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诊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学基础——诊法
诊法,是中医诊察疾病、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

包括望、闻、问、切四种,简称“四诊”。

四诊辨证关键词总结
细目一望诊
望诊的重点内容包括望神、望色、望形体、望头项五官、望舌、望排出物等。

要点一望神
神乱:即神志异常,常见于癫、狂、痫的患者。

要点二望色
(一)常色和病色
1.常色: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

光明润泽。

(1)主色:中国人正常时面色应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2)客色:由于体质禀赋不同;或由于生理活动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2.病色:疾病状态时的面部色泽。

病色的特点是晦暗、暴露。

(1)善色:指病人面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

(2)恶色:指病人面色异常,且枯槁晦暗。

(二)五色主病
1.青色
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面色青黄(即面色青黄相兼,又称苍黄)者,可见于肝郁脾虚的病人。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者,多属惊风。

2.赤色
主热证,亦可见于戴阳证。

满面通红者,属实热证。

午后两颧潮红者,属阴虚证。

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属戴阳证。

3.黄色
主脾虚、湿证。

面色萎黄者,多属脾胃气虚,气血不足
面黄虚浮者,属脾虚湿蕴,水湿内停,泛溢肌肤所致。

面目一身俱黄者,为黄疸。

其中面黄鲜明如橘者,属阳黄,乃湿热为患;面黄晦暗如烟熏者,属阴黄,乃寒湿为患。

4.白色
主虚证(血虚、气虚、阳虚寒证、失血证)
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者,多属血虚证或失血证
面色(白光)者,多属阳虚证;若(白光)白虚浮,则多属阳虚水泛。

5.黑色
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

面黑暗淡者,多属肾阳虚。

面黑干焦者,多属肾阴虚。

眼眶周围发黑者,多属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者,多由血瘀日久所致。

例题
提示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的是
A.得神
B.精亏失神
C.邪盛失神
D.假神
E.神乱
『正确答案』D
两目晦暗目无光彩,面色晦暗无华,精神萎靡,意识模糊,骨枯肉脱,形体羸瘦。

属于
A.得神
B.精亏失神
C.邪盛失神
D.假神
E.神乱
『正确答案』B
中国人正常时面色应是
A.黑黄隐隐,明润含蓄
B.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C.青黄参杂,颜色暴露
D.白中透红,红色显露
E.红黄相兼,红色显露
『正确答案』B
面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属于
A.主色
B.客色
C.善色
D.恶色
E.常色
『正确答案』C
下列各项,不属面色青主病的是
A.寒证
B.惊风
C.湿证
D.气滞
E.血瘀
『正确答案』C
A.青色
B.黄色
C.黑色
D.白色
E.赤色
主脾虚、湿证的是
主肾虚、寒证、水饮的是
『正确答案』B C
要点四望头项五官
(一)望头部
形态
小儿头颅均匀增大—肾精亏损,水液停聚于脑。

小儿头颅狭小—肾精不足,颅骨发育不良。

小儿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方颅畸形者—肾精不足或脾胃虚弱,佝偻病、先天性梅毒的患儿。

病人头摇不能自主—肝风内动之兆。

囟门
囟门突起:又称囟填—多属实证,多因温病火邪上攻,或脑髓有病,或颅内水液停聚所致。

囟门凹陷:又称囟陷—多属虚证,多因吐泻伤津,气血不足和先天精气亏虚,脑髓失充所致。

囟门迟闭:又称解颅—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表现,多见于佝偻病患儿。

3.头发
(1)发黄:小儿发结如穗,枯黄无泽—疳积。

(2)发白:发白伴有耳鸣、腰酸等症者,属肾虚;伴有失眠健忘等证者,为劳神伤血所致。

(3)脱发:片状脱发,显露光亮头皮,称为斑秃—血虚受风。

头皮发痒、多屑、多脂—血热化燥。

望面部
1.面肿
眼睑颜面先肿,发病较速者为阳水
兼见面色(白光)白,发病缓慢者属阴水,
2.腮肿
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清,按之有柔顿感或压痛者,为痄腮,因外感温毒之邪所致,多见于儿童,属传染病。

3.口眼斜
指患侧面肌弛缓,额纹消失,眼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向健侧歪斜者,为风邪中经络。

口眼斜兼半身不遂者,为中风。

4.面削颧耸
指面部肌肉消瘦,两颧高耸,眼窝、颊部凹陷。

因气血虚衰,脏腑精气耗竭,慢性病的危重阶段。

望颈项
1.瘿瘤
颈前颌下结喉之处,有肿物如瘤,或大或小,可随吞咽移动,名曰“瘿瘤”或“颈瘿”。

2.瘰疬
颈侧颌下,肿块如金,累累如串珠。

望目
目的分部与五脏的关系是:
瞳仁—水轮—肾;
黑睛—风轮—肝;
白睛—气轮—肺;
两眦血络—血轮—心;
眼睑—肉轮—脾。

1.目色
若白睛发红,为肺火或外感风热;两眦赤痛,为心火上炎;睑缘红赤湿烂,为脾有湿热;全目赤肿,为肝经风热上攻。

白睛发黄,为黄疸的主要标志。

目眦淡白,属血虚、失血。

目胞色黑晦暗,多属肾虚。

2.目形
目胞浮肿,多为水肿的表现。

眼窝凹陷:多见于吐泻伤津或气血虚衰的病人。

若久病重病眼窝深陷,则为阴阳竭绝之候,属病危。

眼球突起,兼喘咳气短者,属肺胀;若兼颈前肿块,急躁易怒者,为瘿瘤。

胞睑红肿,为风热邪毒上攻于目所致。

3.目态
1)瞳孔缩小:多属肝胆火热所致;亦可见于中毒,如川乌、草乌、毒輩、有机磷农药中毒等。

2)瞳孔散大:可见于肾精耗竭的病人,属病危,两侧瞳孔完全散大则是临床死亡的指征之一。

如一侧瞳孔逐渐散大,可见于中风或颅脑外伤病人,亦属危候。

此外亦可见于青光眼病。

3)目睛凝视:固定前视者,称瞪目直视;固定上视者,称戴眼反折;固定侧视者,称橫目斜视。

4)昏睡露睛:多属脾胃虚衰,或吐泻伤津,以小儿多见。

5)胞睑下垂:双睑下垂者,多为先天不足,脾肾亏虚;单睑下垂者,多因脾气虚衰或外伤所致。

望耳
1.色泽
耳轮淡白,多属气血亏虚;
耳轮红肿,多为肝胆湿热或热毒上攻;
耳轮青黑,多见于阴寒内盛或有剧痛的病人;
耳轮干枯焦黑,多属肾精亏耗,精不上荣,为病重,可见于温病晚期耗伤肾阴及下消等病人;
小儿耳背有红络,耳根发凉,多为出麻疹的先兆。

2.形态
耳廓瘦小而薄,是先天亏损,肾气不足;
耳轮干枯萎缩,多为大病久病肾精耗竭,属病危;
耳轮皮肤甲错,可见于血瘀日久的病人。

(六)望鼻
1.色泽
鼻端色白,多属气血亏虚,或见于失血病人;
鼻端色赤,多属肺、脾蕴热;
鼻端色青,多见于阴寒腹痛病人;
鼻端色微黑,常是肾虚寒水内停之象;
鼻端晦暗枯槁,则为胃气已衰,属病重。

2.形态
鼻头红肿生疮,多属胃热或血热;
鼻端生红色粉刺,称为“酒渣鼻”,肺胃蕴热;
鼻翼煽动,多见于肺热或哮喘病人,是肺气不宣、呼吸困难的表现。

望口唇
1.唇色
唇色淡白,多属血虚或失血。

唇色深红,多属热盛。

唇红绛而干,为热伤津液或热入营血。

若呈樱桃红色者,多见于煤气中毒。

唇色青黑,多属寒盛、痛极。

口唇青紫,多属气滞血瘀。

环口黑色者,是肾气将绝或水气内停;
小儿环口发青则为惊风先兆。

2.形态
唇干而裂,为津液已伤。

口唇糜烂,多为脾胃积热上蒸或食积生热。

唇内溃烂,色淡红,为虚火上炎。

唇边生疮,红肿疼痛,为心脾积热。

(八)望咽喉
咽喉两侧红肿而痛,此为乳蛾,多属肺胃积热;红肿溃烂,有黄白腐点,此为烂乳蛾,为肺胃热毒壅盛。

若咽喉色鲜红娇嫩,疼痛不甚,多为阴虚火旺;如有灰白色假膜,擦之不去,重擦出血,且随即复生者,是为白喉,属肺热阴伤之证;
若假膜容易拭去,去后不复生,此属胃热,证较轻。

小儿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颅呈方形者,多提示
A.肾精不足
B.肝血不足
C.心血亏损
D.水饮内停
E.肝风内动
『正确答案』A
下列可引起囟门突起的是
A.肾精不足
B.温病火邪上攻
C.吐泻伤津
D.气血亏虚
E.脾胃虚弱
『正确答案』B
A.肾虚
B.血虚受风
C.血热化燥
D.阴液不足
E.脾胃虚弱
片状脱发,显露圆形或椭圆形光亮头皮,多为
头皮发痒、多屑、多脂,多为
『正确答案』B C
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清,按之有柔顿感或压痛者,称为
A.阴水
B.阳水
C.痄腮
D.中风
E.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C
A.癥积
B.瘕聚
C.瘿瘤
D.瘰疬
E.痰核
颈前颌下结喉之处,有肿物如瘤,可随吞咽移动,称为
颈侧颌下,肿块如金,累累如串珠,称为
『正确答案』C D
A.风轮
B.气轮
C.水轮
D.血轮
E.肉轮
白睛为
瞳仁为
『正确答案』B C
A.瘰疬
B.瘿瘤
C.肺胀
D.哮喘
E.水肿
眼球突起,兼喘咳气短者,属
眼球突起若兼颈前肿块,急躁易怒者,为
『正确答案』C B
小儿耳背有红络,耳根发凉,多为
A.气血亏虚
B.肾精亏耗
C.出麻疹的先兆
D.血瘀
E.肾阴不足
『正确答案』C
口唇呈樱桃红色,多见于
A.血虚或失血
B.煤气中毒
C.寒盛、痛极
D.惊风先兆
E.心阳虚衰
『正确答案』B
咽喉红肿,上有灰白色假膜,擦之不去,重擦出血,且随即复生者,是为
A.乳蛾
B.烂乳蛾
C.白喉
D.胃热
E.阴虚火旺
『正确答案』C
要点五望舌
正常舌象,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望舌色
望舌形
望舌态
舌下络脉
舌下络脉短而细,周围小络脉不明显,舌色偏淡者,多属气血不足,脉络不充。

舌下络脉粗胀,或呈青紫、绛、绛紫、紫黑色,或舌下络脉曲张如紫色珠子状大小不等的结节等改变,皆为血瘀的征象。

(二)望舌苔
1.望苔色
2.望苔质
A.气血两虚
B.阴虚
C.实热
D.瘀血内阻
E.阳虚
舌红而少苔,或光红无苔的临床意义是青紫舌临床意义是
『正确答案』B D
A.气血两虚
B.痰湿热毒上泛
C.阴虚火旺
D.脾虚、水湿内盛证
E.血瘀
淡白舌多见于
齿痕舌多见于
『正确答案』A D
歪斜舌多为
A.气血两虚
B.水湿内停
C.阴虚火旺
D.肝风内动
E.热入心包
『正确答案』D
舌苔灰黑而湿润,多提示
A.气血两虚
B.热盛伤津
C.阴寒内盛
D.表证
E.血瘀
『正确答案』C
苔质致密,颗粒细小,融合成片,如涂有油腻之状,揩之不去,刮之不脱,称为
A.腻苔
B.腐苔
C.润苔
D.滑苔
E.剥落苔
『正确答案』A
舌苔由少变多、由薄变厚,一般都说明
A.正气渐复,主病退
B.邪气渐盛,主病进
C.痰湿内盛
D.邪入经络
E.热毒炽盛
『正确答案』B
A.瘀血内阻
B.气阴两伤
C.食积、痰湿
D.胃气大虚
E.津液已耗
光剥舌主
腐苔主
『正确答案』D C
要点六望排出物
望涎痰涕唾
望痰涕
痰白而清稀—寒痰。

痰黄黏稠有块—热痰。

痰少而黏,难于咯出,甚则无痰者——燥痰。

痰白滑量多,易于咯出者—痰湿。

痰中带血,色鲜红者,称为咯血。

常见于肺痨、肺癌等病人。

咳吐脓血腥臭痰者,为肺痈。

鼻流清涕为外感风寒;
鼻流浊涕是外感风热;
久流浊涕不止者为鼻渊。

望呕吐物
呕吐物清稀无酸臭味,或呕吐清水痰涎,多因胃阳不足或寒邪犯胃。

呕吐物秽浊酸臭,多为热邪犯胃。

呕吐物酸腐夹杂不消化食物,多属食积。

呕吐黄绿苦水,多属肝胆郁热或湿热。

呕吐血色暗红或紫暗有块,夹有食物残液者,属胃有积热,或肝火犯胃,或胃腑血瘀所致。

望二便
1.望大便
大便清稀如水样,多为外感寒湿,或饮食生冷,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所致。

大便清稀,完谷不化,属脾虚或肾虚泄泻。

大便黄褐如糜而臭,多为湿热或暑湿伤及胃肠。

大便夹有黏冻、脓血,多见于痢疾和肠癌等病证。

大便燥结,干如羊屎,排出困维,多因热盛伤津、阴血亏虚、肠道津亏所致。

大便下血,先血后便,血色鲜红者,称为近血,为热伤肠络所致,亦可见于痔疮、肛裂;先便后血,血色暗红或黑褐,称为远血,为热伤胃络,或气虚不摄所致。

2.望小便
小便清长,多属寒证、虚证。

小便短黄,多属实热证。

尿中带血,多因热伤血络,或湿热蕴结膀胱所致。

亦可见于结石损伤血络。

尿有砂石,见于石淋。

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脂膏,见于尿浊、膏淋。

A.寒痰
B.热痰
C.湿痰
D.燥痰
E.外感风热
痰白滑量多,易于咯出者,多属
痰白而清稀,多属
『正确答案』C A
呕吐物酸腐夹杂不消化食物,多属
A.胃阳不足
B.热邪犯胃
C.胃腑血瘀
D.食积
E.肝胆郁热
『正确答案』D
先便后血,血色暗红或黑褐,称为
A.近血
B.远血
C.痢疾
D.肠癌
E.脾虚
『正确答案』B
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脂膏,见于
A.气淋
B.血淋
C.膏淋
D.石淋
E.热淋
『正确答案』C
细目二闻诊
要点一听声音
一、语声
(一)语声强弱
1.声重—多属外感风寒。

2.音哑、失音
新病音哑或失音者,属实证,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袭肺,或痰湿塞肺所致,即所谓“金实不鸣”。

久病音哑或失音者,属虚证,多由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所致,即所谓“金破不鸣”。

妊娠后期出现音哑或失音者,称为妊娠失音,又称子喑。

3.鼻鼾
若昏睡不醒或神识昏迷的病人鼾声不绝者,多属高热神昏或中风入脏之危候。

4.呻吟
呻吟声高亢有力,多为实证、剧痛;久病而呻吟低微无力,多为虚证。

(二)语言错乱
1.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的症状。

多属热扰心神之实证。

2.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

多因久病脏气衰竭,心神散乱所致,属虚证。

3.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的症状。

多因心气不足,心神失养,或气郁痰阻,蒙蔽心窍所致。

常见于癫病、郁病。

4.错语:病人神识清楚而语言错乱,语后自知言错的症状。

多因心气不足,神失所养所致。

常见于久病体虚之人。

5.狂言:精神错乱,语无伦次,狂躁妄言的症状。

多见于痰火扰心的狂证。

6.语言謇涩:指神志清楚,思维正常而吐字困难,或吐字不清。

因习惯而成者,不属病态。

病中言语謇涩,因风痰阻络舌强所致,为中风之先兆或中风后遗症。

小结
呼吸
1.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者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

2.哮:呼吸急促似喘,喉间有哮鸣音的症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3.短气:呼吸短促不能相接,气短不足以息的轻度呼吸困难。

4.少气:呼吸微弱而声低,少气不足以息,言语无力。

咳嗽
咳声重浊,痰清色白,多属外感风寒。

咳声不扬,痰稠色黄,多属邪热犯肺。

干咳少痰,咽喉干燥,多属燥邪犯肺,或肺阴亏虚。

咳声轻清,低微气怯,多属肺气亏虚。

咳有痰声,痰多易咯,多属痰湿阻肺。

呃逆
呃声频作,高亢而短,其声有力者,多属实证,为肝气犯胃所致。

呃声低沉,声弱无力,多属虚证。

新病呃逆,其声有力,多属寒邪或热邪客于胃。

久病、重病呃逆不止,声低气怯无力者,属胃气衰败之危候。

嗳气
嗳气酸腐,兼脘腹胀满者,多为宿食停滞,属实证。

嗳声频作而响亮,嗳气后脘腹胀减,嗳气发作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者,多为肝气犯胃所致。

嗳气频作,兼脘腹冷痛,得温痛减者,多因寒邪犯胃,或为脾胃阳虚所致。

太息:肝气郁结之象。

要点二嗅气味
口气
口气酸臭,并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者,多属食积胃肠。

口气臭秽者,多属胃热。

鼻流浊涕腥秽如鱼脑者,为鼻渊。

鼻流清涕无气味者,为外感风寒。

二便之气
大便酸臭难闻者,多属肠有湿热。

大便溏泻而腥者,多属脾胃虚寒。

大便臭如败卵,或夹有未消化食物,矢气酸臭者,为伤食,是食积化腐的表现。

小便黄赤混浊,有腥臭味者,多属膀胱湿热。

尿甜并散发烂苹果样气味,为消渴病。

经、带之气
月经臭秽者,多属热证。

月经味腥者,多属寒证。

带下黄稠而臭秽者,多属湿热。

带下白稀而腥者,多属寒湿。

崩漏或带下奇臭,并杂见异常颜色,常见于癌症,病情多危重。

产后恶露臭秽者,多属湿热下注。

呕吐物之气
呕吐物清稀无臭味者,多属胃寒。

呕吐物气味酸腐臭秽者,多属胃热。

呕吐未消化食物,气味酸腐者,为食积。

呕吐脓血而腥臭者,为胃有痈疡。

病室的气味
病室臭气触人,多为瘟疫病。

病室有尿骚味,见于水肿病晚期,尿毒症。

病室有烂苹果样气味,多见于消渴病患者,属危重症。

病室有蒜臭气味,多见于有机磷中毒。

久病音哑或失音者,属于
A.金实不鸣
B.金破不鸣
C.外感风寒
D.痰湿壅肺
E.风热袭肺
『正确答案』B
A.谵语
B.郑声
C.独语
D.错语
E.狂言
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属于
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属于『正确答案』A B
呼吸急促似喘,喉间有哮鸣音,称为
A.喘
B.哮
C.短气
D.少气
E.咳嗽
『正确答案』B
吐势徐缓,声音微弱,吐出物清稀者,多属
A.实热证
B.寒证、虚证
C.热扰神明
D.食滞化热
E.脾胃阳虚
『正确答案』B
久病、重病呃逆不止,声低气怯无力者,提示
A.热邪客于胃
B.外感风寒
C.肝气犯胃
D.寒邪客于胃
E.胃气衰败
『正确答案』E
太息多属
A.肝气郁结
B.气虚
C.阳虚
D.肝阴虚
E.宿食内停
『正确答案』A
口气酸臭,并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者,多属
A.胃气郁滞
B.食积胃肠
C.胃寒
D.胃热
E.胃阳不足
『正确答案』B
A.气虚
B.血虚
C.热证
D.寒证
E.血瘀
月经臭秽者,多属
月经味腥者,多属
『正确答案』C D
A.消渴病
B.有机磷中毒
C.疮疡
D.尿毒症
E.瘟疫病
病室有烂苹果样气味,多见于
病室有蒜臭气味,多见于
『正确答案』A B
细目三问诊
要点一问寒热
(一)恶寒发热
1.恶寒重发热轻—风寒表证。

2.发热重恶寒轻—风热表证。

3.发热轻而恶风—伤风表证。

(二)但寒不热
在疾病过程中,患者唯感畏寒二不发热,多属虚寒证。

(三)但热不寒
1.壮热—里实热证
2.潮热: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

(1)阳明潮热:日晡(下午3-5时)热势高,又称日晡潮热—阳明腑实。

(2)湿温潮热:午后热甚,身热不扬(肌肤初扪之不甚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湿温病。

(3)阴虚潮热:午后或入夜热甚,又称骨蒸潮热—阴虚证。

3.长期低热
指发病日期较长,而热度仅较正常体温稍高(一般不超过38℃),或仅患者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高者。

气虚发热,除表现为发热日久不止和热度不高以外,还伴有气虚的表现。

(四)寒热往来
1.寒热往来无定时—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证。

2.寒热往来有定时—疟疾。

要点二问汗
(一)汗出有无
1.表证有无汗出:
无汗出者,多为表寒实证;
有汗出者,多为表虚证,或者表热证。

2.里证有无汗出:
里证无汗:见于津亏、失血阴伤与里寒证;
里证有汗:有寒热虚实的不同。

汗出性质
1.自汗—气虚证和阳虚证。

2.盗汗—阴虚证。

3.绝汗—亡阴或亡阳的表现。

4.战汗—正邪相争,疾病发展与否的转折点。

(二)局部汗出
1.头汗—上焦热盛;中焦湿热蕴结;元气将脱,虚阳上越;进食辛辣、热汤、饮酒。

2.半身汗—痰病、中风及截瘫病人。

3.手足心汗—阴经郁热熏蒸;阳明燥热内结;脾虚运化失常。

要点三问疼痛
(一)疼痛的性质
1.胀痛—气滞。

头目胀痛—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所致。

2.刺痛—瘀血。

3.冷痛—寒邪阻滞经络、阳气亏虚。

4.灼痛—火邪、阴虚火旺。

5.重痛—湿邪困阻气机所致。

6.酸痛—湿邪侵袭、肾虚。

7.隐痛—气血不足,虚寒证。

8.绞痛—有形实邪阻滞气机所致。

9.走窜痛—四肢关节处—风寒湿邪所致。

胸胁脘部—气滞。

10.掣痛—由一处疼痛抽掣牵拉他处疼痛
—经脉阻滞不通。

疼痛发作急剧,持续时间长,多为实证;
发作缓慢,痛有休止者,多见于虚证;
痛处喜按、喜热者,多为虚寒证;
痛处拒按、喜冷者,多为实热证。

(二)疼痛的部位
1.头痛:头痛连项—太阳经;两侧头痛—少阳经;头前疼痛连额—阳明经;颠顶痛—厥阴经。

2.胁痛:肝胆及其经脉的病变。

3.少腹:肝。

4.腰痛:风寒湿邪侵袭、劳伤过度或肾虚所致。

5.四肢疼痛:痹证。

要点四问饮食口味
(一)食欲与食量
1.食欲不振(不欲食):
久病食少,或久不欲食—脾胃虚弱;
不欲食,兼有头身困重,胸闷脘痛,苔厚腻—湿邪困脾或饮食停滞。

2.厌食:
厌恶食物,或恶闻食臭—伤食。

若厌恶油腻,伴有胁肋胀痛—肝胆脾胃湿热;
孕妇厌食,伴有呕吐—恶阻。

3.消谷善饥—胃火炽盛;
若兼口渴引饮,小便量多,形体消瘦—消渴病。

4.饥不欲食—胃阴不足。

5.饮食偏嗜:小儿偏嗜生米、泥土等异物—虫积。

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食欲倍增,谓之"除中",是脾胃之气将绝的征兆。

(二)口渴与饮水
1.口不渴饮:
口渴喜热饮,饮水量不多—水饮内停;
口渴欲饮,水入即吐—“水逆证”;
伴有潮热、盗汗—阴虚证;
伴有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苔腻—湿热证;
伴有舌绛而干—温病热入营血;
但欲漱水不欲咽—瘀血。

(三)口味异常
口苦—热证或胆气上逆;
口甜或黏腻不爽—脾胃湿热或脾气虚弱;
口中泛酸—肝胃不和或胃有宿食积滞;
口淡乏味—脾胃气虚或脾胃虚寒。

要点五问大小便
1.大便
(1)便次异常
大便溏泻,伴有腹痛隐隐、神疲乏力、食少腹胀—脾虚泄泻;
黎明腹痛即泻,泻后即安—肾虚命门火衰的“五更泻”
大便泄泻夹有未消化的食物,腐浊臭秽—伤食泄泻;
泻下黄水,肛门有灼热感—湿热泄泻;
泄泻每起于情志不畅—肝郁乘脾的痛泻。

(2)便质异常
便中夹杂有不消化的食物—完谷不化,脾肾虚寒
大便时干时稀—肝郁脾虚;
大便先干后溏—脾胃虚弱;
大便脓血—痢疾;
(3)排便感异常
排便时肛门有灼热感—热迫直肠;
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便出不爽,称为里急后重—湿热内阻,肠道气滞;
排便时肛门下坠,甚至脱肛—中气下陷;
大便滑泄失禁—脾肾阳虚证。

2.小便
(1)尿量异常
尿量过多,色清而长—虚寒证或消渴证;
小便量过少,色黄赤—实热证,或汗、吐、下后津液损伤;
尿少伴水肿—肺、脾、肾、三焦等脏腑功能失常。

(2)尿次异常
新病尿频,色赤急迫,或夹有砂石者,多为下焦湿热久病或年老之人,尿频,夜尿频数,多为肾气不固;
尿点滴而出,甚至无尿者,称为癃闭。

(3)排尿感异常
小便后点滴不尽,又称余沥不尽—肾气不固;
小便涩痛,灼热急迫—湿热淋证;
小便失禁,若神志清楚—肾气不固;
若见于神志昏迷,则多为危候。

要点六问睡眠
1.失眠
2.嗜睡
要点七问耳目
1.问耳
2.问目
(1)目昏:视物昏暗,模糊不清。

多为肝肾亏虚,精血不足。

(2)目眩:视物旋转,如坐舟船,或眼前如有蝇虫飞动之感。

若因风火上扰、痰湿上蒙所致为实证;若因中气不足、肝肾亏虚所致为虚证。

午后热甚,身热不扬兼见头身困重,胸脘满闷,舌苔黄腻,属于
A.阳明潮热
B.湿温潮热
C.阴虚潮热
D.气虚发热
E.血虚发热
『正确答案』B
A.自汗
B.盗汗
C.绝汗
D.战汗
E.头汗
阴虚患者汗出特点是
提示正邪相争,疾病发展与否的转折点的是
『正确答案』B D
A.灼痛
B.冷痛
C.刺痛
D.胀痛
E.重痛
瘀血阻滞,血行不畅引起的疼痛特点是
湿邪困阻气机引起的疼痛特点是
『正确答案』C E
胁部胀痛多为
A.心阳不振
B.肝郁气滞
C.肾虚
D.阴虚火旺
E.瘀血内阻
『正确答案』B
A.太阳经
B.少阳经
C.阳明经
D.厥阴经
E.少阴经
头痛连项者,属
头前额疼痛者,属
『正确答案』A C
消谷善饥,兼有口渴引饮,小便量多,形体消瘦,多为
A.胃火炽盛
B.消渴病
C.胃阴不足
D.虫积
E.伤食
『正确答案』B
A.脾虚
B.肾虚命门火衰
C.伤食
D.肝郁乘脾
E.湿热
黎明腹痛即泻,泻后即安者,为
泄泻每起于情志不畅者,为
『正确答案』B D
视物旋转,如坐舟船,或眼前如有蝇虫飞动之感称为
A.目昏
B.目眩
C.目痒
D.目痛
E.目涩
『正确答案』B
暴病耳聋多属
A.肝胆火盛
B.肾精亏虚
C.肝血不足
D.脾气不足
E.肝肾亏虚
『正确答案』A
细目四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

要点一切脉部位
(一)寸口分候脏脑
寸口诊法:腕后高骨(桡骨茎突)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

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两尺候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