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知识能力;合作探究;情感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64-02
新课改下,课程功能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三个维度”的和谐发展。
三个维度分别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①经一段时间的课改实践后,认知到”三个维度”既不是割裂的,又不是外加的,而是语文教学本身综合性特点的体现。
我们只有充分理解这三个维度的内涵,才能真正明确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才能促生新的教育方法,改变教师教学理念,才能提升学生素质的提高,培养现实需要的人才。
1.不可忽视的知识与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以来,《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不宜刻意地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现象”。
但如果我们弱化了”基本知识与能力”这一主要教学目标,而大谈什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延伸目标,对基础相对差点的学生来说,无疑是空中楼阁。
课程实施中,传统的”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处于一种微妙的境地。
其实在新课标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哪个是主要目标,哪个是次要目标,但是在具体的课改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倍受关注与青睐,而且容易出”成果”因此许多老师的公开课都喜欢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成
了亮点进行操作。
在这种心态之下,语文教学和研究如果再坚持”基本知识与能力”就显得不能够与时俱进。
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不禁反思:语文教学的本质目标到底是什么?说白了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
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有鲜明的”工具性”,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
学生只有学好了”字、词、句、文”,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才会为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奠定坚实基础。
所以说这才是语文教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第一位的教学目标。
2.革新过程与方法
新课改下,外在明显的变化就是教学过程与方法的革新了。
新课改的变化就是要教师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
者转变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
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语文,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学生与教师能够平等对话。
故在新课改下,”合作探究”就成了常见的教学方式,老师更多的起到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
“合作探究”,围绕某一学习内容或主题,通过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共同探讨,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合作探究”过程中,合作的目标学生一定要明确,落实。
为了避免课堂出现肤浅的、形式化的、无效果的、乱糟糟的谈论,课堂探究应以解决问题为重点,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
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设置问题时,问题的内容、方向、范围学生探讨前一定要明确,做到合作的过程为能力培养这一目标服务。
讲解引导法,是新课改下不应舍弃的基本方法。
但要和传统意义上的”灌输”有区别。
首先适用于一些较难理解的课文和知识点,如一些完全通过自学学生不可能完全理解而需要集中讲授的新知
识和需要解释的内容等。
具体的来说,比如诗歌赏析,由于其特有的含蓄性,跳跃性,在学生自我解析过程中往往有些难度,因此诗歌的类型,赏析的角度,意象的理解,情感的把握,在必要的时候一定得讲解相关知识。
在关键时刻的讲解、引导,可以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索学习,从而快速的、准确的掌握新知识、避免自我摸索,自我学习的盲目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讲解更应该选择时机。
讲解时机应选择在学生对课文知识初步掌握的基础之上。
对相关知识有所积累、对一些问题有所认识,却未能”甚解”,这时穿插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地沿着老师的点拨去思考,进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学习的快感。
此外,讲解还应注意方式、方法。
引导的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为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有所收获的快感,所以这时依然不能”越俎代庖”,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
因此要”讲”中有”导”,为”导”而”讲”,“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积极主动探索求知领域的过程”。
通过探究、引导而获取的新知识,学生一般掌握的更牢固,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3.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似乎更强调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
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同时,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
学生的丰富情感要不被架空,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就不可忽视。
通过语言文字的研读、品味与揣摩,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学生在咀嚼、品味、推敲语言文字的同时,人文因素便会潜移默化地浸染其思想、情操,给学生以感染和熏陶。
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改的一重要内容。
与教学过程结合就是丰富课堂内容,使课堂知识和社会生活相联系,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语文教师应抓住课改和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机,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使课堂不仅成为传授知识的地方,更应成为德育渗透、塑造学生思想品质的阵地。
语文教科书所选的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典范。
学生不仅要掌握其语言表达的艺术,还要领悟其中蕴涵的人文美,品味作品的思想意蕴及其对认识生活、教育今人和陶冶性情方面的作用,努力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形成真、善、美价值观的人生态度,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拥有自己的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样学生在语文知识增长的同时,健全的人格也随着提升。
语文教学应该准确把握新课标的要求,把三个维度落到实处,三
维并重,融合一起。
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我们应该不断深入学习,冷静思考,不断反思,积极探索,让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新课程。
参考文献
[1]易淑英;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j]. 初中语文教学参考,2010(6): 89;
[2]留葵波;初中语文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j]. 初中语文教育,2011(6):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