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黄楠森

“文化”一词可能是各种论文著作和日常语言中含义最为分岐,使用最为随意的名词之一,要求全社会都按照一个同一的定义来使用它当然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必要的。但当我们把文化问题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来研究,特别是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来研究的时候,我们对文化的含义必须有一个比较合理因而比较统一的理解,这是文化研究和文化建设必须首先解决的前提,否则研究与建设都无从谈起。

要弄清楚一个概念的含义必须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概念的内涵指它的定义,而定义必须揭示这个概念所指该类事物的本质。文化是一类社会现象,那么,它是那一类现象呢?不管人们对文化的定义有多少,若只问它是那一类社会现象,人们的看法还是比较一致的。几乎各种论著都指出,文化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现象等同于社会现象,狭义的文化现象就是精神现象,不包括客观现象或物质现象。这里我们只举《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社会学卷和哲学卷来说明这点。社会学卷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第409页)哲学卷说:“广义的文化总括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的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相区别”(第924页)。这两个定义基本上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后一个定义把精神产品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意识形态,另一类是非意识形态,认为更狭义的文化指非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那么,在这广狭两种定义中有没有一个为人们更多地使用呢?这两卷都没有提出和回答这个问题,但社会学卷曾指出,从词源上讲,在西方,文化(Culture)的含义是从农作物的培育引伸出来的,指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在中国,与文化相并列的是武功,即文治教化之意,并说:“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称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但是“历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通常在广义上使用文化概念”。(第409页)我认为,应该指出,对文化作狭义的理解是具有更广泛性的趋势,而且从文化理论和文化建设来讲,应该使用狭义的理解,狭义的文化是严格意义的文化,即人类的精神现象和精神产品。为什么这样说呢?

把文化与经济、政治并列起来使用,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趋势。应该说,在过去广义的文化被更多地使用,而20世纪以来,经济、政治和文化就经常被并列起来使用了。例如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汤因比的文明形态理论认为人类社会表现为各种文明形态,而文明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经济、政治和文化,文化是文明型态中稳定的经常起作用的精神因素,是文明的核心,而经济、政

11

治的作用经常变化,宗教又是文化的核心,因此,文明形态就是以文化,特别是以宗教为标准来划分的。又如近年来在国际理论界引起很大争议的美国学者亨廷顿的文章《文明的冲突》也是把文化与经济、政治并列,认为文明是文化的实体,文化是文明中最根本的东西,以文化和文明来划分世界国家集团远比以政治经济制度或经济发展水平来划分有意义。西方学者把经济、政治、文化三者并列,马克思主义者又如何呢?

文化一词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多次出现,但不是一个特定的术语,其含义是比较广泛的。他们没有把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并列起来说明社会结构。他们用以说明社会结构的术语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关系总和)和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和意识形态。如果把文化与经济、政治并列起来,显然文化与意识形态不能相等,因为意识形态只是精神领域的一小部分,所以文化大于意识形态。一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创造了“意识形式”一词用以称呼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全部意识,但也没有用“文化”一词。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并列的社会结构理论,并规定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63页)不难看出,毛泽东的社会结构三分理论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结构二分理论在基本内容和基本基点上是一致的,毛泽东对三者关系的规定根据的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等原理。因此,毛泽东的三分理论与西方学者的三分理论形式上是一致的,观点上是对立的:毛泽东坚持的是唯物史观,而西方学者坚持的是文化史观,即认为文化或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后的决定力量,这是一种唯心史观。因此,马克思主义者有时也采用社会结构三分理论来阐明一些问题,例如江泽民同志也把三者并列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199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至于各种论著把三者并列起来论述,那就太多了。不管人们如何理解三者的关系,只要把三者并列,就是承认文化不是经济、政治,而是经济、政治以外的东西,即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这就是前面提到的狭义的理解。有了这个共识,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弄清楚它的内涵,即它的本质。

从前面的论述已可看出,在这个问题上,唯物史观和文化史观的观点是根本对立的。唯物史观认为文化作为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经济、政治的反映,经济是物质活动及其产品,政治不是物质活动,但也是改造社会的客观活动,由于它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因而在经济与文化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因此,文化是经济与政治的反映,而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反映。但是,文化还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能给予伟大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其本身也具有传承性和稳定性,是人类社会结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化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文化史观夸大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亦即夸大精神活动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文化不是来自人类的物质活动,而是人生来就具有的精神活动的能力及其产品;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由人自己支配,因而它是人类活动中最根本的活动,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一切,决定着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政治。这两种观点的对立和争论实际是

12

北京社会科学 1997年第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