患者血浆管的重要性,切勿自行拔出和牵拉;若血浆管不慎脱出, 应立即通知医生,由医生重新安置。 2.通畅:保持持续有效的负压吸引;勿折叠、扭曲、压迫管道;每日及时倾倒 引流液。 3.观察并记录:观察引流液量、颜色及性状,正常情况下手术当天引流液为血 性液体,24小时量在50—200ml,以后颜色及量逐渐变淡、减少;若单位时间内有较多新鲜血液流出,应通知医生,给予止血、加压包扎等;必要时再次手术止血;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及有无皮下积血、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 4.拔管:每日引流液转为淡黄色,量少于10—15ml(连续3日)且创面与皮 肤紧贴,即可考虑拔管,若拔管后出现皮下积液,可在严格消毒后给予抽出并局部加压包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