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吨有机肥生产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中市赛优生物工程企业
万吨有机肥生产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依据陕西省农业厅、陕西省财政厅《相关印发20XX年省级农业专题资金项目申报指南通知》(陕农业计财[20XX]45号)文件要求,特制订万吨有机肥生产项目实施方案。
一、发展现实状况
汉台区是汉中市农村沼气建设较早、较快地方,多年来,又主动组织和实施了农村户用沼气国债建设、省户用沼气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建设、国家新增沼气建设等项目。
截至20XX年底,在本区14个乡镇132个已累计发展户用沼气池22570户,大中型沼气工程8处,“三结合”池11657口,年处理人畜粪便50万吨,年产沼气2700万立方米、沼液沼渣90万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户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成为新农村建设一项关键惠民工程。
多年来,汉台区根据北部丘陵8万亩柑桔园带、南部沿江10万亩蔬菜产业带、中部粮油莲藕桑园带和畜禽产业集群“三带一群”产业发展思绪,已形成了布局相对集中,区域特色显著主导产业。
其中,以中部平川地带粮食主产区为主优质稻生产基地,总规模一直稳定在16万亩左右。
以铺镇新铺、南池,龙江张码头、桂花为主畜禽养殖基地和皇冠、金园、赛优、龙兴、顺合为主大型养殖场,展现出快速发展势头,截至到20XX 年底,全区生猪养殖量达成54.2万头,家禽喂养量达成600万只;以铺镇、七里、龙江、舒家营为关键蔬菜产业基地基础建成,年蔬菜种植面积达成12.5万亩;在北部丘陵地域以河东店、汉王、武乡、宗营等镇乡计划了6万亩柑桔产业发展基地,果品种植面积达成3.3万亩,全区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及其区域化布局基础形成。
伴随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停提升,对无污染、安全、卫生绿色食品需求日益增加。
畜禽粪便和秸秆资源大量增加,但利用率相对较低。
在我区畜禽粪便利用沼气池转化不到5%,利用传统堆沤方法只占20%左右,工厂化利用方法不足1%,秸秆用于直接和间接还田仅占总量40%,由此引发畜禽粪便污染饮用水、焚烧秸秆影响交通运行等问题,严重破坏了城镇环境。
二、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建设必需性
从化肥市场角度看,现在中国有机肥料生产企业,约有500多家,大致可分三种模式:一是精制有机肥料类,以提供有机质和少许养分为主,生产企业占31%;二是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类,既含有一定百分比有机质,又含有较高养分,生产企业占58%;三是生物有机肥料类,产品除含有较高有机质外,还含有改善肥料或土壤中养分释放能力功效菌,生产企业只占11%。
近几年伴随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提升,中国畜禽粪便和秸秆资源大量增加,但利用率相对较低,畜禽粪便利用传统堆沤方法只占50%左右,工厂化利用方法不足1%,秸秆用于直接和间接还田仅占总量40%。
所以,合理利用有机肥料资源,既提升资源利用率,又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
从肥料使用上来看,中国农田首先缺乏有机肥料,土壤养分失衡,地力下降;其次大量有机肥资源没有被充足利用,造成污染环境。
究其原因,一是有机肥料积制方法落后,伴随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粗笨费力、污秽脏臭传统有机肥投入方法已难以实施。
二是经济效益较低,粪便产出集中,要均匀分散到宽广农田,肯定要远距离运输,这在劳动力价值上升今天是不易办到。
发展有机肥料产业化,实施工厂化生产、无害化处理,即经过就地搜集、发酵、脱水、除臭、复混造粒等工序,生产有机肥料,处理有机肥积、制、运输和施用过程中“脏臭、苦累、效低”等问题。
采取“先处理、后使用、效益好”现代有机肥投入新路径,能够大大提升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
从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作用看,含有显著特点:一是营养元素全,肥效持久,能够达成增产增收目标。
经过处理沼渣、沼液生产有机肥,不仅含有大量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同时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是一个现有速效,又有长久有效,既能全方面满足农作物营养需要,又兼有保水、保肥、缓释、改良土壤、生物活化和生物防治等作用,含有一般化肥不可比拟优越性。
二是能改善作物品质。
依据我场经多年田间肥效对比试验证
实,和同基质化肥相比,粮谷作物、果树等平均增产32%,蔬菜平均增产120%,同时可显著改善农产品品质,提升水果含糖量和果实着色指数,提升蔬菜体内 Vc 、还原糖含量,降低重金属含量。
三是提升化肥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
有机肥不仅降低化肥施用量,而且进入土壤少许化肥在微生物作用下处于稳定状态,有利于作物吸收利用,提升了肥料利用率。
四是改良土壤结构,有利于中低产田改造。
有机肥能够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团粒结构,从而使土壤疏松,降低土壤板结,有利于保水、保肥、通气和促进根系发育,为农作物提供舒适生长环境。
(二)项目建设可行性
1、产品质量优势。
本项目标产品系绿色农作物专用肥料。
它以企业生猪规模养殖场产生粪便为关键原料,经生物高温发酵技术处理,使其快速腐熟、除臭、脱水,有效地杀灭其中病原菌、寄生虫卵及杂草种子、生产出优质有机肥。
该项目生产有机肥是粮油、蔬菜、柑桔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和花卉、中草药、果树等经济作物优质肥料。
依据不一样作物对养分特殊需求,配以一定营养元素,还可研制出含有多功效满足不一样作物生长需要专用优质有机肥,这种肥料速缓兼之,施用后能够克服土壤因长久偏化肥造成土壤中有机质微量元素短缺,土壤肥力退化,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等问题。
2、政策优势。
本项目属于资源节省和环境保护项目,符合国家扶持循环利用资源、“零”排放政策走向,生产出产品全部符合农产品用肥要求,是政府关键扶持项目。
3、市场优势。
有机肥是农业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键推荐新型肥料,肥力强,成本低,无公害,是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必备生产资料,应用前景很宽广。
按汉台区耕地复种面积40万亩,平均每亩施用有机肥50千克计,市场容量即达2万吨。
同时,汉台区建有国家级万亩绿色稻米标准化示范基地,还有4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中药材、园艺、林果、花卉种植基地,这些全部需要大量优质有机肥源。
4、原材料优势。
本项目有机肥关键原料起源于企业造成污染生猪规模养殖场粪便等废弃物,经过沼气池发酵后在多重发酵工艺制成。
现在,全区有铺镇新铺、南池,龙江张码头、桂花为主畜禽养殖基地和皇冠、金园、赛优、龙兴、顺合为主大型养殖场,全区按年生猪出栏30万头计算,年产猪粪尿49.4万吨,干物质8.85万吨,原材料起源有确保,成本极低,永远不会发生原材料危机和枯竭。
5、实施基础优势。
汉中市赛优生物工程企业是赛优牧业有限责任企业分企业,拥有以繁殖和育肥优良瘦肉型猪大型专业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高,设备优异,建有大型沼气池和沼气服务企业,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组织生产,是汉中市养猪业龙头企业,现在喂养基础母猪850头,公猪30头,年存栏猪4600头,出栏商品猪8000头,仔猪120XX头,日产鲜粪达成10t,冲洗及尿水60m3,足量沼气生产原料为项目标实施提供了保障。
企业占地60亩,拥有固定资产480万元,有办公用房和猪舍9600平方米,水井2眼,饲料加工设备1套,配置有100KVA高压电线和供电设备,电网完善、电力充足。
还建有200亩蔬菜日光温室作为“猪—沼—菜”试验基地,为该项目提供了良好试验、示范、推广基地。
企业拥有一批含有10多年现代化养猪经验和管理经验技术骨干队伍,配有专职大型沼气池维护、沼液沼渣综合利用试验人员,企业常年聘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汉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汉台区蔬菜站、能源站等农业科技单位教授学者为顾问。
该项目是在汉中市赛优养猪场内建设,无需办理征地、拆迁等前期手续,道路、水电设施齐全。
同时,汉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和汉台区农村能源站为本项目标技术依靠单位,可为本项目提供以下技术服务:依据汉中市赛优生物工程企业场址和建设条件进行工程优化设计;工程期间,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工程建设完成后,帮助项目建设单位制订工程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培训工程运行管理人员。
总而言之,实施万吨有机肥生产示范项目利用畜粪等废弃物加工有机肥这一产业符合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三大产业方向,将会深入拓展沼气建设惠农效能,促进再生能源技术和高效生态农业技术结合,充足发挥沼肥在绿色有机农业中资源优势,为农村沼气建设迈向新阶段、高层次探路取经,为高效农业及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开启新前景。
三、年度目标和预期效益
(一)年度目标
依据资源条件和产品市场容量,结合企业实际,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建有机肥加工生产线一条,年产有机肥10000吨,年处理养殖场沼渣、发酵床垫料等固废物15460吨。
(二)预期效益
1、经济效益:项目投产后,年加工产出成品有机肥10000吨,其肥效不低于一般化肥,出售价格根据1500元/吨,年均销售额达成1500万元。
2、生态效益:赛优生物工程企业拟建生物有机肥工程,年处理养殖场固废物15460吨,将极大地改善企业所在地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对于促进企业所在地工农业、旅游业发展,改善居民生活环境、降低疾病,尤其是对沼气综合利用、绿色无公害农业生产有着十分关键意义,将成为绿色汉中、绿色农业发展一支新助推剂。
3、社会效益:项目标建设和运行使当地下岗职员和农村剩下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项目投产后能安排就业岗位28个。
四、建设地点和规模
(一)项目建设地选择
该项目建设地点在汉中市赛优牧业有限责任企业内,该场在汉中市汉台区宗营镇马王庙村,距城区2公里,距西汉高速公路汉中出口4公里,占地60亩,周围无居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四面无工厂和污染源,水、电、路配套齐全。
项目所在区汉台区总面积556平方公里,辖7镇2乡7个街道办事处,214个行政村,71个居民委员会,人口53.07万,其中农业人口28.36万,城市人口24.71万,流感人口50万。
总耕地16411公顷,土壤类型多为潮土型、黄泥型水稻土,有机质含量1.07—2.19%,含氨0.071—0.11%,含磷0.096%,速效磷120ppm。
关键发展水稻、小麦、油菜、蔬菜、果品、蚕桑等产业,养殖业关键是畜牧业和水产品养殖业。
20XX年,粮油种植面积达成12万亩,蔬菜达成12.5万亩,柑桔达成3.8万亩,生猪喂养量达成54.2万头、家禽600万只,绿色、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面积达成6万亩,实现一产增加值8.9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成5460元,含有有机肥生产较强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二)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设地点拟选在赛优养殖场西南角,占地面积6亩左右,和养殖区和大型沼气池相连,是比较理想有机肥加工生产线建设地址,不需征地费用,沼渣、沼液利用极为方便。
本工程在充足满足生产工艺及物料步骤要求基础上,努力争取各建筑工程简练、美观、经济。
依据依据年产10000吨有机肥规模,根据优化设计选定工艺及其参数,本项目关键包含以下设施建造、购进和安装:
1、仪器设备购置
(1)智能配料预混系统(关键用于配料、调质和混合);
(2)好氧发酵系统(用于沼渣、发酵床垫料等有机固体废弃物再次发酵腐熟和无害化处理);
(3)定量给料粉碎系统(用于粉状和颗粒状物料定量喂料);
(4)造粒系统(用于有机肥颗粒等多个原料制粒成型);
(5)烘干系统(用于粉状、颗粒状,尤其是黏结性较强物料干燥生产);
(6)冷却系统(用于烘干后颗粒物料冷却);
(7)打包系统(用于肥料厂粉状或颗粒物料筛选和原料初清);
(8)控制系统(包含生产线控制柜及操作台,采取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相结合方法)。
2、建安工程
(1)有机肥加工生产主体工程建筑面积1550M2(包含拌料发酵间、精制肥厂房、成品间、原料间);
(2)辅助工程建筑面积180 M2(包含机修间、化验检验室)。
3、环境保护工程和产品注册登记,
关键包含:(1)污水处理系统;(2)除尘装置;(3)厂区绿化;(4)产品注册登记。
五、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
(一)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
该项目总投资328.93万元。
其中:
1、有机肥生产线,投资160.03万元:
(1)智能配料预混系统,投资27.26万元:
A、CM15型生物质原料预混机1台, 24.71万元;
B、PS500出料皮带机1台,2.55万元。
(2)好氧发酵系统,投资31.46万元:
A、FJ6000×1350型槽式翻抛机1台, 27.28万元;
B、YH6000×1350型移行机1台,4.18万元;
(3)定量给料粉碎系统,投资9.78万元:
A、DF1250型圆盘给料机1台,4.73万元;
B、PS500型出料皮带机1台,2.55万元;
C、VMCH500型立式链锤粉碎机1台,2.50 万元。
(4)造粒系统,PM800型多功效平模制粒机
1台,投资13.86万元:
(5)烘干系统,投资42.24万元:
A、PS500型出料皮带机1台,2.55万元;
B、RFL-20热风炉1台,2.00万元;
C、燃烧室附件1套,0.86万元;
D、HT1500型滚筒干燥机1台,33.79万元;
E、Y5-47-No6C锅炉引风机1台,0.90万元;
F、2-SKL1200双联沙克龙1台,1.57万元;
G、关风器2台,0.57万元。
(6)冷却系统,投资11.34万元:
A、TD160上料输送机1台,1.71万元;
B、CC1.5×1.5逆流冷却器1台,6.38万元;
C、4-72-No6c离心通风机1台,1.10万元;
E、2-SKL1200双联沙克龙1台,1.57万元;
F、关风器2台,0.57万元。
(7)打包系统,投资10.95万元:
A、TD160上料输送机1台,1.71万元;
B、AC50电子打包秤1台, 9.24万元。
(8)隶属系统,投资5.00万元:
A、非标件(风管、溜管、支架、护栏、爬梯和平台等),2.00万元;
B、现场用料(电线电缆、走线管和油漆等),
3.00万元。
(9)控制系统,投资8.14万元:
A、控制柜1台,7.14万元;
B、VA-100空压机1台,1.00万元。
2、建筑工程,投资148.90万元:
(1)主体工程,1900 M2,投资134.50万元:
A、原料间200M2,800元/M2,计16.00万元;
B、成品间200 M2,800元/M2,计16.00万元;
C、拌料发酵间800 M2,800元/M2,计64.00万元;
D、精制肥厂房350 M2,800元/M2,计28.00万元;
E、晒场350 M2,300元/M2,计10.50万元
(2)辅助工程180 M2,投资14.40万元:
A、机修间80 M2,800元/M2,计6.40万元;
B、化验检验室100 M2,800元/M2,计8.00万元。
3、环境保护工程,投资15.00万元:
(1)污水处理系统7.00万元;
(2)除尘装置3.00万元;
(3)厂区绿化5.00万元。
4、产品注册登记,5.00万元。
(二)资金筹措方案
该项目总投资328.93万元。
其中,
拟申请省级扶持资金100.00万元,占总投资30.4%;市财政配套25.00万元,占总投资7.6%;区财政配套15.00万元,占总投资4.6%;企业自筹188.93万元,占总投资57.4%。
省级财政补助关键用于有机肥生产线必需智能配料预混系统、好氧发酵系统、定量给料粉碎系统、造粒系统、烘干系统、冷却系统、打包系统7个必备系统仪器设备购置和产品检验、注册、登记补助;地方配套补助资金关键用于生产技术人员培训、建立销售网点等;企业自筹资金关键用于基础设建设。
六、项目进度安排
该项目建设工期为从永久性工程开工之日,到项目全部建成投产所需时间。
包含土建施工、设备采购和安装、生产准备、试车运行、正式投产。
为了立即可能缩短建设周期,使工程取得最好基建效益,依据工程具体情况,考虑到多工序目标时间和交叉作业可能性。
本项目建设工期参考相关行业相关定额,结合项目具体情况确定,建设工期为13个月,其中,土建施工6个月,设备采购和安装3个月,生产准备2个月,试车运行1个月,工程决算1个月,项目于20XX年5月正式投产。
具体工程进度安排以下:
20XX年3月——4月,完成项目申报、立项,制订具体实施方案;
20XX年5月——10月,进行土建施工;
20XX年11月——20XX年1月,设备采购和安装调试;
20XX年2月——3月,生产准备和试运行;
20XX年4月——5月,项目决算,资料归档,接收验收,建成正式投产。
七、项目管理方法
项目建设期,成立以汉台区主管农业副区长为组长,汉中市赛优牧生物工程企业董事长为副组长,区财政局、农业局关键责任人为组员项目领导小组,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处理工程建设中日常事务;建立工程建设技术组,负责处理工程建设中技术问题;建立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组,负责监督检验工程建设中质量问题;建立工程建设后勤组,负责工程建设中后勤服务工作,以使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八、项目保障方法
(一)加强项目组织管理。
项目同意建设后,企业组织相关人员根据项目建设要求和标准制订扩初设计,建立项目建设及管理对应制度。
项目建设成立组织机构,明确由项目法人负责全程管理,每个月5日前定时向市区主管部门农业局、财政局等部汇报项目建设和进度情况,主动接收各级各部门对项目建设组织管理和监督检验,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准期完成建设任务,达成预期建设目标。
(二)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本项目建设资金由“项目管理办公室”具体管理,按投资计划,实施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对各级补助资金一律实施专户报账制。
按项目投资计划和工程进度,经项目责任人和工程监理人员签字后,连同全部财务原始凭证,报项目办审核后到资金专户报账。
加强资金使用追踪检验和审计,应严格财务制度,定时对资金拨付、到位、配套、使用情况进行检验,发觉问题,立即纠正。
项目建设单位应主动接收审计部门审计。
项目完工验收时,要有审计部门审计汇报。
(三)完善工程实施方法。
把万吨有机肥生产示范项目作为实施可连续发展战略有力方法,该项目作为汉中市赛优生物工程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关键组成部分,实施项目工程目标责任制,由汉台区主管农业副区长全方面负责,并和实施单位、财务、采购、工程技术等相关部门签署目标责任书,项目标工程设备质量和责任人挂钩。
真正做到领导思想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四)加强项目工程建设管理。
首先严格按基建程序做好项现在期工作,第二,工程采取招投标制,严格根据国家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和质量要求组织施工。
第三,工程建设中,实施工程监理制,建设单位要同监理单位签署监理协议,监理单位严格根据监理协议要求对工程实施统一监理,确保工程质量达成目标要求。
九、项目资金计划表
汉中市赛优生物工程有限责任企业
二〇一十二个月三月三日
20XX年万吨有机肥生产示范项目资金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