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知识与技能】
1.能指出塔里木盆地的范围以及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3.以活动形式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路线以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层层递进、互为关联的问题探究活动,说出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归纳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通过趣味论坛贴吧模拟活动,以西气东输为例,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将要教与学的内容通过顺次开展的体验式、生成性、多样化的成块活动来实施和完成。

让学生在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中体验、探索、求知、收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关心我国油气资源国情,增强因地制宜、区域共谋发展的观念以及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西气东输工程。

【教学难点】
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工具】
用教学课件ppt引领课堂教学,用学生活动材料增加学生参与地理课堂和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出示图片)一起来看,图片所示是哪个地区
生:新疆
师:对,上节课我们学的就是西北地区而新疆就是西北一个特别的地区,我们上节课用什么地形特征来形容新疆地区
生:三山夹两盆
师:对,(结合图片回忆新疆的地形图)所以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疆的一个宝地——塔里木盆地
【设计意图】
将上节课的知识点引出课堂主题,在回忆中增加新奇吸引学生注意力,快速进入课堂教学。

【讲授新课】
(板书)一、认识塔里木盆地
(板书)1.位置
教师结合新疆的地形图带领学生一起认识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新疆的南部,天山和昆仑山之间,再展现这里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教师带领学生欣赏情境1,展示一系列新疆荒漠的景观图片
师:看完图片后你们对塔里木盆地有什么感受
生:干旱,荒凉一片
【设计意图】以图片展示引出课本第一个标题沙漠戈壁广布的自然环境,从而引伸出第一个自然环境气候
(板书)2.自然环境
师:根据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塔里木盆地显著的气候特征怎样?
生:干旱
结合地图带领学生探讨是什么气候,同时在图中找出主要的地形,河流
(板书)(1)气候:干旱,温带大陆性气候
(2)地形:盆地(塔里木盆地)、山地(天山、昆仑山脉)
(3)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师:内蒙古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同样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什么这里却沙漠戈壁广布而内蒙古高原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呢?
结合书本图8.17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塔里木盆地干旱的原因,从地形、海陆位置、气候方面分析
(板书)(3)干旱的原因
师:我们从图8.17 中看到塔里木盆地离北冰洋、太平洋、地中海、印度洋都怎么样啊?
生:非常远
师:对,所以这里非常干旱的一个原因是海陆位置,距海远。

除此以外你们还能看出什么原因呢?
生:周围被山地包围……气候干旱……
师:是的,同学们答的非常好,因为山地的阻挡了水汽的深入再加上原本就干旱的气候条件造成了塔里木盆地非常的干旱,孕育了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过渡)师:是不是塔里木盆地就此沦为荒地,没有人类在此生产生活了呢?那我们一起欣赏下一个情境
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情境2,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农业和一些特产,以生机勃勃的面貌引出新的概念绿洲
师:这些农田和水果都在哪里生产啊?荒漠中?
生:绿洲上
师:看来大家都复习的很好,那我们结合活动课以及图8.18认识绿洲和人们
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板书)3.绿洲
(1)分布
(2)原因
(3)城镇、交通线与绿洲的关系
师:图8.18所示的绿色区域代表的是什么地理事物?
生:绿洲。

师:绿洲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什么位置?
生:塔里木盆地的边缘。

师:为什么会有绿洲形成?
生:因为有水源,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师:回答的非常好,那么这里主要有哪些城镇?它们分布有什么特点?
生:库尔勒、轮台、库车……形成环状分布和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很像。

师:对,非常棒可以联想到澳大利亚的气候。

那我们再看看图例,这里黑白相间和红色的线段代表的是什么?
生:黑白是铁路线,红色线代表公路
师:大家找的很准那么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交通线和城镇与绿洲有什么关系呢?生: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这里主要是水源充足的绿洲分布地。

师:是不是所有的交通线都与绿洲相伴而行?
生:不是,还有公路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
(过渡)师:(展示图片)这里有两条沙漠里的公路,那我们为什么在恶劣的沙漠环境下修建这两条公路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看第二个问题
(板书)二、开发塔里木盆地
结合图8.19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塔里木盆地的资源
师:图8.19给我们带来什么信息呢?
(板书)1.资源
生: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其中天然气占全国陆上总储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师:答的很好,所以我们在沙漠中修建修建公路就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塔里木盆地,促进南疆的经济发展。

师:那我们怎样开发塔里木盆地的呢?结合背面的活动课我们来做个游戏,假如你们是这个工程的某个负责人,在论坛发了一个帖子,然后有很多的民众来向你们提问,分四组回答,那你就要用课本的知识帮他们解惑了,那我们先把帖子发出去,你们在刷新期间赶紧的看看正文以及活动课的内容……
(板书)2.西气东输工程
师:好了,我们刷新看看第一个问题,哟,看这对话框是会员土豪啊,可惜没什
么文化哈。

2楼:敢问楼主,什么是“西气东输”?
生:西气东输就是将西部的天然气资源运往到东部。

师:嗯回答的很好,那我们刷新看看又出来了什么问题。

3楼:从西到东!那么远?那沿途一定经过不少地方啊?经过安徽省吗
师:看来是我们的老乡啊,安徽人,那第二组的同学有没有愿意帮助这位老乡的呢?
(板书)1.线路
生:有两条路线,其中一线工程从塔里木盆地的轮南到东部的上海,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
二线工程从霍尔果斯口岸到广州,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湖北、江西、广东,可以看出一线经过我们安徽。

结合课件图片带领学生对西气东输工程的路线有一定的认识,其中要简要地了解他们的起始点,经过的省区,还有就是对一线三次穿过黄河做一简单介绍,二线由于进口中亚地区的天然气所以输气量大。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棒,那我们看看又刷新什么内容呢?
4楼:距离最长、投资最多、施工条件最复杂,那为什么还要千里迢迢地输气呢?生: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西部地区能源优势;带动就业: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结构;使东部环境得到改善……
(板书)2.意义
师:这个问题也就是问我们修建这个工程的意义,好,我们来看看最后一组会遇到什么问题。

5楼:工程这么大,那肯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吧!
生:为避免在西气东输的施工过程中破坏环境,工程严格规定28米宽的施工区域。

工程施工绝不允许超出此范围,施工中尽量避免破坏植被,废弃物全部回收处理,土石方全部回填,工程完成后恢复植被面貌
师:是的,就是活动课最后一个框表告诉我们塔里木盆地环境脆弱,在开发利用油气资源带来经济增长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避免破坏环境,工程完成后恢复植被覆盖并加强绿洲的环境保护这就体现了双赢,即生态和环境的双赢。

【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就是对塔里木盆地做一介绍,首先要知道它的地理位置,其次了解他的自然环境,突出干旱的特征,然后学习绿洲知道绿洲与当地城镇交通线的关系。

第二个要了解的就是塔里木盆地的资源,油气资源丰富,然后对西气东输工程有一定的认识。

【课堂训练】
1.我国最大的盆地是( B )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吐鲁番盆地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以下区域最合适的是( D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山东丘陵地区
C.雅鲁藏布江谷地 D.塔里木河下游地区
3.塔里木盆地中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A )
A、绿洲地区
B、沙漠地区
C、盐沼泽地区
D、沙漠和绿洲
4以下对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说法错误的是( B )
A.起于塔里木盆地,终于东部沿海地区
B.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
C.促进了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开发
D.为缓解东部沿海地区油气资源紧张做出了贡献
【板书设计】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一、认识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1、位置: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
2、自然环境——沙漠戈壁广布
(1)地形:中间盆地,四周被山地包围
(2)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温差大
(3)河流:塔里木河——最大的内流河
(4)原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气候因素
3、绿洲
(1)分布: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河流沿岸
(2)原因:水源(高山冰雪融和水山地降水)
(3)城镇、交通线与绿洲的关系
二、开发塔里木盆地
1、资源:油气(天然气占全国陆上总量1/4左右)
2、西气东输工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1)线路
(2)意义
【教学反思】
本节课最大的问题就是开篇的引导有点死板,其次上课时的语气有时不当,还有课堂上时有衔接上的尴尬或者口语的错误,争取以后多多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