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ppt课件正式版
合集下载
种群的特征(课件)
种群密度 2.调查方法: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表示方法: ①小范围的水生生 物——单位体积
②大范围及陆生生物— —单位面积
问题探讨
怎样估算这块 草地中蒲公英 的数量(用★ 表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种群的特征好PPT课件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的概念: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 的总和。
概念要素:①一定地域内, ②同种生物构成 ③全部个体的总和。
核心问题
种群密度 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1、种群密度 ——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 群密度
②举例:选取1㎡山地,计算马尾松为20棵, 则该样方的马尾松密度为20/1=20(棵/m2)
③使用范围:多用于植物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1)步骤:
确定调查对象 确定要调查的种群是哪一种双子叶植物 取样 确定样方数目、样方大小和取样方法 计数 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种群的数量
计算 求各样方的平均值
②操作过程 1、取样标记
2、放回后充分混合
3、再取样
4、计数
2、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 总数的比率 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中出生1862个孩子, 我国该年人口出生率是______1__._8__6_2__%
死亡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 数的比率 在黄山猴谷,一猴群有200只,一年后有2只死亡,猴 的死亡率为___1__%______
④ 取样方法 五点取样法
调查群体为非长条形
等距取样法
调查群体为长条形
(3)计数
——蒲公英
——其他植物
方框内+左边和上边及两边的夹角
计数原则: 该样方有多少株蒲公英? 无论大小都要数,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应遵 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练一练
某同学在一草地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取了5个样方 (样方面积为1m2),5个样方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 8、8、9株。那么该草地的蒲公英种群密度为多少? (单位:株/公顷,1公顷=10000m2)
一、种群的概念: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 的总和。
概念要素:①一定地域内, ②同种生物构成 ③全部个体的总和。
核心问题
种群密度 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1、种群密度 ——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 群密度
②举例:选取1㎡山地,计算马尾松为20棵, 则该样方的马尾松密度为20/1=20(棵/m2)
③使用范围:多用于植物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1)步骤:
确定调查对象 确定要调查的种群是哪一种双子叶植物 取样 确定样方数目、样方大小和取样方法 计数 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种群的数量
计算 求各样方的平均值
②操作过程 1、取样标记
2、放回后充分混合
3、再取样
4、计数
2、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 总数的比率 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中出生1862个孩子, 我国该年人口出生率是______1__._8__6_2__%
死亡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 数的比率 在黄山猴谷,一猴群有200只,一年后有2只死亡,猴 的死亡率为___1__%______
④ 取样方法 五点取样法
调查群体为非长条形
等距取样法
调查群体为长条形
(3)计数
——蒲公英
——其他植物
方框内+左边和上边及两边的夹角
计数原则: 该样方有多少株蒲公英? 无论大小都要数,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应遵 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练一练
某同学在一草地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取了5个样方 (样方面积为1m2),5个样方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 8、8、9株。那么该草地的蒲公英种群密度为多少? (单位:株/公顷,1公顷=10000m2)
人教版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共24张PPT)
性别比例。
当堂训练:
1.预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的发
展趋势主要来自( A )
A.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C.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D.人口男 CD )
A.性别比例
B.年龄组成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迁入率和迁出率
• 3.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 获并标志48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志
N3
N4 …… Nn
种群密度=(N1+N2+N3+N4+…+Nn)/n
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 查步骤;
①选取40 cmX 40 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 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 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种群数量
直接影响
预测变
年龄组成 化方向
种群密度
决定种群的
影响数
量变动 性别比例
大小和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鼠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D )
A.46 B.25 C.12 D.100
• 4、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 ACH ) A.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 B.种群性别比例改变
C.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 D.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
E.环境中天敌增多
F.环境中阳光不足
G.寄生生物增多
H.寄生生物减少
小结:
问题探究:
性别比例在实践中有什么应用?
意义:
控制虫害
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
当堂训练:
1.预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的发
展趋势主要来自( A )
A.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C.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D.人口男 CD )
A.性别比例
B.年龄组成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迁入率和迁出率
• 3.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 获并标志48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志
N3
N4 …… Nn
种群密度=(N1+N2+N3+N4+…+Nn)/n
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 查步骤;
①选取40 cmX 40 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 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 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种群数量
直接影响
预测变
年龄组成 化方向
种群密度
决定种群的
影响数
量变动 性别比例
大小和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鼠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D )
A.46 B.25 C.12 D.100
• 4、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 ACH ) A.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 B.种群性别比例改变
C.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 D.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
E.环境中天敌增多
F.环境中阳光不足
G.寄生生物增多
H.寄生生物减少
小结:
问题探究:
性别比例在实践中有什么应用?
意义:
控制虫害
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
种群的基本特征ppt课件
⑶衰退型:特点是老年个体较多,幼年个体偏少。
老年 成年 幼年
新出生的个体不能补偿衰老 死亡的个体数。
种群密度越来越小。
性别比例
A 概念 指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B 特点 * 雌雄相当 多见于高等动物,如黑猩猩、猩猩等。 * 雌多于雄 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鸡、鸭、羊等。 有些野生动物在繁殖期也是雌多于雄,如象海豹。 * 雄多于雌 多见于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如家白蚁等 * 性别比例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
2.均匀分布
种群的个体是等距分布,或个体间保持一定的 均匀的间距。均匀分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种群 内个体之间的竞争。例如,森林中植物为竞争阳光
(树冠)和土壤中营养(根际),沙漠中植物为竞 争水分都能导致均匀分布。虫害或种内竞争发生时 也可造成种群个体的均匀分布。地形或土壤物理性 状呈均匀分布等客观因素或人为的作用,都能导致 种群的均匀分布。均匀分布在自然种群中极其罕见, 而人工栽培的种群(如农田、人工林),由于人为 保持其株距和行距一定则常呈均匀分布。
设某种群的总数为N ,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M, 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n ,其中已标记的为m ,则:
N:M=n:m,
可得,N=
n m(
( 重捕个体数) 重捕 中标志数)
M(总标志数)
标志重补法应注意:
n 1标志要牢固,不易脱落 n 2不要太显眼,以防其被敌害捕食 n 3标志物本身无毒,不要对其本身造成伤
5.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
(1)此图表示__增__ __型的种群。
(2)该种群中_
_个体多, _ _ 个体少。
(3)据统计, 70年代初我国人口(种群)年龄组
成与此图大体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3课件.ppt
❖ 生态死亡率(ecological mortality):一定条件下,种群 实际的死亡率,又称实际出生率(realized)。
种群结构和性比
年龄结构 性比
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 例和配置情况,通常用年龄锥体(age pyramid) 表示。
年龄锥体有三种类型:增长(increasing) 、稳定 (stable)和下降(declining)型。
能存活的年限,也称平均余年。
存活曲线
Ⅰ型存活曲线(type Ⅰ
survivorship): 幼体和
中年个体的存活率相
对高,老年个体的死
亡率高。
存
Ⅱ型存活曲线(type Ⅱ 活
survivorship): 各年龄 数
段的死亡率恒定,曲 的
线呈对角线型。
对
Ⅲ型存活曲线(type Ⅲ 数
rship): 一段极
➢ 标志重捕法(mark-recapture methods) :在调查地 段中,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志,然后放回,经一 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比例,估计 个体的总数。
标志重捕法
N:M=n:m N=(M*n)/m – M——标志数; – n——重捕个体数; – m——重捕中标记数; – N——样地上个体总数
通过生命表的研究可以了解种群的动态。
种群增长率(r)和内禀增长率(rm)
种群增长率(r):r=lnR0/T T为世代时间(generation time),它是指种群中
指代从母体出生到子代再产子的平均时间,用 生命表资料可以估计T的近似值,即 T= ∑x lxmx /R0 = ∑x lxmx / ∑lxmx r和T对于计划生育具有启示作用,控制人口,应 减小R0值,增大T值。 内在禀 食增 物长 不率 受(限rm制):、是同具种有其稳他定个年体龄的结密构度的维种持群在, 最适水平,在环境中没有天敌,并在某一特定 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食物等的环境条件组配 下,种群的最大瞬时增长率。(Andrewartha)
种群结构和性比
年龄结构 性比
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 例和配置情况,通常用年龄锥体(age pyramid) 表示。
年龄锥体有三种类型:增长(increasing) 、稳定 (stable)和下降(declining)型。
能存活的年限,也称平均余年。
存活曲线
Ⅰ型存活曲线(type Ⅰ
survivorship): 幼体和
中年个体的存活率相
对高,老年个体的死
亡率高。
存
Ⅱ型存活曲线(type Ⅱ 活
survivorship): 各年龄 数
段的死亡率恒定,曲 的
线呈对角线型。
对
Ⅲ型存活曲线(type Ⅲ 数
rship): 一段极
➢ 标志重捕法(mark-recapture methods) :在调查地 段中,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志,然后放回,经一 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比例,估计 个体的总数。
标志重捕法
N:M=n:m N=(M*n)/m – M——标志数; – n——重捕个体数; – m——重捕中标记数; – N——样地上个体总数
通过生命表的研究可以了解种群的动态。
种群增长率(r)和内禀增长率(rm)
种群增长率(r):r=lnR0/T T为世代时间(generation time),它是指种群中
指代从母体出生到子代再产子的平均时间,用 生命表资料可以估计T的近似值,即 T= ∑x lxmx /R0 = ∑x lxmx / ∑lxmx r和T对于计划生育具有启示作用,控制人口,应 减小R0值,增大T值。 内在禀 食增 物长 不率 受(限rm制):、是同具种有其稳他定个年体龄的结密构度的维种持群在, 最适水平,在环境中没有天敌,并在某一特定 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食物等的环境条件组配 下,种群的最大瞬时增长率。(Andrewartha)
种群的特征 课件
特征
种群具有地域性,即 种群内的个体分布在 不同地域或生境中。
种群具有遗传特征, 即种群内的个体之间 存在遗传差异。
种群具有数量特征, 即种群内的个体数量 是动态变化的。
种群的数量特征
02
数量规模
数量规模的定义
数量规模的动态变化
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反映种群的大小 。
种群数量增长呈指数型、逻辑型等动 态变化,受环境容纳量限制。
数量规模的影响因素
环境资源、空间容量、种间竞争、种 内调节等。
密度
0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03
密度的定义
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的个体 数量,反映种群分布的疏 密程度。
密度的影响因素
环境资源分布、空间异质 性、种间关系等。
密度的生态学意义
影响种内竞争、种间关系 、群落结构等。
出生率与死亡率
出生率的定义
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
S型增长
总结词
描述种群在有限环境中受到资源限制的增长情况。
详细描述
S型增长是指种群在有限环境中受到资源限制的增长模式。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资源逐渐减少,导致种群增长 速度逐渐降低。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增长速度变为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S型增长曲线通常用 于描述大多数生物种群的增长模式。
死亡率的定义
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
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关系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长;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 减少;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稳定。
种群的遗传特征
03
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是指在种群中某一特定 基因的频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
基因频率的计算公式为:基因频 率 = (该基因的数量 / 群体中
4.1 种群的特征(共33张PPT)
取样关键___随__机___ 3)选取样方 取样方法_五__点__取__样__法__、__等__距__取__样__法__
样方数量________ 样方大小_1_m_2_的__正__方__形___
矩形地带:五点取样法
1m2
狭长地带
等距取样法
1m2
探究——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地某生物的种群密度
3.实施计划 1)准备:观察地形,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植物 双子叶植物 (叶形、叶脉) 2)确定调查对象—— 动物(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 取样关键___随__机___ 3)选取样方 取样方法_五__点__取__样__法__、__等__距__取__样__法__ 样方数量________ 特殊? 样方大小_一__般__为__1_m_2_的__正__方__形___
2、
欲调查2hm2土地上某鼠的
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M只,放回后第二次捕获n只,
其中有标记的为m只。
种群数量
1.估算材料中鼠的种群密度N=
=
面积
M*n 只 m
(只/hm2)
2 hm2
2.若标记后的鼠更难捕捉,则计算出的值与实际值有何差异?
比实际值偏大
3.标记物应该有何要求?
①不影响鼠正常的生命活动 ②不能过分醒目,否则易被捕食
探究——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地某生物的种群密度
2.制定计划
1)调查地点、范围 2)调查时间 3)材料用具,列清单 4)成员分工(组长、操作、记录)
探究——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地某生物的种群密度
3.实施计划
1)准备:观察地形,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植物 双子叶植物 (叶形、叶脉)
2)确定调查对象—— 动物(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
征 空间特征 均匀型 随机型 集群型
样方数量________ 样方大小_1_m_2_的__正__方__形___
矩形地带:五点取样法
1m2
狭长地带
等距取样法
1m2
探究——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地某生物的种群密度
3.实施计划 1)准备:观察地形,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植物 双子叶植物 (叶形、叶脉) 2)确定调查对象—— 动物(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 取样关键___随__机___ 3)选取样方 取样方法_五__点__取__样__法__、__等__距__取__样__法__ 样方数量________ 特殊? 样方大小_一__般__为__1_m_2_的__正__方__形___
2、
欲调查2hm2土地上某鼠的
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M只,放回后第二次捕获n只,
其中有标记的为m只。
种群数量
1.估算材料中鼠的种群密度N=
=
面积
M*n 只 m
(只/hm2)
2 hm2
2.若标记后的鼠更难捕捉,则计算出的值与实际值有何差异?
比实际值偏大
3.标记物应该有何要求?
①不影响鼠正常的生命活动 ②不能过分醒目,否则易被捕食
探究——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地某生物的种群密度
2.制定计划
1)调查地点、范围 2)调查时间 3)材料用具,列清单 4)成员分工(组长、操作、记录)
探究——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地某生物的种群密度
3.实施计划
1)准备:观察地形,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植物 双子叶植物 (叶形、叶脉)
2)确定调查对象—— 动物(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
征 空间特征 均匀型 随机型 集群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概念及其特征 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__自__然__区__域___内,同种生物的全 部个体形成种群。 2.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__体__积___中的个体数。 (2)出生率和死亡率: ①概念: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_____个__体__数__目_____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②特点:____繁__殖__能__力____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增长快。
[探究与学习] 下列生物在测量其种群密度时适合采用标
志重捕法的是( ) ①车前草 ②跳蝻 ③兔子 ④杨树 ⑤灰苍鼠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
[解析]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
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
[答案]B
对种群概念的理解 1.要点: (1)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包括了各个年龄段的 个体,包括了同种生物的不同性别。 (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群具有一定的时 空限制,离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3)种群是生物繁殖、进化的基本单位。 2.实例: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鲫鱼、一个蜂巢中的所有蜜蜂等。
A.46
B.25
C.12
D.96
名师点拨:设该地段该兔的全部个体数为 N,其中标记数
为 M,重捕个体数为 n,重捕个体数中被标记的个体数为 m,
则 N∶M=n∶m,所以根据公式 N=M·n/m=46×25/12≈96。
答案:D
【变式训练 2】下列各类研究对象中,不适合用样方法调 查的是( )
A.调查森林公园里的落叶松数目 B.调查某地区的麻雀数量 C.计算某池塘的蜻蜓产卵数量 D.计算某片卷心菜地的蚜虫数目 [答案]B
【例 1】 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苗、小鱼和大鱼 B.校园中的所有乔木 C.棉田中的全部棉蚜 D.一座山上的大型黑蚂蚁和小型黄蚂蚁 名师点拨:种群一定是指同一个物种,只有 C 选项只含有 同种生物。 答案:C
【变式训练 1】在一片草原上,有 8 户牧民,每户牧民各
养了 1 群羊,有 6 户养的是绵羊,有 2 户养的是山羊,这 8 群
②等距取样法: a.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 b.先将调查的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 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 (2)适用范围:植物或活动能力和范围较小的动物(如蚯蚓、 蚜虫、跳蝻等)。
2.标志重捕法: (1)前提条件: ①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有同样被捕获的机会。 ②调查期内该区域无较多个体出生、死亡、迁入和迁出。 ③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分布。 (2)方法步骤: ①确定调查对象。 ②捕获并标记部分个体:在种群生存环境中均匀设置捕获 点,捕获部分个体并标记后,再放回原自然环境,并记录标记 数为 M。
羊是( )
A.1 个物种
B.1 个种群
C.2 个种群
D.8 个种群
[解析]绵羊和山羊是不同的物种,是 2 个种群。
[答案]C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样方法: (1)常用的取样法:
①五点取样法:
图 4-1-1
a.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时。 b.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 5 个样方,每个样方的长和宽要求 一致。
③重捕后计数:一段时间后,在原自然环境中再次捕获部 分个体,并计数为 n,其中被标记的为 m,再放回原生存环境。
④计算:根据总数 N 中的标记比例与重捕取样中的标记比 例相等的原则,即 M/N=m/n,可得调查区中该种群数量 N= M·n/m。计算公式为:
初次个捕体获总标数记(N数)(M)=重再捕次的捕标获记的个个体体数数((mn))
(3)迁入率和迁出率:___单__位__时__间___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 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4)年龄组成: ①概念:一个种群中各___年__龄__期___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②类型:三种,分别是增长型、____稳__定__型____、衰退型。 (5)性别比例: ①概念:种群中_____雌__雄__个__体_____数目的比例。 ②意义:对____种__群__密__度____有一定的影响。 ③应用: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 坏___性__别__比__例_____→降低害虫____种__群__密__度____。
[探究与学习] 根据所学的知识,讨论下列问题: (1)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什么? (2)能够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什么? 提示:(1)种群密度 (2)年龄组成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 (1)内容: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___随__机___选取若干 样方,计算出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____平__均__值______作为该种群 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2)取样方法:__五__点____取样法、___等__距___取样法。
(3)注意事项: ①标志不能过分醒目。
②标志物和标志方法不能对动物的寿命和行为产生伤害。 ③标志物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 消失。
【例 2】 在对某种兔的种群密度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
记 46 只后,放回原环境。第二次捕获 25 只,其中有标记的是
12 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
2.标志重捕法: (1)内容: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 做上____标__记____ 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 ___重__捕_____,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___标__记__个__体__数_____占总个体 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2)适用范围:___活__动__能__力___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 1.在种群的 5 个基本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特征。
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决定种群大小和 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间接因素: (1)年龄组成:
图 4-1-2 ①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 ②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基本不变。 ③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概念及其特征 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__自__然__区__域___内,同种生物的全 部个体形成种群。 2.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__体__积___中的个体数。 (2)出生率和死亡率: ①概念: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_____个__体__数__目_____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②特点:____繁__殖__能__力____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增长快。
[探究与学习] 下列生物在测量其种群密度时适合采用标
志重捕法的是( ) ①车前草 ②跳蝻 ③兔子 ④杨树 ⑤灰苍鼠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
[解析]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
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
[答案]B
对种群概念的理解 1.要点: (1)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包括了各个年龄段的 个体,包括了同种生物的不同性别。 (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群具有一定的时 空限制,离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3)种群是生物繁殖、进化的基本单位。 2.实例: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鲫鱼、一个蜂巢中的所有蜜蜂等。
A.46
B.25
C.12
D.96
名师点拨:设该地段该兔的全部个体数为 N,其中标记数
为 M,重捕个体数为 n,重捕个体数中被标记的个体数为 m,
则 N∶M=n∶m,所以根据公式 N=M·n/m=46×25/12≈96。
答案:D
【变式训练 2】下列各类研究对象中,不适合用样方法调 查的是( )
A.调查森林公园里的落叶松数目 B.调查某地区的麻雀数量 C.计算某池塘的蜻蜓产卵数量 D.计算某片卷心菜地的蚜虫数目 [答案]B
【例 1】 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苗、小鱼和大鱼 B.校园中的所有乔木 C.棉田中的全部棉蚜 D.一座山上的大型黑蚂蚁和小型黄蚂蚁 名师点拨:种群一定是指同一个物种,只有 C 选项只含有 同种生物。 答案:C
【变式训练 1】在一片草原上,有 8 户牧民,每户牧民各
养了 1 群羊,有 6 户养的是绵羊,有 2 户养的是山羊,这 8 群
②等距取样法: a.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 b.先将调查的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 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 (2)适用范围:植物或活动能力和范围较小的动物(如蚯蚓、 蚜虫、跳蝻等)。
2.标志重捕法: (1)前提条件: ①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有同样被捕获的机会。 ②调查期内该区域无较多个体出生、死亡、迁入和迁出。 ③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分布。 (2)方法步骤: ①确定调查对象。 ②捕获并标记部分个体:在种群生存环境中均匀设置捕获 点,捕获部分个体并标记后,再放回原自然环境,并记录标记 数为 M。
羊是( )
A.1 个物种
B.1 个种群
C.2 个种群
D.8 个种群
[解析]绵羊和山羊是不同的物种,是 2 个种群。
[答案]C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样方法: (1)常用的取样法:
①五点取样法:
图 4-1-1
a.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时。 b.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 5 个样方,每个样方的长和宽要求 一致。
③重捕后计数:一段时间后,在原自然环境中再次捕获部 分个体,并计数为 n,其中被标记的为 m,再放回原生存环境。
④计算:根据总数 N 中的标记比例与重捕取样中的标记比 例相等的原则,即 M/N=m/n,可得调查区中该种群数量 N= M·n/m。计算公式为:
初次个捕体获总标数记(N数)(M)=重再捕次的捕标获记的个个体体数数((mn))
(3)迁入率和迁出率:___单__位__时__间___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 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4)年龄组成: ①概念:一个种群中各___年__龄__期___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②类型:三种,分别是增长型、____稳__定__型____、衰退型。 (5)性别比例: ①概念:种群中_____雌__雄__个__体_____数目的比例。 ②意义:对____种__群__密__度____有一定的影响。 ③应用: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 坏___性__别__比__例_____→降低害虫____种__群__密__度____。
[探究与学习] 根据所学的知识,讨论下列问题: (1)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什么? (2)能够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什么? 提示:(1)种群密度 (2)年龄组成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 (1)内容: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___随__机___选取若干 样方,计算出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____平__均__值______作为该种群 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2)取样方法:__五__点____取样法、___等__距___取样法。
(3)注意事项: ①标志不能过分醒目。
②标志物和标志方法不能对动物的寿命和行为产生伤害。 ③标志物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 消失。
【例 2】 在对某种兔的种群密度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
记 46 只后,放回原环境。第二次捕获 25 只,其中有标记的是
12 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
2.标志重捕法: (1)内容: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 做上____标__记____ 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 ___重__捕_____,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___标__记__个__体__数_____占总个体 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2)适用范围:___活__动__能__力___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 1.在种群的 5 个基本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特征。
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决定种群大小和 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间接因素: (1)年龄组成:
图 4-1-2 ①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 ②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基本不变。 ③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