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灾害及防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流失灾害及防治

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我国又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山地丘陵和黄土地区地形起伏。黄土或松散的风化壳在缺乏植被保护情况下极易发生侵蚀。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雨季降水量常达年降水量的60%~80%,且多暴雨。因为植被破坏严重,再加上雨水和地表水的冲刷,导致水土流失。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我国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我国人口多,粮食、民用燃料需求等压力大,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片面强调粮食产量,忽视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把只适合林,牧业利用的土地也辟为农田。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另外,某些基本建设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例如,不合理修筑公路、建厂、挖煤、采石等,破坏了植被,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

水土流失是不利的自然条件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互相交织作用产生的。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地面坡度陡峭,土体的性质松软易蚀,高强度暴雨,地面没有林草等植被覆盖;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诸如: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草原上过度放牧,开矿、修路等生产建设破坏地表植被后不及时恢复,随意倾倒废土弃石等。水土流失对当地和河流下游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都造成极大的危害。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硬石化、沙化,影响农业生产,威胁城镇安全,加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导致群众生活贫困、生产条件恶化,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土流失广泛分布于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土地退化。加剧洪涝灾害、恶化生态环境给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成为我国号环境问题。1996年,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曲格平提出:水土流失是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对我国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1、耕地减少,土地退化严重

近5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4000多万亩,平均每年近100万亩。因水土流失造成退化、沙化,碱化草地约10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草原总面积的50%。进入20世纪9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2460平方公里。

2、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

水土流失产生大量泥沙,淤积在江河、湖、库,降低了水利设施调蓄功能和天然河道泄洪能力,加剧了下游的洪涝灾害。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年均输入黄河泥沙16亿吨中,约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致使河床每年抬高8-10厘米,形成"地上悬河",对周围地区构成严重威胁。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特大洪水,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加速了暴雨径流的汇集过程,降低了水库的调蓄和河道的行洪能力。毁林耕地

3、影响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加剧干旱的发展

我国多年农田受旱面积2.94亿亩,多数发生在水上流失严重的山丘地区。西北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总量仅占全国1/8,但为了减轻泥沙淤积造成的库容损失,部分黄河干支流水库不得不采用蓄排浑的运行方式使大量宝贵的水资源随着泥沙排入黄河。而在下游平均每年需舍弃200-30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用于冲沙入海,降低河床。

4、生态环境恶化,加剧贫困

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特征,是贫困的根源。尤其星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地力衰退产量下降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90%以上都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水土流失地区。加剧干旱。

在我国,追图流失问题如此严重,那么治理水土流失问题,就必须先了解水土流失的特点,我国水土流失特点是:

1、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据全国第二次遥感调查,水土流失总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其中水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91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在平原区和沿海地区也局部存在。

2、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治理难度大。水蚀、风蚀、冻融侵蚀及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相互交错。成因复杂。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漫岗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石质山区以水蚀为主;西北半干旱的农牧交错带是风蚀水蚀共同作用区,冬春两季以风蚀为主,夏秋两季以水蚀为主。

3、土壤流失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长江流域年土壤流失总量24亿吨,其中中上游地区达15.6亿吨;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每年输入黄河泥沙16亿吨,特别是内蒙古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7万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达10000吨/平方公里,严重的高达3-5万吨/平方公里,该区输入黄河的泥沙约占黄河输沙量的一半以上。

加强治沟治坡工程建设,采取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合理措施,进行综合治理,这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更加严峻。

1.改良地形环境。在15度以上宜林坡地,要坚决退耕还林,并在坡面地修建栏、蓄、引、排相结合的水土保持工程。通过在坡面修建截水沟、坡面蓄水工程(水平沟、水窖、水柜),形成蓄水、保土拦沙、缓流、排洪、抗旱的综合功能,从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增强土壤吸水蓄水量着手,削弱地表径流冲刷、裹挟表土的力度,进而达到涵养水分、保护土壤的目的。2.鼓励大量造林种草,增加地面植被覆盖率。可以结合经济发展需要,扩大保水林、经济林种植面积。因地制宜修建水平沟、水窖、水柜,集截流、积蓄、存储降水为一体。通过改变地形状态,减少地表遭受的冲刷,改善土壤吸水、养水能力,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目的,进而提高造林成活率,增加群众经济收入。通过植树种草改变植被状况,不但可以截流降水,避免雨水直接冲刷坡面表土,减少地面径流,有效地防止地表被水冲刷,而且植被越好、面积越广,降水截流越多,缓冲和分散地表径流作用越大。反之植被稀少或无植被,土壤在水力风力的作用下,就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最终形成石漠化。所以,退耕还林、封山育林、育草、牲畜圈养,始终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好方法。

3.修建拦蓄水工程,治理沟道,因地制宜地植树种草,实行立体防治。修建梯田式护坝,从沟头到沟口,从上游到下游,从毛沟支沟到平沟层层修建防护,使雨水泥沙节节受到控制,从而防止沟头延伸、沟岸下切,达到控制沟蚀发展的目的,正所谓“山顶造林种草戴帽子,山腰修造梯田系带子,沟底筑坝穿靴子”。这样就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