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突发事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

2019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 预案》确定了突发事件处置的六个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二、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三、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四、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五、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六、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第四章 建立应急预案体系

三、Ⅲ级(较大)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中较大地震灾害, 是指造成2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或造 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 集的地区6.0~6.5级地震,可初判为较大 地震灾害。

四、Ⅳ级(一般)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中一般地震灾害, 是指造成2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 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 5.0~6.0级地震,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四、突发事件地级人民政府的总体应 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而制定的相应应急预案,这些应急 预案在上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的原则由本级人民政府制定,完成之后报上级人民政府备 案。


五、突发事件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 企事业单位的应急预案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参照政府应 急预案,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 由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印发实施。



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的论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 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社会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二、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为应对某 一类型或几种类型突发事件而制定的涉及数个政府部门职 责的应急预案。


一、Ⅰ级(特别重大)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1.3适用范围。将造成 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 者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者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 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划为特别重大安全生 产事故灾难。
二、Ⅱ级(重大)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重大地震灾害,实质 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 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的地 区6.5~7.0级地震,可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应急预案是突发事件应对的原则性方案,它提供 突发事件处置的基本规则,是突发事件应急响应 的操作指南。 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突发事件应急预 案体系由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 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 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等六大类构成。


一、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总体应急预案是各级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总 纲,目的在于明确各类突发事件分级分类和应急预案框架 体系,规定各级政府应对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组织体系、 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总体 规范性文件。 编制总体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 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 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 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六、重大活动应急预案 所谓重大活动应急预案,就是可能组织承办重大活动的单 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政府及政府部门总体预案和 专项预案,结合自身实际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第五章 健全应急管理体制

一、建立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 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就是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 导、统一组织、统一指挥下,各级政府行政领导亲自安排 部署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并进行检查督促和承担领导责 任的制度。 二、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和发展处于关 键时期,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增多,各类突发事件时有发 生。但是,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体制、 机制尚不完善,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需 要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三、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 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 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四、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 发事件、重大刑事案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等。
第二章 突发事件的级别

根据国务院2019年1月8日颁布并实施的《国家突 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各类突发事件按照 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范围和影响范围等因素, 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 大)、Ⅲ级(较大)和 Ⅳ级(一般)。预警标识 按Ⅰ、Ⅱ、Ⅲ、Ⅳ级分为“红橙黄蓝”四级。法 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应 对 突 发 事 件
江苏省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
柏骏
第一章 突发事件的类型

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事件 主要分为以下四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 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一、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水旱灾害、台风、暴雨、冰雹、风雪、 高温、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山体崩塌、滑 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 害,森林火灾和生物灾害等。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分布广、损失大。 由于特有的地质构造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我国 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二、事故灾难 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地各类安全事故、交通 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 态破坏事件等。


专项应急预案由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制定,报本级 人民政府批准后,由本级人民政府和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 实施。根据总体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的分类,专项应急预 案也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专项预案、事故灾难专项预案、 公共卫生专项预案、社会安全专项预案。

三、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部门应急预案是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和自身职责,为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而制定 的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和备案。 和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一样,部门应急预案同样 包括总则、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预防预警机制、应急响 应、善后工作、应急保障、监督管理、附件等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