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控制方法(标准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控制方法(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41

安全管理控制方法(标准版)

一、安全控制的原则

1.管理控制

管理学认为,管理就是控制。管理活动由四个方面的要素组成。

一是控制者,即管理者和领导者。前者执行的主要是程序性控制、例行(常规)控制,后者执行的是职权性控制、例外(非常规)控制。

二是控制对象,包括管理要素中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

三是控制手段和工具,主要包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法规、计算机、信息等。组织机构和管理法规保障控制活动的顺利进行,计算机可以提高控制效率,信息是管理活动沟通情况的桥梁。

四是控制成果。管理学上的控制分为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目

标控制、行为控制、资源使用管理、结果控制等。

2.安全管理控制

安全管理控制是运用管理控制的基本原理对生产系统中的危险因素和事故隐患进行的控制的过程。

实施安全管理控制的过程包括三个基本步骤:

一是建立安全生产的判断标准(指安全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确定的对优良程度的要求);

二是衡量安全生产实际管理活动与预定目标的偏差(通过获取、处理、解释事故、风险、隐患等安全管理信息),确定如何采取纠正上述偏差状态的措施);

三是采取相应安全管理、安全教育以及安全工程技术等措施纠正不良偏差或隐患。

3.安全管理控制原则

1)闭环控制原则

2)分层控制原则

3)分级控制原则

4)动态控制原则

5)等同原则

6)反馈原则

二、安全控制系统

1.安全控制系统的概念

安全控制系统是由各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安全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安全特征和功能的安全整体。

安全要素包括:

安全物质,如工具设备、能源、危险物质、人员、组织机构、资金等。

安全信息,如政策、法规、指令、情报、资料、数据和各种消息等。

安全控制系统与一般技术系统相比,有如下特点:

安全控制系统具有一般技术系统的全部特征;

安全控制系统是其他生产、社会、经济系统的保障系统;

安全控制系统中包括人这一最活跃的因素,因此人的目的性和

人的控制作用时刻会影响安全控制系统的运行;

安全控制系统受到的随机干扰非常显著,研究更加复杂。

2.安全控制系统的构建

1)绘制安全控制系统框图

2)建立安全控制系统模型

3)对模型进行计算和决策

4)综合分析与验证

3.安全控制系统运行模式

(1)前馈式控制为主

(2)积极的反馈式控制

(3)闭环也持续式控制

三、事故隐患控制的基本原则

1.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即在本质上消除事故隐患是理想的、积极的、进步的事故预防措施。

其根本做法是以新的系统、新的技术和工艺代替旧的不安全的

系统和工艺,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例如:

用不可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

以导爆管技术代替导火索起爆方法;

改进机器设备,消除人体操作对象和作业环境的危险因素,排除噪声、尘毒对人体的影响等,从本质上实现职业安全卫生。

2.降低潜在危险因素数值的原则

在系统危险不能根除的情况下,尽量的降低系统的危险程度。一旦系统事故发生,将使其所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最小。

例如:

手电钻工具采用双层绝缘措施;

利用变压器降低回路电压;

在高压容器中安装安全阀、泄压阀抑制危险发生。

3.冗余性原则

通过多重保险、后援系统等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系数,增加安全余量。

如:在工业生产中降低额定功率;增加钢丝绳强度;飞机系统的双引擎;系统中增加备用装置或设备等措施。

4.闭锁原则

在系统中通过一些元器件的机器连锁或电气互锁,作为保证安全的条件。如冲压机器的安全互锁器等。

5.能量屏蔽原则

6.距离防护原则

7.时间防护原则

8.薄弱环节原则

在系统中设置薄弱环节,以最小的、局部的损失换取系统的总体安全。

如电路中的保险丝、锅炉的溶拴、煤气发生炉的防爆膜、压力容器的泄压阀等。他们在危险情况出现时就发生破坏,从而释放或阻断能量,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

9.坚固性原则

通过增加系统强度来保证安全性。加大安全系数,提高结构强

度等措施。

10.个体防护原则

根据不同作业性质和条件配备相应的保护用品及用具。采取被动的措施,以减轻事故和灾害造成的伤害或损失。

11.代替作业人员的原则

在不可能消除和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条件下,以机器、机械手、自动控制器或机器人等代替人的某些操作,防止危险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

12.警告和禁止信息原则

采用光、声、色或其他标识作为传递组织和技术信息的目标,以保证安全。如宣传画、安全标识、板报警告等。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