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操的不战之道

论曹操的不战之道
论曹操的不战之道

第11卷第1-2期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11No.1-2 2015年6月Journal of Xuch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June.2015

论曹操的不战之道

王海升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提要:分析曹操的军事生涯可以看出:决定战争胜负并不在于主动进攻与否,而在于进攻时机的把握。曹操在两军对垒之机,之所以能够“意思安闲,如不欲战”,在于他“知己知彼”,能够准确地把握进攻的时机。开始进攻,如迅雷不及掩耳,停止进攻,若高山岿然不动。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曹操在进攻之时,果断停止追击,激化敌人之间的矛盾,以达到不战而利,不战而胜的目的。

关键词:曹操;不战;术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置无为以待世事,施行不言之教义。人皆赞美积极有为,殊不知背离自然规律的积极有为,却是一场灾难。

曹操的军事思想深受历代兵家和学者称道。《三国志》作者评价曹操“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其《孙子注》,对后世兵学有深远影响。

曹操注《孙子·谋攻篇》说:“欲攻敌,必先谋。”曹操接受并发展了孙武的思想。对于《孙子·谋攻篇》中所说的“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及“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曹操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在战术上给予具体化,指出“兴师深入长驱,距其城郭,绝其内外,敌举国来服为上。以兵击破,败而得之,其次也。”他同孙武一样,特别欣赏“未战而敌自屈服”的战争结局,主张“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政攻城”,即以挫败敌人的战略计谋为上策,其次是挫败敌人的外交,再次是进攻敌人的军队,下策是攻城。

重视谋略是曹操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曹操能够“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三国志·诸葛亮传》),是因为他认为用兵“不可以祷祀而求,亦不可以事类而求也”(《孙子注·用间篇》),从而将其谋略思想建立在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基础之上,显示出求实、尚变两大特点。诡诈的前提是知彼知己,只有在掌握了对方的兵力部署、战将强弱、地形险易、后勤保障等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全面综合的研究,才能制定出“因敌变化”、“盈缩随敌”的策略(《孙子注·虚实篇》)。

一、不战而胜不战而利

常言道:兵不厌诈。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以诡诈之道离间敌人,乃属兵中应有之义。历史记载表明,曹操善于利用敌人矛盾,通过离间的手段分化敌人,激化敌人之间的矛盾,以达到不战而利,不战而胜的目的。最成功的有三次。

一是利用袁氏兄弟内讧,助袁谭击袁尚,然后皆取之。《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建安八年)八月,公征刘表,军西平。公之去邺而南也,谭、尚争冀州,谭为尚所败,走保平原。”《三国志》卷十四《魏书·郭嘉传》:“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

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又从攻谭于南皮,冀州平。”

这一计谋是郭嘉提出的。郭嘉跟随曹操打败袁绍,袁绍死后,又随曹操在黎阳讨伐袁谭、袁尚,屡战屡胜。诸将要乘胜进攻。郭嘉说:袁绍生前最喜欢这两个儿子,没有确立谁当继承人。有郭图、逢纪作为他们的谋臣,一定会在他们中间引起争执和冲突,会互相离心。我们急忙进攻,他们就会互相支持,我们暂缓进攻,他们就会争权夺利。我们不如南下荆州假装进攻刘表,以等待他们的变化。等他们内部发生变故,然后出兵攻击,可以一举平定。曹操说:好!就率军南征。军队走到西平,袁谭、袁尚果然互相争夺冀州。袁谭被袁尚打败,退却驻守平原,派辛毗向曹操请求投降。曹操还军救援,于是顺便攻取了邺城。又在南皮攻击袁谭,平定了冀州。

这一计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袁绍在生前没有解决好接班人的问题。袁绍死后两个儿子袁谭、袁尚兄弟争立,他原来手下的谋士各附其主,遂有兄弟战起。“兄弟阋于墙”自古以来就是为人所乘之机。(《诗经·小雅·棠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曹操深知袁氏兄弟“权力相侔,各有党与”,因听郭嘉“急之则相保,缓之则争心生”之议(《资治通鉴·汉纪》),先是有意缓兵待变还许。果然,袁谭、袁尚兄弟二人大打出手,曹操遂决定“乱而取之”(《孙子·计篇》),利用二袁矛盾,各个击破。

二是利用袁氏兄弟与公孙康的矛盾,在打败三郡乌丸后,不追逃至公孙康处的袁氏兄弟,而是凯旋而归,借公孙康之手,杀了袁尚与袁熙。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建安十二年)引军出卢龙塞……。尚、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公登高,望虏陈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平诸豪,弃其种人,与尚、熙奔辽东,众尚有数千骑。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及公破乌丸,或说公遂征之,尚兄弟可禽也。公曰:“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矣。”九月,公引兵自柳城还,康即斩尚、熙及速仆丸等,传其首。诸将或问:“公还而康斩送尚、熙,何也?”公曰:“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

公孙康从他父亲公孙度开始,经营辽东多年,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一心想做辽东王。袁尚、袁熙带领数千骑投奔公孙康,必然威胁到公孙康的地位和利益。据《三国志》卷六《魏书·袁绍传》裴注引《典略》曰:“尚为人有勇力,欲夺取康众,与熙谋曰:‘今到,康必相见,欲与兄手击之,有辽东犹可以自广也。’康亦心计曰:‘今不取熙、尚,无以为说于国家。’”一方来者不善,欲夺其众,一方心存忧虑,欲取悦于人,他们的矛盾尖锐对立。如果曹操大兵压境,他们为了彼此的生存,必然联合而拚死抵抗;如果曹操回师,公孙康必然会替曹操杀了二袁,既解除威胁,又取悦曹操,无论如何,这都是保住自己既得利益的必然选择。

三是利用吴主孙权与蜀将关羽的矛盾,派遣徐晃解樊城之围,在关羽南逃荆州之时,严令曹仁不得追杀。借孙权之手,杀了关羽,进一步激化了吴、蜀的矛盾,顺利地破坏了吴与蜀的联盟。

《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赵俨传》:“关羽围征南将军曹仁于樊。俨以议郎参仁军事南行,与平寇将军徐晃俱前。……羽军既退,舟船犹据沔水,襄阳隔绝不通,而孙权袭取羽辎重,羽闻之,即走南还。仁会诸将议,咸曰:‘今因羽危惧,必可追禽也。’俨曰:‘权邀羽连兵之难,欲掩制其后,顾羽还救,恐我承其两疲,故顺辞求效,乘衅因变,以观利钝耳。今羽已孤进,更宜存之以为权害。若深入追北,权则改虞于彼,将生患于我矣。王必以此为深虑。’仁乃解严。太祖闻羽走,恐诸将追之,果疾敕仁,如俨所策。”

关羽攻打曹仁镇守的樊城,孙权派吕蒙乘机袭击荆州,关羽急忙撤兵增援荆州。众将这时都劝曹仁乘机出兵袭击关羽。赵俨连忙劝阻,他指出:孙权乘关羽围樊城之机,袭击其后方,但因害怕我军会利用两败俱伤的机会去进攻东吴,这才向魏王谦词称臣,实际上也是在观察我军的态度。现在关羽前进难取,老巢又被袭,已准备孤注一掷。而今不如让他与孙权对抗,倘若我军追击关羽深入到江南,势必会威胁到东吴。孙权权衡利弊,会设法同关羽修复关系,共同对抗我们,这样反而会给我们留下无穷祸患,魏王现在也肯定在为此而担扰,曹仁同意赵俨的分析。果不其然,曹操因担心曹仁会南下追击关羽,不久就派使臣快马传令,要他收兵。

曹操“不战之道”的运用,都有一个基本的模式。一般而言,对方是貌合神离的两部,这两部之间有合作,有斗争。曹操先击其一部,待其溃逃之时,果断停止追击;让其两部相争,然后坐收渔利。原因是:敌方两部相合之时,如果大军压境,他们为彼此生存,必然暂时联合而拚死抵抗;如果大军撤退,外部危险减去,他们就会互相争夺;他们互相争斗之时,就为消灭他们创造了绝佳的机会。

二、战而不胜战而不利

(一)《三国志》卷十《魏书·荀攸传》:“建安三年,从征张绣。攸言于太祖曰:‘绣与刘表相恃为强,然绣以游军仰食于表,表不能供也,势必离。不如缓军以待之,可诱而致也;若急之,其势必相救。’太祖不从,遂进军之穰,与战。绣急,表果救之。军不利。太祖谓攸曰:‘不用君言至是。’”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荀攸随曹操征讨张绣。荀攸看出当时的形势对曹操很不利,就对曹操说:张绣与刘表联合,互为犄角之势,但是张绣人马靠刘表供给,时间一久,刘表力不能支,必然与张绣分裂。我们不如缓兵以待其变;若急切进攻,刘表必拼死相救。曹操没听劝告,出兵对张绣作战,刘表果然发兵相救,曹军失利。曹操对荀攸说:没有听先生的话才会这样。

(二)《三国志》卷十《魏书·贾诩传》:“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太祖不从,军遂无利。”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战争,正是这场战争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曹操在这场战争中失败后再也没能卷土重来,从此势力仅限于北方,而孙权和刘备在江南和巴蜀的势力则得以巩固。赤壁之战前的曹操可谓雄心壮志,气吞山河,他通过讨董卓、伐吕布、灭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一度统一了中国北方,而且麾下兵精将广、人才济济,因此挥师南下,欲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不料占据军事优势的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却败的一塌糊涂,令人叹惜。关于他的失败,史家已经罗列了很多原因,那么,这些因素

中哪些才是决定性的呢?

主要是曹操骄傲自满,过于轻敌。由于曹操在此前的战事中一路高奏凯歌,接连消灭了袁绍、吕布等割据势力,壮大了自己的力量,从而内心开始飘飘然起来,他率领大军来到长江后,根本未把孙刘联军放在眼里,没有象此前官渡之战时那样细心研究战略战术,也没有精心派人到江东去探听军情。晋代史学家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中指出曹操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傲自满、求胜心切,在战争的指挥策划中显得心浮气躁,从而导致了大败,他说:“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于数十年之内而弃之于俯仰之顷,岂不惜乎!”(《三国志》卷三十一《蜀书·刘二牧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可见曹操由于一时的疏乎大意,没有认真的看清当时的形势,从而导致大败,将数十年的积累毁于一旦。

曹操的自大还体现在他不听劝告上。《三国志》卷十四《魏书·郭嘉传》:“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后悔没有人给他出谋划策,其实早在他准备挥师南下时,谋士贾诩就曾力谏曹操不宜南下,认为征战时机并不成熟。

曹操战而不胜、战而不利的原因,无疑都是该退而进。曹操先击其一部,当其溃逃之时,继续追击;敌方两部相合,当大军压境之时,他们为彼此生存,必然摒弃前嫌,果断联合而拚死抵抗,这样,曹操的优势就化为乌有。

三、三国著名战役的共同点

三国时期有所谓三大战役:一是官渡之战。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进攻曹操,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并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最后以曹操获胜告终,曹操以此为契机,最终统一了北方。二是赤壁之战。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军进攻荆州,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与孙刘联军遭遇,战役以曹操大败告终,揭开了三国鼎立的序幕。三是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公元221年七月,刘备称帝仅三个月,立刻以替关羽报仇为由,亲率大军进攻东吴,挥兵东征,气势强劲,但最后以刘备失败告终,刘备病死白帝城,三国鼎立最终确定。

三国三大战役有许多共同点。(一)都是主动挑起战争的一方失败。官渡之战是袁绍首先率兵想要拿下曹操的许都,赤壁之战是曹操想要打败刘备孙权统一天下,夷陵之战是刘备攻打孙权想要为关羽复仇,并重新夺回荆州。(二)都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官渡之战,袁绍10万大军进攻曹操3万兵力,结果曹胜袁败;赤壁之战曹操声称以80万大军进攻孙刘联军5万兵力,结果孙刘胜曹败;夷陵大战,刘备以60万大军进攻孙权5万兵力,结果孙胜刘败。(三)战后都改变了双方的实力。官渡之战之前曹弱袁强,官渡之战以后袁绍直接被曹操消灭,袁绍自己也因此病死;赤壁之战以前曹操雄霸天下不可一世,赤壁之战以后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均衡状态;夷陵之战以前刘备已经具备了当时最强的军事实力,夷陵之战以后刘备因此病死,蜀汉进入休整期,好几年没有缓过劲来。

从三国时期三大战役的特点分析,决定战争胜负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不在于主动进攻与否,而在于进攻时机的把握。《三国志》卷一《魏书·魏帝纪》裴注引《魏书》曰:“太祖自统御海内,芟夷群丑,其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万馀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临事又手为节度,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与虏对陈,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

故每战必克,军无幸胜。”曹操在两军对垒之机,之所以能够“意思安闲,如不欲战”,在于他通过“知己知彼”,而能够准确地把握进攻的时机:开始进攻,如迅雷不及掩耳,停止进攻,若高山岿然不动。若此,或“每战必克”,或不战而胜。

参考文献:

[1][晋]陈寿[宋]裴松之.三国志(第一版)[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三国]曹操.曹操集(第一版)[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一版)[M].中华书局,2011.

[4]安徽毫县《曹操集》译注小组.曹操集译注(第一版)[M].中华书局,1979.

————————

(上接第58页)“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如果没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在物质引诱面前,失去了理性,被自己的物欲本能所左右。这时,人就只剩下了一个生物的特征。节俭作为一种对待个人生活欲望的态度,其核心是要求人们节制自己的生活欲望,约束消费行为,做到俭朴生活。因此,引导人正确对待富裕起来的物质生活,正确对待物质享受,我国传统美德中的崇尚节俭,是可以发挥作用的。

参考文献:

[1][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3]万绳楠整理.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

————————

(上接第61页)见。曹操“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1]卷54说明孙权将土地割让给刘备是曹操所不愿看到的,这不仅巩固孙刘联盟,也对曹操构成了极大威胁。

在曹操大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东吴营内投降派占据上风,鲁肃则直陈逢迎曹操的弊端,力主周瑜出任三军统帅,不顾个人安危前往荆州联合刘备共商抗曹大计,经过多方努力实现了孙刘联盟。《三国演义》等戏剧中“把孙刘联盟完全归功于诸葛亮,置鲁肃于无足轻重的地位,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4]鲁肃卓远的政治眼光和对历史的贡献,受到后世史家的称赞。裴松之云:“刘备与权并力,共拒中国,皆肃之本谋。”[1]卷54名代朱明镐亦云:“吴大帝与汉昭烈并力拒魏,此鲁子敬本谋也。迎昭烈于当阳,追公瑾于鄱阳,皆倡自一人,非关别议。”[5]卷1曹魏、蜀汉、孙吴三国鼎足而立格局的形成,关键在于孙刘两家联合抗击曹操的的赤壁之战,鲁肃在孙刘联盟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1]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沈骅.鲁肃权谋思想简论[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6).

[3]郑佩鑫.鲁肃三策与东吴建国[J].春秋,2007(6).

[4]史鉴之.有政治远见的鲁肃[J].政府法制,2003(15).

[5](明)朱明镐.史纠[O].

三国用人之道

职业经理人成长的历程 三国用人之道 刘备与曹操及孙权相比,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谋略及学识都远在曹孙之下,但在知人善任、尊重人才方面则远超曹孙。因其精通用人之道,终成一方霸业。 选人 刘备在选人上不重多,而在精,要求所用之人在某些方面能独当一面,横扫千军。 孔明及“五虎上将”都是当时不可多得的人才。在选人才时,他能礼贤下士,“三顾茅庐”礼请诸葛孔明出山,已成为尊重人才之美谈。他还能不拘一格降人才,不存在种族地域歧视。当时西凉不属中原,但收服马超后委以重任,封为“五虎上将”。 用人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刘备用人的策略。他对属下一群文武众臣充满信任,而不像曹操那样生性多疑。桃园三结义后,刘备虽得了关张俩虎将,但个人势力仍是非常弱小,在相继被出卖追杀和如丧家之犬东奔西走中,意识到如没有一位能谋略善统筹之高人,是不能取得长足持续发展,所以就设丞相之岗,并四处揽才,最终锁定诸葛亮。这是他在用人方面因事设岗,适才所用的体现。充分授权也是刘备用人的一个成功之处。请得孔明出山后,刘备就把军中大事一概交给他打理,很少干预,这样才使孔明有机会把才能挥洒的淋漓尽致。 刘备还能取人之长,优势互补。关张赵黄马及诸葛亮都是个性非常鲜明之人,能攻能守。刘备注重平衡,岗位设置互不重叠,权责明晰,使他的团队形成了核心的竞争力。敢用比自己强的人,也是刘备的高明之处。曹操也爱才,但同时也忌才,杨修之所以会死,就是因为才气未能内敛,也是未能遇到一位开明的君主。 刘备忠厚侠义,能善始善终。从创业之初到建立霸业,从四处奔走逃命到建都成都,都对自己的部属仁爱有加,而不象一些古代帝王可以共患难,而不能同享乐,或者怕功高盖主,来个“杯酒释兵权”或“兔死狗烹”的结局。刘备一生重用诸葛亮,如鱼得水,成就了大业。 留人 感情留人:刘备最善于作感情投资,以笼络人心,使自己的中坚团队牢而不破。 “桃园三结义”,使关张二人死心塌地。建安五年,曹操攻打袁绍,擒获了关羽,曹操对关羽渴募已久,便以礼相待,关怀备至,封为偏将军,赏赤免宝马,而关羽却“身在曹营,心在汉”,最终还是弃曹奔刘;“三顾茅庐”“白帝托孤”又使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阳长阪坡,刘备被曹操大军追杀,弃妻丢子仓皇逃命,赵云杀入曹军多个来回,最后救出刘阿斗,刘备却顺手将阿斗摔于地,说“为汝孺子惜失吾一员大将”,此情此景,谁不为之感动?

曹操在军事方面的成就:善于用兵治军严整

[键入文字] 曹操在军事方面的成就:善于用兵治军严整 曹操的军事成就 汉末三国的军事家首推曹操。曹操深通兵法,他曾熟读孙武、吴起等前代军事家的著作,在习诸家兵法的基础上,写成《兵书接要》一书,并注《孙武兵法》十三篇,流传至今。曹操也善于带兵,他治军严整,法令严明,《通典·兵典》中收录的《魏武军令》、《魏武船战令》、《魏武步战令》等,便反映了他严明的军令。曹操更善于用兵,史称他“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万余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临事又手为节度,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他确实是一个极为杰出的军事家。李靖的《李卫公问对》、何去非的《何博士备论》等著作都赞誉曹操的行军用兵。 曹操的军事、文学才能很少有人否认,稍微有争议的是他的政绩。他的政绩与军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回顾三国前的历史,东汉桓帝年间,中国的人口曾经达到五千多万,但到了三国时锐减到七百多万,甚至还不如四五百年前动不动就“斩首十万”的 战国时代。杀光这么多人不可能,但饿死却不难。究其根源,无非是天灾人祸。自东汉桓帝灵帝以来,旱灾、水灾、瘟疫、暴动、叛乱不断,民不聊生之余人口、户数大量减少。根据后汉书记载,汉桓帝时期,比较大的灾祸有“延熙九年春三月,司隶、豫州饥死者什四五,至有灭户者”按照这个估计,仅此一年这两地就饿死了大约三四百万; 汉灵帝时期,“建宁三年春正月,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光和五年二月,大疫。”,“光和六年夏,大旱”。其余小规模的天灾、诸胡叛乱或入侵,不计其数。加上爆发于公元184 年的黄巾大起义和随后的军阀混战后,生产遭到了完全的破坏。这样的乱世中,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使民众丰衣足食,是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然而,汉末三国中的各个诸侯中,军事上有才能的不少,内政上有作为的不多。政治经济上的成功与失败都会自然的反映在军事上,大多数人因此吃尽苦头,最终受困 1

历史著名战役

历史战役 牧野之战 时间:公元前1046年2月,地点:今河南 博弈:周武王vs商纣王 结果:纣王兵败自焚,周灭商评价:中华文化形态的定鼎之战纪元前1046年2月,当看似弱小的数万武王麾下,经过一天血战,大破堪称巨人的商纣王“七十万”之师,看着那昔日的霸王拥着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玉器,无奈自焚之时,他们谁都不可能想到——这是殷商五百年文化体系幻灭的葬礼,更是中华文化体系淬火重生、涅槃升腾的典礼。从此,绵延三千年、兼收并蓄,至今仍充满生机的传统中华文化,终于成为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的一极,挥就出至上荣光与惨痛磨难并存的、恢宏历史画卷。 长平之战 时间:公元前260年4月~9月地点:今山西 博弈:秦军(白起)vs赵军(赵括) 结果:秦军大胜,坑杀40万降卒评价:中华2000年铁血帝制的定鼎之战白起一夜之间坑杀400000赵国俘虏和纸上谈兵的赵括的戏剧人生,大约是长平之战留给我们后人的至深记忆。只是,这记忆中,充溢苦涩与暴戾的成份,细细品味,断无值得为此开怀的理由。踩踏在万众尸骨之上的白起,在用铁血强力成就了自己丰功伟业的同时,也使得大秦帝国一统江山之路遽然间坦荡无比,几近水到渠成。只是,随之到来的、绵延2000余年的中华帝国制度,也终于命中注定般地充溢着怪异与暴戾的文化基因——铁血、阴谋、功利、无情、没信用、非理性、泯人性——依如它的脱胎母体,依如那个异型般的长平之战。 宋辽岐沟关之战,中原文明转入全面消极战略防御的开端 片石之战 时间:公元1644年4月 博弈:大顺军(李自成)vs 明清联军(吴三桂多尔衮) 结果:大顺军溃败,成就大清入主中原之路评价:决定三百年大清王朝基业的开山之战 淝水之战 时间:公元383年11月 博弈:东晋军(谢安)vs 前秦军(苻坚) 结果:8万东晋军大败80万前秦军评价:鼎定两百年中国历史走向的大战。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源出自淝水之战的这些成语故事充分凸显着此次战役的传奇气质——神了!的确,以不足八万之众,瞬间将号称百万的巨人击倒,遍观人类历史,堪称独一无二、空前绝后,不神才怪。 涿鹿之战 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它也是我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易中天品三国:曹操的用人之道

目录 一、曹操的用人政策中的五种关系 (2) 曹操的用人政策一:名至实归更重实际——名与实 (2) 曹操的用人政策二:德才兼备唯才是举——德与才 (3) 曹操的用人政策三:重用清官不避小贪——廉与贪 (5) 曹操的用人政策四:招降纳叛尽释前嫌——降与叛 (5) 曹操的用人政策五:抓大放小不拘小节——大与小 (6) 二、曹操是个好老板 (8) 1、知人善任,唯才所宜 (9) 2、推诚取信,用人不疑 (10) 3、令行禁止,赏罚分明 (11) 4、虚怀若谷,见贤思齐 (12)

陈寿的《三国志》为曹操做传,最后有一段总结,这段总结陈寿表达了这么一个意思:第一点,战胜袁绍是曹操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功;第二点,曹操为什么能够战胜袁绍呢?两个原因,第一是曹操精于谋略,第二是曹操善于用人。这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给曹操一生做的一个总结,可见用人之道对于曹操来说是多么地重要。其实所谓用人之道,无非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用什么人,第二个问题是怎么用。 曹操的的用人做法可以总结十六个字:实事求是、唯才是举、不拘一格、来者不拒。也就是说曹操他是实实在在地希望有很多的人才来帮助他,在此前提下,曹操妥善地处理了五种关系。 一、曹操的用人政策中的五种关系 曹操的用人政策一:名至实归更重实际——名与实 第一种关系就是“名与实”。我们知道,世界上有名人,也有能人,名人和能人它不是一个概念,有名的他不一定有能耐,有很多人有能耐他可能不一定有名声,他可能默默无闻。那么你在招揽人才的时候就有一个选项,你是要名人呢,你还是要能人呢?曹操的政策是什么呢?名至实归,更重实际。这个话怎么讲?曹操他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很多很多的人来帮助他。而且相比较而言,曹操的条件是比较差的,政治资本是不如他的对手的,比如袁绍,他有一个庞大的家族作为支持,比方说孙权,他有父兄留下一片现成的基业,比方说刘备,当然也没有什么本钱,但是他自己弄出一个来,刘皇叔,他至少有一张可以骗人的名片,曹操有什么呢?一说起来,太监的孙子。我们知道在东汉这个时代它是很重名的,因为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汉代便以名教治天下,我们读孔子的书知道,孔子的学生问孔子说,先生如果做了官,第一件要做的是什么事?孔子说,必也正名乎。所以在这样一个时代名是很重要的,曹操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希望争取当时的豪门世族、社会贤达、社会名流这样一些人能够来支持他。 所以曹操不是不要名人,而且是很欢迎名人,但是曹操心里很清楚,这些名人不一定能够帮忙。曹操的态度很简单,你来帮忙固然好,帮腔也不错,帮凶也

三国著名的三大战役

三国著名的三大战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三国著名的三大战役》的内容,具体内容:三大战役是指三国时期发生过三个大规模著名的战役,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三国时期三大著名战役:官渡之战结果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 三大战役是指三国时期发生过三个大规模著名的战役,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三国时期三大著名战役:官渡之战 结果 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公元202年(建安七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其他战后相关事务: 1、官渡之战后,曹军活捉了沮授。沮授一直深得曹操赏识,起初曹操赦免沮授并且厚待他,但最后沮授因想要回到袁绍阵营而被曹操杀害。 2、曹操在袁绍大营发现许县及军中的某些人员,曾写信向袁绍表态,他下令将信件全部焚毁,以示安抚反侧。 3、官渡之战后,袁绍仅八百骑逃回北方,后悔不用田丰之言,但逢纪

诋毁田丰,结果田丰被袁绍杀害。 4、冀州地区发生反袁的动乱,袁绍率军平定。 三国时期三大著名战役:赤壁之战 战争过程 挥鞭南征 曹操基本上统一北方之后,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7-209年)正月回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立即开始为南征做好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准备。军事上:建造了玄武池训练水军,派遣张辽、乐进等驻兵许都以南,准 备南征;同时为了解除后顾之忧,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上表天子封马腾为卫尉,封其子马超为偏,继续代替马腾统领部队,令马腾及其家属迁至邺作为人质,以减轻西北方向的威胁。 政治上:罢三公,置丞相、御史大夫,自任丞相,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捏造罪名杀了多次戏侮及反对自己的政敌孔融,以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威。 七月,曹操采用其首席战略顾问尚书令、侍中荀彧"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的策略,自己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向宛城、叶县进发。另遣扬武中郎将、谏议大夫曹洪等诸将从东面的小路发动奇袭。八月,荆州牧刘表病死,其次子刘琮继位。九月,曹军先锋曹洪陆续在舞阴、博望等地大破荆州军,曹军先头部队已经进至新野。另外曹操在攻下章陵郡后,又命赵俨以章陵太守兼都督护军,总领张辽、于禁、张郃、朱灵、李典、冯楷、路招七路人马,驻扎于章陵郡,作为后备从东面策应支援。刘琮惊慌失措,于是接受了蒯越与傅巽等劝说,没有通知屯兵于樊城前线一直在

论曹操的管理思想

论曹操的管理思想 社会学院10(2)班 41号汤蕾 摘要:东汉末年,三足鼎立,曹操凭着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独霸一方的枭雄。曹操是一个极为丰富、多面,极有个性又极富戏据性的人物。他诡谲、狡诈、冷酷、残忍,但同时他也是大气、深沉、豁达、豪爽、洒脱、风趣、机敏、随和的,他运筹帷幄,征讨四方,广纳贤士,擅用人才,施行仁政于民,建立霸业于国,以大局为重,不计较私人仇恨,通过自己在经济,行政,文化,人才以及军事方面的独特的管理方式,把一方水土治理的井井有条,是当世当之无愧的“英雄”。 关键词:以礼教化;大气豁达;知才善任;唯才是用;文武兼重 一、经济管理思想 1、实行屯田制 曹操起兵后,因缺乏粮食,招募的新兵有的中途叛逃,有的将领几乎饿死。严酷的现实使他深深体会到军粮的重要性。196年(建安元年),他决定推行屯田制,颁布《置屯田令》。屯田的基层组织为屯,每屯约有五六十人,由屯田司马管理。屯田组织自成系统,不隶属郡县,官员有典农中郎将(相当于郡守)、典农都尉(相当于县令)、直接隶属于朝廷的大司农。屯田农民称屯田客。屯田客用官牛耕种的,要将收成的百分之六十交给国家,用自己牛耕种的,交百分之五十。屯田农民不再负担徭役和兵役。屯田制的推行,使许多流民重归土地,解决了他们的一些生计问题,对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积极作用,对曹操势力的兴起和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2、抑制土地兼并 曹操于建安九年(公元204年)颁布的《抑兼并令》,主要内容: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审配宗族,至于藏匿罪人,为逋逃主。欲望百姓亲附,甲兵强盛,岂可得邪!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丝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 。曹操抑制土地兼并的思想直接来源于董仲舒的思想,而董仲舒的儒学是包含了一些道家、法家思想在内的新儒学,毕竟要抑制土地兼并光靠德治是不行的,更需要有法治做后台,这也就是所谓的“阳儒阴法”,也因此曹操抑制土地兼并的指导思想是儒家思想,行政手段则体现法家思想。 3、奖励农耕 曹操注意招回流亡人口,分给无主荒地,或贷给耕牛,帮助和鼓励他们从事生产。关中地区因遭受军阀破坏,有十万多家流入荆州。后来这些人想重返关中,但苦于无犁、牛等生产资料。曹操便采纳为觊建议,实行食盐专卖,以其收入购买耕牛和农具,贷给归还的农民,帮助他们恢复生产

浅谈《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与雄

浅谈《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与雄 内容摘要: 曹操作为《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反面人物,被无数的世人所误解与唾骂。许邵因此称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可谓名副其实,一语中的。尽管如此,也不能不承认曹操治理国家的雄才,毕竟只有曹操这样的强势人物才能统一各个封建割据的地方政权,实现政治统一。许邵因此称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可谓名副其实,一语中的。所以我们也不能简单用“好人”和“坏人”来评判他。《三国演义》中确实地把曹操定义在一个奸雄的位置,偏重于“奸”的塑造,但也算是英雄。小说把曹操的反面形象推到了极致。但在曹操的身上集中了“奸”和“雄”的统一。这种统一始终贯穿整部书。也正是如此,曹操形象才会在每个人的心间,既让人恨,又让人喜爱,从而成为一个千古不朽的反面典型。 关键词: 曹操英雄奸雄三国演义 正文: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极富文学艺术价值的小说,在中国家喻户晓,在世界各国也广为传播。《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的人物。如: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张飞、关羽、周喻、鲁肃等等。这些人物皆可以称得上当世的英雄。在这众多英雄人物中,性格最为复杂的要算曹操了。 曹操作为《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反面人物,被无数的世人所误解与唾骂。作者罗贯中大力宣扬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为代表的忠义---忠于汉室的义,表现出强烈的汉家为、全书反对曹操政治道义的倾向,将曹操刻画成为一个残暴不仁、玩弄权术、奸诈狡猾的封建时代靠军事起家的诸侯。尽管如此,也不能不承认曹操治理国家的雄才,毕竟只有曹操这样的强势人物才能统一各个封建割据的地方政权,实现政治统一。所以我们也不能简单用“好人”和“坏人”来评判他。《三国演义》中确实地把曹操定义在一个奸雄的位置,偏重于“奸”的塑造,但也算是英雄。小说把曹操的反面形象推到了极致。但在曹操的身上集中了“奸”

论曹操的功与过

论曹操的功与过 由于《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影响,曹操早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对于他的功过,可谓是争论许久了。最近,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打着回复历史原貌的大旗,大肆贬刘扬曹,造成一时间的思想混乱。 其实凡是读过上述两本书的人都清楚,曹操是人雄。这点不夸张;刘备亦是人雄,诸葛亮也是人雄。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能在同一时代聚集如此多的英雄,恐非三国时代莫属,也就无怪乎三国故事能源远流长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了。 曹操作为三国时代的一个特殊人物,首先是具有其时代特色的。他也忠君爱国,忠得是刘氏的国君;爱的是汉王朝。那个时代,君国是不分家的,所谓忠君即是爱国,这与我们现在是完全不同的。曹操的早期活动是完全履行这一准则的,无论是他除洛阳北都尉;还是后来征讨黄巾大起义,都是出于这一思想的。曹操对于汉室来说,的确是有功之臣。但是,随着军力的扩张,权利的增加,他也就逐步走向了具有独裁特色的统治。作为今天的人看待,皇帝是否应姓“刘”的这一问题不算重要,但是在整个封建王朝来说,这是最重要的问题,这是关系到一个人是否是忠、是奸的大问题,失去了这一大前题,任何讨论都是没有意义的。明朝的皇帝是姓朱的,那么到了大清朝,为了恢复明朝,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即连孙中山先生不也提出“驱除鞑虏”吗?这又怎能说和姓不姓刘不重要呢?我们可以不管呢?说

到底,曹操还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终其一世,仍为汉臣。同样是汉朝人王莽,没有不说他是奸臣的。为什么呢?因为他反汉,他成立了新朝。但是在历史上,王莽对汉朝其实也是立有大功的,王莽为夺取汉室天下,万事模仿昔时圣人周公的言行,一餐三吐哺,一沐三握发,谦恭天下士。当时,人们无不相信王莽是周公再生,近50万人士上书请求皇上给王莽加官晋爵。皇上降旨加封,王莽坚决固辞。但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最后连皇帝都死在了他的手上,无怪白居易写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也就是说,我们要等等,等这个人在历史舞台上将自己的面目全部演出后,再盖棺定论。如果没有光武中兴,那么王莽不也算是一代开国之君了吗?同样,作为同时代的董卓,也是大家公认的奸臣,为什么呢?他残杀皇室、后宫、大臣、百姓,将大汉王朝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最终他要的是篡汉。曹操为保汉室江山,毅然逃官回归故里起义兵讨伐董卓,这算是正义之举,是史书上浓墨重笔的地方。但是,曹操当上了丞相、魏王后,又是如何呢?一样是残杀皇室、后宫、大臣、百姓,同时还想谋篡汉,那么相比下他又与董卓有什么区别呢? 王莽依靠的是文治,曹操依靠的是武功。他从征袁绍、灭吕布、讨张绣、诛袁术、伐刘表可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取。从军事上来说,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军事家。说到这里,我补充一点,我们往往在称赞曹操的军事天才的时候,不由得很是瞧不起刘备。为什么呢?因

曹操的用人之道

曹操的用人之道 曹操会用人,这在历史上几乎是公认的,他可以说是深知“用人之机”。但问题并不在于他做了什么,而是怎样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也就是说,重要的不是“术”,而是“道”。曹操的用人之道的“道”究竟是什么呢? 曹操用人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知人善任,唯才所宜”。唯才所宜和知人善用或者知人善任是统一的。知人善任包括三个内容,一是知道哪些人是人才;二是知道这些人是哪方面的人才,或者哪种类型的人才;三是知道把这些人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知人善任第一是知人,第二是善任,而善任就要唯才所宜。 第二是“推诚取信,用人不疑”。这是用人的一般原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会用人的人都是这么做的。对于曹操而言,他所处的环境是特殊的,他身处乱世,乱世的特点是人心浮动,人际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和诚意;而且曹操阵营复杂,里面有原来东汉王朝的官员,有新招聘和新选拔的官员,有曹操自己带出来的人,也有别人阵营里投靠、投降和投奔曹操的,这些人相互之间也相互猜疑。也就是对于曹操来说,信任和诚意在这种环境下格外地重要。曹操在对待人才上能够量才而用,并以相互信任架起了与人才沟通的最佳桥梁,因此曹操手下人才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所以曹操往往在失败的边缘能够与众将领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尤其是在一个尔虞我诈的乱世,这更显出了曹操的诚意与宽容。 第三是“令行禁止,赏罚分明”。曹操治军是很严的,多次下达和颁布各种命令,要求严明军纪。因为曹操很清楚,一支没有纪律的队伍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而且曹操还能够做到以身作则,“割发代刑”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曹操罚得重,赏得也不含糊。曹操如果要奖赏部下,一定是这个人立下了赫赫的功劳;而且曹操的奖励一定十分到位,就是给的奖励一定超出对方希望的那个份额,在奖励的时候他考虑得非常周到。曹操作为一个统帅,他有一个过人之处,就是从来不和部下争风头、争面子、抢功劳,他所有的功劳都归于部下;他的

曹操的五大谋士

曹操的五大谋士 在《三国志》中,陈寿将荀彧、荀攸、贾诩归为一传,而将程昱、郭嘉与董昭、刘晔、蒋济、刘放孙资这些第二梯队的谋士放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 陈寿曰: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程昱郭嘉这五人,他们都是当世奇才,尽管他们品德举止风评等方面,与荀攸相比差得很多,但是在军事谋划这方面,跟荀攸还是一个水平的。 荀彧,体大思精,总统后盾 荀攸,传奇完人,战术大师 贾诩,经权达变,长于应对 程昱,勇略过人,刚戾傲慢 郭嘉,鬼才 所以说荀攸的品行和评价最高 荀攸 总结:我觉的荀攸最大的特点就是低调和城府深 ·七八岁的时候被喝醉的叔父荀衢误伤了耳朵,出入游戏就知道躲着荀衢,荀衢听说后“惊其夙智如此”。 ·十三岁的时候就看出主动请缨为祖父荀昙守墓的人“殆将有奸”,其识人之能可见一斑! ·行刺董卓失败后,共犯何颙“忧惧自杀”,而荀攸则“言语饮食自若”,这是何等强大的心理素质! ·董卓死后,荀攸得以免罪,“攸以蜀汉险固,人民殷盛,乃求为蜀郡太守”,这里可以看出荀攸的远见。 ·口风很紧,跟随曹操后所出的计谋连家人子弟都很少知道,有人问他太祖取冀州的始末,他怎么回答的?“佐治为袁谭乞降,王师自往平之,吾何知焉?”这个回答真是狡猾狡猾的,身为谋主来一句“我怎么知道”,直接堵住了其他想要来问他人的口。 荀攸太低调。纵观荀攸传,没有一句批评的话,连一直在旁边吐槽各种记录的裴松之,都没有说过他半句不好。做人如此。 早年经历各种淡定,被董卓关牢里也吃喝不耽误。。跟了曹操以后,所有的记述都是某战出某策。。没有任何逸闻。。。 曹操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甯武不能过也。 曹操还说:荀公达,人之师表也,汝当尽礼敬之。(对曹丕) 而曹丕怎么做的呢?攸曾病,世子问病,独拜床下,其见尊异如此。 曹丕是世子,世子就是半个主子。。。居然下拜。。可见一斑。 荀彧

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战役

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战役 三国演义中发生过三个大规模著名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三国时期著名战役:官渡之战 背景 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农民大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汉朝地主阶级的统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私人武装),占据地盘,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长期战争,造成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当时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绍、河内的张杨、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南阳的张绣等。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迎献帝,迁都许县,自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奉天子而征四方”),威势大增。他先后击败吕布、袁术,占据了兖州、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隶。 公元199年健安四年),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据幽州、冀州、 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争天下。这样,华北最重要的两个

政治军事集团,决战势所难免。起初形势袁强曹弱。袁绍已无后顾之忧,地广人众,可动员的兵力在十万以上。 曹操则是四面受敌,除了北方的袁绍,关中诸将尚在观望,南边刘表、张绣不肯降服,东南孙策蠢蠢欲动,暂时依附的刘备也是貌合神离。尽管如此,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包括曹操的谋士荀彧、郭嘉, 还在张绣麾下的贾诩,以及凉州从事杨阜,在综合分析了曹、袁的优劣后,认为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他们都看好曹操,认为局势会向着有利于曹的方向变化。公元198年(建安三年)十月,河内郡太守张杨欲出军救援吕布时却为部下杨丑所杀,曹操解除进攻徐州吕布的后顾之忧,十一月,吕布被曹操消灭;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张杨旧部睦固杀杨丑,欲北投袁绍,曹操派史涣、曹仁击破眭固,取得河内郡,把势力范围扩张到黄河以北,六月,袁术病死,十一月张绣投降曹操。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刘表坐观成败,孙策欲袭许都未行即遇刺,孙权保守江东。局势变得更加明朗。 过程 前期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都,曹操部将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 以所能集中的数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他作出如下部署: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今山东临沂北)入青州,占领齐(今山东临

论曹操的高一作文精选5篇

论曹操的高一作文精选5篇 曹操,一个用兵谨慎,爱民如子的好君王;一个赤胆忠心,严于律己的好臣子;一个奸诈无比、足智多谋的好将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写曹操的高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曹操的高中作文篇1 不论是京剧唱词,还是巷头故事,还有文学作品,曹操都被骂为“白脸奸雄”、“曹瞒狗贼”,可是又有谁又去欣赏这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谁又去了解他背后的孤独、寂寞? 我欣赏曹操,欣赏他的粗犷豪放,用兵如神。官渡之战,打得本初落花流水。可惜四世三公,竟成黄粱一梦!北征乌丸,东临碣石,他挥笔写下了豪迈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河澹澹……”多么壮丽的篇章!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是后人对他的赞叹。一次战乌丸,使曹操这个名字青史留名。 我欣赏曹操,欣赏他的求贤若渴,苦觅贤才。江东赤壁,八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将东吴围个水泄不通。大战在即犒赏三军喝了个酩酊大醉,把酒临风,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岁月不饶人,华发早生,贤才的重要曹操比我们都要清楚:“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不就是你的心事吗?在大江上,所有愁绪都化作金樽中的美酒一倾而尺,随着江水东流不回,只有那船只的影子打在水面,仿佛一片黑黝黝的山影。月亮如一块玉壁沉入江面。寂静的夜里,只有那雄浑的声音一遍遍诉说着心中的寂寞,在江中飘荡。只叹曹公大意,公瑾运筹帷幄,文韬武略,八十万大军号谈笑间灰飞烟灭。孟德败了,可是他的《短歌行》却永传于世,他求贤若渴的精神感动了天下贤士,曹公手下

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我欣赏曹操,欣赏他的老当益壮。迟暮之年,可仍怀雄心壮志,激流勇进,毫不亚于大耳碧眼。你仍用话语表达着自己的愿望:“老骥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列士暮年,壮心不已。”你须发苍苍,却仍迸发着无限的精力。东征仲谋,西讨孟起,北伐张鲁,中稳朝纲。为魏国的建立和三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如今曹公早已远去,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曹公,仍低吟着他的诗句。我忽然感到,曹公并未走远。 写曹操的高中作文篇2 三国是一个传奇的时代,天下三分,群雄逐鹿,在这片土地上,充斥着无数的明争暗斗,勾心斗角,无数豪杰在这里演绎着自己的故事,乱世之中,谁能称雄?在我心中,真正的英雄只有一个。 有人说,他是奸臣,是枭雄,心狠手辣,扰的国家鸡犬不宁,我说,他是天才,是英雄,在他的领导下,百姓生活幸福安定。 孰是孰非,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的功绩配得上这“英雄”二字。 年少时的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又是何等的眼光敏锐,在天下一片大乱之际,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这混乱的漩涡中抓住了最重要的机会,他礼贤下士,广交天下豪杰,身边的将领谋士越来越多,兵力日益强大。他用兵如神,运筹帷幄,大军所到之处攻无不克。乱世,是他最好的舞台,那些所谓的英豪在他面前都是跳梁小丑,他笑了,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统一全国的那天,这,是他的时代。 他的军队,永远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有一次,他行军经过麦田,他下令任何军士不得毁坏麦子,违者立斩,但走了一会,他的马突然受惊,踏坏了一片麦田,这时,他竟拔出剑来,要自刎于此,被手下诸将慌忙拦下,于是他便将头

曹操的人物性格分析

分析.曹操的人物性格 曹操是汉魏时期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文学家和诗人,他一生虽并未称帝,但他在汉末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措施,可以使他与秦始皇、唐太宗、康熙等千古帝王同列。但是曹操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千百年来,对曹操的评价贬多于褒。肯定他的,说他胸怀大志,唯才是举,平定北方,登高必赋,文武兼备,御军三十余年,自著兵书十万余字,是个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文学家;否定他的,说他“名托汉相,实为汉贼”是个善于玩弄权术,残忍嗜杀的“奸雄”,尤其在民间,更将曹操作为“奸诈”、“虚伪”的代名词。究其原因,也许很多,但主要是一部《三国演义》的问世,把曹操形象丑化、被定格。因此,要还曹操真实面目就不仅仅是一个“是”还是“非”的问题,就必须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观点对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背境进行系统整体性的分析,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 一、“奸雄”——曹操 确实《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徐州屠城、水淹邺城、华佗被害、近待被杀、、出于恐惧和猜忌杀吕伯奢一家、为引诱吕布将掳来的群众当炮等等,确是曹操凶残性格的大暴露。罗荀被逼自戳贯中借助这一艺术形象严正地抨击了剥削阶级英雄的残忍,深刻提示了曹操之类政治人物固有的谋功逐利,不择手段的阶级本质。 (一)镇压起义,充当屠夫。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开国皇帝和英雄人物,都曾镇压过农民起义,他们的双手都粘满了人民的鲜血。无论是历史上的曹操还是《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也不例外。“颍川之战”,曹操对义军不分青红皂白,“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充当了一个朝廷刽子手的角色。此后,他又跟随皇甫嵩讨张梁,“斩张梁于曲阳”,“发张角之棺,戮尸枭首”,残酷得连死人也不放过。董卓、王允死后,青州黄巾军再次起义,曹操与济北相鲍信负责镇压义军,鲍信战死,曹操却“招安到降兵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并“择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曹操用义军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戴,先是除“济南相”、任“典军校尉”,后是封“镇东将军”,而且逐步扩大了军事力量,有了逐鹿中原削平群雄的资本。 (二)欺君罔上,窃国谋逆。 曹操在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之后,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望不断膨胀,最终完全把持了朝堂,控制了汉末中央政权。所有的朝廷大事,从军事征伐到人事任免,从内政事务到外交联系,曹操根本不听献帝和朝臣的意见,都是个人说了算。献帝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傀儡、一个“儿皇帝”;朝臣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装饰“门面”的可供自己利用的工具。 曹操在擒杀吕布之后,“威名日盛”,脑海深处便产生了窃国谋逆的念头,如果不是顾虑“朝廷肱股尚多”,只怕早就“行王霸之事”了。当献帝深感曹操欺君

我眼中的曹操

我眼中的曹操 每当有人讲曹操是奸雄时,我心里想的是一定要为曹操平凡。许多人对于曹操的评价来源于罗贯中对曹操的看法,这其中便带有了很深厚的个人情感在里面。在我看来曹操更像是生活中真实的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虽说理有点偏,但事实在那个动荡的年份里,若想生存却也得这样。特殊的历史时期就需要特殊的手段去对待。众人评价曹操说不仁不义,因为杀了伯奢一家。何为之仁,何谓之义?当仁与义能够为政治家,统治者所用去教化,管理人民时。那“仁”与“义”就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论。倘若当时不东伯奢,那必定会引来后患无穷,或许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曹操。为了生存这也是无奈之举。这样的惨剧,若怪也只能怪伯奢认人不清,引狼入室,才落得那样的结局。 曹操是个有胆识有谋略的人。众人都在哭,在悲自己无能时,曹操自信满满的领命前去刺董卓,刺杀的过程也可谓一波三折,当董卓发现曹操意图杀他,质问时,曹操却并没有慌张。能够应答如流。可见人的心理素质也极好。在那要要命的半个小时里,曹操必须想出对策赶快的逃离相府。此时的曹操善于观察并发现对他有利的条件,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会向吕布借马飞驰而去。可见他随机应变的能力极强。 曹操还是个能言会道的语言大师。只用一席话便将县令忽悠的跟他弃官而逃。话都会说,关键是需要怎么说怎样说,才能把情况向着自己有利的方向去发展。当同在客店门投宿是,曹操先睡。此人对于儒家讲的那套“仁义”,根本就不在乎。他所遵守的信则就是对自己有利的事就做。无利的就不做。可见此人极会生存,精通生存之道。 不同的角度见不同的曹操,我今日所见到的曹操更是一个不弄虚作假装仁义为自己而活的一个人。 我眼中的曹操 曹操,字孟德,汉末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浊流士族,祖父宦官,父亲买官,士大夫不齿,老百姓憎恶。政治资本几近为负。然而,他硬是凭着自己的能力傲视汉末群雄。经过多年混战,他统一北方,威震外族,气盖华夏。他奠定了魏国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间接为三家归晋做了准备。 最初接触曹操这个人物,也是在看《三国演义》后,看完后没有像大家那样去崇拜关羽、赵云、诸葛亮,我觉得文中写的有些夸大,反而更喜欢众人所不耻的曹操,因为觉得他最真实,文中有他的文韬武略,也有他的残暴不仁。后人说曹操是奸雄,我觉得对曹操不公平。易中天先生对曹操的评价最中肯,他说曹操是“可爱的奸雄”。诚然,曹操是“奸”,但是他也有许多可取之处,他拥有英雄的气概,出色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文采,让人不得不爱。 汉朝末年,有一个叫做许子将的人见到曹操后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你这个人如果生在太平的时代,可能成为能干之重臣,大如果你生在乱世,你竟会成为奸诈的英雄。从此以后,“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成为了评价曹操最经典的一句话。

论曹操

论曹操 ——从史传到《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 曹操,乱世时期一颗星光灿烂的明珠;曹操,战争与政治熏陶下的一个优秀人物;曹操,大智大勇与奸诈无比的矛盾化身。出身宦家,力求除宦;初讨黄巾,安身立命;胸怀大志,所向披靡。恭迎献帝,首倡义师;许下屯田,流民归附;北征乌丸,荡除不轨。举贤用能,不避其瑕;唯才所宜,不求其全;知人善任,不问其身。袁氏败亡,北方遂平;南谋孙刘,赤壁遗恨;克成洪业,天下三分。行军伍间,尚能作赋;立战阵前,激昂吟诗;攻城拔地,大修学堂;陷州夺池,整齐风俗;整顿经济,兴修水利;文武兼施,天下升平。其人伪诈,其好残杀;屠城徐州,血洗邺城;诛杀名士,只报一恨;枉杀名臣,只为已思;假梦杀姬,自欺欺人;与仓官谋,借头安心;凡此之类,不胜枚举。晋室一统,以此为基;曹操之功,实不可没;错过虽多,掩瑜千秋功过,后人评说。曹操,这个《三国演义》中著名的人物,毁誉参半,说曹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曹操太复杂,而且对曹操的看法和评价始终没有断过论争。甚而至于将历史中的曹操和《三国演义》小说中的曹操放在一起,越搅越乱,越乱越不能够认识曹操的真面目。我这里说曹操,将选取两个角度对曹操谈谈看法,力求能够让大家对曹操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 曹操;事家;政治家;残忍;奸诈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前言 (3) 第二章从史传到《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人物形象 (3) 2.1曹操的历史真面目 (3) 2.1.1史籍中对曹操的评价 (3) 2.1.2曹操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 (4) 2.1.3曹操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 (5) 2.1.4曹操是一个优秀的文学家 (6) 2.1.5曹操是一个性格复杂的男人 (7) 2.2曹操之丰满的文学形象 (8) 2.2.1曹操的文学形象的形成 (8) 2.2.2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文学形象 (9)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曹操的军事思想

曹操军事思想 摘自《中国军事史三国史》(军事科学院主编) 一、曹操的军事思想的来源 曹操的军事思想有广泛的来源。首先,来源于他统一战争的实践。曹操在这一实践中,探讨了如何从没有兵、没有地盘起步,如何在群雄包围的内线作战中杀出重围,如何战胜强敌袁绍成长为中国最强大的力量,如何为消灭联合起来的南方势力进行战争准备。核心问题,是在汉末条件下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手段,实现以弱胜强,尔后以强胜弱。由于他所处的北方,混战比任何地方都激烈,战乱造成的人口锐减,经济崩溃,比任何地方都严重,曹操又连克群雄,所以其军事实践也比任何群雄都复杂、生动和成功,为其军事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曹操又是一位好学深思之士,御军30多年,手不离书,白天研讲武策,晚上思考经传,又喜好同众僚属讨论问题,内论御敌固守、行军进退之宜,外料敌人变化、彼我虚实、战争之术,经常整夜不停地探讨。沿着这条实践、探讨、再实践、再探讨的道路,最终形成了他的军事思想。这一军事思想,是他个人才力的产物,也是他周围谋士共同智慧的结晶,是指导曹操取得胜利的思想。 其次,曹操的军事思想来源于申、商思想的影响。这同汉末思想发展趋势有密切关系。汉末以来,在两汉占统治地位的经学由于不能适应干戈不息的社会需要,走向衰落。思想界经受了离经叛道的洗礼,兴起了对弃农经商、奢侈、厚葬等弊端的社会批判思潮,认为时代已临末世,应当在治理社会时刑德并用,以法治为本。接着,曹操带头兴起一股喜好法术的思潮,他的兵学以受法家影响为主,受儒家影响比较少,所以陈寿说曹操是“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曹操根据治乱世用重典的原则,大胆地求助于战国申不害、商鞅。申不害本于黄老,而主刑名,主张用术,倡导君主“因任而受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商鞅则主张通过战争统一天下,奖励耕战,赏罚严明,以法治军。曹操鉴于申不害学说有术而无法,容易使法令前后不一,授人以隙,商鞅学说有法而无术,虽然造成国富兵强,但是君主无术以知奸,两者各有一偏,因此兼用法与术,通过二者互补以纠各自之偏,创造性地把它们应用到汉末军事斗争中。由于头脑中儒家思想较少,他用兵时主张大力使用权谋,作战指导思想以用诈设奇作为特色。 再次,就兵学自身而言,曹操的军事思想还来源于孙子等兵家。曹操读了很多兵书战策,最推崇《孙子兵法》。孙子重诡道,曹操用兵也以诡诈见长。鉴于世人对于《孙子兵法》未能深入训释,他为其作注,撰《孙子略解》,撮取诸家兵书精华,著《兵书接要》,又把自己所得,著为《孟德新书》十万余言。除《孙子略解》外,现在均已亡佚。 二、用干戚以济世的战争观 汉末,军事斗争是主要的斗争形式,对待战争的态度,成了割据者的首要问题。割据者中,有一类人一味黩武,如董卓、李傕、郭汜等,企图以武力解决一切,虽然得逞于片刻,但是弄得天怒人怨,都迅速灭亡;另一类人幻想以文取胜,如刘虞、刘焉父子、刘表等人,由于受儒家忌言兵的影响,所谓“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企图拥兵自保,中立避战,一味恃文,也先后灭亡。这两类截然相反的人,都不能正确对待战争。 曹操既反对一味恃武,也反对一味恃文。他肯定战争,称颂战争是济世所需,引证儒家经典说,《易经》称上古有“弧矢之利”(弓箭之利,是在天下建立权威),《论语》曰“足兵”(应保持足够的武装

曹操一生中的重大战役

曹操一生中的重大战役 此为曹操战争中较为别人忽视的前期战役,关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因其著名性我则只草草进行简单描述。 官渡之战——曹操准确判断敌我形势,攻击乌巢全毁粮草成为其胜利的关键。 赤壁之战——曹操错误判断,水军欠缺。 一:汴水之战: 战争背 景: 董卓废少帝,另立陈留王为帝,关东诸侯以清君侧为名,集结兵力。北路以袁绍为首,南路以袁术为首,共同讨 伐董卓。然而联军军合力不齐,处处勾 心 斗 角,北路军与董卓军几乎没有接 触,南路军只有孙坚一路奋力向前,先后击破胡轸、吕布,其后董卓迁 都长安,孙坚再次击破吕布,夺取已成废墟的洛阳。北路军曹操劝诸侯追击无果,于是自己亲率数千 人追击董卓。 双方兵力对比: 曹操:千余人 徐荣:史无记载,大都认为在1、2万左右 汴水大战: 徐荣为董卓大军断后,曹操千里追击,两军在汴水遭遇,西凉军不论是论装具还是素质,都比曹操则则组建起来的团练部 队强过数倍,战争呈一边倒的形势,曹操几乎丧命。但曹操军拼死奋战,终于拖到夜幕降临,逃离战场。 结局:徐荣大胜,曹操惨败 意义: 1、徐荣见曹操率领的军虽然少,但奋力死战,认为酸枣不可轻率攻打,引军回师; 2、曹操一鸣惊人,整个关东联军中,只有曹操和孙坚和董卓军正面对抗,曹操之名,天下诸侯尽知。 二:兖州之战

战争背 景: 黄巾之乱后,青州黄巾假意归顺朝 廷,在董卓入京后,青州黄巾军再度起兵,并且越来越强大,这股黄巾军从青州入冀州,转战到兖州。兖州任城相郑遂出兵抵 抗,全军覆没。黄巾军趁势追进,一直打到东平,兖州刺史刘岱率官军主力出战,仍是大败,一方诸侯刘岱也死在乱军之中。黄巾军再攻东郡,而东郡则是刘岱令曹操屯军之所。 黄巾军的兖州大战略: 击败刘岱后,此时的兖州布满黄巾军势力,只有曹操数千人固守东郡,北方是黑山黄巾军的活跃之所,东方则是青州黄巾的大本营,南方则是袁术和江东诸军之争,西面董卓拥兵自保。黄巾军鉴于此时形式,决定战据兖州要冲,扼四方交通要道,图谋天下。如果袁绍韩援救兖州,黄巾军则在此将其主力包围歼灭,攻克冀州,和黑山黄巾军会师。这样,河北中原的黄巾军便能拧成一股,对官军形成绝对的战略优势。 双方实力对比: 曹操:数千 人且官军屡战屡败,士气低落,装备占优 黄巾军:百余万且屡战屡胜,士气旺胜,由缴获官军武 器武 装起来的精锐部 队大都认为在5万---15万,其余则装备铁锄等钝器。 兖州军的内讧: 兖州刺史府因为刘岱战死和黄巾军兵临城下惶恐不安,一部分人建议向袁绍韩*求援,并打算将官印送给袁绍,而鲍信、陈宫等人则力阻袁绍南下,将希望寄托在屯军在兖州东郡的曹操。最终,掌握兵权的鲍信取得了成功,州吏渡过黄河,令曹操暂摄州事,但也因此,兖州内部分成两派,袁绍派经常托鲍信、曹操的后腿。 兖州大战前的险恶形势: 其一:对手的实力异常强大 曹操的对手是人众且强的铁血 精锐。青州黄巾军在大起 义时曾参与围 攻首都洛阳,后来再度起事,从青州入冀州,转战到兖州,是一支真真切切的百战之师。并且,黄巾军由于军粮匮乏,在和曹操争锋之前,已进入到破釜沉舟的状态,兵力更高达100余万,其中青壮年30余万,由缴获官军武 器武 装起来的精锐部 队大都认为在5万—15万之间。

易中天品三国:曹操的用人之道

目录 一、曹操的用人政策中的五种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曹操的用人政策一:名至实归更重实际——名与实.... 错误!未定义书签。 曹操的用人政策二:德才兼备唯才是举——德与才.... 错误!未定义书签。 曹操的用人政策三:重用清官不避小贪——廉与贪.... 错误!未定义书签。 曹操的用人政策四:招降纳叛尽释前嫌——降与叛.... 错误!未定义书签。 曹操的用人政策五:抓大放小不拘小节——大与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曹操是个好老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知人善任,唯才所宜...........................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推诚取信,用人不疑...........................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令行禁止,赏罚分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虚怀若谷,见贤思齐...........................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陈寿的《三国志》为曹操做传,最后有一段总结,这段总结陈寿表达了这么一个意思:第一点,战胜袁绍是曹操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功;第二点,曹操为什么能够战胜袁绍呢两个原因,第一是曹操精于谋略,第二是曹操善于用人。这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给曹操一生做的一个总结,可见用人之道对于曹操来说是多么地重要。其实所谓用人之道,无非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用什么人,第二个问题是怎么用。 曹操的的用人做法可以总结十六个字:实事求是、唯才是举、不拘一格、来者不拒。也就是说曹操他是实实在在地希望有很多的人才来帮助他,在此前提下,曹操妥善地处理了五种关系。 一、曹操的用人政策中的五种关系 曹操的用人政策一:名至实归更重实际——名与实 第一种关系就是“名与实”。我们知道,世界上有名人,也有能人,名人和能人它不是一个概念,有名的他不一定有能耐,有很多人有能耐他可能不一定有名声,他可能默默无闻。那么你在招揽人才的时候就有一个选项,你是要名人呢,你还是要能人呢曹操的政策是什么呢名至实归,更重实际。这个话怎么讲曹操他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很多很多的人来帮助他。而且相比较而言,曹操的条件是比较差的,政治资本是不如他的对手的,比如袁绍,他有一个庞大的家族作为支持,比方说孙权,他有父兄留下一片现成的基业,比方说刘备,当然也没有什么本钱,但是他自己弄出一个来,刘皇叔,他至少有一张可以骗人的名片,曹操有什么呢一说起来,太监的孙子。我们知道在东汉这个时代它是很重名的,因为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汉代便以名教治天下,我们读孔子的书知道,孔子的学生问孔子说,先生如果做了官,第一件要做的是什么事孔子说,必也正名乎。所以在这样一个时代名是很重要的,曹操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希望争取当时的豪门世族、社会贤达、社会名流这样一些人能够来支持他。 所以曹操不是不要名人,而且是很欢迎名人,但是曹操心里很清楚,这些名人不一定能够帮忙。曹操的态度很简单,你来帮忙固然好,帮腔也不错,帮凶也可以,实在不行,帮闲也行,帮闲我也要;我也不指望你们这些人能够实实在在地给我做什么事,我也不指望你们这些人真心诚意地拥护我,只要你们能够来,你们来给我装点门面,你们不公开跟我作对,就可以了。曹操是不迷信名人的,曹操也是不重虚名的,曹操的名言就是“不得务虚名而处实祸”,就是曹操更看重的是实在的内容,他是很务实的一个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