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疹伤寒的两种血清学诊断方法分析_宋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著·斑疹伤寒的两种血清学诊断方法分析

宋捷1 贺金荣2 聂昭华1 张远富2 张敏1 曹颖1

【摘 要】 目的:分析2种血清学诊断方法在斑疹伤寒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外斐氏反应与补体结合实验

联合测定。结果:对72例斑疹伤寒患者,在1周内确诊率为50%,3周内达100%。结论:2种方法同时应用可以互相补

充,对于临床上早期确诊斑疹伤寒及准确分型,及时采取正确预防手段具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 斑疹伤寒;血清学;诊断;分型

Analysis of Two Serolo gical Diagnosis for Murine Typhus SONG Jie*,HE J in-rong,NIE Z hao-hua,et al.*First Department of I nternal Medicine,261Hospital of PL A,Beijing10009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 o analyse the value of two tests used in the diag nosis of murine typhus.Metho ds:Complement

F ix ation(CF)test and Weil-F elix test.Results:50%of72murine ty phus suffers can be accurately diag nosed within a week,

and100%can be done within3weeks.Conclusion:T he combination of two methods has great value in clinical diag 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murine typhus.I t can decrease misdiag nosis rate and gives cor rect preventive sug gestion.

【Key words】 M urine typhus;Serology;Diagnosis;Classification

目前在实验室中普遍应用补体结合实验对斑疹伤寒进行诊断、分型及流行病学调查;在临床中斑疹伤寒的诊断指标主要依赖于外斐氏反应效价。补体结合实验虽然阳性率低,但特异性强,且可明确分型。外斐氏反应为非特异性诊断方法,无法对斑疹伤寒分型,但阳性率高。因此我们对72例斑疹伤寒患者血清同时进行补体结合实验及检测外斐氏反应效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为2000年1月至2001年6月来我院住院和门诊的斑疹伤寒患者,年龄在20~48岁,均为发病1周之内前来就诊者。

1.2 血清 72例临床确诊斑疹伤寒患者血清123份。

1.3 实验方法 外斐氏反应采取通用方法,变形杆菌OX19菌液,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研所提供;外斐氏反应OX19凝集效价在1∶160以上为阳性。

补体结合实验:立克次体抗原及诊断血清效价均为1∶64,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研所提供。补体结合实验抗体滴度≥1∶8为阳性,莫氏和普氏中一型抗体大于另一型为判断型别的标准。若2型效价相等则

作者单位:1解放军第261医院内一科(北京100094); 2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

作者简介:宋捷,女,1970年生,毕业于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临床医学硕士称之为“中间型”〔1〕。

实验步骤 将每份血清平均分为2份,其中1份进行外斐氏反应,另1份进行补体结合实验。分别在入院的第2、9、16d进行3次检测。第1次检测中,

(1)若补体结合实验及外斐氏反应均为阳性者即确诊;

(2)若补体结合实验为阳性,外斐氏反应为阴性者,临床可明确诊断,但是仍须在后面的试验中重复进行外斐氏反应检测,以便观察OX19凝集效价的变化规律;

(3)若外斐氏反应为阳性,补体结合实验为阴性,则在后面试验中重复进行补体结合实验,结果为阳性者明确诊断。重复试验最多检测3次。

2 结果

(1)72例斑疹伤寒患者中,第2d进行外斐氏反应,凝集效价≥1∶160者51例,补体结合实验抗体滴度≥1∶8者47例,其中36例为补体结合实验及外斐氏反应同时阳性者,这36例患者的血清以后不再分析。第9d,剩余36例患者的血清外斐氏反应凝集效价≥1∶160者21例,其中包括第1次试验中外斐氏反应阳性者15例,另6例为第1次试验中补体结合实验阳性而外斐氏反应阴性者。补体结合实验抗体滴度≥1∶8者25例,全部为第1次补体结合实验阴性者。第16d,剩余5例患者的血清外斐氏反应凝集效价均≥1∶160,均为第1次试验中补体结合实验阳性、外斐氏反应阴性者(图1)。

(2)试验中病程在1周之内,外斐氏反应阳性率为

70%,补体结合实验阳性率为65%,第2周、第3周补体结合实验及外斐氏反应阳性率均达到100%。

(3)在1周之内外斐氏反应及补体结合实验均为阳性者的36例,占总人数的50%;另外11例补体结

合实验阳性、外斐氏反应阴性者,经重复试验,分别于第2、3周外斐氏反应呈现阳性。

(4)在1周之内确诊为地方性斑疹伤寒的45例,流行性斑疹伤寒1例,中间型1例

图1 72例病人的血清学诊断结果

3 讨论

斑疹伤寒是立克次体经鼠蚤媒介传播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病〔2-4〕,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由于环境、气候变化及生活条件改善,当前斑疹伤寒的发病高峰、发病季节及传播途径与传统记载均有不同,具有典型症状的斑疹伤寒患者较

少见,这给临床医生早期诊断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各种斑疹伤寒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应运而生〔5〕。传统的外斐氏反应、补体结合实验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经济,至今仍为国内外医院诊断斑疹伤寒的主要检测手段。外斐氏反应敏感性高,但不能分型;补体结合实验可明确分型,特异性强,但阳性率低。现在临床上多数医生偏重于对斑疹伤寒的诊断治疗,而忽略其分型,因此外斐氏反应虽然不能对斑疹伤寒进行正确分型,仍作为当前的主要诊断依据,甚至作为唯一依据。然而“防病重于治病”,由于地方性与流行性斑疹伤寒二者的传染源、疫情轻重及预防措施均不相同,所以早期诊断及正确分型,对于该病的治疗及预防,如隔离或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这一思想,我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斑疹伤寒患者血清均同时进行外斐氏反应及补体结

合实验检测,在试验中发现,病程第1周外斐氏反应阳性率为70%左右,与文献报道相同〔6〕。部分患者直至第3周才出现阳性反应,并且不能明确分型,因此对于斑疹伤寒早期正确诊断及分型尚无法提供可靠依据。补体结合实验结果特异性强,可明确将斑疹伤寒进行诊断及分型。我们的实验结果证实,在1周之内单纯运用任何一种实验方法,对于早期确诊斑疹伤寒均存在片面性;同时运用2种方法进行检测,二者互相补充,可扩大确诊率并准确分型。本试验中,在第1周,外斐氏反应及补体结合实验均为阳性者占50%,可确诊为斑疹伤寒。补体结合实验阳性而外斐氏反应阴性的11例患者中,虽有5例直到第3周外斐氏反应才出现阳性结果,因补体结合实验特异性强,根据此结果亦可早期确诊斑疹伤寒并分型,所以早期大约有65%患者可确诊并分型。在我们的试验中,尚未发现外斐氏反应假阳性者,因此对于早期检测补体结合实验阴性患者,临床上我们根据外斐氏反应阳性结果,按照斑疹伤寒治疗方案进行实验性用药,结果证实疗效甚佳,患者病情迅速得到控制,大大缩短了病程。据此我们提倡早期诊断斑疹伤寒,外斐氏反应与补体结合实验应同时进行,这样可提高早期确诊率与明确分型,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及进行早期预防,减轻患者痛苦。尤其

对于居住在疫源地区的部队官兵,积极预防,早期诊断、治疗,对于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魏曦,主编.医用立克次体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Dumler JS ,Taylor JP ,Walker DH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featu res of

mu rine typhus in S outh Texas ,1980through 1987.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 edical Association ,1991,266∶1365-1370.

〔3〕郑素娟,安志英,张海红.3772例地方性斑疹伤寒的流行病学调

查.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6,12(2)∶56.

〔4〕Okabayashi T ,Hasebe F ,Samui KL ,et al .S hort report :p reval ence of

antibodies against spotted fever ,murine typhus and one Q fever rick ttsiae in humans l iving in Zambia .Am J Trop M ed Hyg ,1999,61∶70-72.

〔5〕郑锡铭,见金陵,赵亚萍,等.斑疹伤寒患者血清中非特异性免疫

球蛋白及特异性IgM 与外斐氏反应的关系.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1,14∶289-290.

〔6〕彭文伟,主编.传染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收稿日期:2001-1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