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政治理论和政治意识形态)【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政治理论和政治意识形态

1.什么是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的作用是什么?

答:(1)意识形态的含义

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由一系列概念、价值和符号所组成,从总体上表达了对人性的看法、对人类行为的批评、对应然问题的阐释,以及对正确安排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意见。

(2)政治意识形态的作用

政治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是对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政治关系的运作过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①它使某种行为和安排合法化;

②使人们在某种目标下凝聚和团结起来。

2.如何描述政治意识形态的分布?

答:运用简化的标准,可以为世界上存在的各种意识形态排序,从而看出它们的分布状态。

(1)根据各主要意识形态的观点和政治态度,可把它们划分为左派、中间派和右派。

①左派拥护平等、福利计划、适当时机的政府干预经济;

②右派强调个人自主和自由、私营经济的创造力;

③中间派努力综合调和二者的观点。

实际上,每一种意识形态的内部也存在左、中、右的差别。因此,它们各自有一个相对宽泛的领域和范围,在某些时候会出现重叠。

(2)以国家与个人、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利、公共权威与个人自由的关系理论为标准来为各意识形态理论排序的话,又会得到一个新的序列,如下图所示:

其中,在现代政治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主要是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如何分析和评价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关系?

答: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两种主要的政治意识形态,两者的关系发展较为复杂,对其具体分析可从其产生和现实效应两方面来理解。两者的关系具体表现如下:(1)联系

①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应工业社会的变革而产生的,两者最初都以抗争、批判的面貌出现,都要对抗那个时代不合理或者不人道的处境和制度;

②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产生于自由主义基础之上。

(2)区别

①自由主义重视自由,个人和效率,其核心价值是自由契约、自由贸易和财产神圣;

②社会主义重视集体、平等和公平,其核心价值是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

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两种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坚持自由主义的国家大多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实行市场经济;崇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家,根据各国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了当今政治舞台上的两大发展潮流。

4.如何理解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关系?

答:自由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密切,它包含丰富的内容,是一种政治理论、经济学说,还可以说是一种伦理观念;保守主义是资本主义保守派的意识形态,其首要特征是反对全面的和激进的变革,并致力于维护现存制度。两者的关系非常复杂,其发展过程是由对立到趋同的过程,主要表现如下:

(1)早期,当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产生的时候,保守主义站在对立面,反对自由主义的社会变革思想。

(2)当自由主义中分化出所谓现代自由主义的时候,现代保守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结成统一战线,站在现代自由主义的对立面,批评现代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国家干预思想。

(3)当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时候,新保守主义和新右派与新自由主义保持一致,共同对付社会主义和凯恩斯为代表的现代自由主义。

概括地说,早期保守主义“保守”的是旧制度的秩序和传统;后来的保守主义“保守”的是古典自由主义的传统。

5.概述各意识形态的主张、历史发展过程和理论形式。

答: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这里主要对社群主义、无政府主义、法西斯主义、女权主义和生态主义五种意识形

态加以概述。

(1)社群主义

①政治观点

社群主义致力于社群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相互协调,试图遏止由自由主义过分发展所带来的个人主义消极影响。其政治观点如下:

a.认为个人的形成离不开社群环境,社群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个人的基本归属;

b.每个人不受社会义务和道德责任的限制,只为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而行动,必然破坏社会的整合和统一,损害作为个人存在之基础的社群公共利益;

c.批评自由主义个人权利优先原则、自由放任原则和“弱国家”原则,坚持普遍的“善”(公意和公益)优先于个人权利,公共利益优先于私人利益,认为如果需要,国家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可以牺牲个人的私人利益。

由于社群主义强调公共利益压倒一切,因此,它们的政治观点又被称为“公益政治学”。

②历史发展

a.社群主义最初出现在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和克鲁泡特金等人的思想中。

b.后来,作为一种强调互助合作的思想,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之中。

c.现代“社群主义”概念产生于20世纪后期,被用来概括一种强调社区联系、强调环境和传统的积极价值以及共同利益的理论思潮。

d.20世纪80~90年代,社群主义由学者发展成为一种特别的政治哲学。

③派别

社群主义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意识形态,而是理论立场基本一致的不同意识形态的统称。它包括左、中、右三个派别:

a.左派的社群主义包括无政府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强调自由和社会平等;

b.中派的社群主义包括社会民主主义和保守党的家长主义,强调相互的权利和责任;

c.右派的社群主义包括新保守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强调权威和既有价值。

(2)无政府主义

①政治观点

无政府主义是一种反对权威崇尚自由的意识形态。其政治观点主要有:

a.反对权威,崇尚自由

它认为任何政治权威,特别是国家权威,不仅是“恶”的,而且是不必要的;权威与自由是对立的关系,国家权威意味着对自由和平等的冒犯;

b.无政府主义对有组织的生活不抱希望,对于任何现实的政治或政府都持一种批判和挑衅的态度;

c.渴望人类摆脱一切现实社会的控制和不平等;

d.谴责战争、暴力、剥削、政治压迫、教育管制、宗教迷信以及经济和政治上的权力干涉;

e.对传统价值予以全盘否定,提出妇女解放的口号,倡导教育自由,提倡废除结婚;

f.从不打算通过组建政党等常规的政治手段赢得政权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只是主张通过自由公社或其他社团来实现社会的无强制的自由组合。

②历史发展

无政府主义是19世纪在欧洲的德国、法国和俄国兴起的一股反传统、反政府的社会思潮和运动。最早对无政府主义基本理论加以阐述的是德国的施蒂纳。

其后,法国无政府主义者蒲鲁东(集体主义的无政府主义)首先以无政府主义命名之,被尊称为“无政府主义之父”。

继法国蒲鲁东之后,扛起无政府主义大旗的是俄国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个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