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第一节小学生的情绪和情感

(一)小学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

1小学儿童阶段是平静的、愉快的(压力比较小)

2情感内容和表现方式不断地丰富

3情感的深刻性逐渐增加,高级的社会性情感迅速发展

4情感的稳定性和可控性迅速提高

(二)小学儿童积极情感的培养

1提高小学生的认识水平

2创设积极地教学情境

3培养小学生调控情绪的能力

4促进小学生高级情感的发展

第二节小学生的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是指人与人在交往中所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二、类别: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

1、亲子关系:(逐渐减弱)

特点:①小学低年级儿童对父母依赖完全服从,与父母保持信任和亲密的依恋关系,父母控制比较多。

②小学高年级对父母依恋关系的减弱,开始走向独立,对父母的权威从完全的信服到开始表现出富有批判性的

怀疑和思考,同伴依恋开始取代亲子依恋。

2、同伴关系:两种表现同伴接纳(群体对个体的态度)和友谊关系(个体之间的情感联系)

(1)友谊关系①塞尔曼划分友谊关系的五阶段尚不稳定的友谊阶段(幼儿园)——单向帮助阶段(低年级)——互惠阶段(中年级,顺利时的合作)——真正的友谊阶段(高年级,弊端是求同)——自主的共存阶段(存异)

②择友标准a直接接触关系(小低)b直接接受关系(小低)c敬慕关系(小高)d其他关系

③择友的特点同质性和趋上性

(2)同伴接纳性:a根据儿童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分为人缘型、嫌弃型、孤立型和中间型

b影响因素:行为特征、能力和学习成绩、性格特征、身体特征、其他附加特征、教师因素

(3)同伴群体:正式群体(班集体)和非正式群体(特征:自发性、相似性、相容性、畅通性、权威性、排他性)对小团体的态度:a了解小团体人数组成和地位,了解其动向b对不同性质的小团体采用不同的方法,

积极型支持,中间型引导,消极型进行改造,破坏型进行瓦解,关键是瓦解核心人物。

3、师生关系:(1)小学儿童对教师的态度:低年级敬畏崇拜绝对的服从,有极强的向师性,关注教师的外部特征:从

三年级开始教师权威性得到挑战,对教师有了不同的态度,开始关注教师的内在特征,如公正、能力、

人品等

(2)教师对儿童的态度:合理期望

小学生的交往问题:

(1)人际孤独:特指小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因交往障碍而产生的孤独体验。

原因:a环境因素陌生、封闭、突变的环境b儿童自我意识增强(高年级)c自我评价不当自卑或自负d自身存在情绪情感障碍,内心不强大:害羞恐惧、愤怒、嫉妒

(2)自我中心:指小学生为人处世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不考虑别人的利益和感受,而且容易固执己见的一种状态(完全是环境造成的,家长和教师给予过多的关注)

(3)社交恐惧:小学生对日常的交往活动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强烈恐惧和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出现回避反应的一种人际交往障碍

原因:主观;早期的创伤体验,消极的自我暗示,性格特征(胆小孤僻羞怯依赖性强敏感)

客观:社会家庭文化因素

(4)攻击性行为:攻击是指一种意图伤害他人的行为,是对社会关系的一种破坏。

种类: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

原因:生物性因素(激素胆汁质)

环境因素(诱因、榜样示范、外部强化、环境中有示意的被攻击对象)

表现特点:a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低年级主要是工具性攻击和身体攻击,高年级是敌意性攻击和言语攻击b具有性别差异,男孩的攻击性行为频率多于女孩;攻击的对象也有性别差异,儿童对

女孩的攻击强度和攻击频率较低

第三节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1、总体趋势:向上,小学阶段处于客观化时期,特点是获得社会化自我(自我意识的三阶段自我中心期、客观化时期、

主观化时期)

2、自我意识发展速度不均衡,小学一到三、五到六处于上升期,小三到小五处于平稳期

3、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全面性、稳定性在全面提升

4、小学生自我体验的发展:低年级愉快感、愤怒感;小学二年级后自尊、感羞愧感和委屈感出现。自尊感开始分化

有学业成就自尊(不同学科的学业成就自尊)、社会交往自尊(伙伴关系的自尊、家庭人际关系的自尊)和身体的自尊(外貌长相的自尊和运动能力的自尊)

5、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发展,低年级和高年级自我控制分数高而低年级自我控制分数低

第四节小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明显的性格差异

竞争型、依赖型、参与型、回避型、独立型

第五节性别角色发展

(一)

1、性别角色:是指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2、性别角色的发展:指以儿童性别概念的获得为前提,直到进一步掌握男孩和女孩不同的行为标准的整个过程

3、性别发展的过程和特点:a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的知识(2~3岁)b自我中心的认识性别角色(3~5、6)c刻板性的认识性别角色(6~7)d小学生性别角色知识更加丰富稳定和灵活,性别成见少了(中年级)e 随着青春期的临近和性意识的觉醒,儿童会产生强烈的与性别相联系的期望,重回早期所曾有的性别角色的刻板状态(高年级)f性别偏爱的变化,悦纳。儿童偏爱与自己同性别成员的角色和活动g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性别角色的分化更加鲜明突出,更有意识的采纳和选择符合自身性别的角色行为为。

(二)影响性别角色发展因素

1、生物因素:激素荷尔蒙

2、社会因素:父母、教师、社会舆论

父母教师:态度直接引导儿童朝符合自己性别的行为方向发展;行为是儿童性别行为的模仿对象;

对儿童性别行为的强化很重要。

第六节小学学儿童智力发展差异与教育

(一)超常儿童(智力130以上)

特点:观察敏锐、全面、细致、深刻;注意又稳定又集中又善于分配,自控能力强;记忆又快又准保持时间长,回忆准确率高;思维灵活、发散、集中、独创;想象丰富,新颖奇特;好奇心、求知欲极为旺盛;学习策略方法好

对策:加快进度,加速升级(易造成儿童心理发展不平衡);丰富课程内,对儿童进行单独辅导;抽离式教育;单独设置特殊班级

第七节认知风格差异及教育

(一)定义:个体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二)表现:

1、场独立型:理科学科占优势;要求教师讲课严谨清晰,有独立思考空间;自己解决问题;学习占

优势

场依存型:文科艺术更占优势;喜欢松散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寻求帮助;交往上占优势,社会性

2、冲动型:思维敏捷;精确性差;成绩较差,阅读困难;关注整体

沉思型:反应慢;精确性高;成绩好,记忆理解好,创造力好;关注细节

3、同时型:右脑占优势,发散思维好

继时型:左脑占优势,思维严密集中

第八节言语能力的发展

(一)小学阶段言语发展主要任务:口头言语发展(语用能力)和书面言语的发展(读写能力)

(二)小学阶段语用能力发展特点:小学生对自己的见解的表达越来越详细;小学儿童在会话过程中能有效的运用策略;对会话含义的理解逐渐加深(习语、隐喻、反语、玩笑话);对会话活动的维持能力在增强(时间、主题)

(三)口头言语训练发展对策:1、训练儿童说话完整2、加强口头教具的练习3、加强朗读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4、加强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对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