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调查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调查报告的编写:

1 编写内容

前言

a)任务及其来源,重点论述应突出;

b)调查海去的位置及地理坐标

c)调查船(飞机)及调查时间

d)调查方法

e)任务执行概况

调查海区

a)调查海区及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

b)以前对该海区的调查研究程度

海上调查工作状况

a)测网、测线及测点的布设

b)导航定位系统及准确度评价

c)仪器设备的性能和运转情况

d)调查方法和现场资料描述

样品分析和资料整理

a)原始资料和样品的周转与审核

b)样品分析、测试、鉴定方法及概况

c)资料整理、计算和图件编绘方法及概况

d)调查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

质量计划实施情况报告

a)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符合性和量值溯源的实现程度

b)调查数据处理中统计方法的说明

c)本单位及分包单位的质量控制措施实施情况与结论

d)参考资料的溯源性和合理性

e)样品、原始资料、资料汇编和图集的质量评价

f)调查结果的质量及应用价值评估

g)质量目标实现状况

资料分析与结论

分析解释调查资料和图件时,应阐明调查资料时空分布特征、重要发现,并评价其海洋学意义及其与海洋管理、工程设计、开发利用的关系。

应将观测到的暑假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历史资料、临近水域(站位)资料,相关学科等资料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然后确立分布规律,发现演变规律及相关量间的经验公式。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对调查海域的水文、气象、地质、生物、化学等环境特性进行评估,就委托方提出的调查目的给出客观、科学、公正的评估结论。

存在问题和建议

应总结调查发现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应开展工作的建议。

第二章海洋生物要素调查

一术语和定义

叶绿素:自养植物细胞中一类很重要的色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和传递光能的主要物质。

初级生产力:自养生物通过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的能力。通常以单位时间(年或天)内单位面积(或体积)中所产生的有机物(一般以有机碳表示)的重量来计算,相当于该时间内相同面积(或体积)中的初级生产量。

碳同化数:单位时间内,单位叶绿素a含量同化无机碳的能力

新生产力:在真光层中再循环的氮为再生氮,由真光层之外提供的氮为新生氮。由再生氮源支持的那部分初级生产力称为再生生产力,由新生氮源支持的那部分初级生产力称为新生产力。

微生物:见课本

细菌异养生长速率:异养细菌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繁殖的速率

细菌异养活性:异养细菌进行生理代谢活动的能力

细菌生产力:单位时间内、单位水体所产生的细菌生物量

浮游生物:缺乏发达的运动器官,没有或者只有微弱的运动能力,悬浮在水层中,常随水流异动的生物群。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两大类。

底栖生物:栖息在海洋基底表面或者沉积物中的生物。依个体大小,凡被孔径为0.5mm套筛网目所阻留的生物,称为大型底栖生物;凡能通过孔径为0.5mm套筛网目而被孔径为孔径为0.042mm套筛网目所阻留的生物,称为小型底栖生物。

潮间带生物:生活在潮间带底表的植物和底表与底内的动物

污损生物:生活于船底及水中岩石和一切设施表面的生物,这类生物的多数种类是有害的。

游泳动物:具有发达的运动器官,在水层中能克服水流阻力自由游动的动物的总称。

二海洋生物要素调查的一般规定

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包括海洋生物群落结构要素调查和海洋生态系统功能要素调查。

前者包括微生物、叶绿素a、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游泳动物等调查。

后者包括初级生产力,新生产力和细菌生产力的调查等。

1 常规调查项目:叶绿素、初级生产力、新生产力、微生物、微微型、微型和小型浮游生物,大、中型浮游生物,鱼类浮游生物,大型底栖生物,小型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污损生物和游泳动物。必要时,应包括渔业资源声学调查与评估。

2 生物调查方式:大面观测、断面观测和连续观测

3采样方法及适用条件

A 采水样适用于叶绿素浓度、初级生产力和新初级生产力,微生物,微微型、微型和小型浮游生物

等调查项目的水样采集。

B 拖网采样适用于大、中型浮游生物、鱼类浮游生物、大型底栖生物和游泳动物等调查项目的采样

C 采底质样适用于微生物和大、小型底栖生物调查项目的采样

D 挂板和水面或水中设施上采样适用于污损生物调查的采样

4 采样时间一般以3~5为春季、6~8为夏季、9~11为秋季、12~2为冬季,分别以5、8、11和2月为四季代表。

第三章鱼类浮游生物调查

1技术要求

垂直或倾斜拖网深度:水深大于200m的海区拖网深度为200m至表,垂直拖网或斜拖;水深小于200m的海区,由底至表垂直拖网或斜拖。

水平拖网深度:水平拖网深度为0~3m层

垂直或倾斜分段拖网水层:根据测站深度、调查性质和目的的不同来确定。

种类鉴定:主要鱼类浮游生物应鉴定到属或科

2 调查要素:包括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时间,空间分布)

3 采样设备:网具、网底管、网口流量计、量角器、沉锤、绞车和钢丝绳、吊杆、冲水设备

4 网具选择:30m以浅海域应采用浅水I型浮游生物网垂直取样,30m以深海区应采用大型浮游生物网垂直取样,或者用双鼓网(即Bongo网)倾斜取样。采集鱼卵和仔、稚鱼。

第四章大型底栖生物调查

1 技术要求

采样面积:每站不小于0.2m2

套晒孔径:上层2.0mm~5.0mm,中层1.0mm,底层0.5mm

生物量测定精密度:湿重生物量±0.01g,干重±0.1mg;烘干温度70~100℃

拖网采样船速:必须在2kn左右

种类鉴定:常见种必须给出种名,按种名计数

2 调查要素:包括测定生物量、栖息密度、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群落结构

3 采样设备:采泥器、拖网、绞车和吊杆、钢丝绳、底栖动物漩涡分选装置

4 采泥器:

抓斗式采泥器水深小于200m的海区一般使用采样面积为0.1m2 ,港湾调查可酌用0.05m2 的采泥器。水深大于200m的海区使用采样面积为0.25m2采泥器;

弹簧采泥器采泥面积为0.1m2

箱式取样器采样体积为500mm×500mm×500mm,另一种小型箱式取样器采样体积为250mm×250mm×250mm。深海取样或取分层泥样时,应用箱式取样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