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输出变压器的绕制工艺及电子管功放的仿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输出变压器的绕制工艺及电子管功放的仿作(转)

浅谈输出变压器的绕制工艺及电子管功放的仿作电子管功放的电路到八十年代已发展到了极限,各家的电子管功放风格各异,声音表现各不相同,无它,不过各有输出变压器的绕制秘方罢了。有人说电子管功放80%的声音表现源自输出变压器,金玉良言也,再好的电路,再精良的元件,最终没有一只好的输出变压器来保证,一切努力只能白费。为了绕制一只靓声的输出变压器,笔者作过许多次试验,请教了不少国内知名专家和发烧友,甚至动手拆解了一只“斯巴克”560电子管功放的输出变压器,积累了一些绕制输出变压器的经验。下面就仿制一台意大利电子管功放来探讨一下输出变压器的绕制工艺。本机是单端输出,输出变压器初级电流同相,不能采用双向对插铁芯而只能采用单向对插铁芯,在铁芯中留有气隙,为了避免磁饱合,同时又要保持足够大的初级电感量,必须采用比同功率推挽机更大的铁芯;输出变压器层间漏电感的存在,使音频信号耦合率下降,对低频信号有很大的衰减,输出变压器层间分布电容的存在,对音频信号的高频有极大的衰减,直接导致音频信号在整个频带内的不均匀传输,是失真增大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削弱极少的漏电感就要采用初次级分层绕制的方法,以增加初次级的耦合提高电感量;为了削弱极少的分布电容就要采用初级每层分段的特殊绕法,以降低分布电容对高频的衰减,只有这样,才能

使输出变压器的幅频特性保持平直,一般要求输出变压器初级电感量与漏电感的比值要大于10000。同时,为了克服扬声器反电动势对负反馈的影响,本机输出变压器采用了单独的反馈绕组,而不象大部分的电子管功放,直接从扬声器低阻

抗绕组(4欧姆)上取负反馈,在反馈绕组的处理上,笔者经过实验认为必须采用与扬声器绕组同样的分层绕制方法,否则将影响音质,甚至整机安全性,这主要因为,如果不分层的话,反馈绕组只能在很窄的频带内传输,与分段分层的扬声器绕组的频带不一样宽,这样一来,从高频到低频的反馈量就会

不一致,假如高频频响差的话,那么,高端的反馈量就相应减少,或根本没有,导致放大器的高频放大倍数比低频放大倍

数大,极易产生高频自激,所以反馈绕组也要采用分层绕制,以改善频响特性及整机工作的可靠程度。具体方法笔者采用的是初级分四层(四层已足够,再多会增大分布电容),次级

及反馈绕阻各分三层夹在初级中间,层间绝缘使用电话纸,

由于是单端输出,不需象推挽机那样分段分层,只需分层即可,绕制方法大大简化,如要求频响更宽一点,次级绕组也可分为四层或五层,但对于只传输音频的输出变压器来说,效果不是太明显,三层已足够,初级及次级匝数可由常见公式计算而得,反馈绕阻与初级的匝数比约为1:15-20,日本名牌-TANGO-的一款"H708"输出变压器,反馈绕组与8欧绕组的匝数比为1.4:1,基本与此比例相同,铁芯要采用冷轧晶粒有

取矽钢片,国产进口皆可,如日本的Z11、Z10等,笔者用的是新日铁50H1300片,舌宽40mm,叠厚60mm,折算成电源变压器约500w,比"极典"的成品输出变压器要略大一点,以更好的克服磁饱和,增加电感量,改善低频,这也算是土炮的一大优点吧,可以不必象厂机那样斤斤计较成本问题,力求尽善尽美,这也是我们电子管友追求的终极目标。自从愿打愿挨的成了电子管功放的铁杆保皇派之后,焊机成了主要的乐趣。意大利的 Unison电子管功放一向以其美仑美奂的外表闻明,其最新的Simply Four电子管功放秉承了其一贯卓尔不凡的外表,后级竟别出心裁的采用了两只EL34并联单端输出的电路,单端输出的功放音色丰满润泽,笔者心仪已久,各电子管功放大厂均推出了以电子管王300为输出管的单端功放作为其旗舰产品,如Unison本厂的Palladiano后级,用威尼斯中世纪建筑师的名字命名,用四只300B单端并联,售价达20多万人民币,日本Audio Note更是多款300B电子管功放售价上万美金,比一辆中档轿车还贵,国产"极典"的300B电子管功放甚至获的了日本<<音响季刊>>的年度大奖。在如今300B价高难觅的前提下,用EL34并联提高功率,尝试一下单端输出的风味,不失为一个现实的作法,记的日本发烧友就以一款EL34并联的单端功放获得过《MJ》杂志放大器制作竞赛的大奖,并且国产的-曙光-EL34一向口碑甚好,比起国产KT88类束射管名声要大的多,想到此处,笔者

不禁产生了一仿名机Simply Four,尝单端输出的想法。Simply Four原机使用三只12AU7,四只EL34,每声道采用双三极管12AU7中的一只作前级放大,一只12AU7的双三极管并联来推动两只EL34并联作单端输出,在电路上并没有特别的地方。此机前级放大没有采用例行的高U管如12AX7等,估计是一种较为现代的设计吧,目前常用的信号源如CD机的输出信号幅度比以前的LP大许多,对前级来说,放大已经不是主要问题,采用中U的12AU7等可增大输入范围,提高动态,对失真度也有改善,何乐而不为呢! 仿制机的线路图如下,

全部是经典的电子管功放电路,EL34两只并联虽然输出功率加倍,但需要比单管更大的推动电压,按正常情况由一只

12AU7推动,恐怕勉为其难,即使能够工作,也是工作在极限

状态,安全性是个问题,线性也不好,因此推动级采用了两只三极管并联来提高放大倍数,降低内阻,以便更好的与后级

匹配,原Simply Four有两种型号,后缀有“T”的是EL34接成三极管方式工作,输出功率14瓦,后缀有“P”的是EL34

以五极管方式工作,输出功率24瓦,本机采用的是三极管工作方式,以追求类似于300B的较细致、纯净、滑润的声音。末级电路采用自给偏压方式,因为并联的两只EL34参数不可能完全一致,故每只EL34都有自己的偏压电阻和旁路电容,对交流信号来说,两管的阴极还是连在一起得。因本地的电源电压波动很大,原来准备采用晶体管稳压电路,一来稳压,

二来去除滤波电路中最容易感染噪音的电感,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用于末级的大电流稳压电路工作起来不是太稳定,电源调整管发热厉害,最后只有与原机电路一样,使用传统的LC滤波,为使机器能够正常稳定的工作,通过一个交流稳压器与电源相连,同时给电感套上了一个屏蔽罩。古董电子管功放由于采用电子管整流,灯丝充分预热之后才引入高压,对延长电子管的寿命有很大的帮助,象六、七十年代生产的用6Z4整流的电子管收音机使用到现在仍完好如初,而现代电子管功放大都采用晶体管整流,开机瞬间即引入高压,灯丝没有为阴极充分预热,极易引起"阴极喜欢"的故障,影响电子管管的寿命,本机为保护电子管管,加入了高压延时供电。要知道电子管管的寿命一直是最令我们这些"保皇派"汗津的话题,因此在焊制电子管功放时总是优选可以延长电子管管寿命的电路和参数,以此来反击"非电子管派"的质疑,象北京"关氏"的K6电子管功放,6P3P用到400多伏的屏压,我是万万不敢的。灯丝采用交流供电也源于此,直流供电由于灯丝两端存在电位差,极易引起一端过度损耗影响寿命,而交流供电则无此忧。至于音质孰优孰劣,以我的耳朵和器材还不能区别,但烧界公认交流供电低频最厚声。而且通过实践发现,只要合理的布线和接地,交流供电也很难感应噪音,且不说一些可称为经典的古董机大都交流供电,笔者曾焊过武汉"力神"的马兰士7套件,交流灯丝,噪音低不可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