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期末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契约精神与优良市场法治环境的构建
——基于自然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
1102403057 董小雪
摘要:我们生活在社会里,同时我们也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有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自从有了商品的交换,便有了市场的存在,而我们的商品又是以自然资源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为了能够持续发展下去而制定出许多制度和规则。随着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我们不禁要问一句,为什么有了那么多的制度和规则的约束,我们的生存状态却在不断的恶化呢?为了人类的将来,我们有必要树立契约精神来约束市场的发展,构建优良的市场法治环境。
关键词:自然资源产权;契约精神;经济伦理;政府监管
在最初的原始社会,人类通过个体劳动来直接获取食物和其它生活物资,那个时候,人类对于自然资源是没有产权概念的,每个人都可以随需随取。后来,人类学会了分工合作,有专门负责采摘的,有专门负责打猎的,还有专门负责守卫洞穴的。这样一来,对生存物资的获取就需要相互依赖,通过劳动换取资源,这大概是自然资源开始被分类生产的开端。再后来,随着国家和交易市场的出现,社会分工更加明确,人们对于资源的获取更多依赖于专门从事其生产的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个人再不会像原始社会那样每天只忙碌于食物与安全问题。生活在文明社会中,人们需要学习和工作,对自然资源的获取主要通过交易来完成,即使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是需要市场交易的。有了需求便有了生产,有了生产便需要资源,为了能够在市场交易中占得优势地位,人们开始抢占资源。
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国家机器开始发挥作用,一切自然资源归国家所有,国家制定规则和制度,需要生产资源的生产者们只有遵守规则才能获得原材料,这已经成为世界上普遍遵守的法则。国家拥有自然资源所有权,生产者要想获得产权只有通过一定的程序。假使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生产者,这个生产者能够生产出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所有物资,那么国家只需要把各种自然资源的产权在一定限度上转让给这个生产者,为了获取最大的利益,那么这个生产者一定会生产出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符合大家需求的物资。因为只有一个生产者,如果事先就规定了生产浪费和污染是需要受到惩罚的,那么一旦出现这种现象,这个责任主体是一定的,同时,在只有一个生产者的情况下,供需的信号是很明显的,所以不用担心过量生产而引起的浪费。然而在现实中这种假设是不可能存在的。不会只有一个生产者,而且也不会有一个生产者会囊括所有的生产资源。在现实竞争的市场中,每样物资都可能有无数个生产者来提供,这样一来,有限的资源就会被无限得分割,每个生产者都想在有限的产权下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源。更甚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不是固定的角色,在生活中,个人是同时扮演着这两个角色的。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很难达到理智的程度。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在现在已经是两个很严重的问题,国家和政府强调节约和环保,但是作为企业和个人,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很多行为都可能会和这两个目标相悖。那么,如何利用市场和政府来有效调控从而建构一个优良的市场法治环境,这需要以契约精神为基础。
所谓契约精神是指存在于商品经济社会,而由此派生的契约关系与内在的原则,是一种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它一方面在市民社会私主体促进了商品交易的发展,为法治创造了经济基础,同时也为市民社会提供了良好的秩序;另一方面根据私人契约精神,上升至公法领域在控制公权力,在实现人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在这个市场上,自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个人拥有了,但是平等和守信还是两个较难达到的高度。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使得人人都想拥有平等的权利来利用它,尽管现有的制度规则在制定相关法律规定方面对每个人来说是平等的,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这就像海边的渔民捕鱼,法律已经明确规定了捕鱼的法则,但是渔民们往往却不会严格遵守。在你看不见的角落,他们可能会过度捕捞,理由是海洋那么大,你不捞别人也会捞,没有人会傻傻地等着别人捕捞赚钱,而自己却因为遵守规定获得较少的资源。说到这儿,我们发现了契约信守精神的重要性,如果每个人都按规矩办事,那么就不用担心别人会通过其它手段获取不平等的机会,没有人愿意做那唯一的违法者,从而契约平等得到保障。契约自由,契约平等,契约信守,还有一个是契约救赎。从“北美死湖事件”到“切尔诺贝利核漏事件”,基本每一年我们都能发现新的耸人听闻的污染事件。在这些事件发生之后,政府该如何处理这些后果呢?这牵扯到契约精神在公
权力与私主体之间的协调问题。当私主体因为违背契约精神而导致了损害合法利益的时候,公权力有权介入并发挥契约救济精神。然而,当政府在运用公权力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一个更大的难题出现了,对于这种资源浪费或者环境污染事件,往往很难找到明确的责任主体。就像我们每天都抱怨空气污染,但是有谁能说得清空气污染究竟是谁的错?经济在发展,科技在攀升,社会在进步,生产与消费是永恒的,这些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即使是处在帕累托最优状态下我们也避免不了这个问题。我们能做的就是如何使得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降低到最小,但是依靠我们现在的技术和生产水平,我们真的很难做到不浪费不污染。既然利用物质技术没法达到完全理想的状态,那么需要配合精神伦理来辅助完成。
经济伦理是现在经常被提及的一个概念。我们都知道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个人也是要获取利益来保障日常生活的,当政府提出节约和环保时,我们不会做出像保护濒危物种或者环保公益组织那样完全不以利益为目的地节约或者环保。因此我们要更加强调经济伦理问题。如果企业注重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那么它在企业的生产和日常管理中会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即便企业不是把它们作为第一目的,那也会使得资源在市场中的分散配置更加有序;个人在消费时考虑到我们地球现在所面临的资源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就会更加理智地选择,例如一个人在购买汽车时如果因为考虑到高耗能、高排放而放弃购买这种大功率的汽车,那么这种消费行为无疑是我们这个社会所提倡的。学者车耳在《为什么要去马尔代夫》一文中提到我们应该去马尔代夫看看这个国家是如何有效地将保护资源环境和发展经济结合的,他写道:“那里的洁净空气和环境,那里的朴实无华和公道价格,那里人的契约精神,我们都应好好感受。”“到了那里发现,每个岛屿都被一个国际酒店独家占用,没有竞争者,所以只要你知道酒店名称当地人就知道是哪个岛,不会出错。”“一个小小岛屿,两边居然像事先设计好似的分两个极端。再看看高出海平面只一米多的陆地,你会觉得如果人类放任气候变暖局面继续恶化,那印度洋上这些像珍珠一样美丽的海岛不知道哪一天就会被淹没!不过,即便马尔代夫真的有一天会由于气候变暖而被海水淹没,那么沉入海中的也是个生态岛屿,不会给印度洋带来多大污染。相比之下,以我们有“毒”的土地和化工品装修的楼堂馆所,假如中国沿海城市沉下去的话,倒是会给海洋造成空前灾难。”
然而,并不是每个国家和地区都能够做到像马尔代夫那样,毕竟不是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是旅游国家。马尔代夫的旅游产值高得吓人,因此它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方面占的比重可能比较小,而相比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都是最耗资源的产业。如何在逆境中更好地成长,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市场中要形成一种完整的契约精神,现下很多人强调契约自由和平等,却忽略契约信守和救济。市场行为主体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市场监督主体要加强监督功能和完善问责机制。其二,调整和完善自然资源价值的价格机制。通过以往的资源浪费和污染事件的处理结果来看,政府对于造成这种后果的责任主体往往是以罚款为主,但是对于原油泄漏造成的海洋污染和滥采矿产资源破坏的草场等来说,少量的罚款并不能弥补其后果造成的损失。其三,鉴于我在开头提到的一个生产者和多个生产者的问题,我并不是要说垄断,而恰恰相反,我要说明的是竞争问题。一个生产者最大的好处是责任主体容易定位。而全球化时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随着程度的加深,最后的结果可能会使行业和生产者之间的状态达到最优,或者说是生产者各司其职,这样一来,责任主体也是容易定位的。
最后,作为总结,我认为契约精神在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构建优良市场法治环境的关键,而契约精神的要想稳固地建立,靠的是经济伦理,说到底便是个人反馈,政府监管和企业有效执行。
[1]车耳. 为什么要去马尔代夫[J]. 世界知识,2013,18:64-65.
[2]龚天平,何为芳. 生态文明与经济伦理[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47-54.
[3]百度百科,契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