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音乐创作教学的误区 音乐创作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出音乐创作教学的误区音乐创作教学教案
教师手记
音乐创作教学是根据新课程理念开发的新的中小学音乐教学领域,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

以往的《音乐教学大纲》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和要求,所以在普通中小学尚未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教学基础相对薄弱,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有待探索和解决。

误区一目标不明要求过高
音乐创作历来是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领域,包括曲式、和声、复调、配器等诸多各成体系的教学内容,中小学的音乐创造教学与其有着本质区别。

后者除了包括最基础的音乐创作外,还包含音响模拟探索、简单乐器制作等许多内容,并不要求创造(创作)出多大多好的成果,而是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着重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造潜能、提高实践能力。

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切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对学生的专业要求不能过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尽量降低难度,让他们体验创造成功的喜悦和满足。

误区二重视个别忽略全体
由于有些学生参加校外辅导或特长训练等多方面的原因,相对于其他学科,学生之间音乐素质的差别更大一些。

在音乐创造
教学活动中,会有一部分学生表现活跃,一部分学生处于被动。

如果教师缺乏“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加之片面追求所谓课堂气氛,往往只关注那些有特长的学生,忽略其他更多的学生。

久而久之,未被关注的学生就会变得消极,甚至抵触、反感音乐教学活动。

误区三缺乏指导随意创造
传统的音乐教学较多采用“传授式”、“训练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创造教学常用的“探索性”、“即兴性”等教学方式,有些教师可能不太熟悉,加上观念转变不够,认识不到位,对学生的创造活动往往缺乏指导,甚至任由学生随意“创造”,有的还误解为这才是“开放性”的教学。

殊不知,就算是即兴创作也应该在符合一定艺术规律的条件下进行,只是对中小学生降低要求罢了。

因此,实施音乐创造教学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切勿使创造活动随意化。

误区四注重理性忽视感性
与“缺乏指导”相反,有些教师生怕学生“走得太远”、“太离谱”,为学生的创造(创作)设定过多的条条框框,名为指导,实则限制了学生的表现自由。

有的教师甚至故作高深,先灌输一大堆创作理论,再让学生开展活动,原想以“神秘感”吸引学生,可似懂非懂的孩子面对“清规戒律”望而却步。

其实,中小学的音乐创造活动应当从感性出发,教师只需稍加点拨,他
们就能凭借自己独特的理解、敏捷的思维,表达与众不同的感受,音响探索也好,即兴创作也罢,只要是学生内心世界自由真实的表达,就是有价值的学习成果。

误区五注重结果忽略过程
由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技能有限,他们创造的成果、创作的作品还很幼稚,不可能达到成年人心目中的“完美”要求,况且创造(创作)出好作品也不是音乐创造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我们不能以“成果”的优劣和水平的高低来评判学生的学习,也不能以此为依据评价教学质量的高低。

相对于结果,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们学习的过程,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程度,才是评价创造教学是否获得成效的主要依据。

误区六设置标准束缚思维
音乐本身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对音乐的理解也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对音乐的评价也没有标准答案,音乐创造教学更不需要“统一标准”。

如果一切按教师标准进行“专项训练”,就违背了教学的初衷,创造也就失去了意义。

因此我们应多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自己去探索最佳表现手段,不用或少用统一标准束缚学生的创造思维。

误区七内容单一形式单调
音乐创造教学的内容相当丰富,大致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单是创作实践至少又包含创作节奏或乐句、选编前奏和间奏、记录声音或旋律、创作短
小歌曲、电脑创编音乐等内容。

这些内容都可以穿插在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各项活动当中。

形式也是灵活多样的,有口唱、有笔写、也有动手操作;有个体活动,也有集体配合;有室内活动,也有户外活动。

如果教学内容单一、形式枯燥单调,比如总是让学生在课堂练习时“节奏接龙”、“即兴创编”,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

误区八操之过急敷衍了事
“创造”是《音乐课程标准》规定完成的教学任务,但不能为完成任务而忽视艺术发展规律及青少年成长规律,片面追求教学进度。

应当依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及实际能力水平,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教学方法。

从小学低年级“声音模拟”开始至初中“歌曲创作”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差别很大,教学安排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更不能草率对待、敷衍了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