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摘要】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渠道,因此,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够真正成为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实践场所和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教师要本着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样的高度责任感,从三个维度来全面构思教学内容、精心安排教学活动。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是教学活动.面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如何把握课程理念,构建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物理教师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新课程;课程改革;物理课堂教学
高中课改在即,要真正落实物理新课标的要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高中物理新课改的关键。
高中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学科,但同时又是大多数学生认为很难学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都比较高。
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不是很强,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过程很困难,久而久之,就会对物理学习没了积极性。
新课标为我们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了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为更好地实现新课标理念,我认为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变讲为悟,让学生自己在对知识的思索中体验、感悟。
以往教学时,一上课就声嘶力竭,嗓子常常讲哑了,将知识重复来重复去,学生到底学会了多少?记得一次期末考试,一看到试卷,就高兴的不得了,试卷上几乎所有的题目类型在平时上课过程中都讲到
过,心想:这一次自己所任教的班级考得一定很好。
可是结果出来后,却令人吃惊而难过,讲过去题目还不如没有讲过的效果好。
你讲得挺明白,学生一定会明白吗?学生是否对所学的知识有所体验和感悟?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索的问题。
赞可夫认为,“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使学生掌握到真正的知识,就必须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自此以后,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用简练的语言去概括,其余的时间则留给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
这样做,既为喉咙寻到了“良药”,又使学生找到了学习的方法。
2.师生互问,让学生在质疑中进步。
传统教学中,一般是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来回答。
再看学生,一个个皱着眉,低着头,极不情愿地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如果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法解决问题,这将会极大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在授课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提出自己的问题。
为了让他们明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他们说:“综观科学史,大凡有建树的人,都具有‘健全的怀疑精神’或者‘刨根究底的好奇心’,敢于并善于对传统的知识、流行的观念质疑,这往往是他们走向科学殿堂的第一步。
明代陈献章说得好,‘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学生时常受到鼓舞,经常提出一些有趣且令人回味的小问题。
尽管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简单,有的甚至“多此一问”,但是同学们在提出并尝试解决这些问
题的过程中,既进一步理解了所学的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科学的发展在于创造,而创造的起点在于疑问,如果没有疑问,就不会有新的见解。
如果一切都以书本为经典,以教师的讲解为规范,就不可能有创造,科学也就得不到发展。
物理课堂教学就是要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搞科学,努力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使学生善于质疑,在质疑中不断进步。
3.让学生走出“题海”,使学生在“自编、自练、自命、自考、自评”中进步。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复习课,一般都是教师课前准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去做,以求考试中能考到同类型的题目,导致学生成了“知识容器”。
一到考试,学生就赶紧巡视一下题目是否做过,如果稍微发生变化就会无所适从。
这样的复习课为复习而复习,为训练而训练,学生越来越感到枯燥无味,对学习失去兴趣,更谈不上感受学习的快乐了,学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4.发挥学科特点,让学生在实验中拓开思维。
空间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那种“关上门,期望自己在缺乏实践的寒冬里春暖花开”的事实是不可能存在的。
要想使学生掌握一门技能,就必须放手给他们,为他们创设一定的环境,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开拓他们的思维。
例如,在“万有引力”新课教学中,可以先提出月球为什么不会掉下来,而树上的苹果在熟透之时,会从树上掉下来呢?以此激发全体学生积极思考。
在学生提出了各种原因,做一个用细线挂住小球,做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实验。
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白月球之所以没有掉下来的原因,接着再进一步分析类比什
么力作用下使月球能绕地球作圆周运动?这样的教学始于学生积
极参与思考,教师的引导来展开,并使知识输入过程切合学生最近发展区。
5.走进生活,让学生体验到物理服务于生活。
物理来源于生产、生活,并为生产、生活服务。
如果能创设好情景使学生体会到这点,将会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物埋的积极性。
例如“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为了纠正学生“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的错误认识,先做纸片和铁片下落的实验,证实学生们的认识。
再做比铁片大的报纸和铁片一起下落的实验,激发认识的矛盾,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得出“空气阻力是造成矛盾,引起下落有快慢的原因”的结论,进而提出消除空气阻力时,轻重物体下落的情况将会怎样?鼓励学生想象和猜想,然后用抽气机把牛顿管中的空气抽去,再做实验,结果下落的一样证实了学生的猜想。
新课程让教师原有的角色发生变化,新课程改革也为教师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
相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激发自身的活力,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朝着使学生“学会学习”这一最高目标迈进。
相信自己也会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成长。
总之,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只有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在观念上彻底打破这“三个中心”,并大胆尝试将其应用于实践中,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实施才能得到根本的保证,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