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让学生从小诵读、赏析古诗词,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世界灿烂辉煌的文化,陶冶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操和品格。

同时,从诗歌简短凝炼的语言中汲取营养,提高对祖国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那么,如何让学生对这种富有凝炼性、跳跃性、音乐性、抒情性的文学样式进行鉴赏,并达到文学接受的高潮呢?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方面入手。

一、让初中语文诗词有效教学更优化
1.建立联系,充分理解。

通过初中诗词的教学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肢解零碎、浅显虚浮等,其实这是与有着丰富内涵的诗词不相匹配的。

那么该如何带领学生去领悟诗心呢?巴甫洛夫提出的经典理论给了我们答案——“理解就是建立联系”。

具体的联系方法有:①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况,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学习,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也是有所区别、有所侧重的,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认知水平,制定适宜的教学内容。

②与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建立起联系,从整体上把握住诗境。

诗词本身就是靠着形象的描绘来表达感情的,读诗的最高境界便是走进诗歌的意境。

③注意与诗前小序的联系,打开全诗的理解窗口。

④和诗中出现的典故建立联系。

⑤将作者本人的人生经历联系起来,试图走进作者的内心。

⑥同类诗歌进行类比联系,让诗歌的意蕴更丰富。

2.利用阅读期待。

提高阅读质量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指
出,要学会利用阅读期待以及阅读反思、批判等环节,让思维空间拓展,以此来提高阅读的质量。

学生在学习诗词,并对其进行阅读时能否形成有效的阅读期待,便成了诗词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为了让学生对阅读更加有兴趣,要结合学生已有的一些知识和生活经验,为他们提供学习诗词的熟悉背景,并设计出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从熟悉并且感兴趣的东西出发,用心去感受和理解诗词中的一些独特魅力。

例如在教学《过故人庄》的时候,就可以将一些和本诗相关的经验材料组织成一系列的问题线索,创设出“对诗人说话”“与诗人相遇”等情境,逐渐引导学生说出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想办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帮学生建立理解《过故人庄》的桥梁,让学生更轻松地加深对此诗的理解。

二、分析意象,再现古代诗词的优美意境。

古代诗词(尤其是写景抒情类)特别注重营造意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通过意象的把握,进入诗词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之中,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完成诗词意境的再现与再造。

从而引导学生加强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典型地体现了意境美这一特色。

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首先找出全诗的意象(即诗中描写的具体事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和夕阳一共十个事物。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这十个意象诗人是用什么把它们串联起来的?通过思考。

学生
得出结论:是用一种情(即一游子的羁旅愁思)作为线索把它们串起来的。

就组成一幅非常美的图画(即本诗的意境),请同学们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把本诗的意境再现出来。

有位学生是这样描述本诗的意境的——暮霭中,躯干上缠着枯藤的百年古树无声耸立,一只乌鸦静静地停在古树枝头,没有动,也没有叫。

仿佛和古树枯藤结成一体。

小桥下,一条小溪潺潺流淌。

一座农舍悄然而立。

在西风劲吹的古道上,一位游子正骑在一匹瘦骨嶙峋的马上,朝着夕阳走去,渐渐成为一个黑点,消失在地平线多美的意境啊!如果在教学中,我们只是简单地翻译一下,那么,古代诗词教学无疑就变成一杯白开水,哪来这种意境美的感染和熏陶呢?
三、积累典故,随诗释义
如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如果不了解“遣冯唐”、“射天狼”这两个典故的意思,就无法理解作者渴望自己被朝廷重用,为国杀敌,希望能够建功立业的决心。

因此,积累典故,对正确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是很有帮助的。

四、体味炼字,理解情意
古诗词最讲究炼字。

最擅长写景中之情和情中之景。

如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前两句描摹了夜静更深、斜月映照、天宇寥廓、
寒气袭人的月夜之景。

后两句中的“偏”字透露出作者在料峭寒夜中敏感地捕捉到微弱的春之气息的惊喜:“暖”字一现即冲淡了逼人的寒意,天地间顿时掠过一丝温暖:“新”字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初听春之声那种新鲜、欢愉之感。

五、鉴赏美享受美
诗是抒情艺术。

诗人把被描写的事物在灵魂中激起的感情吟咏出来,读者与之相通地产生了共鸣,获得了美的享受,这个感情接受的过程,就是对诗的抒情美的鉴赏。

人写诗,为了使读者也与之共鸣,或惊叹,或振奋,或愤怒,不得不把要写的事物具体一些。

形象一些,含蓄一些,让读者自然而然地接受感染。

诗是言短意长地感染人的文学,以含蓄为上乘。

读诗。

通过反复咀嚼,密咏恬吟,得到一种意味。

这种意味就是诗歌作品本身的含蓄蕴藉。

读诗读出味来,说明触及到了诗的弦外音,鉴赏到了诗的含蓄美。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不学诗无以言古代诗词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但诗歌教学不是政治教育课也不是纯粹的消遣更不
是文史知识的简单识记在教学中我们当把这三者有机灵活的结合
起来既要避免片面性也不能面面俱到这样才能使学生们从祖国诗
词宝库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真正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