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MRI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规MRI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头部MRI检查技术
一、颅脑
1.线圈:头部线圈。
2.体位:仰卧,头先进,身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上肢置于身体两侧。
头部置于线圈头托内,使眶耳线与床面垂直。
矢状定位光标位于面部中线,轴位光标平行于双眼外眦,固定头位。
3.扫描:
(1) 扫描方位: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其中轴位是最基本的方位。
(2) 扫描定位像:矢状位SE序列T1WI作为扫描定位像,通过该定位像再获取轴位、冠状位扫
描图像。
(3)成像序列:常规选用SE、FSE、GRE序列,根据检查需要选择IR、EPI序列等。
二、眼眶
1.线圈:可选用头线圈、环形表面线圈或眼眶专用线圈。
,以使视神经与床面垂直。
嘱病人闭眼,眼球保持静止位。
使用表面线圈或眼眶专用线圈时,线圈应尽量接近并平行于双眼。
矢状位定位光标应正对病人面部中线,轴位定位光标应经过双眼外眦。
2.体位:同颅脑MRI检查,但头部摆位时应使下颌稍抬起,眶耳线与床面呈15
3.扫描:
(1) 扫描方位:轴位、冠状位、矢状斜位(一侧眼球)。
(2) 扫描定位像:可先用矢状位SE序列T1WI做为扫描定位像,在该定位像上分别确定与神经走行平行的轴位扫描层面和与视神经走行垂直的冠状位扫描层面。
(3) 成像序列:常规选用SE、FSE序列,其它可选STIR、快速IR序列等。
第二节脊椎与脊髓MRI检查技术
1.线圈:
(1)颈椎与颈髓:颈椎线圈或表面线圈。
(2)胸椎与胸髓:胸腰线圈或表面线圈。
(3)腰椎与腰髓:胸腰线圈或表面线圈。
2.体位:
(1) 颈椎与颈髓:仰卧、头先进,双臂置于身体两侧。
将线圈置于颈后,使颈部与线圈贴紧。
矢状位定位光标应正对病人鼻尖到胸骨柄切迹间连线,轴位定位光标对准甲状软骨水平。
(2) 胸椎与胸髓:仰卧,头先进,双上肢上举。
线圈上端应超过肩部。
矢状定位光标应正对身体中线,轴位定位光标应于第四胸椎椎体水平。
(3) 腰椎与腰髓:体位与胸椎检查相同。
髂嵴位于胸腰线圈的中部,轴位定位光标应正对髂嵴水平或其稍上方。
3.扫描:
(1) 扫描方位:颈、胸、腰椎及脊髓均为矢状位、轴位,必要时加冠位。
(2) 扫描定位像:选冠状位SE序列T1WI作为扫描定位像确定与脊髓平行的矢状扫描层面;再以矢状位像作为定位像,确定与椎间隙平行的轴位扫描层面。
(3) 成像序列:选用SE、FSE、GRE序列,IR或快速IR序列。
第三节腹部及关节MRI检查技术
一、腹部
1.线圈:体线圈或包绕式体部表面线圈、相控阵线圈。
2.检查前准备和体位:检查前让病人口服0.5mmol/L的Gd-DTPA 500~1000ml,使胃肠道显影。
仰卧,足先进,双臂上举。
矢状位定位光标应正对病人身体中线,轴位定位光标正对剑突。
3.扫描:
(1)扫描方位:轴位、冠状位,辅以矢状位或其它方位。
(2)扫描定位像:取冠状位SE序列T1WI作为定位像,确定轴位扫描层面;以轴位图像做为定位像,确定其它方位扫描层面。
(3)成像序列:采用SE、FSE、GRE、IR及梯度回波脉冲序列和EPI序列。
二、盆腔
1.线圈:使用体线圈或包绕式体部表面线圈。
盆腔阵列线圈及直肠内线圈。
2.检查前准备和体位:检查膀胱,应于检查前2h口服清水充盈膀胱。
仰卧,足先进,双臂上举。
矢状位定位光标应正对病人身体中线,轴位定位光标应正对两侧髂前上棘连线。
3.扫描:
(1)扫描方位:轴位、矢状位,辅以冠状位或其它方位。
(2)扫描定位像:取冠状位SE序列T1WI为定位像。
轴位扫描层面应与双侧股骨头连线平行;轴位图像为定位像,确定其它方位扫描层面。
(3)成像序列:使用SE、FSE序列,可选用GRE、IR及梯度回波序列等。
三、关节
(一)肩关节
1.线圈:肩部表面线圈、包绕式软表面线圈、环形表面线圈等。
2.体位:线圈包绕、覆盖在被检查的肩部固定。
仰卧位、头先进。
使被检查的肩部靠近床面中线。
双臂应放置于身体两侧。
定位光标的中心应正对被检查侧肱骨头的内侧。
3.扫描:
(1)扫描方位:取轴位、冠状位,辅以冠状斜位或矢状斜位。
(2)扫描定位像:取轴位或冠状位SE序列T1WI为定位像,确定其它方位的扫描层面。
(3)成像序列:使用SE、FSE、GRE、IR或快速IR序列。
(二)髋关节
1.线圈:体线圈或包绕式软表面线圈。
2.体位:仰卧,足先进,足尖向上,双下肢伸直,双臂置于身体两侧。
矢状定位光标应正对前腹正中线,轴位定位光标正对双髋关节连线。
3.扫描:
(1)扫描方位:轴位及冠状位,辅以其它方位。
(2)扫描定位像:取轴位SE序列T1WI为定位像,确定冠状位和其它方位扫描层面。
(3)成像序列:选SE、FSE序列,选用IR或快速IR序列。
(三)膝关节
1.线圈:四肢线圈或包绕式软表面线圈。
2.体位:仰卧位,足先进,双下肢伸直。
将被检查侧的膝部置于四肢线圈内或用包绕式软表面线圈围绕,使线圈中心正对膝关节。
膝部稍外旋有利于显示前交叉韧带。
轴位定位光标应正对线圈中心。
3.扫描:
(1)扫描方位:矢状位及冠状位,辅以轴位。
(2)扫描定位像:取轴位GRE序列T2*WI为定位像,确定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层面。
(3)成像序列:选SE、FSE、GRE序列,选用IR或快速IR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