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机械零件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应力比(循环特性)
描述规律性的交变应力可有5个参数,但其中只有2个参数是独立的 。
1、非对称循环
2、对称循环
§9-2 机械零件的强度
t
3、脉动循环
§9-2 机械零件的强度
4、静应力
§9-2 机械零件的强度 5、规律性非稳定变应力
6、随机变应力
机械零件在静应力下的强度计算
一、静应力下的许用应力
5、综合影响系数
根据试验研究证明:以上各种因素只影响应力幅a,而不影响平均应力m 。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二、零件的疲劳极限应力线图
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使得零件
a
的疲劳极限要小于材料试件的疲劳极
限。
材料
零件
m
4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材料 零件 a
A'G'的方程: AG的方程:
m
CG'的方程: CG的方程:
2) 确定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 3) 选择合适的材料; 4) 根据零件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选用相应的判定条件,确定 零件的形状 ; 注意,零件尺寸的计算值一般并不是最终采用的数值,设计者还要根据制 造零件的工艺要求和标谁、规格加以圆整 。
5) 绘制工作图并标注必要的技术条件。
机械零件设计概述
六、机械零件设计的计算方法
因为: 尺寸系数
尺寸越大,材料出现缺陷的概率越大; 尺寸越大,晶粒越粗; 尺寸越大,硬化层相对较薄;
-1d( -1d )-----尺寸为d的无应力集中试件的疲劳极限; -1( -1 )-----标准无应力集中试件的疲劳极限。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3、表面质量的影响
零件表面质量(主要指表面粗糙度)对疲劳强度的影响用 表面质量系数
疲劳断裂
一、疲劳失效的机理
➢疲劳失效是疲劳损伤积累的结果,经历了三个阶段:疲劳源
裂纹形成 裂纹扩展
光滑区
瞬时断裂
➢疲劳断口的独特性:两个区
▪疲劳区(光滑区)Fra Baidu bibliotek
垄沟
▪脆断区(粗糙区)
疲劳
纹
➢疲劳断裂具有以下特征: 纹
粗糙 区
1)疲劳断裂的最大应力远比静应力下材料的强度极限低,甚至比屈服极限低;
2) 疲劳断口均为无明显塑性变形的脆性突然断裂;
及理论得出的安全系数公式为:
式中: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2、非对称循环
双向非对称循环复合应力的研究尚不完善,目前也采用前式进行疲劳强
度校核:
式中:
3、屈服安全系数 第三强度理论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第四强度理论
或
式中: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五、提高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尽可能降低零件上的应力集中的影响,是提高零件疲劳强度的首要措施 。
人为规定一个循环次数N0 (循环 基数)。
材料的疲劳特性
max AB
C
D N
----寿命系数
讨论
N0为规定的试验次数,称为循环基 数
KN称为寿命系数
材料的疲劳特性
max AB
有限寿命 无限寿命
C
D N
N<N0,有限寿命区,lim=rN,KN>1
N>N0,无限寿命区, 取N= N0 ,KN=1,
循环特性r不同时,材料的疲劳极限不同,疲劳曲线也不同
强度计算公式总结
应力 状态
应力 类型
单向应力状态
以为判据
以S为判据
复合应力状态 以为判据 以S为判据
极限 应力 lim
塑性 脆性
静应力
稳定循 环变应 力r=C
(塑性 材料)
疲劳区
以S为判据 屈服区
?
?
§9-3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F 接触应力 当两零件以点、线相接触时,其接
触的局部会引起较大的应力。
3
材料的疲劳特性
三、材料的等寿命疲劳曲线(极限应力线图)
该曲线表示了在循环次数N0下,不同r 时疲劳极限的特性。
a
F点:强度极限点
m C点:屈服极限点
在曲线上,
3
a
材料的疲劳特性
a
疲劳安全区
屈服安全区
m
m
3
极限应力图的三种简化方法
1.用A'F代替AD'E'C 2.用A'C代替AD'E'C 3.用AD'G'E'C代替AD'E'C
min=C a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例:紧螺栓联接
疲劳安全区
直线 MM’(NN’)上任何一点所 代表的应力循环都具有相同的最 小应力min,M’(N’)为极限应力点 。
疲劳安全系数
屈服安全区
m
屈服安全系数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四、双向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计算(塑性材料)
1、对称循环
当零件上同时作用有同相位的稳定对称循环变应力max和max时,由实验
例题1
已知:-1=180MP,S=300MP,y=0.2,K=2,试求: 1、零件的简化极限应力图;
2、当r=0.6,S=2时,该零件能承受的最大应力max;
齿轮轮齿断裂
轴承内圈断裂
轴承外圈、滚动体断裂
机械零件设计概述
(二)塑性变形
当作用于零件上的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零件将产生塑性(残余变形)。
齿轮齿面塑形变形
轴承外圈塑性变形
机械零件设计概述
轴承外圈塑性变形
轴承内圈塑性变形
机械零件设计概述
(三)零件的表面破坏
零件的表面破坏主要是腐蚀、磨损和接触疲劳(点蚀)。
标准试件: 无尺寸变化
表面磨削或抛光 7~10
A点:N=1/4 AB段:
静应力破坏
材料的疲劳特性
max rN
AB C
BC段:
断口发现显著的塑性变形,属于应变 疲劳,也称为低周疲劳。
CD段:
高周疲劳,多数零件的疲劳属于此类
D N
m---材料常数,由试验确定
D点以后: rN与N无关
3
ND大致在106~25107之间。
对剪切应力,只需将上述公式中的换为即可;
若循环次数不是N0,则用rN代替r即可。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m=C a
例:车辆的减振弹簧
疲劳安全区
直线 MM’(NN’)上任何一点所
代表的应力循环都具有相同的平
均应力m,M’(N’)为极限应力点 。
MM'方程:
AD方程: 屈服安全区
m
疲劳安全系数 屈服安全系数
轴瓦磨损
齿面接触疲劳(点蚀)
机械零件设计概述
轴承套圈点蚀
轴承内圈点蚀
失效原因: 强度、刚度、耐磨性、振动稳定性、温度等。
机械零件设计概述
失效原因: 强度、刚度、耐磨性、振动稳定性、温度等。 四、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工作能力计算准则
强度条件:
刚度条件:
五、机械零件设计的步骤 1) 拟定零件的计算简图;
在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较大应力集中的结 构处,可采用减载槽来降低应力集中的 作用。
减载槽
采用具有高疲劳强度的材料,并配以适当的热处理和各种表面强化处理。
适当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特别是提高有应力集中部位的表面加工质量 ,必要时表面作适当的防护处理。 尽可能地减少或消除零件表面可能发生的初始裂纹的尺寸,对于延长 零件的疲劳寿命有着比提高材料性能更为显著的作用。
1
对于线接触的情况,其接触应力可
σH
用赫兹应力公式计算。
σH
B
式中ρ1和ρ2 分别为两零件初始接触线 处的曲率半径, 其中正号用于外接触,负
号用于内接触。
2
1 2
σH σH
F
B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F
1
σH
式中:F-----作用于接触面上的总压力;
σH
B
B-----初始接触线长度;
1、2-----分别为零件1和零件2初始接触线处的 2 曲率半径,
只需已知0、-1、S即可 作出极限应力图。
材料的疲劳特性
a
安全区
m
3
A'G'直线的方程为: CG'直线的方程为:
材料的疲劳特性
a
yσ为试件受循环弯曲应力时的材料常 数,其值由试验及下式决定:
安全区
m
对于碳钢,yσ≈0.1~0.2,对于合金钢,yσ≈0.2~0.3。
3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一、影响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
3) 疲劳断裂是微观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二、材料的疲劳曲线
材料的疲劳特性
1、疲劳极限:在循环特性r下的变应力,经过N次循环后,材料不发生破坏
的应力最大值,称为疲劳极限。
r-----应力循环特性(应力比); N-----疲劳断裂时应力循环次数。
2、疲劳曲线
(r一定)
疲劳曲线是通过疲劳试验得到的,进行试验时采用的是标准试件。
静应力下,零件材料的破坏形式:断裂或塑性变形 塑性材料,取屈服极限S 作为极限应力,许用应力为:
脆性材料:取强度极限B 作为极限应力,许用应力为:
二、静应力下的强度计算 1、单向应力状态 或
机械零件在静应力下的强度计算
2、复合应力状态(塑性材料) 第三强度理论
第四强度理论
材料的疲劳特性
变应力
t
t
t
2
§9-2 机械零件的强度
t
变应力
稳定变应力
(m、a 、T 均为常数)
对称循环变应力 脉动循环变应力 非对称循环变应力
非稳定变应力
(m、a 、T之一 不为常数)
规律性非稳定变应力 随机变应力
变应力的描述:
max─最大应力; min─最小应力
m─平均应力;
a─应力幅
§9-2 机械零件的强度
t
设计计算——根据设计准则,确定尺寸。 校核计算——先参照实物、图纸、经验数据等初步拟定结构和
尺寸,然后根据设计准则进行验算。
§9-2 机械零件的强度
一、载荷的分类:
静载荷: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缓慢 变载荷:随时间变化(周期性、非周期性)
二、应力的分类:
静应力:由静载荷产生 变应力:由静载荷或变载荷产生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三、单向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计算
a
工作应力点M
计算安全系数
m
机械零件可能发生的典型的应力变化规律有以下三种: 应力比(循环特性)为常数:r=C 平均应力为常数m=C 最小应力为常数min=C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r=C 例:转轴中的弯曲应力r = -1
a
疲劳安全区 射线 OM’(ON’)上任何一
q-----材料的敏性系数,表示材料对应力集中的敏感程度。
讨论 若q=0 ,
此材料对应力集中不敏感,例如:铸铁;
若q=1 ,
此材料对应力集中敏感,例如:合金钢。
一般,材料的强度极限
,则
在一个剖面上有多个应力集中 ,按最大的进行计算。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2、绝对尺寸的影响
在应力相同时,尺寸越大,疲劳强度越低。
第9章机械零件设计
§9-1机械零件设计概述
一、机械设计应满足的要求:
在满足预期功能的前提下,性能好、效率高、成本低,在预定使用期限内 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维修简单和造型美观等。
机械零件的设计也必须满足上述要求
——既要工作可靠,又要成本低廉。
二、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
在不发生失效的条件下,零件所能安全工作的限度。 通常此限度是对载荷而言,所以习惯上又称为:承载能力
-1( -1 )-----某种表面质量的试件的疲劳极限; -1( -1 )-----光滑标准的试件的疲劳极限。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4、强化处理的影响
对零件表面施行不同的强化处理,均可提高疲劳强度。 常用的强化方法有:表面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高频表面 淬火、表面硬化处理(喷丸、滚压)等。
-1q----经过强化处理后试件的疲劳极限。
称为综合曲率半径
1、2-----分别为零件1和零件2材料的泊松比; E1、E2-----分别为零件1和零件2材料的弹性模量。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载荷为静载荷时,失效形式为:塑性变形、压碎
载荷为变载荷时,失效形式为:疲劳点蚀(接触疲劳磨损) ,常发生在齿轮、滚动轴承中。
机械零件的接触应力通常是随时间作周 期性变化的,在载荷重复作用下,首先在表 层内约20μm处产生初始疲劳裂纹,然后裂 纹逐渐扩展(润滑油被挤迸裂纹中将产生高 压,使裂纹加快扩展,终于使表层金属呈小 片状剥落下来,而在零件表面形成一些小坑 ,这种现象称为疲劳点蚀。发生疲劳点蚀后 ,减小了接触面积,损坏了零件的光滑表面 ,因而也降低了承载能力 。
三、机械零件的失效 由于某种原因零件不能正常工作时,称为失效。
机械零件设计概述
机械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
断裂、塑性变形、过大的弹性变形、工作表面的过度磨损或损伤、发生
强烈的振动、联接的松弛、摩擦传动的打滑等。 (一)整体断裂
整体断裂是指零件在载荷作用下,其危险截面的应力超过零件的强度极限 而导致的断裂,或在变应力作用下,危险截面发生的疲劳断裂。
点所代表的r均相同,M’(N’) 为极限应力点。 屈服安全区
m
疲劳安全系数
❖图解法
r=C a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解析法 AD方程:
疲劳安全区
联立解得:
屈服安全区
m
屈服安全系数
❖图解法
❖解析法
4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讨论
设计零件时,若难以知道应力变化规律,按r=C处理;
解析法计算时,疲劳安全系数和屈服安全系数都要计算,并取小 值作为计算安全系数,图解法则不必;
由于零件几何形状的变化、尺寸大小、加工质量及强化因素等的影响,使
得零件的疲劳极限要小于材料试件的疲劳极限。
1、应力集中的影响
理论应力集中系数
主要考虑几何尺寸变化引起的应力集中。
实际上,除考虑几何尺寸变化外,还应考虑材料的性质对应力集中的 影响。
3 有效应力集中系数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1( -1 )-----无应力集中源的试件的疲劳极限; -1k ( -1k )-----有应力集中源的试件的疲劳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