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说:要想活得好,不要吃太饱!84岁钟南山院士给你的3个健康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想活得好,不要吃太饱!84岁钟南山院士给你的3个健康建议

3月18日,钟南山院士在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上介绍了目前疫情的情况和看法。会议的最后,钟南山院士对大家的身体健康给出了三个建议。

钟院士:健康是需要投资的,一般人认为觉得没什么病就行啦。我比较早认识到健康需要投资,我自己的体会到现在仍能为社会干点事,还是有个健康的身体,我认为最宝贵的有几条:首先,身体锻炼是第一要素;第二要素是心态,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第三重要的是不要吃太饱,早餐是非常重要的。

钟院士提出的这三点建议,可以说是非常实际且有效的建议。其中关于前两点,其实我们说过多次,这边就不展开讲了,今天我们就好好来讲讲关于吃太饱和早餐的问题。

吃太饱,会有什么危害?

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人有这样的习惯:明明已经很饱了,却还是忍不住再吃两口。每餐总是吃太饱,会有什么危害呢?

首先,能量摄入过多,营养过剩,长此以往就会越来越胖,肥胖的危害相信不用微医君多说了吧。而且吃得太多太饱,会给消化系统造成负担,可能导致胃部不适症状,比如胃痛胃胀,长此以往容易诱发或加重胃炎、胃溃疡等消化道疾病。

另外,吃得太多也会让胃部体积扩大,导致胸腔压力升高,对肺、心脏等器官造成压迫。另一方面也会令心脏供血相对减少,心肌缺血,加重心脏负担,从而诱发心血管疾病。

还有一些本身就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病的患者,如果吃太饱也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不要吃太饱,那吃多少合适呢?

吃饭要吃七分饱,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可问题是......吃饭的时候,嘴根本就停不下来。所以,到底有没有一个“标准”,告诉我们七分饱到底要吃多少?

1

“七分饱”到底是什么感觉?

很多人会问七分饱到底是什么感觉呢?差不多这种感觉就是“七分饱”:

觉得胃里还没有装满,主动进食的速度已经变慢,但习惯性地还想多吃,如果转移注意力会忘记吃东西。

如果再吃下去是什么感觉呢?

八分饱时,胃里感觉满了,但再吃几口也不难受;

九分饱时,还能勉强吃几口,但每一口都是负担,觉得胃里已经胀满;

十分饱时,就是一口都吃不下了,多吃一口都痛苦。

当然,如果按照这个方式判断,还有个前提:不要吃太快!因为在人的大脑中枢里面,有控制食量的饱食和饥饿中枢,如果吃东西的速度非常快,一顿狼吞虎咽,那么明明所摄取的食物分量已经足够了,可是大脑却还没收到饱食信号,会一直处于“不知饱”的状态。

所以,想要养成吃“七分饱”的习惯,这几点要做到:

●吃饭的时候要专心,不玩手机不聊天;

●不要吃太快太急,细嚼慢咽很重要;

●三餐定时定量,保持规律;

●吃饱立即放下碗筷,撤走食物。

2

总是觉得吃不够,是什么问题?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内心总是很坚定地在节食,嘴巴却吃吃吃不停。而肥胖,就是在这个“纠结-失控”的过程中吃出来的。

对于很多人来说,食物其实是“心理慰藉”。我们不开心的时候,吃得最多,食物能让人愉快。人在生活失衡、缺乏爱、对前途焦虑、对感情不安时,内心很容易感到“饥饿”,这种饥饿会投射到现实中,成为进食的动力。

这种情况下,认识并察觉到心理问题对自己的影响,才是迈向健康的生活的第一步。

3

我们一天应该吃多少食物?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推荐,一个成人每人每天摄入的食物量可以这么参考:

●谷薯类:250~400g,其中全谷物50~150g(包括杂豆类),新鲜薯类50~100g;

●蔬菜:300~500g,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

●水果:200~350g,建议吃新鲜水果;

●鱼禽肉蛋:120~200g,其中推荐每天1个鸡蛋,畜禽肉40~75g,水产品40~75g;

●乳类:相当于鲜奶300g的奶类及奶制品;

●大豆类:25~35g;

●烹调油:不超过25~30g;

●盐:不超过6g。

早餐真的很重要!不吃早餐有什么危害?

对于很多人来说,早餐向来都是能省则省,特别是居家隔离期间,一觉睡到大中午,起床直接吃午餐,是很常规的操作。但早餐作为一天中的第一餐,其实比你想象得要更重要。

1

经常不吃早餐有什么危害?

对于大多数来说,经常不吃早餐对身体没有好处,特别是未成年人、重度的糖尿病患者、各种炎症患者和营养摄入不足的体弱者。

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为了研究不吃早餐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有研究者将5604例10~18岁的在校学生根据其吃早餐的频率分为三组:常吃早餐组(1周6~7次)、较常吃早餐人群(1周3~5次)、几乎不吃早餐组(1周0~2次)。结果发现第三组患心血管疾病风险明显高于前两组。

丢失骨密度

众所周知,营养素的摄入不足会引起骨量的下降,研究发现,不吃早餐可导致骨密度下降 3 倍以上。

易患胆结石

长期不吃早餐的确和胆囊结石发病有关。胆囊中的胆汁储存在胆囊中,当我们进食时,胆汁会参与消化。如果太长时间不进食,胆汁在胆囊中储存时间超过12小时,容易浓缩形成结石。

影响记忆力和心情

很多研究指出,早餐与提高短期记忆力、长期记忆力、注意力、心情、计算能力、创造力等有关,尤其是对于学龄期儿童及青少年。

2

那早餐应该怎么吃呢?

这个早餐定义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认可,即“一天中的第一餐应在醒来之后的 2 小时之内、一般不晚于上午10:00、所含能量占每日总能量需求的20%~35%。”

营养学者认同的早餐指南是这样的:早餐应该包括全谷类食物(而不是精细食物)、水果或果汁、蔬菜、脱脂乳制品或半脱脂乳制品。比如:馒头(粥)+鸡蛋(牛奶)+水果(蔬菜),这样的搭配就比较合理,营养也比较均衡。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牛奶+鸡蛋是很好的搭配,但实际上这两类是同一类型的食物,早上只吃牛奶鸡蛋的话,虽能提供优质的蛋白质和钙质,但是缺乏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能量摄入不足。

营养小贴士:

同一种食材有不同的做法,对于早餐来说,哪种方式更合适呢?

面包:全麦面包>普通面包>有馅料的面包

鸡蛋:煮蛋>炒蛋>煎蛋

果汁:新鲜水果>鲜榨果汁>一般的果汁饮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