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创造了大量的五言诗。
共存诗90余首,五言诗就有60余首。 其五言诗脱胎于汉乐府,但有明显的 创造发展。
第二:是有鲜明的个性,能灵活地 用乐府形式来抒发自己的各种感情, 把乐府以叙事为主,转向以抒情为 主;
第三:改变了乐府诗古朴的语言风 格。“骨气奇高,辞采华茂。”
第四:曹植的诗歌十分注重艺术技 巧的表现,如比喻、对偶的运用、 警句的安排、炼字等。
《文心雕龙·才略》:仲宣溢才,捷而能密, 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 之冠冕乎。琳瑀以符檄擅声,徐干以赋论 标美,刘桢情高以会采,应玚学优以得文。
3.代表作家及作品:
王粲《七哀诗》三首
刘桢的五言诗也很有名气,代 表作是《赠从弟》三首。
阮瑀的《驾出北郭门行》 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
赠从弟【其二】
有《曹子建集》,建安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 前期诗歌主要歌唱其理想和抱负,鄙弃庸俗
小人。如《名都篇》、《白马篇》、《薤露 篇》等。 后期诗歌主要表达理想与现实矛盾所激起的 悲愤,如《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 《美女篇》等。 另外,曹植也写了不少游仙诗,表达了消极 出世和向往自由的思想。
二、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刘勰《文心雕龙》:子桓虑详而力缓。 沈德潜《古诗源》:“子桓诗有文士气,
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 能移人情。” 《燕歌行》二首,写一女子在不眠的秋 夜思念淹留他乡的丈夫,情思委曲,深 婉动人。对七言诗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第二节 曹植
一、曹植的生平和诗歌 曹植,字子建,死后谥号思,故称陈思王。
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一、文学的自觉
第一,文学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第二,文学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
致的区分。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性有了自觉
的百度文库求。
第四,新的审美对象,新的文学题材的 开拓。
第五,文学的特色即抒情性更加突出。
第六,作家独特风格的形成。
第七,文学理论也大大地提高并达到了 很高的水平。
3.佛经的翻译
想象世界的丰富 故事性的加强 反切的产生与四声的发现 词汇扩大 文学观念的多样化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成就
建安时代 :曹氏父子、七子、蔡琰 正始时期:阮籍、嵇康 西晋:陆机、左思 东晋:陶渊明 南朝:谢灵运、鲍照
第一章 建安文学
概述 1.建安:汉献帝的年号 2.代表作家:三曹、七子和蔡琰 3.建安文学风貌: (1)政治理想的高扬。 (2)人生短暂的哀叹。 (3)强烈的个性表现。 (4)浓郁的悲剧色彩。
曹植诗歌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 的转变。
对仗: 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赠丁仪》) 白日曜青春,时雨静飞尘。(《侍太子》)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渌池。(《公宴》) 工于起调: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杂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七哀》) 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赠徐干》)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 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 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 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待新姑嫜, 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 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 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 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魏书》曰:“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释书, 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 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张溥《魏武帝集》:孟德御军三十余年,手不 捨书,兼草书亚崔张,音乐比桓蔡,围棋埒王郭, 复好养性,解方药,周公所谓多才多艺,孟德诚 有之。
曹丕
现存诗歌约40首,写游子思妇居多,题 材狭窄,缺乏风力。
第三节 建安七子及蔡琰
一、七子
1.名称出处:最早见于曹丕《典论·论 文》,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 阮瑀 、应瑒 、刘桢七人。
建安七子都经历了汉末动乱,又有建 功立业的抱负,所以他们具有建安文 学的共同特征。一般认为王粲的文学 成就最高。
2.风格:
《典论·论文》: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 气(舒缓之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 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 猿》《漏巵》《圆扇》《橘赋》,虽张蔡不 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 记,今之隽也。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 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 (提出主张),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 及其所善,杨班俦也。
钟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诗品》)
敖陶孙: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语言质朴自然 4.影响:杜甫“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
白居易的新乐府。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人(安徽亳 州),少时生活放荡,机敏好权术,灵帝时任议 郎,献帝时参加讨董卓,建安元年,迎汉献帝于 许昌,受封大将军及丞相,后来又进封魏王,建 安二十五年病卒。其子曹丕代汉自立后,追封他 为魏武帝。
比喻:《吁嗟篇》 李善:“此詩以轉蓬自况,傷魏 文骨肉之恩薄,即是煑豆然豆箕之怨,讀至末語,沈痛 入骨”
《野田黄雀行》
写景:
《公宴》: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影, 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坂,朱华冒渌池。潜鱼跃清 波,好鸟鸣高枝。神飚接丹毂,轻辇随风移。 (《公宴》)
成书倬:“魏诗至子建始盛,武帝雄才而失之粗, 子桓雅秀而伤于弱,风雅当家,诗人本色,断推此 君(《多岁堂古诗存》卷三)
“人的觉醒”,按李泽厚先生的观点,“即 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 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 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二、乱世文学及其主题 生死主题 游仙主题 隐逸主题
三、影响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 政治文化因素
1.门阀士族制度 2.玄学的发展
打破经学的禁锢 确立了新的审美理想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魏晋风流与与艺术个性
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
一、曹操
1.曹操其人
2.魏武帝集 曹操现存诗歌20余首,都是乐府诗。
二、曹操诗歌的内容与特色
1.反映汉末战乱和人民苦难,如《蒿里
行》、《薤露行》、《苦寒行》、《却东 西门行》; 2.表现了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短歌 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等。
3.成就 开风气之先:用乐府古题写时事 风格:慷慨悲凉的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