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立体花园城市共76页
美丽的花园城市——新加坡

旱在 1 6 年 ,新 加坡前 总理 3 9 并亲 定雨 树 为绿 化树 种 。通过 快
走 出樟 宜机 场坐 上 大 巴 ,沿 来后 ,包 裹 在 叶片里 的雨水 、露 李光耀 执 政 时就倡 导 植树 运动 , 路两 旁是 一棵棵 象伞 一样 的树 ,
枝 叶大 ,树 阴多。 我 问导游 这 是 因而 叫做 “ 雨树 ”。 新加 坡 全年 速 、大面 积地 种植 、移植 ,改变
新 加坡作 为国 际花 园城市 ,确 实 园林美 化用 树 。在 夜 晚或 阴湿 天 英 式建筑 掩 映在 雨 树 中 ,别 有 一 很 美丽 ,但 留给我 印象最 深 的还 气 , 雨 树 的叶子就会 闭合 ,像含 番意境 。 是绿化和雨树。
羞 草一样 下 垂 。天 晴 了 ,太阳 出 珠 纷纷落 下 来 ,像 雨 一样 飘 洒 ,
成 生 长 ,给 人 的 感 觉 是 优 雅 、舒 展 、清 秀 、苍 劲 、有 韵 。 微 风吹来 ,枝 叶随风 颤 动 ,雨树 更加 婀娜 多 姿 。城市 中心地 带 的
去 年 ,我 随 团到 了新 加坡 。
冠 可达 1 米 。 适 宜 作 行 道 树 、 5
的 功 能 性 从 服 务 于 人 的 触 觉 和 视 园 和 建筑 区 的 中 心 绿 化 带 。 人 们 础 , 以 后 要 着 眼 于 美 化 、 多 样
觉 ,到听 觉和 嗅觉 ,再 到 味觉和 可 以摆 脱机 动车 交通 的 喧 闹,漫 化 、艺术 化 ,营造 怡人 的城市 氛 灵 觉 不 断 深 化 的 过 程 , 体 现 了 以 步 在雨 树覆 盖下 的步 行 网络 中 , 围。 同时 要增 强绿 化 的功 能性 ,
新加 坡独 特 的一道 风 景 。它那 宽 大 的枝 叶遮 出大 片的 阴凉 ,遮 护
国际花园城市案例模式

国际花园城市案例模式咱今儿就来聊聊国际花园城市那些超棒的案例模式哈!# 新加坡:“城市花园”的梦幻样板。
新加坡那可是国际花园城市的明星选手!就像住在一个巨大的绿色童话世界里一样。
绿化规划超细致:人家把城市规划得那叫一个井井有条。
街道两旁的树木就跟排队的士兵似的,整整齐齐,而且种类还特别丰富,不同季节都有不同的风景。
公园更是到处都是,就像镶嵌在城市里的一颗颗绿色宝石,居民出门没多远就能找个公园溜达溜达,呼吸新鲜空气。
比如说滨海湾花园,那简直就是植物的王国,各种奇花异草让人看了眼花缭乱,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未来的植物仙境。
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在新加坡,环保可不是嘴上说说,那是实实在在融入到生活里的。
垃圾要分类,而且分类得特别细,就差给每个垃圾都贴上标签啦!公共交通也很发达,大家都习惯坐地铁、公交车出行,很少有人开车满城跑,这样既环保又能缓解交通拥堵。
而且啊,新加坡的建筑也都很环保,很多大楼都有绿色屋顶,就像给房子戴了一顶绿色的帽子,既能隔热又好看。
# 温哥华:山海之间的绿色家园。
温哥华这地方,那真是老天爷赏饭吃,有山有海,风景美如画。
但人家可没光靠着老天爷给的好条件躺平,在打造花园城市上也是下了大功夫的。
自然与城市完美融合:温哥华的城市建设特别注重和自然环境相结合。
海边有很多漂亮的步道,你可以一边吹着海风,一边欣赏海景,还能看到各种海鸟在身边飞来飞去。
山里呢,有大片的森林保护区,很多居民喜欢在周末的时候去山里徒步、露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城市里的公园也很多,像斯坦利公园,那是温哥华的标志性景点之一,里面有茂密的森林、湖泊,还有很多野生动物,你走着走着说不定就能碰到一只小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呢!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温哥华的居民都很注重可持续发展。
很多家庭都会自己种一些蔬菜水果,在院子里搞个小菜园,既绿色又健康。
而且当地的政府也鼓励大家使用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等。
在建筑方面,很多房子都是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造的,节能又环保。
新加坡的空中花园

建筑 .并且主要是作为一项研究探索 .思考如何在高层
筑林 立 的 城 市 中 心 提 高 对 建 筑 的 绿 色 覆 盖 能 力 .并 且 用 种集 成 和可 持 续 性 的 方式 增 加 它 的 多样 性 。
】 坡附近的河流的色泽。高处的 四层空 中花 园给房 间带 来 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 .同时也打破 了建筑外 围边界 。建
: 内部 的走廊、大堂和公共洗手间被包括到花 园的一部分
: 置了踏步石、绿植和水体元素 .创造 出引人人胜 的空 间 : 围 它运用 自然光和风替代 了2 4 J J  ̄ 时的空调能源消耗 . i 处悬 臂结构和多叶植物的搭配给予这些空间丰 富的 自然
: k R K R OY A L o n P i c k e n n g 带 着 它流 线 型 的 造 型协 调 融 入 周 边
】 高层办公类建筑环境 。它在造型上被 弱化 为一个对 外开 的庭院构造 .打破 了建筑 的墙面边界效应最 大化 了建筑
】 视 野 和 采 光 范 围 。蓝 色 和 绿 色 的玻 璃 可 以让 人 回忆 起 新
专 m u 0七 L l o 专
■
= 二 I . 一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a r t● 2 5
花园不仅仅局限于顶层平面 和底层平面 .像裙 摆一样点 在 拔 地 高 升 的 建 筑 周 围 时 绿 色 将 不仅 仅 局 限 在 视 野 的 向方向.也延伸在竖向的高度 。 加坡建筑事务, 6  ̄ - WOH A 设计的P A R K R OY A L o n P i c k e r i n g i i  ̄ 位于U p p e r P i c k e r i n g 街并在2 0 1 3 年1 月正式对外开放。
自然与现代的融合探索新加坡的花园城市

自然与现代的融合探索新加坡的花园城市新加坡,一个被誉为亚洲花园城市的国家,自然与现代在这里实现了完美的融合。
作为一个小国家,新加坡却有着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通过巧妙的规划和创新,将自然景观与现代设施相结合,打造出了一个独特而迷人的花园城市。
首先,新加坡注重保护和保育自然环境。
尽管是一个高度现代化的城市,新加坡政府积极投资于环境保护项目,以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例如,新加坡的水资源十分有限,因此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包括收集雨水和建设水处理设施等。
这些举措不仅保护了水资源,也为城市的绿化带来了更多的水源供应。
其次,新加坡以其丰富的绿化面积而闻名于世。
无论是公园、花坛还是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新加坡都处处可见郁郁葱葱的植被。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的植物园,拥有一千多种热带植物,是世界上最美丽和壮观的园林之一。
这里既有原始森林的荫蔽,又有花海的绚丽,给人一种与现代喧嚣完全不同的宁静感。
此外,通过创新的园艺技术,新加坡成功地将自然景观融入到城市建设中。
例如,新加坡著名的滨海湾花园和圣淘沙岛,通过垂直绿化、空中花园等方式,将花园引入了建筑物的设计中,创造出一个独特的空中花园。
这些创新的设计不仅美化了城市的面貌,也提供了一个绿色休闲的场所,让人们得以身临其境地享受自然的魅力。
除了城市中的花园,新加坡还拥有许多自然保护区,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探索大自然的机会。
例如,武吉知马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座落在城市边缘的热带雨林,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这里的远足小径和观鸟点吸引了很多喜爱大自然的人们前来游览。
新加坡政府还积极推动生态旅游,将自然保护区与文化旅游相结合,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旅行体验。
总之,新加坡的花园城市建设是自然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通过环境保护和创新的城市规划,新加坡成功地将自然景观和现代设施相结合,打造了一个充满绿意和生机的城市。
它不仅令人叹为观止,也向其他国家展示了保护环境和发展科技的可行性。
新加坡的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帮助更多的城市实现自然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深度玩转“花园城市” 这些地方非去不可

深度玩转“花园城市” 这些地方非去不可
徐倩倩;AllenL艾伦伦(图);左小朵(图)
【期刊名称】《城市地理》
【年(卷),期】2024()4
【摘要】“花园城市”新加坡,散发着自然和人文的魅力。
它拥有绿意盎然的机场、雾气氮的植物园、野趣横生的夜间动物园:也有华人聚集的“牛车水”,可以尽情购
物的乌节路;更有丰富的艺术科技博物馆、滨海湾迷人的夜色与摩天轮充着繁华与
活力的新加坡,值得一去。
【总页数】8页(P28-35)
【作者】徐倩倩;AllenL艾伦伦(图);左小朵(图)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
【相关文献】
1.非洲非去不可的地方
2.地方主流新闻网站如何玩转“拍客”?地方主流新闻网站如何玩转“拍客”?
3.五洲女子医院健康人非去不可的地方
4.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在创建花园城市中的角色——以新加坡创建花园城市为例
5.“花园城市”到“城市
花园”——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见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加坡是如何成为“花园城市”的

90新加坡是一个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的城市型国家,它高度重视绿色环保建设,从而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加坡政府用50多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100多年工业化进程,迈入发达国家行列,成为亚洲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国家。
新加坡绿色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为:以科技带动产业绿色升级,以严厉法治打牢发展基础,以廉洁高效的政府为主导,以绿色文化凝聚人心等。
新加坡绿色发展的主要做法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交通要道和东西国际航线的枢纽,国土由1个本岛和60多个小岛组成,1965年建国初期国土面积仅为580平方公里,后通过填海造陆现为719.1平方公里。
据2010年数据,在如此狭小的国土面积上居住了553.5万人口,人口密度达7697人/平方公里,成为继摩纳哥之后全球人口密度第二大国家。
狭小的国土面积意味着资源的严重匮乏。
新加坡地处赤道,四面环海,是世界上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倒数第二的国家。
但它以匮乏的资源支撑起了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贸易中转站、电子产品制造中心和第三大炼油中心,迈入发达国家行列,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据2014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新加坡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
尤其新加坡在绿色城市发展方面颇有成效,被誉为“花园城市”,现在新加坡还提出了要建设“城市花园”的理念,即城市在花园之中。
新加坡开放的经济体系、完备的法制、高效的社会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都为我国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国际经验。
1.经济成功实现产业绿色升级现今的新加坡是一个青山碧水的花园城市,但在几十年前,新加坡也曾经历“先污染后治理”过程,一步步通过产业升级才实现华丽转变。
新加坡经济发展经历了四次成功的转型:20世纪60年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70年代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八九十年代的科技密集型产业,21世纪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新加坡建国初期仅是一个落后的农渔业小国,长达140年的殖民统治使新加坡经济极度依赖转口贸易,制造业基础薄弱,失业率高达10%。
新加坡--花园城市的规划

新加坡--花园城市的规划花园城市的规划20 世纪60 年代初期,新加坡还只是一个市区中心人口过度拥挤,贫民区问题严重住房及卫生设备难以满足人口的快速增长,高失业率,缺乏基础设施,交通拥挤等问题众多的小型城市。
尽管如此,通过良好的规划以及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新加坡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品质在过去几十年内得到了飞跃性的提高。
调查显示,新加坡居民的生活质量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今天的新加坡显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兴旺繁荣的现代化大都市,其成功的城市规划经验已成为世界各国城市争相效仿的典例。
新加坡拥有17个新市镇,市镇面积约2.5km*2.5km,20万人口,每个市镇建设前必须仔细推算所需公共设施,因此公共设施配套十分完善。
新加坡的成功不仅在于设施完全,而且交通发达,公共捷运系统也规划得十分的到位。
各个市镇与捷运系统相辅相乘,车站与广阔的人行空间、公交车站系统一体设计。
车站多设在城区中心,周边便是商业区,为都市中的人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
离开城区中心,公车还抵达居住区,所以这里的人们大多不用私家车,这为新加坡的环境保护给予了相当大的帮助。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理念是大量公共开放空间,特别以大树为主。
在每个居民住宅区都有相应的绿化设施,使市民能够拥有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
新加坡的午后的多雨的,在楼房于楼房之间都设有专门的绿化廊道,使居民间联系方便,既美观也有实用价值。
另外,每个社区都设有各自的立体停车场,车位齐全,完全满足住户的停车需求,所以在新加坡几乎不会出现非法停车的现象。
新加坡有“花园城市”之称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反应在城市的道路上:街道、城市快速路,两旁宽阔的绿化带中种植着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热带植物,体现着赤道附近热带城市的特色。
城镇多为三级道路系统:快速道路、地区干道、社区道路。
其中道路绿化带长达30公尺,而且隆起,隔音效果十分好。
因此大家都说新加坡城市绿化有着其独道之处。
此外,新加坡均匀分布的城市公园、居住区公园及其正在实施的“公园廊道”计划,使市民能够充分享用这些休闲地。
花园城市建设优秀案例

花园城市建设优秀案例要说花园城市建设的优秀案例,新加坡那可是当仁不让啊。
一、绿化规划超厉害。
1. 整体布局。
新加坡这个小国家啊,就像一个精心打造的大花园。
从你踏入这个国家开始,就像走进了一个绿色的童话世界。
城市规划者们那可是下了一盘大棋呢。
他们在城市建设之初就把绿化纳入到整体规划的核心部分。
道路两旁不是简单地种几棵树,而是有层次丰富的绿植带。
高大的棕榈树像卫士一样挺拔,下面搭配着各种五颜六色的花卉和低矮的灌木,远远看去就像一幅精美的画卷。
2. 公园绿地网。
新加坡的公园啊,那可不是这儿一个那儿一个孤立的存在。
它们就像被一张无形的绿色大网连接起来了。
你可以从这个公园漫步到那个公园,一路上都被绿色环绕。
而且每个公园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以湖泊为中心,湖面上天鹅游弋,周围是大片大片的草地,人们可以在草地上野餐、晒太阳;有的公园则主打热带植物,各种奇奇怪怪的热带植物让你感觉像走进了神秘的热带雨林。
二、立体绿化超酷。
1. 建筑绿化。
新加坡的建筑可不光是冷冰冰的钢筋水泥。
很多大楼的外墙上都爬满了藤蔓植物,就像给大楼穿上了一件绿色的外套。
还有些建筑的屋顶被改造成了空中花园。
想象一下,在高楼大厦的屋顶上,有一个鸟语花香的小花园,里面种满了各种花卉和蔬菜。
上班族们在忙碌的间隙,还能到屋顶花园里放松一下,闻闻花香,看看自己种的小青菜有没有长大,这感觉是不是超棒?2. 天桥绿化。
连天桥都不放过呢!新加坡的天桥不再是单调的水泥桥,而是被绿色植物装点得生机勃勃。
桥两边的栏杆上挂着吊兰之类的植物,桥面上也有盆栽植物摆放。
你走在天桥上,就像是走在一条绿色的空中走廊,头顶上是蓝天,周围是绿叶和鲜花,心情瞬间就变得超级舒畅。
三、全民环保意识超浓。
1. 教育从娃娃抓起。
在新加坡啊,环保教育可是从娃娃就开始了。
学校里会有专门的课程教孩子们如何爱护花草树木,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小朋友们从小就知道垃圾要分成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
他们还会参加各种环保活动,比如到公园里植树,或者到海边清理垃圾。
新加坡花园城市

新加坡花园城市新加坡,位于东南亚马来西亚半岛南端,以其高效的城市规划和独特的花园城市风貌而闻名于世。
作为一个小国,新加坡却拥有让人惊叹的绿化空间和独特景观设计,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繁荣。
本文将介绍新加坡花园城市的特点、建设过程以及对居民和环境的积极影响。
一、花园城市的特点新加坡花园城市有几个明显的特点,首先是公园和绿化面积广泛分布。
在这个小岛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找到精美的公园和花园,休闲空间与繁忙的都市生活和谐共存。
其次,新加坡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系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例如建设了许多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
此外,新加坡还充满了花园和建筑之间的完美结合,以其独特的景观设计和创新的建筑风格而闻名。
最后,新加坡注重居民的参与感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丰富的公众参与计划和教育活动,让居民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二、花园城市的建设过程新加坡的花园城市建设经历了几个阶段。
首先,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新加坡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绿化计划,将许多空地改造成公园和花园,以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并为居民提供丰富的休闲活动场所。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加坡不断加强对公园和绿地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多场所供人们参与户外活动。
其次,在1990年代至2000年代,新加坡开始注重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政府设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旨在保护濒临消失的植物和动物物种,并提供独特的环境教育体验。
这些举措不仅保护了自然生态系统,还增加了旅游业的吸引力。
最后,在21世纪,新加坡加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倡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政府鼓励建筑师和设计师采用创新的设计理念,使建筑融入自然环境,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
新加坡的绿色大厦和可再生能源项目成为了全球的楷模。
三、花园城市的积极影响新加坡花园城市的建设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
首先,它提供了优质的生活环境,让居民能够享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公园和花园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和锻炼的场所,促进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花园城市_新加坡

花园城市——新加坡花园城市——新加坡英国人史丹佛·莱佛士在一八一九年抵达新加坡,代表英国东印度公司从荷兰人手中取得新加坡的经营权。
五年后,新加坡正式成为英国在东方的殖民地之一。
莱佛士曾任爪哇地区的副总督,行政经验丰富,在短短的八个月中就完成了新加坡第一张城市规划图。
莱佛士规划了行政区、港区、码头,以及不同族群的住宅区。
这一个规划,奠定了新加坡城市发展的基础,并且留下了英国城市规划的传统。
莱佛士的城市规划至今大致被保存下来,成为新加坡城的历史核心区。
新加坡河口是个天然良港,英国人最擅长海运经营,莱佛士的港区建设使得新加坡在一八七零年代就成为欧洲与亚洲之间最重要的转口港。
开港之后,经济繁荣,吸引了大量的移民。
人口由一八三零年代的三万人持续增加到五零年代的八万人。
最主要的移民是来自福建、广东地区的华人,华人一直占新加坡总人口比例的八成以上。
新加坡的原住民是马来人。
与华人同时移民的还有印度人。
这些不同的族群在新加坡形成一个多种族、多宗教的文化拼图。
一九四一年底,日军发动战争,七天之内就攻陷了兵力薄弱的英国军队。
英军投降日,刚好是中国农历新年。
日军进城,对不同族群进行一系列拉拢与分化政策,种下了日后不同种族之间关系紧张的原因。
一九四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日本宣布投降。
九月五日,英军重返新加坡,虽然接受当地居民热烈的欢迎,但是胜利的喜悦是短暂的,战乱留下了一个百废待举的城市。
战后的新加坡,一直到1950年底都是英国的殖民地。
当时社会上问题很多,许多都是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譬如住房问题,城中许多的住宅都是二至三层,然而其中住了三四十户人家,每一层住了十到十二户人家,共同使用一个厨房,一个厕所,儿童缺乏游戏空间。
当太多人住在一起时,尤其当族群不同时,自然会问题紧张。
战后很多学生离开学校,因为战后的婴儿潮,工作机会很少,只有当公务员,还有在外商公司,从事进出口贸易等等。
还有一些个人的店铺工作,中文学校毕业的学生,却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只能在一些中国的店铺工作,且仅能糊口,所以情况非常糟糕。
立体绿化案例分享

以下是一些立体绿化案例分享:
1.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这是一个占地 101 公顷的大型城市花园项目,其中包括了多个立体绿化景观,如“天空树”和“云雾林”。
这些景观通过垂直绿化和空中花园的设计,将自然与城市环境融为一体,为人们提供了美丽的休闲空间。
2. 东京涩谷区立宫下公园:该公园是一个占地约 11.1 公顷的城市公园,通过立体绿化的手法,将公园内的建筑物和设施进行了绿化,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此外,公园内还设有多个垂直花园和绿色墙壁,为城市环境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3. 上海K11 购物艺术中心:这是一个集购物、艺术、文化和娱乐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通过在建筑外墙上种植绿色植物,形成了独特的垂直绿化景观。
这些绿化不仅为建筑增添了美感,还能够净化空气、调节温度,为城市环境做出了贡献。
4. 悉尼中央公园:该公园是一个占地约 26 公顷的城市公园,通过在公园内的建筑物和设施上进行立体绿化,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此外,公园内还设有多个垂直花园和绿色墙壁,为城市环境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这些案例展示了立体绿化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包括城市公园、商业综合体和住宅等。
通过立体绿化的手法,可以为城市环境带来诸多益处,如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温度、减少噪音、增加生物多样性等。
国外典型花园城市案例

国外典型花园城市案例那我得给你说说新加坡这个超酷的花园城市案例。
一、新加坡概况。
新加坡这个地方啊,就像一个精致的大花园。
它整个国家面积不大,但是每一寸土地都被规划得超级好。
二、绿化措施超牛。
1. 植物覆盖率。
新加坡到处都是绿树成荫,那植物覆盖率高得吓人。
大街小巷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有高耸入云的雨树,就像一把把超级大伞撑在那儿。
这些树啊,不仅能遮阴,还让整个城市看起来就像在森林里一样。
除了树,还有数不清的花花草草。
公园里面那更是繁花似锦,像滨海湾花园,简直就是植物的梦幻王国。
里面有好多巨大的花树雕塑,那些花朵五颜六色的,晚上灯光一打,就像走进了童话世界。
2. 立体绿化。
新加坡连楼房都不放过绿化的机会。
好多高楼大厦的外墙都爬满了藤蔓植物,就像是给大楼穿上了绿色的外衣。
有些建筑还有屋顶花园呢,在屋顶上种满了花草蔬菜,这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隔热,减少能源消耗。
比如说有些居民楼的屋顶花园,居民们还能在那儿种点小辣椒、小青菜之类的,特别有趣。
三、城市规划与环保意识。
1. 规划合理。
它的城市规划那叫一个科学。
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都划分得清清楚楚。
交通也很方便,道路规划合理,公共交通发达。
而且在规划的时候,就专门留出了大片的绿地空间,让市民出门没多远就能走到一个小公园或者绿地广场。
2. 环保教育。
新加坡人环保意识特别强。
从小就接受环保教育,在学校里孩子们就被教导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
在社区里也经常有环保活动,大家都很积极地参与。
比如说定期的垃圾回收活动,居民们都会把可回收的垃圾仔细分类,然后送到指定的回收点。
这种全民环保的氛围让新加坡这个花园城市能够一直保持得这么美。
还有澳大利亚的堪培拉,这也是个很有特色的花园城市。
一、堪培拉的独特之处。
堪培拉啊,它是澳大利亚的首都。
这个城市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宁静、优雅,就像一个大花园里的小镇。
二、自然与城市融合。
1. 湖泊与绿地。
它有一个很大的伯利·格里芬湖,湖水清澈得像一面大镜子。
花园城市新加坡

花园城市新加坡末日前的演讲花园城市新加坡图片欣赏introduction新加坡在城市绿化保洁方面成绩斐然,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狮子是新加坡的象征,故新加坡又叫“狮城”。
国土面积为699.1km^2;人口密度高,达413万人。
但绿化面积却很大,拥有10325公顷,绿地率为50%,绿化覆盖率为7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25m^2,森林覆盖率为30%。
1960年代战乱后百废待兴,城市环境,脏、乱、差。
居住空间拥挤,几十个人住在一起卫生可想而知,还有许多其他问题。
现在被誉为花园城市,城市绿化面积达到70%,新加坡的市中心,绿树与高楼互相掩映,道路很少堵车。
• 1.高瞻远瞩的城市规划• 2.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紧密结合• 3.建设花园城市步步为营.• 4.城市管理的法制化• 5.提升城市幸福指数• 6.城市集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新加坡采用了很多富有新意的办法。
如为控制市中心车流量大的区域,采取进入收费的模式,控制车辆进入,以保持交通顺畅。
再如,对乱扔垃圾初次罚款200新元。
累犯者则要被处以3至12小时的劳役,而且还得穿上写有“我是垃圾虫”字样的特别服装,打扫公共卫生,并在媒体上曝光,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在道路、空地上大力种植高大的乔木,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较高的覆盖率;70年代,城市制定道路绿化规划,加强了环境绿化中彩色植物的应用强调特殊的空间绿化;80年代,着力种植果树,并引进更多的色彩鲜艳、香气浓郁的植物种类;到90年代,发展各式各样的主题公园,建设连接各公园的廊道系统。
•比如在垃圾处理方面:新加坡国家环境局设定了新加坡兴建了4 个年处理能力2 2 8 万吨的高效率90%实马高岸外垃圾埋置场被“填满”垃圾循环。
根据新加坡“环保绿化计划2012”新加坡计划在2012 年前达到60% 的垃圾循环率设计更好的环保产品。
•1建立居民住房保障体系•2建立环境保障体系•3建立道路交通保障体系•4建立城市功能保障体系。
迈向“花园里的城市”——新加坡滨海花园设计理念探析

迈向“花园里的城市”——新加坡滨海花园设计理念探析李泽;张天洁
【期刊名称】《中国园林》
【年(卷),期】2012(000)010
【摘要】滨海湾花园地处新加坡中央区的核心,是新加坡政府基于40余年花园城市建设经验,迈向“花园里的城市”新目标的重要举措.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新加坡国家公园局、建筑师协会、国际竞标参赛方等对花园、城市、生态、文脉等因素做出了多样的解读和回应.通过分析比较“热带”“共牛”“多元”“水续”等理念在总体规划、景观设计等层面的应用,探究自然景观与城市肌理、国际技术与本土特色的结合,以期为同类园林设计提供借鉴.
【总页数】5页(P114-118)
【作者】李泽;张天洁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
【相关文献】
1.滨海湾花园之湾南花园,新加坡 [J], 黄华青;CHEN Yuxiao;LUO Dan
2.从"花园城市"迈向"花园中的城市"新加坡打造一体化自然生态空间 [J], 王君; 刘宏
3.以人为本的城市公园设计——以新加坡滨海湾花园为例 [J], 刘雅童
4.“花园城市”到“城市花园”——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见闻 [J], 易娱竹
5.新加坡规划发展成为花园里的城市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花园城市--新加坡

建设花园城市的建议
把城市当成一个园林来规划设计 在城市中营造一个自然与人工之间协调柔和的过 渡带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就是把园林设计的一 些过渡手法和设计技巧运用到城市规划中,比如自 然风景区或公园的大门不单单是一个门,而是扩展 为一个过渡带,让人从大自然的怀抱中缓缓苏醒。
建设花园城市的建议 结合社会历史文脉,营造特色空间 城市的发展和环境的形成过程中,需构建城市 公共活动空间物质和文化的有机统一体,以提高城 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质量,增加居民的安全感,提高 城市生活的宜人度、舒适感和人情味。城市环境 的立足点应在于生态原则、文化特征、功能要求 三位一体的整合。
花园城市在中国
花园城市理论和实践是对西方工业化文明带来的 对人类生存环境巨大破坏的反思,我们应当充分 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选择了一 条发展的捷径,在汲取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同时, 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花园城市
新加坡 街道绿化
“花园城市”(也称园林城市)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建筑 学家霍华德提出,1898年,霍华德发表了题为《明天的 花园城市》专著。阐述了“花园城市”的理论,提出城市 建设要科学规划,突出园林绿化。
“花园城市”模式图是一个由核心、六条放射线和几个圈层组合的放 射状同心圆结构,每一个圈层由中心向外分别是:绿地、市政设施、 商业服务区、居住区和外围绿化区,然后在一定距离上配置工业区, 整个城市区被绿带网分割成不同的城市单元,每一个单元都有一定人 口容量限制(约30000人左右)。
新加坡绿化方式
新加坡立体绿化
新设花园城市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面积不断扩张,市民与城郊 田野的距离增加, 城市成为人类改造自然最为彻 底的地方,也使城市居民减少了原有的与自然亲密 接触的种种优势和乐趣。
新加坡——花园城市

新加坡——花园城市新加坡,全称为新加坡共和国,旧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
美丽的"花园国家"新加坡,到处树木葱茏,浓荫密布,绿草如茵,百花娇艳,香飘四季。
新加坡地处热带,长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为赤道多雨气候这个亚洲的热带岛国,除拥有花园式的都市空间外,还具有欧州般的闲情雅韵:哥特式的圆顶建筑、维多利亚式的大厦、镶嵌着彩色玻璃的美丽的大教堂以这个最具欧洲风情的狮城,处处展现着她轻松迷人的魅力。
新加坡市区中心(金融区)位于新加坡岛的南岸,整个国家也即是一座城市,有“花园城市”的美誉,又是该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3]。
新加坡河从市区穿过,河岸两侧是移民最先迁入的地方,是商业最先繁荣的地带,也是老新加坡的经济动脉。
在河口上矗立着一座乳白石的“鱼尾狮”雕像,即是新加坡的精神象征和标志。
新加坡人主要是由近一百多年来从欧亚地区迁移而来的移民及其后裔组成的。
其移民社会的特性加上殖民统治的历史和地理位置的影响,使得新加坡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社会特色。
它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多元的文化汇集造就了新加坡独特的风俗。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4种官方语言,即是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
基于和马来西亚的历史渊源,《新加坡宪法》明定马来语为新加坡的国语,主要是尊重当地原住民所使用的语言。
由于内在和外在因素的考量,新加坡采用英语,作为主要的通行语和教学语新加坡是一个美食天堂。
多元的文化和丰富的历史使新加坡拥有了足以骄傲的美食。
来自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等诸多国家的饮食文化在这个亚洲美食的大熔炉里的火热碰撞、各显所长。
新加坡餐饮汇集了当地的风味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佳肴,有中国菜、马来菜、泰国菜、印尼菜、印度菜、西餐、快餐等。
由于历史的原因,新加坡在饮食方式和习惯方面融合了马来族和华人的烹调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菜是“娘惹食物”。
就口味而言,娘惹食品是最特别,最精致的传统佳肴之一。
新加坡人非常讨厌男子留长发,对蓄胡子者也不喜欢。
探秘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

2021·6从落地在樟宜机场的那一刻起,笔者便被这个南洋洲岛上的花园城市持续惊艳着。
这里没有钢筋、水泥、森林,有的只是贝聿铭、伊东丰雄、丹下健三、罗道夫、萨夫迪等东西方建筑大师的作品,疏疏落落、参差有致地散落在热带植物丛中,整个城市犹如一座郁郁葱葱的热带植物园。
很难想象,新加坡的生态基础曾被破坏得非常严重,在1819年仅残留200公顷原生雨林,只占当时国土面积的0.28%。
如今,新加坡绿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园林面积达到9500公顷以上,占国土面积的近八分之一。
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源于新加坡在生态建设方面持之以恒的努力。
高视界的城市规划“花园城市”的概念由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提出,主旨是使人们能够生活在既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又有美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新型城市中。
1898年,英国建筑学家霍华德出版了《明日的花园城市》一书,具体阐述了“花园城市”理论。
新加坡立足国土面积狭小的现实,在生态、美观的基础上,考虑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出“绿化新加坡、建设花园城市”构想。
于1965年确立了建设“花园城市”的目标,聘请联合国专家,用4年时间编制了新加坡未来30年至50年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概念性规划。
1991年,政府在原有规划基础上进行了修编,提出将24%的土地保留为绿地,并将现有天然森林的82%保留下来的目标。
此后每隔10年,都会修编一次城市规划,但始终以建设“花园城市”为目标,在保证绿化总量提升的同时,向“亲自然、亲生物”方向转变,对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区域公园、邻里公园、生态廊道、建筑立面等的绿化标准都进行了明确规定,让想要接近自然的公众能停留在公园,同时把保护区留给野生动植物,从而在市民生活与生态保护间取得平衡。
高品质的生态建设新加坡的“花园城市”建设大致经历如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清洁与绿化阶段。
实施清洁新加坡行动;同时快速绿化新加坡,选择速生、冠幅大的高大树种(如原产巴西的雨树),大力种植行道树;加快建设公园,为市民提供绿色开放空间。
美丽的花园城市新加坡花柏山

美丽的花园城市新加坡花柏山新加坡花柏山:亚洲的花园新加坡,作为一个小而美的国家,以其美丽的花园城市著称于世。
这座城市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精心设计的公园而闻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花柏山(Haw Par Villa)。
花柏山不仅是一个美丽的观光景点,更是新加坡人民心中的宝藏,既有独特的文化历史,又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关注。
花柏山位于新加坡本岛西部,占地面积达到了9公顷。
它由奇特的人造山丘和丰富多样的植被组成,使得这里犹如一个童话般的花园。
花柏山最初是由新加坡华人富商何应钦和黄棣芬兄弟创办的,并于1937年对外开放。
它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雕塑和园林艺术而闻名,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进入花柏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壮观的门牌坊。
正如其名,这座山以花和白柏树为主题,并以随处可见的彩色石雕和壁画装点其间。
游客沿着曲线形状的小径一路欣赏这些华丽的景象,仿佛进入了神话世界。
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具有哲理寓意的雕塑,它们生动地诠释了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故事。
无论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猪八戒,还是“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都以栩栩如生的造型展现在游客眼前。
除了雕塑,花柏山的植被也是其独特之处。
山上布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卉和树木,形成了一片林木葱茏的景象。
在这里,游客可以尽情地欣赏到来自不同地区和季节的花朵的绚丽色彩。
尤其是3月至4月的春季和9月至10月的秋季,整个山区都被各种花朵的芳香环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此外,花柏山还有一个特别的景点,被称为“十殿阎罗”。
这个主题公园以佛教神话中的地狱为设计灵感,从教育的角度展示了善恶报应的概念。
游客可以通过观看逼真的雕塑和表演,体验到不同层次的惩罚和救赎,以此来提醒人们遵守道德法则,做一个善良的人。
最后,花柏山还提供了许多娱乐活动和亲子游乐设施,适合全家人一起度过欢乐的时光。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参加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品尝新加坡的传统美食,或者购买纪念品来留念。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每个人都可以在花柏山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欢笑。
国外立体空间利用案例

国外立体空间利用案例当谈到国外的立体空间利用案例时,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案例是新加坡的“超级树”(Supertree)项目,位于滨海湾花园。
以下是详细说明:1. 项目背景:新加坡是一个土地有限的城市国家,为了解决土地利用问题并丰富城市绿化,滨海湾花园计划于2012年启动了“超级树”项目。
2. 设计理念:超级树项目旨在将自然与科技结合,以一种独特而可持续的方式创造出一个立体绿化空间。
这些“超级树”实际上是融合了垂直花园、太阳能收集器等多种功能的垂直结构。
3. 结构与功能:每棵超级树都高达25到50米,覆盖了植物和藤蔓,形成了一个垂直花园。
此外,它们还配备了太阳能收集器,用于提供能源供应,包括照明和水泵系统。
其中11棵树还连接了一条长约128米的天桥,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步行通道。
4. 空间利用:超级树项目在滨海湾花园占地面积达到250,000平方米,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可供休闲、放松和社交的公共空间。
这些超级树之间还设置了露天舞台和多功能广场,用于举办音乐会、文化活动和庆典。
5. 生态友好:超级树不仅仅是一种美学结构,还在生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通过垂直花园和藤蔓吸收二氧化碳,帮助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它们还收集雨水进行灌溉,减少了维护成本。
6. 社会影响:超级树项目成为新加坡的一个标志性地标,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当地居民。
它不仅提供了一个迷人的环境,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绿色空间,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的超级树项目是一个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的成功案例。
通过将垂直花园、太阳能收集器和多功能空间相结合,超级树不仅解决了土地有限的问题,还创造了一个美丽、可持续和社交的城市绿洲。
这一项目在新加坡乃至全球范围内都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并成为生态友好城市规划的典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