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C40细石纤维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黄腾C4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40细石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原则针对设计任务及要求,根据所用材料性能,使配制的混凝土在保证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满足经济合理的要求。
二、设计依据及标准(1)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3)JGJ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4)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5)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6)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7)施工图纸三、设计要求(1)C40细石混凝土(2)设计坍落度为(160~200)mm(3)使用部位:支座垫石。
四、原材料1.水泥:规格:盾石P·O ,产地:冀东海德堡水泥有限公司。
2.外加剂:规格:HT-HPC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HPWR-R)缓凝型,产地:山西黄腾化工有限公司,掺量:%。
3. 砂:规格:中砂,产地:高陵吴村杨兴运砂场。
4.碎石:规格:4.75mm~9.5mm单级配碎石,产地:泾阳四星友谊石场。
5.粉煤灰:规格:F类Ⅰ级,产地:韩城大唐盛龙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6.水:当地饮用水。
五、初步配合比计算(1)确定水泥混凝土的配制强度:(ƒcu,0)根据公式ƒcu,0= ƒcu,k+σƒcu,0—砼试配强度MPaƒcu,k—砼设计强度40MPaσ—标准差,取MPa—混凝土强度达到95%保证率时的保证率系数。
试配强度ƒcu,0=ƒcu,k+σ=40+×=(2)计算水胶比:(W/C)W/C=(αa׃ce)÷(ƒcu,0+αa×αb׃ce)=×÷+××=αa、αb-回归系数,αa=,αb=ƒce-水泥强度值,取。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表3.5.3耐久性基本要求,C40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为,所以水胶比选取。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水化热的计算1设计要求混凝土抗压强度: ;水泥品种: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 ;粗骨料材料类型:碎石;粗骨料的最大粒径: ;粉煤灰掺量为 ;抗渗等级: ;坍落度: ± 。
2混凝土配置强度的确定混凝土配合强度按下列公式计算:f cu ,0≤f cu ,k +1.645σ其中f cu ,0:混凝土配置强度;f cu ,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此混凝土取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表 得σ=5MPa ;故得此混凝土配置强度为:f cu ,0≤f cu ,k +1.645σ=40+1.645×5=48.225MPa 。
3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因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 ,混凝土水胶比宜按下式计算:,0W B=ααα+a b cu a b bf f f ; f γγ=b s ce f f ;,γ=ce c ce g f f ;式中:W/B :混凝土水胶比;αa 、αb :回归系数,查表 得0.53α=a ,0.2α=b ;b f :胶凝材料 胶砂抗压强度( )f γ、γs :粉煤灰影响系数和粒化高炉矿渣影响系数,查表 得粉煤灰掺量为 时,f 0.85γ=, 1.0γ=s ;γc :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查表 得 的水泥强度对应的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为 ;ce f :水泥强度等级值,此混凝土选用 ;故混凝土的水胶比为:, 1.1642.549.3MPa γ==⨯=ce c ce g f f ;f =0.85 1.049.341.905MPa γγ=⨯⨯=b s ce f f ;,00.5341.905W B=0.42248.2250.530.241.905ααα⨯==++⨯⨯a b cu a b b f f f 。
4用水量和外加剂用量的计算查表 ,因此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为 ,表中并无 ,故以 的坍落度为基础,查得粗骨料为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为 时的用水量为 ,故此混凝土的用水量为:3140901855197.5/20-+⨯=kg m ; 假设减水剂的减水率为 ,减水剂用量需要后续混凝土试验确定。
中联C40细石及C50钢纤维配合比计算

中联C40细石及C50钢纤维配合比计算引言:中联C40细石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结构混凝土,具有很好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在一些特殊工程中,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裂性能,可以添加钢纤维。
本文将以中联C40细石混凝土为基础,探讨C50钢纤维的配合比计算方法。
一、C40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说明二、C50钢纤维的使用C50钢纤维是一种增强材料,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裂性能。
C50钢纤维由高强度钢材制成,具有良好的抗拉能力和耐腐蚀性能。
在混凝土中添加C50钢纤维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的裂缝和微裂缝,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三、C4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步骤1.确定配合比的基本要求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需要根据工程要求、混凝土的使用条件和其他因素,确定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这包括规定的抗压强度、流动性、坍落度、骨料的质量和等级要求等。
2.确定骨料的使用量和质量比例根据基本要求,确定骨料的使用量和质量比例。
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
在C40细石混凝土中,一般使用3级细骨料,细骨料的质量比例为30%。
粗骨料的使用量根据混凝土的体积和含水量来确定。
3.确定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
水灰比的选择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工程性能有重要影响。
在C40细石混凝土中,常使用0.45-0.55的水灰比。
4.确定钢纤维掺量根据需求,确定C50钢纤维的掺量。
一般情况下,掺量为1%,即混凝土的总重量的1%。
5.计算水和水泥的用量根据水灰比和水泥的质量,计算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用量。
水的用量一般按照水灰比计算,水泥的用量根据混凝土的体积和含水量来确定。
6.计算骨料的用量根据骨料的质量比例和混凝土的体积,计算骨料的用量。
骨料的质量比例需要根据实际工程情况来调整。
7.计算钢纤维的用量根据钢纤维的掺量和混凝土的总重量,计算钢纤维的用量。
8.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计算混凝土配合比。
四、总结根据C40细石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步骤,可以得出C40细石及C50钢纤维的配合比。
3C40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40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计算(一)、配合比计算:1、确定基准配合比:(1)、计算试配强度:根据JGJ 55-2011表4.0.2,取标准差σ=5.0MPaf cu,0=f cu,k+1.645×σ=40+1.645×5.0=48.2MPa;(2)、计算水胶比: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f ce =γc f ce,g =1.16×42.5=49.3MPa;计算胶凝材料28d抗压强度,粉煤灰影响系数γf取0.75,矿渣影响系数γs取1,则f b =γfγs f ce=0.75×1×49.3=40.0MPa计算水胶比,采用碎石,回归系数αa取0.53,αb取0.2,则W/B =(αa×f b)/(f cu,0+αa×αb×f b)=(0.53×40.0)/(48.2+0.53×0.20×40.0)=0.40 依据经验,取基准水胶比W/B =0.35;(3)、确定单位用水量:根据混凝土坍落度要求取单位用水量m wo=210kg,减水剂的掺量1.0%,减水率26%,则实际用水量m w=210×(1-26%)=155kg;(4)、计算单位胶凝材料用量:m j =m wo /(W/B)=155/0.35=443kg;(5)、外加剂用量减水剂掺量1%,则减水剂用量m wjj= m j×1%=4.43kg;防水剂掺量5%,则防水剂用量m fsj= m j×5%=443×5%=22.15kg(6)、计算单位水泥及掺合料用量:按设计要求,粉煤灰掺量取30%,则:粉煤灰用量m f= m j×30%=133kg水泥用量m c= m j-m f=443-133=310kg;(7)、采用重量法计算其它各种材料单位用量:选取砂率βs=42%,纤维用量1.8kg/m3,假定容重m cp=2400kg/m3,则砂和碎石总用量M(gs)=m cp-m j-m w-m wjj-m fsj-m xw=2400-443-155-4.43-22.15-1.8=1774kg,故:砂m s=1774×42%=745kg碎石m g= m﹙g s﹚– m s=1774-745=1029kg;综上所述,基准配合比单位体积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见下表:2、水胶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5,用水量不变,砂率分别增加和减少1%时,各种材料用量见下表:(二)试拌调整:1、试拌20L各材料用量,混合料测定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各种材料(砂、碎石均为干燥状态)试拌用量见下表:材料名称水泥粉煤灰砂碎石水减水剂防水剂纤维用量(kg) 水胶比0.40砂率43%5.44 2.32 15.76 20.88 3.1 0.0776 0.388 0.036 水胶比0.35砂率42%6.20 2.66 14.9 20.58 3.1 0.0886 0.443 0.036 水胶比0.30砂率41%7.24 3.10 13.9 20.00 3.1 0.1034 0.517 0.0362、试拌混凝土的性能见下表:配合比出机塌落度(mm)30min塌落度(mm)容重(kg/m3)抗压强度(MPa)7d 28d1 水胶比0.40砂率43%125 115 2395 31.4 42.32 水胶比0.35砂率42%120 110 2400 32.6 45.73 水胶比0.30砂率41%105 95 2410 34.5 47.5(三)、配合比选定:根据强度试验结果,综合考虑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确定配合比为:材料名称水泥粉煤灰砂碎石水减水剂防水剂纤维用量(kg) 310 133 745 1029 155 4.43 22.15 1.8 比例 1 0.43 2.40 3.32 0.5 0.014 0.071 0.0058。
c40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c40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纤维混凝土是一种采用纤维增强材料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和抗冲击性能。
其主要原材料包括水泥、砂、骨料和纤维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来确定配合比。
本文将介绍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并以C40级纤维混凝土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1.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骨料、砂、水和纤维的混合比例。
在确定配合比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抗裂性能、变形能力等性能指标。
一般情况下,配合比的确定需要经过实验室试验和工程现场的实际检测,以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2. C40级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C40级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抗压强度为40MPa的混凝土,适用于一些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如大型桥梁、高层建筑等。
其配合比计算步骤如下:步骤一: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水泥用量。
一般情况下,C40级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为380-420kg/m³。
步骤二:确定骨料和砂的配比。
根据混凝土的孔隙率和密实度要求,确定骨料和砂的用量和比例。
一般情况下,C40级混凝土的骨料用量为1500-1800kg/m³,砂用量为700-800kg/m³。
步骤三:确定水灰比。
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比例,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一般情况下,C40级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4-0.5。
步骤四:确定纤维用量。
纤维混凝土需要添加一定比例的纤维材料,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抗冲击性能。
一般情况下,C40级纤维混凝土的纤维用量为1-2%。
步骤五:确定添加剂用量。
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确定添加剂的用量和种类。
通过以上步骤计算得到C40级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可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使用。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总之,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要求和条件,科学地确定配合比,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C40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40砼配合比计算书一、设计说明:本合同段的空心板、支座、垫石、系梁、盖梁、柱、肋板、台帽、耳背墙等均采用C40砼。
据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对该配合比进行设计,通过对配合比和原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试验,确定该配合比所用的材料和最佳配合比例。
二、设计规程:1、《JGJ55-2011 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2、《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3、《湖南邵坪高速公路设计文件及图纸》4、《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5、《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6、《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三、设计要求:1、混凝土拌合物应该有良好的和易性,无显著的离析,泌水现象;2、拌合物坍落度为120mm-160mm;3、碎石的最大粒径4.75mm-31.5mm,符合连续级配;4、砼设计强度等级为C40,采用机械拌和;5、细集料为级配良好的Ⅱ区中砂;6、水为透明,洁净天然水。
四、原材料说明:1、砂:衡阳湘粤砂场Ⅱ区中砂,表观密度(g/cm³):2.630 细度模数:2.9;2、碎石:新邵县秋明采石场生产的4.75~9.5mm、19~31.5mm、9.5-19mm三级混合料。
(掺配比例4.75~9.5mm 为:20%:9.5~19mm为30%:19~31.5mm为50%)表观密度(g/cm³):2.666,空隙率:40.7%3、水泥:邵阳南方牌P.O42.5Mpa水泥;4、水:地下干净水;5、外加剂:北京新中岩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五、坍落度:C40配合比坍落度设计为:120mm-160mm。
六、砼配合比计算:1、确定混凝土试配强度fcu,o: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为40MPa,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及施工水平,取标准差δ=5.0MPa,混凝土配制强度为fcu,o=40+1.645*5=48.2 Mpa式中: f cu,o—--砼配制强度f cu,k—--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1.645—强度保证率为95%时的概率系数δ———强度标准差2、计算水灰比:w/c=a a*fce/(fcu,o+a a*a b*fce)=0.53*42.5/(48.2+0.53*0.2*42.5)=0.43式中:аɑ----回归系数,采用碎石取0.53аb----回归系数,采用碎石取0.20f ce—---42.5加入高效减水剂,调整W/C=0.353、选定用水量:根据坍落度数值及所用细集料为中砂,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选用混凝土用水量为200kg/m3。
配合比报告通用表格C40细石混凝土

100~90
96.4
0.075
―~―
―~―
―~―
99.7
检测说明
该结果仅对来样负责。
检测结论
该河砂样品符合GB/T14684-2011对于Ⅲ区砂的有关规定。
试验:审核:签发:单位(专用章)
≤20
≤30
— —
堆积密度
(g/cm3)
— —
1.559
针片状(%)
≤10
≤15
— —
检测说明
该结果仅对来样负责。
检测结论
该样品符合GB/T14685-2011对于Ⅲ类(<C40)碎石的有关规定。
试验:审核:签发:单位(专用章)
粗集料筛分试验报告
第4页/共5页
委托单位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送样日期
2015-09-05
32.2
42.7
0.50
120
无泌水、无离析、插捣容易
41.1
43.7
0.45
110
无泌水、无离析、插捣容易
45.5
49.7
结论:
综合考虑试配的28天强度和工作性要求,确定采用水灰比0.45的配合比作为试验室配合比,每立方米各种材料用量为:
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减水剂=448:645:1098:204:4.5
设计条件
设计强度等级
C40
配制强度
48.23MPa
设计坍落度
110~130
拌制方法
机械搅拌
试件尺寸
150mm×150mm×150mm
水泥强度
42.5MPa
用料说明
水泥
强度等级
42.5
生产厂家
乌干达TORORO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根据题目要求,以下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一、设计要求1.根据工程结构及使用要求,设计强度等级为C40的混凝土;2.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能及耐久性要求。
二、材料选用1.水泥:选用硅酸盐水泥,按照标准要求及实际情况确定;2.砂:按标准筛分要求,选择当地合适的砂;3.石子:按照标准筛分要求,选择合适的粗骨料;4.水:选用清洁无杂质的自来水。
三、初步配合比设计1.水灰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合理选取水灰比。
根据经验,初步选择水灰比为0.45;2.砂石配合比:根据试验结果,选取砂石的合适配合比。
经过初步计算和试验,确定砂石配合比为1:2.5;3.混凝土配合比:根据水泥、砂石的配合比和实际用量,计算出混凝土的配合比。
四、混凝土配合比确定主要按如下步骤进行:1.水泥用量计算:根据设计配合比中水泥的用量计算,初步计算出水泥的实际用量;2.砂石用量计算:根据设计配合比中砂石的用量计算,初步计算出砂石的实际用量;3.水用量计算:根据设计配合比中水的用量计算,初步计算出水的实际用量;4.混凝土配合比确定: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五、试验及调整1.初步配合比得到后,需进行相应的试验,包括坍落度试验、抗压强度试验等,以评估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强度等指标;2.根据试验结果及实际工程情况,对配合比进行调整,达到设计要求。
六、施工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完成后,工地施工人员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控制,包括搅拌、浇筑、养护等环节的控制。
七、总结与建议1.经过上述的配合比设计、试验与调整,最终得到设计要求符合的C40混凝土配合比;2.本设计报告仅为初步设计,具体施工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强度等指标满足要求。
以上是关于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报告,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建设和耐久性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对于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3C40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40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使用部位: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2、设计要求:坍落扩展度:≤680mm;含气量:3.0%~6.0%;3、依据规范标准:(1)、《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83-2012(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16(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4)、《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5)、《普通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程》TB 10005-2010(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7)、《高速铁路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TJ/GW 112-2013二、原材料1、水泥:费县沂州水泥有限责任公P.O42.5水泥(低碱);2、粉煤灰:国电费县电厂F类I级C50及以上混凝土用粉煤灰,掺量23%;3、矿渣粉:S95,掺量16%;4、膨胀剂:天津市鑫永强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UEA型膨胀剂,掺量8.0%;5、粘度改性材料:掺量6%;6、细骨料:蒙阴聚正砂场,河砂(中砂); 2.1~2.57、粗骨料:费县三盟碎石场5~10mm、10~16mm碎石按50%:50%比例掺配;8、减水剂:贵州凯襄新材料有限公司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KXCP(缓凝型),掺量1.3%;9、水:地下水。
三、配合比计算1、确定基准配合比(1)、配制强度根据JGJ 55-2011表4.0.2,取标准差σ=5.0MPa,f cu,o≥f cu,k+1.645σ=40+1.645×5=48.2MPa(2)、粗骨料的体积和质量由JGJ/T 283-2012表4.1.3可知,自密实性能等剂为SF3,根据表5.2.1,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的体积取V g=0.,28 m3,表观密度ρg=2740kg/m3,则粗骨料质量m g=0.28×2740=767 kg(3)、砂浆体积V m=1-0.28=0.72 m3(4)、细骨料的体积和质量砂浆中砂的体积分数取Фs=0.45,砂的表观密度ρs=2640kg/m3,则细骨料的体积和质量V s= V m·Фs=0.72×0.45=0.324 m3m s=V s·ρs=0.324×2640=855 kg(5)、浆体的体积V p=V m-V s=0.72-0.324=0.396 m3假定混凝土的容重为2350 kg/m3,则浆体的质量m j=2350-767-855=728 kg(7)、水胶比m w/m b=0.42f ce(1-β+β·γ)/( f cu,o+1.2)=0.42×42.5×1.1×(1-0.3+0.3×0.4)/(48.2+1.2)=0.3259 取m w/m b=0.32(9)、胶凝材料与拌合水的质量m b=728/(1+0.32)=552 kgm w=552×0.32=177 kg(10)、减水剂质量减水剂掺量1.3%,则掺入减水剂的质量m wj= m b·α=552×1.3%=7.176 kg(11)、水泥、粉煤灰、矿粉、膨胀剂和粘度改性材料的质量m f= m b·β1=552×23%=127 kgm k= m b·β2=552×16%=88 kgm p= m b·β3=552×8%=44 kgm n= m b·β4=552×6%=33 kgm c= m b—m f—m k—m p—m n=552—127—88—44—33=260 kg 综上所述,基准配合比各种材料的用量如下表:。
3 C40细石纤维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C40细石纤维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函(2005)101号、《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
二、选用原材料<一>、水泥:大连天瑞P.Ⅱ52.5(低碱)水泥。
<二>、河砂:岫岩红旗乡东矿砂场粗砂,细度模数3.2。
<三>、碎石:岫岩苏子沟宏丰源碎石场5-10㎜碎石。
<四>、粉煤灰:大连华能电厂Ⅰ级粉煤灰。
<五>、聚丙烯纤维网:山东泰安市源顺建材有限公司。
<六>、减水剂:北京建筑工程研究院AN4000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
<七>、拌合水:岫岩梁场井水。
三、配合比设计<一>、设计强度等级:C40,坍落度70-90㎜,碎石最大粒径10㎜。
<二>、计算配制强度:f cu,o=40+1.645×5=48.2Mpa<三>、计算水灰比:W/C=(0.46×56.5)/(48.2+0.46×0.07×56.5)=0.52根据耐久性要求,取W/C=0.33<四>、选定用水量:W=190㎏/m3选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掺量1.0%,减水率25%,每立方米用水量为: W=190×(1-25%)=142kg/m3<五>、计算水泥用量:C=142/0.33=430㎏/m3根据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掺入30%粉煤灰,其粉煤灰、水泥用量为:F =430×30%=129㎏/m3C=430-129=301㎏/m3<六>、选取砂率为:39%<七>、假定容重2400㎏/m3,计算砂、石用量:301+129+142+S+G=2400S+G=1828㎏/m3S=1828×39%=713㎏/m3G=1828-713=1115㎏/m3<八>、根据技术条件,纤维网掺量为1.8kg/m3<九>、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砂:石:水:粉煤灰:减水剂:纤维网301 :713 :1115 : 142 : 129 : 4.3 : 1.8四、水胶比0.33,粉煤灰掺量占胶凝材料的30%,纤维网掺量1.8kg/m3,符合技术条件要求。
007-C40细石

C4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1、JGJ 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3、国家标准GB/T 14684-2001<<建筑用砂>>4、国家标准GB/T 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5、国家标准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6、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7、JTJ 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二、混凝土配合比用原材料技术指标1、水泥:冀东海德堡(泾阳)水泥有限公司盾石牌P.O52.5R级水泥,密度ρc=3140Kg/m3,其技术指标经试验结果为表1。
水泥技术指标表1试验项目规范要求试验结果比表面积不小于300m2/kg 406m2/kg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 207min终凝时间不迟于600min 280 min安定性沸煮合格合格强度(MPa) 龄期试验项目国标试验结果3天抗折≥5.0MPa 6.2 MPa抗压≥7.0MPa 34.5MPa 28天抗折≥27.0 MPa 8.7MPa抗压≥52.5MPa 57.4 MPa2、细集料:山西省临县克虎镇大桥沟砂场,其技术指标经试验结果见表2砂技术指标表2试验项目试验结果级配符合Ⅱ区中砂,Mx=2.70 表观密度(Kg/m3)2638Kg/m3含泥量(%) 0.2%3、粗集料:山西临县鑫源石料厂(石灰岩)生产的碎石,由5-10mm碎石,其技术指标经试验结果为表3。
碎石技术指标表3试验项目试验结果级配掺配后符合5-10mm连续级配针片状含量(%) 4.6%压碎值指标(%)/表观密度(g/cm3) 2.703g/cm34、水:当地的饮用水, 密度ρw =1000Kg/m35、外加剂:山西黄河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HL-HPC缓凝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为水泥质量的1.2%,减水率为25.0%。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C40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等级,其强度等级为C40,表示其抗压强度在40MPa以上。
在C40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原材料的品质以及施工工艺等因素。
下面将详细介绍C40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1.性能要求:C40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40MPa,因此在配合比设计中需要确保混凝土达到或超过这一要求。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抗渗性能、耐久性、可加工性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综合性能满足工程需求。
2.原材料的品质:C40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原材料的品质对混凝土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水泥的品种、级别和用量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骨料的品种和级配需要符合规定的要求;细集料的级配和含水率需要满足施工的需求;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的类型和掺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水灰比的确定: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水灰比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耐久性和加工性能。
根据实际工程的要求和原材料的特性,确定合适的水灰比,一般不宜低于0.44.砂率的确定:砂率是指砂浆中砂的质量与骨料总质量之比,是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参数。
适当调整砂率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可加工性和耐久性。
一般来说,砂率的选择应根据混凝土所在结构的特点和施工的要求。
5.配合比设计方法:C40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可以采用试验配合、参照法和经验法等多种方法。
在试验配合中,通过试验确定各原材料的用量比例,以满足设计要求;参照法则是根据已有的类似工程的配合比进行参考,适当调整以满足实际需求;而经验法则是根据工程经验和历史数据确定配合比。
总之,C40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原材料的品质以及施工工艺等因素,以确保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工程需求,并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耐久性。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实现混凝土的优化搭配,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C30、C40、C50、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标号:C50 使用部位:墩身、横梁1. 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fcu,o+1.645*σ=50+1.645*6=59.872. 计算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6*45/( 59.87+0.46*0.07*45 =0.34αa,αb为回归系数,中砂取αa为0.46,αb为0.07 3. 计算水泥用量:取用水量为Wo= 170 kg/m3Co /′=Wo/( w/c= 170/0.34=500Co = Co/ *(1-0.15)=425Ko= Co/-Co = 500-425=754. 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Xo+Ko=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430 kg/m3 选取混凝土砂率为40%Co+So+Go+Wo+Fo=2430 ①So/( So+ Go*100%=40% 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701,Go=1051式中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S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G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W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X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K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矿粉用量(kg);Cp ………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Sp ………砂率(%)5. 计算理论配合比:Co:So :Go :Wo :Xo :Ko=425:701:1051:170:8.5:75 =1.00:1.65:2.47:0.40:0.02:0.186. 确定施工配合比:经试拌,实际用水量为170kg,混凝土实测容重为2431 kg/ m3Co1:So1 :Go1 :Wo1 :Xo1 :Ko1=425:701:1051:170:8.5:75 =1.00:1.65:2.47:0.40:0.02:0.18依据标准:JGJ55-2000批准:审核: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标号:C40 使用部位:墩身7. 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fcu,o+1.645*σ=40+1.645*6=49.878. 计算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6*42.5/( 49.87+0.46*0.07*42.5 =0.38αa,αb为回归系数,中砂取αa为0.46,αb为0.079. 计算水泥用量:取用水量为Wo= 180 kg/m3Co /′=Wo/( w/c= 180/0.38=474Co = Co/ *(1-0.15)=403Fo= Co/-Co =474-403=7110. 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Xo+Fo=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410 kg/m3 选取混凝土砂率为45% Co+So+Go+Wo+Fo=2410 ①So/( So+ Go*100%=40% 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790,Go=964式中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S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G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W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X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F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粉煤灰用量(kg);Cp ………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Sp ………砂率(%)11. 计算理论配合比:Co:So :Go :Wo :Xo :Fo=403:790:964:180:8.06:71=1.00:1.96:2.39:0.45:0.02:0.1812. 确定施工配合比:经试拌,实际用水量为170kg,混凝土实测容重为2408 kg/ m3Co1:So1 :Go1 :Wo1 :Xo1 :Fo1=403:790:964:170:8.06:71 =1.00:1.96:2.39:0.42:0.02:0.18依据标准:JGJ55-2000批准:审核: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标号:C30 使用部位:承台13. 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fcu,o+1.645*σ=30+1.645*5=38.214. 计算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5*42.5/( 38.2+0.45*0.12*42.5 =0.472αa,αb为回归系数,混合砂取αa为0.45,αb为0.12 15. 计算水泥用量:取用水量为Wo= 195 kg/m3Co /′=Wo/( w/c= 195/0.47=416Co = Co/ *(1-0.23)=320Fo= Co/-Co = 416-320=96膨胀剂用量Uo=320*0.08=25.616. 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Fo+Uo=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370 kg/m3 选取混凝土砂率为38%Co+So+Go+Wo+Fo+ Uo =2370 ①So/( So+ Go*100%=38% 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659,Go=1075式中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S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G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W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X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F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粉煤灰用量(kg);U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膨胀剂用量(kg)Cp ………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Sp ………砂率(%)17. 计算理论配合比:Co:So :Go :Wo :Xo :Fo:Uo =320:659:1077:195:5.44:96:25.6=1.00:2.06:3.36:0.61:0.017:0.30:0.0818. 确定施工配合比:经试拌,实际用水量为180kg,混凝土实测容重为2370kg/ m3Co1:So1:Go1:Wo1:Xo1:Fo1:Uo 1=320:659:1077:180:5.44:96:25.6=1.00:2.06:3.36:0.56:0.017:0.30:0.08依据标准:JGJ55-2000 DB50/5030-2004批准:审核: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标号:C30 使用部位:桩基(水下)19. 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fcu,o+1.645*σ=30+1.645*5=38.220. 计算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5*42.5/( 38.2+0.45*0.12*42.5 =0.472αa,αb为回归系数,混合砂取αa为0.45,αb为0.12 21. 计算水泥用量:取用水量为Wo= 189kg/m3Co /′=Wo/( w/c= 189/0.472=401Co = Co/ *(1-0.18)=340Fo= Co/-Co = 401-340=6122. 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 Fo=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380 kg/m3 选取混凝土砂率为40%Co+So+Go+Wo+Fo=2380 ①So/( So+ Go*100%=40% 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716,Go=1065式中Co /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S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G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W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X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F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粉煤灰用量(kg);Cp ………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Sp ………砂率(%)23. 计算理论配合比:Co:So :Go :Wo :Xo :Fo=340:716:1065:189:5.78:61=1.00:2.11:3.13:0.56:0.017:0.18实测容重为24. 确定施工配合比:经试拌,实际用水量为189kg,混凝土实测容重为2379 kg/ m3Co1:So1 :Go1 :Wo1 :Xo1 :Fo1=340:716:1065:189:5.78:61=1.00:2.11:3.13:0.56:0.017:0.18依据标准:JGJ55-2000 DB50/5030-2004批准:审核: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标号:C30 使用部位:桩基(干施工)25. 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fcu,o+1.645*σ=30+1.645*5=38.226. 计算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5*42.5/( 38.2+0.45*0.12*42.5 =0.472αa,αb为回归系数,混合砂取αa为0.45,αb为0.1227. 计算水泥用量:取用水量为Wo= 185kg/m3Co /′=Wo/( w/c= 185/0.472=392Co = Co/ *(1-0.15)=319Fo= Co/-Co = 500-425=7328. 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Xo+Fo=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375 kg/m3 选取混凝土砂率为42%Co+So+Go+Wo+Fo=2375 ①So/( So+ Go*100%=42% 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755,Go=1042式中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S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G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W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X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F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粉煤灰用量(kg);Cp ………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Sp ………砂率(%)29. 计算理论配合比:Co:So :Go :Wo :Xo :Fo=319:755:1042:185:5.42:73=1.00:2.36:3.26:0.58:0.017:0.2330. 确定施工配合比:经试拌,实际用水量为179kg,混凝土实测容重为2375 kg/ m3Co1:So1 :Go1 :Wo1 :Xo1 :Fo1=319:755:1042:179:5.42:73 =1.00:2.36:3.26:0.56:0.017:0.23依据标准:JGJ55-2000 DB50/5030-2004批准:审核: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标号:C30 使用部位:承台1. 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fcu,o+1.645*σ=30+1.645*5=38.22. 计算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5*42.5/( 38.2+0.45*0.12*42.5 =0.472αa,αb为回归系数,混合砂取αa为0.45,αb为0.123. 计算水泥用量:取用水量为Wo= 195 kg/m3Co /′=Wo/( w/c= 195/0.47=416Co = Co/ *(1-0.23)=320Fo= Co/-Co = 416-320=964. 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Fo =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355 kg/m3 选取混凝土砂率为40% Co+So+Go+Wo+Fo+ Uo =2355 ①So/( So+ Go*100%=40% 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698,Go=1047式中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S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G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W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X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F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粉煤灰用量(kg);Cp ………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Sp ………砂率(%)5. 计算理论配合比:Co:So :Go :Wo :Xo :Fo =320:698:1047:195:5.44:96=1.00:2.18:3.27:0.60:0.017:0.306. 确定施工配合比:经试拌,实际用水量为192kg,混凝土实测容重为2358kg/ m3Co1:So1:Go1:Wo1:Xo1:Fo1 =320:698:1047:192:5.44:96 =1.00:2.18:3.27:0.60:0.017:0.30依据标准:JGJ55-2000 DB50/5030-2004批准:审核: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标号:C50 使用部位:墩身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fcu,o+1.645*σ=50+1.645*6=59.872.计算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6*48/( 59.87+0.46*0.07*48 =0.36αa,αb为回归系数,中砂取αa为0.46,αb为0.07 3.计算水泥用量:取用水量为Wo= 170 kg/m3Co /′=Wo/( w/c= 170/0.36=472Co = Co/ *(1+0.15)=410Ko= Co/-Co = 472-410=624.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Xo+ Fo =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440 kg/m3 选取混凝土砂率为42% Co+So+Go+Wo+Fo=2440 ①So/( So+ Go*100%=42% 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752,Go=1038式中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S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G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W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X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F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粉煤灰用量(kg);Cp ………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Sp ………砂率(%)5.计算理论配合比:Co:So :Go :Wo :Xo :Ko=410:752:1038:170:4.72:62=1.00:1.83:2.53:0.41:0.0116:0.156.确定施工配合比:经试拌,实际用水量为170kg,混凝土实测容重为2441 kg/ m3Co1:So1:Go1:Wo1:Xo1:Ko1=410:752:1038:170:4.72:62 =1.00:1.83:2.53:0.41:0.0116:0.15依据标准:JGJ55-2000批准:审核: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标号:C40 使用部位:墩身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fcu,o+1.645*σ=40+1.645*6=49.872.计算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6*45/( 49.87+0.46*0.07*45 =0.40αa,αb为回归系数,中砂取αa为0.46,αb为0.07 3.计算水泥用量:取用水量为Wo= 170kg/m3Co /′=Wo/( w/c= 170/0.40=425Co = Co/ *(1+0.15)=370Fo= Co/-Co =425-370=554.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Xo+Fo=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430 kg/m3 选取混凝土砂率为43%Co+So+Go+Wo+Xo+Fo=2430 ①So/( So+ Go*100%=43% 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784,Go=1043式中Co /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S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G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W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X 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F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粉煤灰用量(kg);Cp ………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Sp ………砂率(%)5.计算理论配合比:Co:So :Go :Wo :Xo :Fo=370:784:1043:170:4.25:55=1.00:2.12:2.82:0.46:0.0115:0.156.确定施工配合比:经试拌,实际用水量为170kg,混凝土实测容重为2428 kg/ m3Co1:So1 :Go1 :Wo1 :Xo1 :Fo1=370:784:1043:170:4.25:55 =1.00:2.12:2.82:0.46:0.0115:0.15依据标准:JGJ55-2000批准:审核:计算:。
C4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40细石砼配合比设计书一.配合比计算:1.试配强度fcu,0fcu,0= fcu,k+1.645α=40+1.645×6=49.9MPa2.计算水灰比取水泥富余系数1.04,28天强度44MPa。
W/C=(αafce)/fcu,0+αaαbfce)=(0.46×42.5)/(49.9+0.46×0.07×42.5)=0.383.选定用水量根据碎石最大粒径16mm,坍落度160mm,计算用水量:mw=230+(160-90)/20×5=247.5kg/m3加减水剂后,计算实际用水量: mwa=247.5×(1-29.9%)=173kg/m34.计算水泥用量mc= mwa/(w/c)=173/0.38=455kg/m3粉煤灰内掺13.5%,则粉煤灰重量为61kg,水泥为455-61=3945.确定砂率βs根据碎石dmax=16,水灰比W/C=0.38 参考砂率选用表,确定βs=40.5%6.确定砂、石用量ms,mg采用固定容重法: mwa+ mc+ms+ mg=23507.确定试验室初步配合比水:水泥:砂:碎石:粉煤灰:外加剂(RJ-8)173:394:697:1025:61 : 6.54 8.进行对比试验以水灰比0.03为一个阶梯进行对比试验分析,确定三个对比配合比为:水:水泥:砂:碎石:粉煤灰:外加剂(RJ-8)A 173:356:730:1029:56: 5.97B 173:394:697:1025:61: 6.54C 173:427:645:1031:67: 7.16试验结果为:组别坍落度(mm) 7d强度(MPa) 28d强度(MPa)A 165 39.4 48.7B 170 44.7 53.6C 170 48.6 56.89.确定最终配合比根据对比试验结果可知,符合要求的经济合理的配比为B组,即水:水泥:砂:碎石:173:394:697:1025(0.439:1:1.76:2.60)。
C40细石砼配比

C40细石砼配比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二、组成材料1、水泥:句容台泥P.Ⅱ52.5R ;2、砂:江西中砂;3、碎石:六合 5~20mm 连续级配;4、外加剂:南京神和JC-2型高效泵送增强剂,掺量取1.5%,减水率15%; 4、拌和用水为自来水。
三、设计要求桥梁工程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C40,要求强度保证率为95%,强度标准差计算值为6.0MPa 。
混凝土由机械拌和和振捣且是泵送,施工要求坍落度为120~160mm 。
四、设计计算(一)初步配合比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ocu f,)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MPafkcu 40,=,强度标准差σ=6.0MPa ,代入JGJ55-2000公式(3.0.1)计算该混凝土配制强度ocu f,:MPaf f k cu o cu 87.490.6645.140645.1,,=?+=?+=σ2、计算水灰比(W/C) 水泥抗压强度按MPafce5.52=,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ocu 87.49,=,粗集料为碎石,查JGJ55-2000表(5.0.4)得a a =0.46、a b =0.07,代入式(5.0.3-1),计算混凝土水灰比为:47.05.5207.046.087.495.5246.007.046.046.0/,=??+?=+?=ceo cu cef f f C W混凝土所处环境为受冰雪影响地区,查JGJ55-2000表(4.0.4),得知最大水灰比为0.5,按照强度计算的水灰比结果符合耐久性要求,故取计算水灰比W/C=0.47。
3、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 )根据泵送需要及规范要求,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120~160mm ,碎石最大粒径为20mm ,查JGJ55-2000表(4.0.1-2),选取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为m wo =233kg/m 3。
C4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C40掺减水剂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1、计算试配强度:σ取6MPafcu.o= fcu.k+1.645σ=40+1.645*6=49.9MPa2、计算水灰比:采用P0 42.5水泥、粗集料为碎石aa取0.46、ab取0.07W/C=(aa*fce)/(fcu.o+aa*ab*fce)=(0.46*1.03*42.5)/(49.9+0.46*0.07*1.03*42.5) =0.393、选定单位用水量:设计坍落度为70~90mm、碎石粒径为5~25mm、外加剂为UNF-3C高效缓凝减水剂、掺量为0.5%,β为0.19选定用水量Mwa=Mwo(1-β)=160㎏/ m3。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co=Mwa/(W/C)=160/0.38=421Kg5、计算粗集料、细集料用量:假定质量为2400㎏/ m3、选取砂率为38%,Mso=695kg、Mgo=1135kg、外加剂=2.05kg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 421:710:1159:160:2.05=1:1.71:2.75:0.38:0.0056、基准配合比1)混凝土试拌用量,按初步配合比试拌水泥混凝土拌合物24.5L。
各材料用量水泥=410×0.0245=10.05㎏砂=695×0.0245=17.03㎏碎石=1135×0.0245=27.81㎏水=160×0.0245=3.92㎏外加剂=2.05×0.0245=0.050㎏2)按初步配合比拌制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测定其粘聚性、保水性、坍落度测定值为80㎜,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
3)提出基准配合比经过工作性调整,确定基准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1:1.70:2.77:0.39:0.005水灰比=0.397、根据不同水灰比调整配合比1)水灰比为0.42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为:砂率取39%,假定容重为2400㎏/ m3,则Mco=381kg、Mso=725kg、Mgo=1134kg、外加剂=1.905kg 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1:1.90:2.98:0.42:005试拌水泥混凝土拌合物24.5L。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试配强度二、设计依据(一)使用部位桥梁:现浇板、桥面铺装、封锚、湿接头、封头等。
路基:路缘石等。
)2.细集料:临城东竖砂场中砂。
3.粗骨料:邢台太子井碎石场5-10mm、10-20mm碎石,并按5-10mm:10-20mm=30:70的比例合成5-20mm连续级配碎石。
4.粉煤灰:邢台天唯集团兴泰电厂I级粉煤灰。
5.矿渣粉:邢台紫盛建材有限公司S95矿渣粉6.水:拌合站场区井水。
7. 外加剂:河北青华建材有限公司FSS-PC聚羧酸减水剂。
四、计算过程1.基本规定根据《河北省石家庄至磁县(冀豫界)公路改扩建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及经验,矿物掺合料掺量为30%,粉煤灰掺量为15%,矿渣粉掺量为15%。
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0, 1.645cu cu k f f σ≥+=48.2(MPa ),0cu f —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cu k f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为40(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 取σ=5.03.混凝土配合比计算3.1混凝土水胶比按下式计算:未掺外加剂时推定的满足实际坍落度要求的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为2263/kg m ,外加剂减水率为33%根据公式:00(1)w wm m β'=-=154(3/kg m ) 0w m —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3/kg m )0w m '—未掺外加剂时推定的满足实际坍落度要求的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3/kg m )3.3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和水泥用量胶凝材料用量:300428//w b m m kg m W B==。
0b m —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3/kg m ) 0w m —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3/kg m ) /W B —混凝土水胶比。
f β—矿物掺合料掺量(%)水泥用量0*(1)co b f m m β=-=300(3/kg m )f ρ—粉煤灰密度,实测f ρ=22003(/)kg m 0f m —矿渣粉质量3(/)kg mk ρ—矿渣粉密度,实测k ρ=28483(/)kg m 0g m —粗集料质量3(/)kg mg ρ—粗骨料的表观密度3(/)kg m 实测g ρ =27103(/)kg m0s m —细集料质量3(/)kg ms ρ—细集料的表观密度3(/)kg m 实测s ρ=26703(/)kg m0w m —水质量3(/)kg mw ρ—水的密度3(/)kg m 实测w ρ=10003(/)kg m α—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 不含引气剂取α=0.01经计算,细集料0739s m kg =,粗集料01108g m kg =五、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5.1根据上述配合比计算得基准配合比:试配拌制35L ,各材料用量如下:W/B=0.34初始坍落度180mm ,60min 后坍落度为165mm ,含气量2.7%,不泌水,初凝时间为,7h55min ,终凝时间为11h30min ,实测密度为32440/kg m ρ=,粘聚性良好,饱水性良好,工作性满足施工要求。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40混凝土配合比强度等级: C40配比编号: PHB-20110302-2滁州市锋瑞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滁州市锋瑞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环境条件等级碳化环境T1。
二、设计目的和用途1、目的保证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工作性能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经济合理。
三、技术指标1、强度等级:C40,配制强度:48.2 MPa;2、坍落度要求:160 ~200mm;3、胶凝材料用量:424 kg/m3;4、水胶比:0.35;5、泌水率(%):不泌水。
四、设计依据标准代号标准名称JGJ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50119-200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注:要将规范(标准)要求列表明示。
五、原材料技术标准项目技术标准水泥GB175—1999细骨料JGJ52-2006粗骨料JGJ52-2006水宜采用饮用水,其他来源水应符合JGJ63—2006规范要求外加剂GB/T8076-1997京沪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实施细则粉煤灰GB/T1596-2005矿渣粉GB/T18736-2002、GB/T18046-2000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项目要求最大水胶比<0.60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280最大胶凝材料用量(kg/m3)≧500坍落度(mm)160~200mm施工工艺自密实28d最小抗蚀系数-泌水率(%)不泌水氯离子总含量(kg/m3)≤0.001B(B为胶材用量) 总碱含量(kg/m3)≤3.0抗碱—骨料反应性采用非活性骨料抗裂性应通过对比试验选择抗裂性相对较好的配合比七、所用原材料水泥产地安徽滁州珍珠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品种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细骨料产地安徽定远县池河镇池河砂场种类天然河砂细度模数 2.8,Ⅱ区中砂粗骨料产地安徽滁州兴中碎石厂种类碎石规格(粒径)5~16mm和16~31.5mm两级配掺配比例16~31.5mm占80% 5~16mm占20%水来源安徽滁州花山镇赵家河水外加剂产地武汉格瑞林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种类聚羧酸高效减水剂SP010掺量(%) 1.5掺合料产地淮沪煤电有限公司田集电厂种类II级粉煤灰掺量(%)20产地种类 20掺量(%)一、确定试配强度(f cu,0)根据《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混凝土试配强度采用下式确定:f cu,0≥f cu,k +1.645σ =40+1.645×5.0=48.23(MPa ) 式中: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 σ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
C40配合比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要素1.设计依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 10005-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424-2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2009 《铁路混凝土》 TB/T 3275-2011;图纸及相关设计规范2.设计技术指标及要求1)设计强度等级C402)设计所处环境等级为:L1、Y2、H1、Y1,设计年限:100年;3)设计坍落度160~200mm4)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分别为:0.45,320kg/m35)56d电通量:〈1200C6)56d氯离子扩散系数:D RCM≤7×1012m2/S;7)混凝土含气量:≥4.0%;8)56d抗硫酸盐结晶破坏等级:≥KS150;9)56d抗蚀系数:≥0.80;10)56d气泡间距系数(μm)<3003.原材料使用情况:水泥:天瑞集团许昌水泥有限公司低碱P.O42.5;砂:信阳罗山县河砂、中砂碎石:河南皓龙、由(5~16mm、16~25mm)按60%:40%掺配5~25mm连续级配碎石;粉煤灰:许昌龙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F类粉煤灰(掺量:20%);减水剂:四川银凯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总质量的1.0%);引气剂:四川银凯引气剂(掺量为减水剂质量的1.0%,为便于现场施工拌合计量方便,其掺量可以按《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条文说明6.2.6条执行);水:地下水;4.拟用工程部位:承台、墩台身、底座板、道床板、桥涵附属。
二、配合比设计过程1)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的设计方法,确定基准配合比见表1:表1 C40混凝土配合比单位:kg/m32)通过对基准配合比的水胶比增、减0.02进行计算,得出相应配合比见表2表2 调整水胶比后C40混凝土配合比单位:kg/m3在表2的基础上进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用水量根据坍落度在160~200mm之间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40细石纤维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函(2005)101号、《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
二、选用原材料
<一>、水泥:
大连天瑞P.Ⅱ52.5(低碱)水泥。
<二>、河砂:
岫岩红旗乡东矿砂场粗砂,细度模数3.2。
<三>、碎石:
岫岩苏子沟宏丰源碎石场5-10㎜碎石。
<四>、粉煤灰:
大连华能电厂Ⅰ级粉煤灰。
<五>、聚丙烯纤维网:
山东泰安市源顺建材有限公司。
<六>、减水剂:
北京建筑工程研究院AN4000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
<七>、拌合水:
岫岩梁场井水。
三、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强度等级:C40,坍落度70-90㎜,碎石最大粒径10㎜。
<二>、计算配制强度:
f cu,o=40+1.645×5=48.2Mpa
<三>、计算水灰比:
W/C=(0.46×56.5)/(48.2+0.46×0.07×56.5)
=0.52
根据耐久性要求,取W/C=0.33
<四>、选定用水量:
W=190㎏/m3
选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掺量1.0%,减水率25%,每立方米用水量为: W=190×(1-25%)=142kg/m3
<五>、计算水泥用量:
C=142/0.33=430㎏/m3
根据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掺入30%粉煤灰,其粉煤灰、水泥用量
为:F =430×30%=129㎏/m3
C=430-129=301㎏/m3
<六>、选取砂率为:39%
<七>、假定容重2400㎏/m3,计算砂、石用量:
301+129+142+S+G=2400
S+G=1828㎏/m3
S=1828×39%=713㎏/m3
G=1828-713=1115㎏/m3
<八>、根据技术条件,纤维网掺量为1.8kg/m3
<九>、初步配合比为:
水泥:砂:石:水:粉煤灰:减水剂:纤维网
301 :713 :1115 : 142 : 129 : 4.3 : 1.8
四、水胶比0.33,粉煤灰掺量占胶凝材料的30%,纤维网掺量1.8kg/m3,符合技术条件要求。
经试拌测定其坍落度90㎜,且粘聚性保水性良好。
以此为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减水胶比0.02,制做试件并进行标准养护,测其7天、28天抗压强度。
混凝土耐久性试验委托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铁道建筑检验站。
五、三组配合比及7天.28天抗压强度分别为:
六、根据上述不同配合比对应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按照工作性能优良、强度和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配合比为:
C : S : G : W : J : F : 纤维网
301 : 713 : 1115 : 142 : 4.3 : 129 : 1.8
1 : 2.37 : 3.70 : 0.33 : 0.01: 0.30: 0.004
附件:(一)、抗压强度试验记录
(二)、水泥试验报告
(三)、细骨料试验报告
(四)、粗骨料试验报告
(五)、减水剂试验报告
(六)、拌合水试验报告
(七)、粉煤灰试验报告
(八)、纤维网试验报告
二00九年七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