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浙江工商大学).ppt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主要形式。
银行信用有了巨大的发展与变化,主要表现在:
•越来越多的借贷资本集中在少数大银行手中;
•银行规模越来越大;
•贷款数额增大,贷款期限延长;
•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日益紧密;
•银行信用提供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10 2020/9/2
(二)特点
1、银行信用是间接信用。 2、银行信用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 3、银行信用具有信用创造功能 4、银行信用规模与产业资本的周转动态 往往不一致。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信用及其本质;了解 各种信用形式及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地位 及相互关系;掌握各种信用工具的特点及其功能。
1 2020/9/2
第一节 信用概述 一、信用的涵义
定义: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 的价值单方面转移。具体说就是商品和货币的所有者, 把商品和货币让渡给需要者,并约定一定时间由借者 还本付息的行为。
7 2020/9/2
(二)特点
1、商业信用是一种直接信用,具有灵活性、适应 性和便捷性。 2、商业信用的借贷行为与商品买卖行为紧密结合。 3、商业信用的规模与产业资本的周转动态相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 2020/9/2
(三)局限性
1、规模——受单个企业所拥有的资本量的 限制。 2、范围和方向——受商品流转方向限制。 3、期限——企业生产周转时间的限制。
5 2020/9/2
四、现代信用与现代经济
信用关系即债权债务关系是现代经济中最 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现代信用关系:
个人、企业公司、政府、金融机构和国 外部门彼此之间和各自内部的债权债务 关系
6 2020/9/2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
(一)概念: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 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商业信用的典型形式:商品赊销和预付货款
(5)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不同
银行信用的动态往往是不一致的。国家可以管理的,可以做 到反周期,经济萧条时可以增加贷款的注入,以避免经济过度 萧条。经济繁荣时,央行提高利率,以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成 本,使其缩小信贷规模,以避免过度繁荣。 商业信用的动态和规模与产业周期及产业资本的周转动态是 一致的,它会导致经济的波幅更大,具有顺周期性和盲目性, 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宏观调控的作用。
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向公债持有人支付利息。
国家信用形式:
国家信用包括国内信用和国外信用两种。
•国内信用是国家以债务人身份向国内居民、企业
团体取得或提供的信用,它形成一国的内债;
•国外信用是国家以债务人身份向国外居民、企业
团体和政府取得或提供的信用,它形成一国的外
债。
14 2020/9/2
从国家通过信用方式融资的期限长短来看, 又可分为公债、国债和国库券。
分析和理解信用的概念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2 2020/9/2
二、信用的特征
不论信用的形式如何,它们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以还本付息为条件。 反映的是债权债务关系 具有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G-G。
3
2020/9/2
(二)信用的发展 1、形式的发展: ●尚未工具化的信用
●尚未流动化的信用 ●完全流动化的信用
4 2020/9/2
2、内容的发展
●高利贷信用
高利贷信用是高利贷资本的运动形式,是人类历史上 最早产生的信用形式。高利贷信用的最突出特征是贷 款利息率特别高。
●借贷资本信用
就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 货币资本,它是生息资本的现代形式。借贷资本是现 代资本的运动形式,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 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信用形态,并长期服务于现代市场 经济社会。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信用是一种经济活动。商品货币经济是信用产生 和发展的基础,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又促进了商品 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信用活动已渗透到社会 生活的各个领域,信用关系已成为一种最复杂和最 广泛的经济关系。合理运用信用的各种形式,正确 掌握各种信用工具,有益于现代经济的发展。
本章主要阐述信用的产生发展,现代信用的主要 形式及票据、股票、债券等信用工具。
(6) 信用工具不同
银行信用的信用工具为银行券、银行汇票、银行本票、支票, 存款单,信用卡等。
商业信用的信用工具为商业票据。有商业汇票和商业本票。
13 2020/9/2
三、国家信用
(一)概念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政府)为信用主体按信用原则
所从事的一种信用活动。它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金融机
构等承销商发行公债,在借贷资本市场上借入资金,
11 2020/9/2
(三)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区别。 (1)形式不同
银行信用的具体形式是存款和贷款。 商业信用的具体形式是商品赊销和货款预付。
(2)地位不同
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体。在现代信用体系中居 主导地位。
商业信用是直接为生产服务,是信用制度的基础。 (3)当事人的关系不同 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银行实质上充当了职能
资本家的中介人,即职能资本家双方是以银行为桥 梁形成借贷关系的。 商业信用是一种直接信用,买卖和借贷同时出现并 存在,因此效率高。
12 2020/9/2
(4)信用规模与方向不同
商业信用的方向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如果借贷双方没有发生 买卖关系就不可能提供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提供的是单一的货币形式,就克服了上述的局限性。
三、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一)信用产生基础: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
段的产物。当商品交换出现延期支付、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时,信用就产生了。 一般认为,信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
首先,信用是在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其次,信用只有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 生。
–国库券是政府为了解决短期预算支出的不足 而发出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债券。
9 2020/9/2
二、银行信用
(一)概念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
通过存款和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的基本形式:存款和贷款
由于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大大扩充了信用的范围、
数量和期限,并与商业信用相互补充,共同推动信用事业的发展,可
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银行信用成为现代信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