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二章+认知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9
5
3
• 问:图上写着什么数字?它们 的总和是多少?
答案:数字分别是9,7,5,3 总和:24
• 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 • 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 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
奇妙的事实
数以万计的外界事物呈现于我的 感觉器官,但它们从未进入我的经 验,为什么?因为我对它们没有兴 趣。我的经验是我愿意注意的东西。 只有那些我注意到的东西才会出现 在我的大脑中——如果没有选择的 话,经验将是一片混乱。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 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联觉 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 的感觉和表象的现象称为联觉。
二、知觉
1. 知觉概念
(1)知觉(perception)是个体将感觉信 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 (2)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2. 知觉的分类
• 按照知觉所凭借的感觉信息的来源 不同,可以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 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
颜色后象
感觉后象可以使我们对断续出现 的刺激产生连续的感觉。当然, 这种断续刺激的出现必须达到一 定的频率。 电影正是运用了感觉后象的心理 学原理。
(2)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 器官所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感觉适应的表现:
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的感觉中。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一般认为认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广义的认知指个体通过感觉、知觉、 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形式,把 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 • 狭义的认知与记忆的含义基本相同, 是指个体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储存 和提取的过程。
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的门户,意 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 进来。 ——乌申斯基
同时对比
继时对比
•图1:灰色 方块放在黑 色背景上比 放在白色背 景上,显得 更加明亮一 些。
你看到了几种颜色?
图中只有三种颜色,分别是:白、绿及粉红。但是看起 来却像是有两种不同的粉红色,其实是同一个颜色喔!
(4)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指的是一种感 觉的感受性会由于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 生变化的现象。 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4.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相互交替百度文库
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第二节 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 二、知觉 三、错觉
一、感觉
1、感觉的概念 • 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的刺激的觉察。
感觉剥夺实验
• 1954年,心理学家贝克斯顿等在加拿大的 麦克吉尔大学进行了首例感觉剥夺试验研 究。他们在付给大学生每天20美元的报酬 后,让他们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逗留。具 体的说,就是在没有图形试图视觉(被试 须戴上特制的半透明的塑料眼睛)、限制 触觉(手和臂上都套有纸板做的手套和袖 子)和听觉(实验在隔音室里进行,用空 气调节器的单调嗡嗡声代替其听觉)的环 境中,静静地躺在舒适的帆布床上。
2、听觉的基本特性:
人类的听觉具有音调、音响、音色三种特性。
3、感觉现象 (1)感觉后象
当刺激对感官的作用停止以后,感 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继续维持一 段很短的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 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 后象。
•
盯着灯泡看三十秒种以上,尽力不要移
动你的目光。 然后把你的目光移到灯泡
右边的区域,或者任何白色的区域。
• 每个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即感受 性)是不同的。
• 通常,感觉能力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 量的。 • 感觉能力和感觉阈限成反比
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
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
感觉类别 视觉
听觉 味觉 嗅觉
绝
对
阈
限
晴朗的的夜里可以见到30英里外的烛光
安静的环境里可以听到20英尺外手表的 滴答声 两加仑水中加一勺糖可以辨出甜味 一滴香水可使香味扩散到三个房间的公 寓
• 依据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可 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 觉。
(1)空间知觉
• 空间知觉是人对事物的空间特性与关
系的认识。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深度知觉以及方位知觉等。
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
三个人谁最高? 其实一样高!
大小知觉
中间的两个圆哪个大?
其实一样大!
(2)时间知觉
对时间的分辨
感觉适应的意义 外界事物、调节自己的行为,具有积极的 意义。
弊:使人丧失警觉性。 适应的一般规律 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 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
利:有利于减少身心负担;对于我们感知
(3)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官接受不同的刺 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对比的种类:
触觉
温冷觉
一片蜜蜂翅膀从一公分外落在面颊上可 以感觉存在
皮肤表面温度有摄氏一度之差即可觉察 到
优秀来自训练
专门从事某种特殊职业者由于长期使用感觉器官, 相应的感觉能力就发展起来。例如,专门从事织造 黑色织品的工人能分辨出40多种深浅不同的黑色, 而普通人只能分辨出2~3种黑色。有经验的面粉工 人凭借触觉能正确地评定面粉的品质,甚至认出面 粉的小麦产地。有经验的飞行员能听出发动机的转 速或异常声音,音乐家有高度精确的听觉,调味师 有高度完善的味觉和嗅觉。
• 视觉是个体对光波刺激的觉察。是个体
辨别外界事物的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
觉。
•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研究证明,
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80%左右的 信息是靠视觉获取的。
• 听觉是个体对声音刺激的觉察。 1、听觉是适宜刺激是频率为16~20000HZ的声 波,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是1000~4000HZ。
例如
窗外的歌 声 学习、听 课
有 有
需要
不需要 最高级、 电脑打字 自觉性 “盲打”, 程度很 打毛衣不 强 用看
四、注意的品质
1. 注意的广度 •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 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 觉察到的对象的数量。
• 在1/10秒内,成人注意的平均广度:
– 黑色圆点 8~9个;
– 外文字母 4~6个; – 几何图形 3~4个; – 汉字 3~4个。
等。 活动任务 个体经验 情绪状态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T C G I A H N E 图1
TEACHING
图2
2. 注意的稳定性
• 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 是个体将注意保持在某一活动或对 象上的时间的久暂性。
• 请你聚精会神地看这个图形, 你看到了什么?
小资料
列宁的注意广度
• 列宁具有超人的注意广度,他能提纲 挈领地抓住文意,具有“一揽子”的 阅读能力。根据列宁战友回忆说: “列宁读电报似乎连扫一眼电报内容 都不能那么快,可是他已把所有的电 文记熟了,以后还能逐字逐句援引, 并且提到数字时总是很准确„„”
•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对象的特点,如刺激物排列的特点
——詹姆士,1890
2. 维持功能 所谓维持,就是将心理活动维 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 强度。这是人脑进行信息加工的必 要条件。 3. 调节功能 当人脑的信息加工从一个对象 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时,注意可使这 种转移顺利完成,这就是注意的调 节功能。
三、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 •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 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 称不随意注意。
第一节
一、注意的概念
1.注意的含义
注意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的特点 指向性 集中性
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同一 瞬间,只能加工部分信息。注意的选择 功能使大脑选择那些重要的信息进行加 工,同时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作用。
• 下面请大家看一张图,图上写着 几个数字,请大家看完后回答出 是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 5~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15分钟左右, 7~10岁的儿童可达20分钟,10~12岁 的儿童可达25分钟,高中生一般能坚 持30~45分钟。 • 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表现出高 度的注意稳定性。
•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 客观因素: 注意的对象(单调、静止——复杂、 变化) • 主观因素: 人的积极性(态度积极,有浓厚兴 趣) 人的身体状况(失眠、疲劳、生病—
2. 有意注意
• 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 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 注意。
3.有意后注意
• 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目的,但 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种类
类型
无意注意 (不随意注 意) 有意注意 (随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目的性
无
意志 努力
不需要
性质
低级、 自发的 高级、 自觉的
感受性因练习而提高的事实说明:健全的感 觉系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章志光,《心理学》
2. 感觉的种类
• 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
• 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主要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
• 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主要 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 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感觉。
对时间的确认
对持续时间的估量
午饭 休息 上学
今天是2011年3月10日
这节课已经上了半小时
对时间的预测
4个月后就放假了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延续性 和顺序性的反映。
自然界周期现象
知觉时间的媒介
有机体节律性活动
计时工具
(3)运动知觉
•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和移 动速度的知觉。 • 通过运动知觉,我们可以分辨物体的 静止和运动状态以及运动速度的快慢。
—健康)
3.注意的分配
• 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 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
• 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活动 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活动都达 到了自动化的程度。
4.注意的转移
•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 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 对象上。
•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原来注意的强度:原先的注意越集中, 转移就越困难。 新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活动越符 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就越 容易。
第二章 认知理论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认知、 认知心理学的含义;掌握认知理论中的基本概 念,理解并掌握认知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重点】注意的规律与教学;记忆的三级加工 模型;记忆规律与教学;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关键词】注意 思维 感觉 知觉 记忆 想象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关人的认知 因素的研究课题日益受到重视,70 年代以后,认知心理学成为美国和 整个西方心理学的主流。
1. 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 态 2. 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1)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2)注意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 (3)注意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3.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1)提高活动的目的性。
(2)激发学习动机。
(3)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
3.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意义性
•
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 意义,这就是知觉的意义性(又称理解 性)。
• •
过去知识经验影响知觉的内容。
在知觉过程中,思维和语言起着重要的作 用(见下图)。
知觉的意义性
知 觉 的 意 义 性
(2)知觉的完整性 人在知觉的过程中,总是倾向于把 零散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 是知觉的整体性。
• 个体的主观状态
–需要和兴趣 –情绪与精神状态 –知识经验
2.有意注意的规律 • 有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是一系列心 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活动任务的认识
–对活动的间接兴趣
–个体的意志努力 –对活动的精心组织
3.有意后注意的规律
• 对活动浓厚的兴趣
• 活动的自动化
(二)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 实验结果显示:感到无聊和焦躁不 安是最起码的反应。在实验过后的 几天里,被试者注意力涣散,不能 进行明晰的思考,智力测验的成绩 不理想等。通过对脑电波的分析, 证明被试的全部活动严重失调,有 的被试者甚至出现了幻觉(白日做 梦)的现象。
感觉的测量
• 感受性(sensitivity)是对刺激物的感觉 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 度。
五、注意规律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一)注意规律
1. 无意注意的规律 •
刺激物的特点和个体的主观状态是无意 注意产生的基本条件。
• 刺激物的特点 – 刺激的强度(包括绝对强度和 相对强度) – 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 – 刺激的变化 – 刺激物的新异性
下面图形中,你先注意到的是哪个圆?
你注意到了图中的哪一个小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