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程序与方法》答题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
1、产品只有满足用户的某种需求才具有价值和意义,设计也是为 满足
用户需求而展开的。
2、设计程序存在着两个维度: 时间 、 空间 。
3、创意思维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群体激智类、发散分析类、
联想演算类方法 。
4、逆向思维的思维方式一般可分为:功能反转、结构反转、 因果
反转 、 状态反转 。
5、1969年赫伯特·西蒙首次正式提出了设计的科学概念:
将设计的意涵扩大到“一种问题的 求解 过程”。
6、日本设计师 原研哉 认为:
设计是创造智慧和想象的容器,就是通过创造与交流来认识我们生活在
其中的世界。
7、方案表现如果按照设计要求和意图来分,主要有方案效果图、
展示性效果图 、 三视效果图 。
8、综合评价的目的就是将不同的人、 不同的视角 、不同
的要求进行汇编,评估设计方案的实际开发价值。
11、常用的组合法有:同物自组、 异类组合 、重组组
合。
12、设计程序按照思维逻辑方式分类,可分为线性设计程序、平行式设
计程序、 循环式设计程序 。
13、设计中的功能因素主要有:物理功能、生理功能、 心里功能 、社会功能、 美的功能 。
14、设计调查中的心理性调查的方法有: 面接法 、性能
测定法、 官能贬查法 。
15、著名设计师 雷蒙德·罗维 说过:好的设计应是
上升的销售曲线。
16、从设计本体分类,可以分为:开发设计、 改良设计
、概念设计。
17、由日本文化人类学者川喜田二郎于1964年首创了 KJ法
,是日本最流行的一种创新思维方法。
18、类比法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类:直接类比、 仿生类比
、幻想类比、因果类比、 间接类比 。
19、产品的改良设计可以细分为: 产品功能改良设计
、 产品性能改良设计 、人机工程学改良、产品形态
和色彩改良。
20、设计程序主要是指产品设计的过程和次序,包括产品的信息搜集、
设计分析与设计展开 、辅助生产销售及信息反馈等。
名词解释
1.设计程序:指设计的发展过程及完成设计任务的次序。
2.循环式设计程序:指在正常思维模式的中间环节增加反思或评价的内容,使得各个环节都接受必要的审核和检验,进而避免定向思维引起的概念绝对化,也利于及时更正错误的方向并进行调整。
3.方法:最初的意思是指“测定方形之法”,即量度方形的法则。现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是指在任何一个领域中的行为方式,他是用以达到某一目的的手段的总和。
4.专案型组织:又称独立型组织,是有来自不同功能、专业的人员组合而成,并承担独立的开发项目,与企业的其他部门彼此分离。
5.发散思维:指从已有的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衍生出出各种不同的结果。发散思维是多向的、立体的和开放性的思维。
6.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指在符合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强调精神与情感需求的设计。
7.横向思维:指突破问题的结构范围,从其他领域的事物、事实中得到启示而产生新设想的思维方式。
8.平行式设计程序:指打破传统单向思维的模式,采取双向或多向平行的思维方式,将理性分析和感性知觉的过程融合在同一个过程之中,进而使得目标的实现能够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避免单一理性因素的工程化和感性因素的艺术化,将功能的合理性和审美的艺术性最佳融合。9.新产品:新产品必须是利用本国或外国的设计进行试制或生产的工艺产品。新产品的结构、性能或化学成分比老产品优越。
简答题
一、形态分析法的开展步骤
1、明确的提出问题,并加以解释
2、把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基本组成部分,每个部分都有明确的定义,并且有其特性
3、建立一个包含所有基本组成部分的多维矩形(形态模型),在这个矩形阵中应包含所有的解决方案。4检查这个矩阵中所有的总方案是否可行,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5、对各个可行的总方案进行比较,从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
二、在设计程序中存在着两个维度,分别都有什么内容?
1、时间维度的项目进度,2空间维度的部门任务,前者是对整个设计流程的时间限定和控制,也是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解决问题,将开发概念转化为实际的产品,从其处理问题的本质来看,时间维度所约束的是信
息处理的过程,即如何将获取的信息用合理的方式来解决,而后者空间维度则是针对参与设计的部门的约束,即规定了各相关在各阶段的具体任务,其主要有设计部门,技术部门,生产部门和营销部门等。
三、新产品的开发策略有哪些?
1开发新产品,即对未曾成产过的产品进行研究,设计,试制和投产试销及商品化等工作2.改进老产品,用改进后的产品替代未改进的老产品3.增加花色、品种、规格、或者说开发新花色,新品种,新规格,新造型,新包装等,
四、以人为中心的设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 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是建立在人的需求和人的行为基础之上的,设计
的目的在于满足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要,需要成为人类进步的原动力。2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旨在调整人与技术、产品之间的关系,使产品和技术适应人,而不是让人适应产品。3.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所针对的“人”,不是固定的群体,而是根据设计内容确定的动态对象。
五、设计分析应当怎么做到融会贯通
融,即融合,指分析过程中要将各设计要素、影响因子等加以融合,避免片面的、孤立的看问题,会,即领会,意会,指要深入理解设计对象的属性和本质,而不是简单的停留在概念和定义的层面,贯,即贯穿,指对设计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适当的分析,从而进行及时地调整和改善,并给出相应的反馈信息,通,即通达,指分析过程中要与设计相关的市场,生产,广告宣传以及社会效应等内容进行沟通协调,并在最终的设计中加以解决。
六、与平衡型矩阵相比,功能型和专案型组织优缺点
功能型组织,又称金字塔形组织,这种组织的特点是权限由上至下,无论是命令还是信息,都是从上至下传递的,每个项目团队人员与其他团队人员并无强烈的组织关联,专案型组织,又称独立型组织,这种组织是由来自不同功能,专业的人员组合而成,并承担独立的开发项目,与企业的其他部门彼此分离。而平衡型矩阵组织,此种组织中,部门经理和团队领导或项目负责任分享权力,部门经理偏重于人员的行政管理和人事考评,而团队领导则负责项目进度和人员的业绩考核等,此种形式通常会造成权力划分不清的矛盾,不利于开发项目的顺利进行。
七、在设计中应怎么考虑环境因素?
一是对设计对象产生某种直接影响的要素,二是包围设计对象的情况。前者是指为人-产品-环境这一系统的诸多要素,如技术、功能、人的机能、结构、材料、加工工艺、经济、形态、色彩、法规、专利、作业、自然环境、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