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北京市石景山区【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要达到的目的,其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2.将下列活细胞置于清水中,会因吸水过多而涨破的是()

A.洋葱表皮细胞B.草履虫C.水绵D.口腔上皮细胞3.下图的反应式表示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a、b两项生理活动,对该表达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B.b的强度大于a时,有机物得到积累

C.a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D.b释放的能量的根本来源是物质B

4.下图为小麦籽粒结构,其胚的组成与玉米籽粒相同,包括()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④⑤⑥①5.下表是某地小麦不同发育期的需水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小麦不同发育期需水量不同

B.抽穗期平均每天的需水量最大

C.灌浆期总需水量大,主要用于种子的呼吸作用

D.小麦各时期吸收的水分是通过导管向上运输的

6.下列各生物结构中不涉及增大相对表面积的是()

A.根尖成熟区的根毛B.叶片上的气孔

C.小肠皱襞上的小肠绒毛D.血液中的红细胞

7.下图是人体心脏与某血管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

B.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中含有静脉瓣

C.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出,应马上结扎c处止血

D.若b处为抽血时针刺入部位,应在a点处扎紧胶皮管

8.下图表示幼年黑猩猩观看成年黑猩猩砸坚果并独自练习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黑猩猩砸坚果的行为是一种本能

B.黑猩猩的行为是通过运动方式实现的

C.成年黑猩猩砸坚果的行为属于繁殖行为

D.幼年黑猩猩的行为属于非条件反射

9.某位老人走路时经常会出现膝盖疼痛的现象,经检查确诊后,医生在他的膝关节腔内注射了玻璃酸钠溶液,症状很快得到缓解。你认为注射的玻璃酸钠溶液的作用相当于关节内的()

A.滑液B.关节软骨C.韧带D.关节囊10.下列物质的结构层次关系由大到小表示正确的是()

A.染色体→DNA→基因→碱基B.染色体→基因→碱基→DNA C.DNA→碱基→染色体→基因D.基因→染色体→碱基→DNA

11.家猫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已知家猫体细胞中有38条染色体。雄性家猫正常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为()

A.37条+X或37条+Y B.19对+XY

C.18条+X或18条+Y D.36条+XY

12.番茄果皮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性状。将纯种红番茄(基因型为HH)的花粉授到纯种黄番茄(基因型为hh)的柱头上,黄番茄的植株上结出的番茄果皮颜色和基因组成分别是()

A.红番茄HH B.黄番茄hh C.红番茄Hh D.黄番茄Hh 13.如图所示是人类同卵双胞胎形成的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都发生在输卵管中

B.过程③④伴随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C.过程②③④所需能量均来自卵黄中的营养物质

D.两个胚胎发育成的个体性别相同、性状极为相似

14.考古人员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其中:甲地层有马、象牙;乙地层有三叶虫、珊瑚;丙地层有恐龙蛋、始祖鸟。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的排列应是()

A.丙、甲、乙B.乙、丙、甲

C.甲、乙、丙D.乙、甲、丙

15.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包扎伤口选用防水的创可贴B.花盆中的土壤需要经常疏松

C.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D.泡菜制作过程保证空气流通

二、综合题

16.生态农业是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指导下,运用生态学原理,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效益的现代农业。下图是某农村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包含_____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的起点是_____,它们为其他生物提供了_____。

(2)香菇、金针菇等食用菌在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它们参与物质循环,能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最终分解成_____,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3)农作物秸秆中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每年农田中有大量秸秆需要处理,请从生态农业角度提出一种合理的处理措施______。

17.《爱莲说》中有这样的描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莲花开放时花瓣舒展、色泽艳丽、姿态优美,且“香远益清”,据此推断,莲花的传粉方式是_____。

(2)夏季,莲花的中心会长出莲蓬,莲蓬中有莲的果实——莲子。人们在食用新鲜的莲子时,通常剥去“莲子皮”(即莲子的果皮)再食用,此时食用的部分是莲的_____,而莲子由莲花结构中的_____发育而成。

(3)莲藕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食材,从结构层次上分析,莲藕是莲的_____,掰开莲藕时我们会看到“藕断丝连”的现象,显微观察发现(见下图)这些丝属于它的______组织。

(4)我国莲藕的遗传资源丰富,对于产量高、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通常会选择用这些莲藕的部分藕节埋在塘泥中栽种进行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中的_____生殖。

18.下图是人体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⑧表示生理过程,1-4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

(2)图中B系统主要器官的功能单位是_____。②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依靠_____实现的。

(3)④表示的生理过程是通过_____实现的,图中表示人体排泄途径的生理过程有_____(用数字表示)。

(4)与血浆相比,正常情况下,除葡萄糖外液体4中不会含有____,若检测出该种物质,则可能与C系统中_____(结构名称)的功能有关。

19.下图表示人体维持正常血糖浓度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分析回答:

(1)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饭后,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该感受器会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作为效应器的_____,会____(加快/减慢)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恢复正常水平。由上述调节过程可知,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_____协调作用的结果。

(2)如果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就可能形成糖尿病。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那么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生物小组准备利用健康程度、发育状况相似的50只小鼠,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①在该探究方案中,起对照组作用的是_______。

②A步骤中破坏小鼠胰岛的目的是______。

③B步骤中a处对乙组小鼠的处理方法是______。

④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组小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三、资料分析题

20.科普阅读: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中成药,荣获【最新】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资料一:疟原虫种类繁多,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原生动物,为疟原虫属,通称为疟原虫。本属生物中有四种疟原虫会使人类感染疟疾。

资料二:疟原虫主要有蚊和人两类寄主,携带疟原虫的按蚊通过叮咬人而传播,引起疟疾寒热往来发作。疟疾流行广泛,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

资料三:有一种叫作奎宁的物质可以用来治疗疟疾,但其对于疟疾的治疗作用仅仅是抑制,不能彻底治愈。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奎宁的疗效越来越弱了。

资料四:黄花蒿(Artemisia annua)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中草药。屠呦呦的研究组率先用乙醚成功提取出了黄花蒿中的抗疟有效成分,将其命名为“青蒿素”,全世界很多疟疾患者因此受益。

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大肠杆菌相比,疟原虫细胞的结构特点是_____。

(2)疟疾是一种_____病,判断依据是:_____。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而疟疾爆发时不到疫区旅游属于_____。

(3)随着时间的流逝,奎宁的疗效越来越弱了。这是因为在未使用奎宁之前,在疟原虫群体内______,在使用奎宁的过程中,普通疟原虫被杀死,而_____的疟原虫则容易存活下来,由于生物都具有_____现象,疟原虫的后代就普遍具有了抗奎宁的能力。(4)下列生物与黄花蒿亲缘关系最远的是_____。

A.菴闾Artemisia keiskeana B.茼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C.五月艾Artemisia indica D.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转换器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细准焦螺旋可以小范围的升降镜筒,可以调节物像的清晰。

【详解】

A.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凹面镜可以聚光,使视野中光线更强,A错误。

B.物镜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此转动转换器一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B正确。

C.细准焦螺旋可以小范围的升降镜筒,还可以使物像更清晰,C正确。

D.镜头的倍数越大,放大物像越大。由10倍目镜换为16倍目镜,倍数增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会越大,D正确。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

2.D

【分析】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详解】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因此尽管洋葱表皮细胞、水绵完全浸润在清水中也不会因过度吸水而胀破。草履虫虽然是动物,没有细胞壁,但在草履虫体内,有收集管和伸缩泡,能将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因此不会因过度吸水而胀破。

口腔上皮细胞无此结构,口腔上皮细胞要在0.9%的生理盐水滴中才能保持正常形态,因此,口腔上皮细胞置于清水中,会因吸水过多而涨破。

故D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让学生明确观察植物细胞要滴一滴清水,而观察动物细胞要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的原因。

3.C

(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

(2)图中,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有机物,a表示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

【详解】

A.生理活动a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b有光无光都能进行,A错误。

B.当植物体内的b呼吸作用大于a光合作用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减少而不是得到积累,B错误。

C.光合作用a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C正确。

D.呼吸作用b所释放的是B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这种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光能,D错误。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4.B

【解析】

【分析】

观图可知:①是种皮,②是子叶、③是胚芽、④是胚轴、⑤是胚根、⑥是胚乳。

【详解】

小麦和玉米都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胚包括②子叶、③是胚芽、④是胚轴、⑤是胚根。故B符合题意。

【点睛】

把握种子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5.C

【分析】

植物体的生活需要水,不同时期需要水的量是不同的。

返青期平均每天需要水量(单位为米3/公顷)为635/29=21.9;拔节期平均每天需要水量为876/23=38.1;抽穗期平均每天需要水量为956/20=47.8;灌浆期平均每天需要水量为

1192/31=38.5。

A.通过分析数据,小麦不同发育期的需水量不同,A正确。

B.抽穗期平均每天需要水量为956/20=47.8,这个时期需水量是最多的,B正确。

C.植物在生长发育期需要的水量主要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不是呼吸作用,C错误。D.导管自下而上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小麦各时期吸收的水分都是通过导管运输的,D正确。【点睛】

学会分析数据解答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B

【分析】

根尖成熟区外的根毛,小肠内表面的皱襞、血液中的红细胞都属于增大面积的表现,叶片上的气孔能够自动的开闭但与叶片的表面积无关。

【详解】

A.根尖成熟区外的根毛,可以增加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A不符合题意。

B.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蒸腾失水的门户,空气和水蒸汽的通过量是由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但不能增大叶片的表面积,B符合题意。

C.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大量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叫小肠绒毛,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C不符合题意。

D.在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成熟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增加了红细胞运输氧的面积,D不符合题意。

【点睛】

理解生物学的相适应的观点是关键。

7.D

【分析】

(1)血液在心脏和血管构成的封闭管道中流动,血流方向为: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脏。

(2)将心脏内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的血管是动脉;将全身各处的血液流回心脏的血管是静脉。

A.将全身各处的血液流回心脏的血管是静脉,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是静脉,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A错误。

B.将心脏内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的血管是动脉,则该血管是动脉,静脉瓣存在于四肢静脉中,B错误。

C.动脉出血的特点是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涌而出,说明是动脉出血,应马上按压近心端a处止血,C错误。

D.抽血或者输血时,要用橡皮管捆扎针刺入b部位的上方(近心端)a处,这主要是因为让静脉积血膨胀,便于寻找,D正确。

【点睛】

理解掌握人体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8.B

【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详解】

A.黑猩猩砸坚果的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而不是一种本能,A 错误。

B.黑猩猩砸坚果行为是通过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相互协调配合完成的,B正确。C.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成年黑猩猩砸坚果的行为属于取食行为,C错误。

D.幼年黑猩猩的行为属于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D错误。

【点睛】

掌握动物行为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9.A

关节: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

①关节面:相邻两块骨的接触面,凸起的一面叫关节头;凹进的一面叫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②关节囊:关节囊为附着在相邻关节面周缘及附近骨表面的结缔组织囊,内含血管和神经等。它包绕着整个关节,使相邻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关节囊的外层称为纤维层,对关节起加固作用;关节囊的内层为滑膜层,可分泌少量透明的滑液,在关节面之间起润滑作用,以减少摩擦。

③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

【详解】

解:关节炎是由于关节囊发生病变引起的一种疾病,而关节囊的内层可分泌少量透明的滑液,在关节面之间起润滑作用,以减少摩擦,这位老人滑液分泌不足,所以医生在他的膝关节腔内注射了玻璃酸钠,相对于滑液,症状很快得到缓解。

故选A。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关节的结构及功能等。

10.A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染色体、DNA、基因和碱基四者之间的关系。

【详解】

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

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基因是由碱基对组成。因此由大到小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染色体→DNA→基因→碱基。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11.C

【分析】

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详解】

家猫的体细胞中有38条(19对)染色体,有18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其中第19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家猫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雌性的性染色体为XX,雄性的性染色体为XY。家猫的体细胞中有38条染色体,因此雄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36条+XY。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雄性家猫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是18条+X或18条+Y。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性染色体和性别遗传。

12.D

【解析】

【分析】

番茄的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的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如图:即只有胚珠的卵细胞和极核接受了精子的遗传物质,因此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而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及其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

【详解】

将红色番茄(HH)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hh)的柱头上,其遗传过程如图所示:

从图解中可以看出黄色番茄所结种子的基因是Hh,而果皮的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颜色仍然是黄色。

故选D。

【点睛】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13.C

【解析】

【分析】

同卵双胞胎即单卵双胞胎,是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结合产生的一个受精卵。这个受精卵一分为二,形成两个胚胎。由于他们出自同一个受精卵,接受完全一样的染色体和基因物质,因此他们性别相同,且就像一个模子里出来的,有时甚至连自己的父母都难以分辨。

【详解】

A、过程①为受精作用,②为卵裂,两者都发生在输卵管中,故A正确;

B、过程③和④为胚胎发育,伴随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故B正确;

C、过程②③④所需能量早期来自卵黄中的营养物质,发育到一定阶段营养物质来自母体,故C错误;

D、这两个胚胎属于同卵双胞胎,遗传物质相同,所以两个胚胎发育成的个体性别相同、性状极为相似,故D正确。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生殖细胞的产生及受精,胚胎发育、营养及分娩。理解掌握人类同卵双胞胎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B

【分析】

化石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茎的化石,动物的牙齿、骨骼、贝壳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则是生物体的印痕所形成的,如树叶的印痕化石,因此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详解】

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甲地层有马、象牙,马、象属于哺乳动物,动物最高等,因此地质年代最近;丙地层有恐龙蛋、始祖鸟,始祖鸟属于古代爬行类向鸟类进化的过渡类,动物较高等,因此地质年代较近;乙地层有三叶虫、珊瑚,三叶虫属于节肢动物,珊瑚属于腔肠动物,动物较低等,因此地质年代最远。故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排列应是乙、丙、甲。【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化石的分布规律。

15.D

【分析】

在保持食品时,要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所以水果蔬菜保存需要低温、低氧和一定湿度的环境,而粮食保存需要低温、低氧和干燥的环境。

【详解】

A.选用防水的创可贴包扎伤口,可以预防感染,A正确。

B.松土能增加花盆土壤中氧气的含量,增强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促进对无机盐的吸收,B正确。

C.真空包装可隔绝空气,使袋内缺乏氧气,可以降低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C正确。

D.制作泡菜需要乳酸菌,乳酸菌为厌氧菌,进行无氧呼吸,制作过程密封,D错误。

【点睛】

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16.3 农作物/生产者能量和营养物质/有机营养(氧气)分解者无机物/CO2、水、无机盐利用秸秆进行沼气发酵产生清洁能源/微生物发酵得到有机肥

【分析】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够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而能量的最终来源则为太阳光能。细菌、真菌等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它们能够将动物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回到无机环境中,供给植物吸收和利用。利用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的原理,可以发挥分解者,例如:甲烷菌的作用,利用农业秸秆制成沼气池,甲烷菌分解秸秆中有机物,产生清洁能源天然气,同时,沼气池的残渣、废液也是很好的有机肥,可以用来肥沃土壤。

【详解】

(1)食物链书写时起点是生产者,终止于最高一级消费者,生产者主要是植物,它能够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

(2)香菇、金针菇等食用菌为大型真菌,其营养方式为腐生,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供绿色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3)生态农业主要实现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农业秸秆可以变废为宝,利用农业秸秆制成沼气池,发挥甲烷菌等分解者的作用,进行发酵,产生清洁燃料沼气,同时沼气池的残渣、废液也是很好的有机肥,可以用来肥沃土壤。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并且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17.虫媒传粉/虫媒/异花传粉种子子房器官输导营养

【分析】

(1)靠昆虫为媒介进行传粉方式的称虫媒,借助这类方式传粉的花,称虫媒花。多数有花植物是依靠昆虫传粉的,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蜂类、蝶类、蛾类、蝇类等。

(2)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3)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包括分裂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和孢子生殖。

【详解】

(1)靠昆虫为媒介进行传粉方式的称虫媒,借助这类方式传粉的花,称虫媒花。虫媒花花形大、花被颜色美丽,还常有芳香的气味和甜美的花蜜,从而起到招蜂引蝶并进而将一朵花的花粉带到另一朵花上去的作用。虫媒花的花粉粒较大,有粘性,便于粘附在昆虫身上,由此可见莲花的传粉方式是虫媒传粉。

(2)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为:

莲子是莲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食用莲子时要剥去“莲子皮”(即莲子的果皮),因此食用的部分是莲的种子。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莲藕是莲的地下茎,它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藕断丝连”中的“丝”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因此“丝”是输导组织。

(4)用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我们称之为营养繁殖。莲藕是莲的地下茎,因此选择用莲藕的部分藕节埋在塘泥中栽种进行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生殖。

【点睛】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18.吸收肺泡(气体)扩散呼吸运动⑧(大分子)蛋白质肾小球【分析】

观图可知:①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②③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⑤⑥表示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④是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⑦表示排遗,⑧表示排尿;1是食物,2是食物残渣,3是气体,4是尿液;A是消化系统,B是呼吸系统,C是泌尿系统。

【详解】

(1)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①吸收。

(2)肺是B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而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泡,因此肺泡是肺的功能单位。②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因此②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依靠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3)④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人体的排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而体内的食物残渣或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图中表示人体排泄途径的生理过程有⑧。

(4)4是尿液,尿液的形成经过了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其他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与血浆相比,健康的人尿液中除了没有葡萄糖外,也没有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如果病人的尿液中含大分子的蛋白质或血细胞,则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球。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人的消化、吸收、呼吸、循环、排泄等生理活动。

19.胰岛加快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甲组避免小鼠自身合成的胰岛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不让小鼠合成胰岛素)同一时间喂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等量的胰岛素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分析】

①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如果口服,进入消化道后会在胃内被初步消化,从而失去疗效,在小肠内会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

②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详解】

(1)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如饭后),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作为效应器的胰岛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下降,恢复正常水平。另外,某些激素(如甲状腺激素)也能影响胰岛素分泌。所以说,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2)如果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就可能形成糖尿病。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③探究实验要求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要求只能有一个变量,本实验的变量为注射胰岛素,所以给乙鼠每次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与甲鼠作对照。乙鼠为实验组,甲鼠为对照组。

②A步骤中将两组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避免小鼠自身分泌胰岛素,对实验产生干扰。④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说明乙鼠可能患有糖尿病,甲鼠注射胰岛素后小鼠体内的血糖浓度迅速降低。由此得出结论: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口服胰岛素不起作用。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胰岛素的作用以及探究实验的步骤。

20.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无细胞壁传染由疟原虫这种病原体引发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原本就具有抗奎宁能力的变异个体具有抗奎宁能力/抗药性遗传B

【分析】

(1)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2)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