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张立慧

【摘要】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但目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存在缺乏自主性及坚持性等问题,原因在于家长的过度爱护,认为孩子小,能力差,可从增强幼儿生活自理意识,有效交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巩固幼儿生活自理行为等方面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原因,培养策略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所谓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它是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等等。

1.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现状

1.1幼儿缺乏自主性

在如今的家庭中,幼儿的所有事都有父母包办,父母都重视对幼儿智力的投资,轻视了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虽然在幼儿园,凡是幼儿能做的事,教师都注意培养幼儿自己学着做,从小养成幼儿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常溺爱幼儿,怕幼儿自己吃不饱或太慢而急于去喂他,幼儿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办,养成幼儿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1.2幼儿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巧

幼儿因为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父母不是去教幼儿,而是去代替幼儿做,例如,早上幼儿努力而吃力地穿着衣服,谁知家长看到,马上就等不及了,三两下,就帮幼儿穿好。也许是时间,也许就是家长的耐心不够,总之,没有教会幼儿自理的技能,也是导致幼儿不会自理的重要因素。

1.3幼儿缺乏坚持性

当幼儿刚学会自己穿衣服,吃饭,大小便时,幼儿的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和表扬。幼儿学会之后不久便失去兴趣,此时,父母就代替幼儿去完成,时间久了,幼儿也就不再去自己动手。

2.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原因分析

2.1家长过度爱护

许多事情应该孩子自己去做的,家长总是喜欢帮忙代办,孩子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家里的大人都围着孩子转,哄孩子开心,认为只要孩子能吃能睡就好。因此,许多孩子吃饭都是家长追在后面喂,或边吃饭边看电视;帮幼儿穿脱衣服,解大小便,成人认为这些都是义不容辞的事,他们并不知道这样的处处包办,孩子的独立愿望会随之消失,形成依赖心理,从而导致发展迟缓。

2.2认为孩子小,能力差

家长都认为,孩子小,以后学也不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听见孩子有这样的请求:“我来帮忙洗,我来拿,我去送等等”。但是得到的回答却是:“不行,你还小,不会做的”。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而然的就学会自己穿衣吃饭,现在孩子小,不用急着让他们自己动手,而且越小越难教,孩子大了,学得快。因此这样教养的孩子在家中一切需要自己动手的事,几乎全由大人包办,养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使得各方面的发展,与其他孩子有着明显的差距。

2.3怕麻烦,嫌孩子动作慢

由于幼儿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手眼协调还不够。让孩子自己吃饭常常会撒的桌上地上都是,家长嫌脏,认为还不如自己喂的快;有的孩子要自己洗手,结果手没洗干净,还弄湿了衣服,家长后悔没帮孩子洗;孩子非要自己穿衣服,结果衣服穿反,还有重穿,耽误了上班的时间等等,所以许多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做,不如自己做,即节省时间,又减少避免麻烦。其实家长这种拒绝孩子动手做,包办代替的做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妨碍了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

3.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策略

了解幼儿生活自理能的现状及原因,是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是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3.1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家长无条件的包办代替,由此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父母会帮忙做好。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2有效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

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幼儿不会洗脸,就谈不上把脸洗干净;幼儿不知道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谈不上把玩具物归原处……也就是说,即使幼儿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自理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

3.2.1寓教于乐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如穿脱裤子的儿歌:小朋友,穿裤子,先把前后看仔细,在让两脚穿山洞,一脚钻进左山洞,一脚钻进右山洞,比比哪只先出洞。

3.2.2因材施教

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性,要求就有所区别。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就可以适当提高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弱的幼儿,就相对降低要求,不可一味的强求,更不可鄙视幼儿,须因材施教。

3.2.3循序渐进

幼儿获得初步的生活自理技巧之后,要注意提高幼儿做事的速度、质量等,如在吃饭的时候,有的幼儿总会撒饭粒,经过教师的示范和培养,他们掌握了吃饭的技巧,渐渐地进步。

3.3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行为

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练习。教师要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3.3.1在生活活动中巩固

入厕、盥洗等无处不体现着幼儿生活自理的水平,教师和家长都要抓住这个关键期,指导、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形成习惯,巩固行为。例如,大小便后要求幼儿自觉整理好衣裤,餐前便后要求幼儿能正确洗手,饭后要求幼儿正确漱口的习惯。

3.3.2在区角活动中巩固

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掌握技巧、练习技巧、巩固技巧。比如在“过家家”游戏中,给布娃娃穿衣服、梳头、扎小辫;给妹妹系蝴蝶结(练习系鞋带);给开口娃娃喂饭(学习使用勺子)等等,使平时所掌握的自我服务的技能能得到进一步巩固的机会和条件。

综上所述,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自理能力,能为其一生奠定基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的教育就能凑效的,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家长要充分认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在孩子一生发展中的作用。教他们正确的自理方法,多指导、多鼓励、少指责,要多一些耐心和等待,相信我们的孩子有能力自我服务。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较强的自理能力才能实现,最终形成良好生活习惯,是孩子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陈鹤琴.活教育的教学原则[M].上海.新华书店出版,1948: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07-113.

[3]胡杰容,马德峰.独生子女社会化研究述评[J].青年研究,2000(12):11.

[4]徐勇,周克克.3至6岁儿童母亲鼓励话语分析[J].幼儿教育科学版,2007(3):16.

[5]孙云晓.习惯决定命运[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6:24-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