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对策与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ESE & FOREIGN ENTREPRENEURS
2013年第7期(总第429期)上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它是会计主体利益相关者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也影响着国家的宏观调控。会计信息是通过对一系列能够反映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原始资料加工整理得来的,而
在这些原始资料的获取及加工处理等环节中,往往可能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鉴于会计信息质量对社会经济的重要性,研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保证良好经济环境的必要条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对策,前人做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如:杨惠敏(2000)认为会计的深层次原因是在于我国许多企业缺乏完善、健全的公司管理系统和有效的公司治理系统,公司治理结构失衡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对策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王咏梅(2001)认为会计信息不对称和成本效益不对称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刘峰(2001)认为现有的制度安排本身排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并诱发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相关的法律制度安排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治本之举。苏强(2006)认为会计信息产权是决定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价值产出及分配的一组权利束,只有让企业内部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会计信息产权,才能最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着重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及原因展开了讨论,并结合会计信息的动因及表现对1988年的阿姆鲁事件进行了分析。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根据吴联生教授提出的“三分法”,将会计信息失真分为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三类。规则形失真即会计规则本身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的重要问题;违规性失真是会计规则执行人故意违背会计规则披露虚假信息谋利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行为性失真是指会计规则执行人在并没有故意违背会计规则的动机的情况下对会计规则的不当执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由于会计域自发秩序与人类有限性的存在,会计信息的规则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可以在合理范围内进行控制,但并不会完全消除。而基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会计信息的违规性失真,则是由经营者利益驱动产生的可以进行有效规避的信息失真。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1.会计信息的不对称
在商品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是交易的一方拥有较多的信息,而另一方则相对拥有较少的信息;由于这种信息拥有量的不对等,使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多的一方处于优势地位,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处于劣势地位。具体来说,外部投资者为了做出投资决策,需要获取公司盈利等方面的会计信息,而由于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会计信息提供者和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这种不对称给投资者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从长远来讲也不利于会计信息提供者的发展。由于管理人员努力程度的不可测性,会计信息反映的相关指标就成为投资者评价公司经营业绩的尺度,这使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左右会计信息的生成,相较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会更看重短期经济效益给自己带来的利益。信息不对称性使得信息提供者可以凭借其在信息占有方面的优势,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通过造假来粉饰或改变对自己不利的财务报告,或是只少量披露甚至不披露对本企业不利的信息故意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以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损失来获取不正
当的利益
2.会计制度不完善
由于企业的多样性,会计准则只能对企业工作提出基本原则和规范,留有一定余地,使得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有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经营范围的扩大和社会、法律、金融环境的日趋复杂化,同类会计事项的个性日益丰富,法定会计政策也趋向于为企业提供更大的会计准则选择范围,对同一经济事项,往往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会计政策选择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结
收稿日期:2013-06-20
作者简介:王杉元(1992-),男,黑龙江双鸭山人,本科,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对策与案例分析
王杉元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与此同时,安然事件、银广夏及绿大
地等公司对财务信息的舞弊行为相继走进人们的视野,造成了整个社会的诚信危机。大额舞弊事件不仅会给广大投资者
带来巨大的损失,对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和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会产生危害,严重扰乱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并削
弱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本文主要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及原因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会计信息的动因及表现对1988年的
阿姆鲁事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信息不对称;会计制度;内部控制制度;阿姆鲁事件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8-0142-02
【财税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
142
2013年第7期(总第429期)上
果,就有可能出现失真的信息。而会计政策选择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不同于弄虚作假所导致的失真,它是在合法合规的会计政策选择的前提下发生的,是一种合法失真,取决于会计制度自身完善与否。其次,现代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会计人员可以通过操纵会计项目的确认时间,如提前对收入确认,推迟确认费用高估成本和损失,低估收入来操纵利润。此外,会计准则和会计实践还存在着一定的时滞,会计准则的规定常落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和经济行为的创新,当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时,很难找到长期有效的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操作的依据,因而在实践中常会出现企业的会计处理“无法可依”的现象,为会计准则选择提供了空间。
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是内部控制的一项基本目标(COSO,1992)。根据我国注册舞弊审查师协会2002年报告的统计,在发生舞弊的上市公司中,缺乏恰当内部控制的占46.2%;内部控制制度被忽视的占39.9%;内部控制没有能够预防舞弊的占10.8%;其他原因的占3.1%。由此可见,内部控制对于防止舞弊行为意义重大。理论上讲,一切的错误和舞弊是能够背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的。而我国企业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健全。首先,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监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唯一具有监督职能的机构,其人选和报酬均有被监督对象董事会来确定,使得公司内部对经营管理层的监督机制处于低效甚至无效状态。其次,由于制度的不健全,注册会计师审计基本处于买方市场状态,其聘任、报酬都由上市公司管理当局掌握,这极大程度影响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使得审计舞弊现象屡屡出现,难以有效制约会计信息失真。再次,我国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与法律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缺乏对舞弊行为的有效惩罚机制。
三、会计信息失真案例
1. 公司简介
1980年,阿姆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德克萨斯州,其主营业务是销售墙板和橱柜等室内家居产品。几年后,强劲的发展势头使得公司成为该地区家装行业的龙头,并于1987年2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2.舞弊手段
虚增客户数量,减少广告费用。阿姆鲁公司的主要运营费用是广告费,包括直销广告的邮费和电视广告费。每年阿姆鲁公司都会把一部分广告费放入递延费用账户里,在每个会计期间,阿姆鲁公司都会用全部的广告费除以这个期间产生的新客户,然后把计算所得的“平均客户成本”乘以“流动的客户”的总数。也就是说,该部分客户还未成为真正的客户,需要对这部分广告费进行递延,在以后各期加以确认,其余的广告费计入当年的广告费账户,以此虚增收入。
虚增期末存货。在阿姆鲁公司实际的经营状况仍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时,该公司扩大了会计舞弊的范围,虚增了期末存货。
利用完工百分比法虚增收入。为了多确认未完工项目的收入,他们夸大了完工的程度。
阿姆鲁公司在1988会计年度财务报表上披露的税前收入是1220万美元,而阿姆鲁公司该年度的实际税前收入比报表上的数额少了50%。
3.阿姆鲁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分析
3.1会计人员舞弊
公司主要股东及财务总裁在得知公司第一季度结束时未完成预期收入,开始指示首席财务官对公司财务进行舞弊,这一系列行为严重违反了会计法规,同时也违背了会计人员应遵守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财务舞弊使经济业务失去了本来面目,使得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管理者受益,却侵害了企业股东权利和债权人利益,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3.2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
管理层舞弊是无法完全控制的,因为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不存在能够有效制约管理层的内部控制。因管理层所处地位特殊,其舞弊可能逾越内部控制,使得即使设计完善的内部控制也形同虚设,内部控制甚至成为管理层掩盖舞弊事实的有力工具。如果管理层有意虚增收入,而按内部控制的要求并不允许管理层这么做时,管理层就会选择逾越内部控制,以达到虚增收入的目的。阿姆鲁公司的的情况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3.3外部审计失去独立性
阿姆鲁公司首席会计官马蒂罗逊曾在阿姆鲁公司的外部审计师普华会计师事务所达拉斯分所工作了10多年。在普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1989会计年度的审计报告前,他曾在当地一家饭店会见了普华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人员,最终普华事务所对阿姆鲁公司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实践证明,很多案件都是由于审计师偏听客户的一面之词和屈从其施加的各种压力而引起的。失去了审计独立性,就很难做到不偏不倚,也就不可能进行适当的审计规划,识别失真的会计信息,并按规划实施审计,在审计报告的出具上也无法如实反映,审计失败也就难以避免。
参考文献:
[1] 吴联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三分法”:理论框架与证据[J].会计
研究,2003,(1):25-30.
[2] 赵西文,叶长峰.由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透析其内部控制[J].
山东纺织经济,2008,(2):37-39.
[3] 陈德怀.我国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研究[D].中国学术期刊电子
杂志社,2012:1-47.
[4] 周红.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中的信息不对称研究—基于中小投
资者视角[D].山西财经大学,2011:1-31.
[5] 杨惠敏.公司治理、企业管理与会计信息系统[J].会计研究,
2000,(6):8-13.
[6] 王咏梅.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1,(4):52-56.
[7] 刘峰.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红光实业的案例分析[J].会
计研究,2001,(7):7-15.
(责任编辑:赵蕾)
【财税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
143
CHINESE & FOREIGN ENTREPRENE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