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投资融资发展与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企业债券发行实施注册制有关事项的通知》和证监会发布《关于公开发行公
司债券实施注册制有关事项的通知》: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发行实施注册制。全面实施注册制
可以简化发行流程、提高发行效率,更好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1 政策环境——融资平台的发展脉络 1986年8月,国务院以“国函[1986]86号”同意上海利用外资32亿美元,用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工业技术改造和发展第三产业,投资南浦大桥、华亭宾馆等308个项目,由此1987年成立上海久事公司。 1992年上海市成立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等平台公司。 2002年起,重庆构建“1+8”融资平台模式。 2009年起,国开行将融资平台模式推广到乡镇一级。 2010年6月10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对融 资平台进行规范。 2014年8月31日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除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外,地方政 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举借债务。除法律另外规定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为任何单位 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 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推动地方融资平台转型改制进行市场化融资 2017年7月14-15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终身问责,倒查责任。 2018年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保障融资平台合理融资需求。 2019年6月10日,对存量隐形债务中的必要性项目,允许融资平台在不扩大建设规模和防范风险前提下 与金融机构协商继续融资。
1992(十四大)
2002(十六大)
2012(十八大)
融资平台—国有企业业转型:
97年《关于投资体制近期改革 方案》投融资平台公司登场
02年《关于加快市政公用业
特许经营模式的逐步完善: 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市政公
用项目推行特许经营制度
《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的意见》(国发〔2014〕43号) 规范清理融资平台
政府购买服务行为必须坚持先有预算,后购买服务, 政府购买服务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严禁 将建设工程作为购买服务项目,购买服务期限应限定 在年度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期限内等。
1 政策环境——地方政府债务政策 化解隐性债务的主要方式:
按照财政资金偿 还
出让政府股权以 及经营性国有资
产权益偿还
利用项目结转资 金、经营收入偿
2016
土储融资打补丁、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 财综4号、国办函88号、财预152号
2017
规范、清理、排查、整改
财预50号、62号、87号、89号、97号、财办金92号、国资 发财管192号
2018
切实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化解风 险;支持地方政府公开发债
发改办财金194号、财预34号、财金23号、财预28号、隐 性债务相关文件、国办发101号、国办发104号、地方政 府专项债通知
➢ 国有金融企业向参与地方建设的国有企业(含地方政府融 资平台公司)或PPP项目提供融资,应按照“穿透原则” 加强资本金审查,确保融资主体的资本金来源合法合规, 融资项目满足规定的资本金比例要求。若发现存在以“明 股实债”、股东借款、借贷资金等债务性资金和以公益性 资产、储备土地等方式违规出资或出资不实的问题,国有 金融企业不得向其提供融资。
➢ 2017年: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引导资金更多投向补短板、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的领域。今 年要完成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再开工15项重大水利工程,继续 加强轨道交通、民用和通用航空、电信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076亿 元。落实和完善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深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建市[2003]30号)引入BT模式
《关于进一步做好PPP项目示范工作 的通知》(财金[2015]57号)正式禁止 BT模式
《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 《关于推进PPP项目规范发
PPP模式推广至规范: 设的意见》国发〔2013〕36 展的实施意见》财金〔2019〕
号文开始推广PPP模式
10号文进一步规范PPP模式
债
规定期限内完成置换。
土地储备等领域资金。 地区财政金融风险。
务
风
新增债务限额化
推广PPP模式
融资行为规范化
险
市
明确了新增债务的 管理权限、分配方 法,对地方政府债
转变公共服务的供给方 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 风险,推动政府职能等
不允许地方政府采取一 些如明股实债的PPP、 产业基金、政府违规购
场 化
收入:国有资本收益 支出:依法确定
收入:社会保险缴款、 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 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
支出:社会保险支出
政府预算的特点
以收定支
全额纳入预算
支持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
当期平衡
专款专用
收支两条线
1 政策环境——地方政府债务政策
时间
事件
2008-2010 四万亿投资,融资平台模式爆发式增长
1 政策环境——投融资政策及模式演变路径
➢ 2016年: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今年要启动一批“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 。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以上、公路投资1.65万亿元,再开工2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水电核 电、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油气管网、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000 亿元。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以市场化方式筹集专项建设基金,推动地方融资平台转型改 制进行市场化融资,探索基础设施等资产证券化,扩大债券融资规模。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 作模式,用好1800亿元引导基金,依法严格履行合同,充分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热情。
➢ 2015年:多管齐下改革投融资体制。大幅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股权 投资基金。政府采取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设立基金等办法,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重点项目。 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 确保完成“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任务,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项目。铁路投资要保持在 8000亿元以上,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过8000亿元。棚改、铁路、水利等投资多箭齐发, 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使巨大的内需得到更多释放。
务限额管理。
长期改革。
买服务等变相举债手段。
1 政策环境——金融监管政策
《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对地 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融资 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金[2018]23号)
➢ 除购买地方政府债券外,不得直接或通过地方国有企事业 单位等间接渠道为地方政府及其部门提供任何形式的融资, 不得违规新增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不得要求地方 政府违法违规提供担保或承担偿债责任。不得提供债务性 资金作为地方建设项目、政府投资基金或PPP项目资本金。
1 政策环境——地方政府债务政策
政府预算的构成(政府的四本账)
一般公共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收入:税收、转移性收 入等
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 出,政府一般服务支出, 政府一般性支出、转移 支付等
收入:依法在一定期限内 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 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
支出:特定公共事业发展
表现形式
以政府投资基金、PPP和政府 购买服务等名义进行变相举债
要求地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增加政府债务或为其他 单位和个人的债务承担偿债责任;
以BT方式举借债务或以委托代建等名义变相举借债务; 使用带资承包方式建设政府投资项目,拖延支付工程
款; 由单位或企业直接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资,或地方政府
1 政策环境——投融资政策及模式演变路径
➢ 2018年: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今年要完成铁路投资7320亿元、公路水运投 资1.8万亿元左右,水利在建投资规模达到1万亿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实施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376亿元,比去年增加300亿元。落 实鼓励民间投资政策措施,在铁路、民航、油气、电信等领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项目,务必 使民间资本进得来、能发展。
标志性文件
2010
银监会主导融资平台清理规范工作
国发19号、财预412号、银监办发244号
2010-2012 基本平稳
2012
约束政府集资、BT、土储融资
财预463号、国土资发162号
2013
推动政府购买服务
国办发96号
2014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新预算法、国发43号、国发45号
2015
存量项目后续融资,鼓励PPP、政府购买服务 财综96号、国办发40号、国办发42号、PPP系列文件
《关于加大国有企业对公益性行 业投入的指导意见》(财建 〔2017〕743号)进一步确定了国 有企业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的 投融资主体之一
04年颁布《市政公 用事业特许经营管 理办法》
15年颁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 经营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特许经 营模式
《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
BT模式开始至禁止: 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分税制改革的实施 银行信贷、证券融资、信托融资、外资和资源性融资 等新型融资手段;
土地储备出让制度的建立完善; 投资审批制度的完善;
深化投融资机制改革,防范系统金融 风险; 《预算法》修正,开放地方政府发债 的融资渠道; 《政府投资条例》的颁布;
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建立;
1979
➢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持经济社 会薄弱环节时,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严格按 照市场化原则审慎合规授信,严格按照项目实际而不是政 府信用提供融资,严格遵守业务范围划分规定。严禁为地 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提供各类违规融资,不得要求或接受地 方政府出具任何形式明示或暗示承担偿债责任的文件,不 得通过任何形式违法违规增加地方政府债务负担。
➢ 2019年:合理扩大有效投资。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完成铁路投资8000 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再开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川藏铁路规划建设,加大城际 交通、物流、市政、灾害防治、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 施建设。201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776亿元,比2018年增加400亿元。创新项目融资方式, 适当降低基础设施等项目资本金比例,用好开发性金融工具,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 项目建设。落实民间投资支持政策,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1 政策环境——投融资政策及模式演变路径
➢ 2014年: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再推 出一批民间投资示范项目,优化投资结构,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 加到4576亿元,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 业等领域,发挥好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
1 政策环境——金融监管政策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银保监[2019]52号): 继续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依法明确存量债务偿债责任,规范支持地方政府债 券发行和配套融资,严禁违法违规提供新增融资。加大对脱离主业盲目扩张、高负债经营 企业风险的排查监测。稳妥化解集团客户信用风险,有序退出“僵尸企业”,推动企业部 门结构性去杠杆。
为企业单位融资提供担保; 地方政府及其部门通过金融机构排名、财政资金存放、
设立信贷目标等方式,直接或间接施压金融机构向政 府建设项目提供融资等。
不得以任何方式承诺回购社会资本方的投资本金,不 得以任何方式向社会资本方承诺最低收益,不得对有 限合伙基金等任何股权投资方式额外附加条款变相举 债;
严禁假借PPP项目名义变相举债,不得将项目融资偿 还责任交由地方政府承担;
2019
PPP规范发展,政府投资项目不得垫资建设
财金10号、财办金40号、政府投资条例、发改投资规 1098号、专项债相关规定
1 政策环境——地方政府债务政策
地方政府隐性债 务:地方政府在 法定债务限额之 外直接或者承诺 以财政资金偿还 以及违法提供担 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政府承担偿债或者担保责任
还
合规转化为企业 借新还旧、展期
经营性债务
等
1 政策环境——地方政府债务政策
债务管理预算化
债券发行程序化
风险处置标准化
规
范
严 控 债
要求地方政府将所有形式
要求地方政府实施举 统一地方债务风险划定标准
发
的地方债务全部纳入各自 预算管理,非债券债务在
债证券化,采取发行 专项债券的方式筹集
与级别,建立健全债务风险 应急处理机制,防范和化解
新常态下的地方政府投融资研究
1 政策环境 2 融资方式
3 案例分析
1 政策环境 2 融资方式
3 案例分析
1 政策环境——投融资政策及模式演变路径
以政府财政为主导
融资渠道及投资主体多元化
政府投资逐渐规范化
79年开始进行“拨改贷”的试点, 由财政拨款转变为银行贷款;
81年开始发行国债作为融资渠道; 88年建设资本金制度的建立;
司债券实施注册制有关事项的通知》: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发行实施注册制。全面实施注册制
可以简化发行流程、提高发行效率,更好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1 政策环境——融资平台的发展脉络 1986年8月,国务院以“国函[1986]86号”同意上海利用外资32亿美元,用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工业技术改造和发展第三产业,投资南浦大桥、华亭宾馆等308个项目,由此1987年成立上海久事公司。 1992年上海市成立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等平台公司。 2002年起,重庆构建“1+8”融资平台模式。 2009年起,国开行将融资平台模式推广到乡镇一级。 2010年6月10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对融 资平台进行规范。 2014年8月31日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除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外,地方政 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举借债务。除法律另外规定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为任何单位 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 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推动地方融资平台转型改制进行市场化融资 2017年7月14-15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终身问责,倒查责任。 2018年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保障融资平台合理融资需求。 2019年6月10日,对存量隐形债务中的必要性项目,允许融资平台在不扩大建设规模和防范风险前提下 与金融机构协商继续融资。
1992(十四大)
2002(十六大)
2012(十八大)
融资平台—国有企业业转型:
97年《关于投资体制近期改革 方案》投融资平台公司登场
02年《关于加快市政公用业
特许经营模式的逐步完善: 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市政公
用项目推行特许经营制度
《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的意见》(国发〔2014〕43号) 规范清理融资平台
政府购买服务行为必须坚持先有预算,后购买服务, 政府购买服务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严禁 将建设工程作为购买服务项目,购买服务期限应限定 在年度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期限内等。
1 政策环境——地方政府债务政策 化解隐性债务的主要方式:
按照财政资金偿 还
出让政府股权以 及经营性国有资
产权益偿还
利用项目结转资 金、经营收入偿
2016
土储融资打补丁、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 财综4号、国办函88号、财预152号
2017
规范、清理、排查、整改
财预50号、62号、87号、89号、97号、财办金92号、国资 发财管192号
2018
切实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化解风 险;支持地方政府公开发债
发改办财金194号、财预34号、财金23号、财预28号、隐 性债务相关文件、国办发101号、国办发104号、地方政 府专项债通知
➢ 国有金融企业向参与地方建设的国有企业(含地方政府融 资平台公司)或PPP项目提供融资,应按照“穿透原则” 加强资本金审查,确保融资主体的资本金来源合法合规, 融资项目满足规定的资本金比例要求。若发现存在以“明 股实债”、股东借款、借贷资金等债务性资金和以公益性 资产、储备土地等方式违规出资或出资不实的问题,国有 金融企业不得向其提供融资。
➢ 2017年: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引导资金更多投向补短板、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的领域。今 年要完成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再开工15项重大水利工程,继续 加强轨道交通、民用和通用航空、电信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076亿 元。落实和完善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深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建市[2003]30号)引入BT模式
《关于进一步做好PPP项目示范工作 的通知》(财金[2015]57号)正式禁止 BT模式
《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 《关于推进PPP项目规范发
PPP模式推广至规范: 设的意见》国发〔2013〕36 展的实施意见》财金〔2019〕
号文开始推广PPP模式
10号文进一步规范PPP模式
债
规定期限内完成置换。
土地储备等领域资金。 地区财政金融风险。
务
风
新增债务限额化
推广PPP模式
融资行为规范化
险
市
明确了新增债务的 管理权限、分配方 法,对地方政府债
转变公共服务的供给方 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 风险,推动政府职能等
不允许地方政府采取一 些如明股实债的PPP、 产业基金、政府违规购
场 化
收入:国有资本收益 支出:依法确定
收入:社会保险缴款、 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 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
支出:社会保险支出
政府预算的特点
以收定支
全额纳入预算
支持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
当期平衡
专款专用
收支两条线
1 政策环境——地方政府债务政策
时间
事件
2008-2010 四万亿投资,融资平台模式爆发式增长
1 政策环境——投融资政策及模式演变路径
➢ 2016年: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今年要启动一批“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 。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以上、公路投资1.65万亿元,再开工2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水电核 电、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油气管网、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000 亿元。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以市场化方式筹集专项建设基金,推动地方融资平台转型改 制进行市场化融资,探索基础设施等资产证券化,扩大债券融资规模。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 作模式,用好1800亿元引导基金,依法严格履行合同,充分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热情。
➢ 2015年:多管齐下改革投融资体制。大幅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股权 投资基金。政府采取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设立基金等办法,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重点项目。 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 确保完成“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任务,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项目。铁路投资要保持在 8000亿元以上,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过8000亿元。棚改、铁路、水利等投资多箭齐发, 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使巨大的内需得到更多释放。
务限额管理。
长期改革。
买服务等变相举债手段。
1 政策环境——金融监管政策
《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对地 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融资 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金[2018]23号)
➢ 除购买地方政府债券外,不得直接或通过地方国有企事业 单位等间接渠道为地方政府及其部门提供任何形式的融资, 不得违规新增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不得要求地方 政府违法违规提供担保或承担偿债责任。不得提供债务性 资金作为地方建设项目、政府投资基金或PPP项目资本金。
1 政策环境——地方政府债务政策
政府预算的构成(政府的四本账)
一般公共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收入:税收、转移性收 入等
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 出,政府一般服务支出, 政府一般性支出、转移 支付等
收入:依法在一定期限内 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 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
支出:特定公共事业发展
表现形式
以政府投资基金、PPP和政府 购买服务等名义进行变相举债
要求地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增加政府债务或为其他 单位和个人的债务承担偿债责任;
以BT方式举借债务或以委托代建等名义变相举借债务; 使用带资承包方式建设政府投资项目,拖延支付工程
款; 由单位或企业直接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资,或地方政府
1 政策环境——投融资政策及模式演变路径
➢ 2018年: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今年要完成铁路投资7320亿元、公路水运投 资1.8万亿元左右,水利在建投资规模达到1万亿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实施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376亿元,比去年增加300亿元。落 实鼓励民间投资政策措施,在铁路、民航、油气、电信等领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项目,务必 使民间资本进得来、能发展。
标志性文件
2010
银监会主导融资平台清理规范工作
国发19号、财预412号、银监办发244号
2010-2012 基本平稳
2012
约束政府集资、BT、土储融资
财预463号、国土资发162号
2013
推动政府购买服务
国办发96号
2014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新预算法、国发43号、国发45号
2015
存量项目后续融资,鼓励PPP、政府购买服务 财综96号、国办发40号、国办发42号、PPP系列文件
《关于加大国有企业对公益性行 业投入的指导意见》(财建 〔2017〕743号)进一步确定了国 有企业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的 投融资主体之一
04年颁布《市政公 用事业特许经营管 理办法》
15年颁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 经营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特许经 营模式
《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
BT模式开始至禁止: 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分税制改革的实施 银行信贷、证券融资、信托融资、外资和资源性融资 等新型融资手段;
土地储备出让制度的建立完善; 投资审批制度的完善;
深化投融资机制改革,防范系统金融 风险; 《预算法》修正,开放地方政府发债 的融资渠道; 《政府投资条例》的颁布;
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建立;
1979
➢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持经济社 会薄弱环节时,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严格按 照市场化原则审慎合规授信,严格按照项目实际而不是政 府信用提供融资,严格遵守业务范围划分规定。严禁为地 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提供各类违规融资,不得要求或接受地 方政府出具任何形式明示或暗示承担偿债责任的文件,不 得通过任何形式违法违规增加地方政府债务负担。
➢ 2019年:合理扩大有效投资。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完成铁路投资8000 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再开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川藏铁路规划建设,加大城际 交通、物流、市政、灾害防治、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 施建设。201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776亿元,比2018年增加400亿元。创新项目融资方式, 适当降低基础设施等项目资本金比例,用好开发性金融工具,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 项目建设。落实民间投资支持政策,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1 政策环境——投融资政策及模式演变路径
➢ 2014年: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再推 出一批民间投资示范项目,优化投资结构,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 加到4576亿元,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 业等领域,发挥好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
1 政策环境——金融监管政策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银保监[2019]52号): 继续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依法明确存量债务偿债责任,规范支持地方政府债 券发行和配套融资,严禁违法违规提供新增融资。加大对脱离主业盲目扩张、高负债经营 企业风险的排查监测。稳妥化解集团客户信用风险,有序退出“僵尸企业”,推动企业部 门结构性去杠杆。
为企业单位融资提供担保; 地方政府及其部门通过金融机构排名、财政资金存放、
设立信贷目标等方式,直接或间接施压金融机构向政 府建设项目提供融资等。
不得以任何方式承诺回购社会资本方的投资本金,不 得以任何方式向社会资本方承诺最低收益,不得对有 限合伙基金等任何股权投资方式额外附加条款变相举 债;
严禁假借PPP项目名义变相举债,不得将项目融资偿 还责任交由地方政府承担;
2019
PPP规范发展,政府投资项目不得垫资建设
财金10号、财办金40号、政府投资条例、发改投资规 1098号、专项债相关规定
1 政策环境——地方政府债务政策
地方政府隐性债 务:地方政府在 法定债务限额之 外直接或者承诺 以财政资金偿还 以及违法提供担 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政府承担偿债或者担保责任
还
合规转化为企业 借新还旧、展期
经营性债务
等
1 政策环境——地方政府债务政策
债务管理预算化
债券发行程序化
风险处置标准化
规
范
严 控 债
要求地方政府将所有形式
要求地方政府实施举 统一地方债务风险划定标准
发
的地方债务全部纳入各自 预算管理,非债券债务在
债证券化,采取发行 专项债券的方式筹集
与级别,建立健全债务风险 应急处理机制,防范和化解
新常态下的地方政府投融资研究
1 政策环境 2 融资方式
3 案例分析
1 政策环境 2 融资方式
3 案例分析
1 政策环境——投融资政策及模式演变路径
以政府财政为主导
融资渠道及投资主体多元化
政府投资逐渐规范化
79年开始进行“拨改贷”的试点, 由财政拨款转变为银行贷款;
81年开始发行国债作为融资渠道; 88年建设资本金制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