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技术原理与方法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谱技术原理与方法
质谱方法(Mass Spectroscope,MS)是通过正确测定蛋白质分子的质量而进行蛋白质分子鉴定、蛋白质分子的修饰和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质谱仪通过测定离子化生物分子的质荷比便可得到相关分子的质量。

但长期以来,质谱方法仅限于小分子和中等分子的研究,因为要将质谱应用于生物大分子需要将之制备成气相带电分子,然后在真空中物理分解成离子。

但如何使蛋白分子经受住离子化过程转成气相带电的离子而又不丧失其结构形状是个难题。

20世纪70年代,解吸技术的出现成功地将蛋白分子转化成气相离子。

尔后快原子轰击与其紧密相关的溶液基质二次离子质谱法使得具有极性的、热不稳定的蛋白分子可经受住电离过程。

但这些方法仅限于10kD以下蛋白分子的研究。

80年代电喷雾电离(ESI)和软激光解吸(SLD)电离技术的发展则使得质谱方法应用于高分子量蛋白分子的研究。

电喷雾电离(ESI)原理可按电荷残留模型予以描述,带电液滴蒸发,液滴变小,液滴表面相斥的静电荷密度增大。

当液滴蒸发到某一程度,液滴表面的库仑斥力使液滴爆炸。

产生的小带电液滴继续此过程。

随着液滴的水分子逐渐蒸发,就可获得自由徘徊的质子化和去质子化的蛋白分子。

针对电喷雾电离所产生的多电荷状态,Fenn将多电荷状态理解为对分子质量进行多次独立的测量,并基于联立方程解的平均方法,获得对分子质量的正确估量,解决了多电荷离子信息的问题,使蛋白分子质量测量精度获得极大的提高,并于1988年首次成功地测量了分子量为40 kD的蛋白质分子,精确度达到99.99%。

软激光解吸(SLD)是指从激光脉冲中获得能量后,样品分子以完整的低电荷分子离子释放,然后由电场加速。

运用激光解吸电离蛋白分子时,激光的能量和波长、化学/物理基质的吸收和热传递特性,与基质中分析物的分子结构之间需要作合理的选择调配。

Tanaka选用了低能量氮激光和含有胶状颗粒的甘油作基质,成功地测定了高分子量的糜蛋白酶原、梭肤酶-A以及细胞色素。

由于Tanaka成功的开创性工作,SLD技术迅速发展。

目前占主导的方法是基质辅助激
光解吸电离(MALDI)。

这一方法是将样品掺入一种低分子量的结晶基质,基质的最大吸收与激光脉冲波长匹配。

由于MALDI产生的是低电荷的完整气相大分子,可用于检测纯度不高的生物分子。

MALDI与飞行时间(TOF)联合已经成为鉴别大分子的重要方法,成为鉴定细胞内蛋白组分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