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文字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佛教是中国本土思想文化浸润的宗教,不 同于印度早期佛教,“印度早期佛教宣传出家之后 就不再关心世俗之事,与家庭完全脱离关系,也不 再关心国家大事,也不敬仰父母。中国佛教……僧 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 君爱国。所以中国的寺院有的称为‘护国寺’,有 的称‘报国寺’。他们认为佛教为国家培养大德之 人,是大忠大孝。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本体论—伦理学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 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不 成元无此理,直待有君臣父子,却旋将道理入 在里面。
——《朱子语类》
认识论
虽草木,亦有理存焉。一草一木,岂不可 以格。
——《朱子语类》卷十八
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 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周敦颐
邵雍
张载
本体论
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 —《张子全书·正蒙》
程颢(明道先生) 程颐(伊川先生) 朱熹(考亭先生)
本体论
天理云者,这一个道理,更有甚穷已。不 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得之者,故大行不加, 穷居不损。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法无内外,万善同归;教有深浅,殊途共致。 ——《历代三宝记》卷一二
武德七年(624),唐高祖幸国学释奠, “命博士徐旷讲《孝经》,沙门慧乘讲《心 经》,道士刘进喜讲《老子》。”
本伦认 体理识 论学论
道家 儒家
本体论 道
?
方法论 清静无为 无为而治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
陈寅恪认为: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以及日常 观念等许多基本方面,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 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在意识形态 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特别是释)却风靡数百 年。儒家传统中没有像佛学那么细密严谨的思辨理 论体系。自南朝到韩愈,儒学反佛多从社会效用、 现实利害立论,进行外在的批判,真能入室操戈, 吸收改造释道哲理,进行内在批判的,则要等到宋 明理学了。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门四句教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门四句教
知行合一
《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 好好色,如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 属行,只见那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 又立一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 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臭了,不是闻了后 别立一个心去恶。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门四句教
思考:王阳明的“格物”与朱熹的“格 物”有何区别?
基督教简史
公元1世纪中叶,产生于罗马统治下的犹太人中间。
理学家李滉和明伦堂
理学家将“天理”、“人欲”对立起来,进 而以天理遏制人欲,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 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的约束。
——张岱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为其子崇宪执柯娶刘珙之女,而奄有其身后巨 万之财。又诱引尼姑二人以为宠妾,每之官则与之 偕行,谓其能修身,可乎?冢妇不夫而自孕,诸子 盗牛而宰杀,谓其能齐家,可乎?
——《传习录上》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门四句教
致良知
还有另一个关于王守仁弟子的故事。这位 弟子有一次半夜里捉到一个小偷,便对小偷讲 说“良知”的道理。那小偷笑着问道:“请问, 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天气很热,王守仁的这 个弟子请小偷脱掉外衣,随后又请他脱掉内衣, 小偷都照办了。接下去请小偷脱掉裤子时,小 偷犹豫说,这恐怕不妥吧。王守仁的弟子便对 小偷说:“这便是你的良知!”
北京一零一中学 孙淑松
宋明理学
陕西扶风县 法门寺地宫 出土的佛指 舍利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 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 义,父子之情。
——韩愈《谏迎佛骨表》
佛道盛行的缩影──另类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自幼饱读儒家经书。后一度
信奉道教,对阴阳、五行、星算无所不 通。后来梁武帝又崇奉佛教,多次“舍 身”同泰寺,群臣只能以巨额钱财赎回, 推崇佛教达到戏剧性的高潮。
——《象山先生年谱》
陆九渊
理学
心学
本体论 理在万物
理在心中
认识论 格物致知
发明本心
•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 于吾心。
•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传习录》
龙场悟道
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 “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之中 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寂 ”不是无)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 时明白(“明白”是显现而不是创生)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沈继祖弹劾朱熹
思考:该材料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王阳明早年对程朱理学的“格物 致知”深信不疑。他曾面对翠竹,穷 格七天七夜也没有得到其理,反而因 思虑过度而致疾。
思考:该材料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 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 宙。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
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 与天同。为学只是理会此。
——朱熹《近思录》
朱熹首先提出“四书”之名,对它们加以注释 并编著《四书章句集注》等书。元以后的科举考试, 都首重“四书”,并以朱熹的注解作为释读的惟一 标准。
理学的新发展
本伦 认 体理 识 论学 论
宋明理学……以释道的宇宙论、认识论的 理论成果为领域和材料,再建孔孟传统。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二程遗书》卷二上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 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 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 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朱文公集》
本体论
(程颐和朱熹)认为,我们所见的宇宙,不 仅是“气”聚而生,还因为其中有它各自的 “理”;万物各从其类,因为“气”的聚结,各 依不同的“理”。花之所以成为花,是因为它的 “气”按照花的“理”而聚结,于是便生成为花; 叶所以成为叶,因为它的“气”是按照叶的“理” 聚结,因此便生成为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