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哲学

近现代哲学
近现代哲学

近代哲学时期:十七世纪初——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现代哲学时期: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今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马克思])

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英国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家,《利维坦》作者)

伽桑狄(Pierre Gassendi,1592-1655,一译伽森狄,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1650,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唯理论者)

勒卢阿(Hendrik van Roy,法文名Henri Le Roy,拉丁名Henricus Regius,1598-1679,荷兰医生,哲学家,早期机械唯物主义代表人物)

温斯坦莱(Gerrard Winstanley,约1609-约165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掘土派运动领袖,空想共产主义者)

李尔本(John Lilburne,约1614-165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平均派领袖)

海林克斯(Arnold Geulincx,1625-1669,荷兰笛卡尔派唯心主义哲学家,他和马勒伯朗士并称为偶因论者)

斯宾诺莎(Baruch [后改名为Benedictus] Spinoza,1632-1677,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泛神论者)

洛克(John Locke,1632-1704,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经验论者)

马勒伯朗士(Nicolas Malebranche,1638-1715,法国唯心主义哲学家)

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德国自然科学家、数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

培尔(Pierre Bayle,1647-1706,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

考尔德(William Coward,1656-1725,英国自然神论者)

梅叶(Jean Meslier,1664-1729,法国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空想共产主义者)

维科(Giovanni Battista Vico,1668-1744,意大利唯心主义哲学家)

托兰德(John Toland,1670-1722,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

舍夫茨别利(Anthony Ashley Cooper Shaftesbury,1671-1713,英国自然神论者)

柯林斯(Anthony Collins,1676-1729,英国自然神论者)

博林布罗克(Henry St. John Bolingbroke,1678-1751,英国自然神论者)

沃尔弗(Christian Wolff,1679-1754,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

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1753,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

孟德斯鸠(Charles Louis de Secondat Montesquieu,1689-1755,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

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作家、哲学家。原名弗朗梭阿?马利?阿鲁埃(Fran?ois Marie Arouet)) 摩莱里(Morelly,笔名,本名不详,十八世纪中叶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

哈特莱(David Hartley,1705-1757,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心理联想说创始人之一,自然神论者)

马布利(Gabriel Bonnot de Mably,1709-1785,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孔狄亚克之兄)

拉美特利(Julien Offroy de La Mettrie,1709-1751,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

李德(Thomas Reid,1710-1796,英国哲学家,苏格兰学派即常识学派的创始人)

罗蒙诺索夫(Миxaил Вacильевич Ломoносοв1711-1765,俄国学者,诗人,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奠基者) 休谟(David Hume,1711-1776,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不可知论者,历史学家、经济学家)

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

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1784,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文学家,《百科全书》主编)

鲍姆加登(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1714-1762,德国哲学家,沃尔弗哲学体系的拥护者)

爱尔维修(Claude Adrien Helvétius,1715-1771,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

孔狄亚克(Etienne Bonnot de Condillac,1715-1780,法国启蒙思想家,感觉论者,马布利之弟)

达兰贝尔(Jean Le Rond d' Alembert,1717-1783,一译达朗伯,法国数学家、启蒙思想家、哲学家,《百科全书》副主编)

霍尔巴赫(Paul Heinrich Dietrich d' Holbach,1723-1789,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

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1781,德国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文艺理论家、剧作家)

多德维尔(Henry Dodwell,?-1784,英国自然神论者)

罗比耐(Jean Baptiste René Robinet,1735-1820,法国哲学家)

孔多塞(Jean Antoine Condorcet,1743-1794,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理论家)

雅科比(Friedrich Heinrich Jacobi,1743-1819,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

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1744-1803,德国文艺理论家、哲学家,狂飙运动(十八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德国资产阶级文学运动)理论指导者)

边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英国伦理学家、法学家,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主要代表)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

葛德文(William Godwin,1756-1836,英国作家、社会思想家,牧师出身,后拥护无神论和启蒙思想)

卡巴尼斯(Pierre Jean Georges Cabanis,1757-1808,法国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理论家、生理学家,庸俗唯物主义前驱者) 沃尔涅(Constantin Fran?ois Volney,1757-1820,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思想家)

巴贝夫(Gracchus Babeuf,原名Fran?ois No?l Babeuf,1760-1797,法国革命家,空想共产主义者)

圣西门(Claude Henri de Saint-Simon,1760-1825,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邦纳罗蒂(Filippo Michele Buonarrotti,1761-1837,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意大利人,参加1789革命,获共和国公民称号)

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

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

欧文(Robert Owen,1771-1858,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傅立叶(Charles Fourier,1772-1837,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1775-1854,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

波尔察诺(Bernhard Bolzano,1781-1848,捷克数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

卡贝(Etienne Cabet,1788-1856,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唯意志论者)

库辛(Victor Cousin,1792-1867,法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自称其哲学体系为折衷主义)

海涅(Heinrich Heine,1797-1856,德国诗人、政论家、思想家)

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

德萨米(Théodore Dézamy,1803-1850,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

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1804-1872,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

布朗基(Louis Auguste Blanqui,1805-1881,法国革命家,空想共产主义者)

施蒂纳(Max Stirner,1806-1856,卡斯巴·施米特(Kaspar Schmidt)的笔名,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之一,唯我论者,无政府主义的前驱者)

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逻辑学家,詹姆斯?穆勒之子)

魏特林(Wilhelm Weitling,1808-1871,德国早期工人运动活动家,空想共产主义者)

施特劳斯(David Friedrich Strauss,1808-1874,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之一,以对基督教的批判而著名)

蒲鲁东(Pierre Joseph Proudhon,1809-1865,法国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无政府主义创始人之一)

鲍威尔(Bruno Bauer,1809-1882,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要代表)

别林斯基(Виссарион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Белинский,1811-1848,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文艺批判家、哲学家)

路易·勃朗(Jean Josehp Charles Louis Blanc,1811-1882,法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历史学家)

赫尔岑(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нович Герцен,1812-1870,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唯物主义哲学家、作家)

克尔恺郭尔(S?ren Kierkegaard,1813-1855,丹麦唯心主义哲学家,其思想成为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存在主义理论根据之一)

巴枯宁(Михаи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Бакунин,1814-1876,俄国无政府主义者)

洛采(Rudolf Hermann Lotze,1817-1881,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自称其哲学为“目的论的唯心主义”)

格律恩(Karl Grün,1817-1887,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

福格特(Karl Vogt,1817-1895,德国博物学家,庸俗唯物主义者,自称其哲学为“生理学人本主义”)

马克思(Karl Marx,1818.5.5-1883.3.14,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战友)

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英国社会学家、不可知论者、唯心主义哲学家)

摩莱萧特(Jacob Moleschott,1822-1893,荷兰生理学家、哲学家,庸俗唯物主义的代表之一)

毕希纳(Ludwig Büchner,1824-1899,德国医生,庸俗唯物主义代表之一)

拉萨尔(Ferdinand Lassalle,1825-1864,德国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派别的首领)

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1895,英国博物学家)

宇伯威格(Friedrich überweg,1826-1871,德国哲学家,以著有《哲学史概论》一书而出名)

朗格(Friedrich Albert Lange,1828-1875,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早期的新康德主义者)

约瑟夫·狄慈根(Joseph Dietzgen,1828-1888,德国社会主义著作家和哲学家,制革工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Николай Гаврилович Чернышевский,1828-1889,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唯物主义哲学家、文学批判家、作家)

泰纳(Hippolyte Adolphe Taine,1828-1893,一译丹纳,法国文艺理论家、史学家、孔德实证论哲学的继承人之一)

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构造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

狄尔泰(Wilhelm Dilthey,1833-1911,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最初属于新康德主义,后转向生命哲学)

杜林(Karl Eugen Dühring,1833-1921,德国哲学家、庸俗经济学家)

哈里斯(William Torrey Harris,1835-1909,美国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哲学在美国最早的传播者)

格林(Thomas Hill Green,1836-1882,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

舒佩(Wilhelm Schuppe,1836-1913,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内在论的创始人)

马赫(Ernst Mach,1838-1916,奥地利物理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经验批判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1839-1914,美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实用主义创始人)

李普曼(Otto Liebmann,1840-1912,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早期的新康德主义者,最早提出“回到康德那里去”口号) 倍倍尔(August Bebel,1840-1913,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创始者和领导者之一,车工出身,第一国际成员)

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美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实用主义者,机能心理学创始人)

拉法格(Paul Lafargue,1842-1911,法国工人运动活动家,马/恩的学生,1868年同马克思次女Laura Marx(1845-1911)结婚)

柯亨(Hermann Cohen,1842-1918,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的创始人)

哈特曼(Eduart Hartmann,1842-1906,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

阿芬那留斯(Richard Avenarius,1843-1896,德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经验批判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唯意志论者)

梅林(Franz Mehring,1846-1919,德国社会民主党左翼领袖之一,政论家、历史学家)

布拉德莱(Francis Herbert Bradley,1846-1924,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新黑格尔主义者)

倭铿(Rudolf Eucken,1846-1926,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

文德尔班(Wilhelm Windelband,1848-1915,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新康德主义弗赖堡学派的创始人)

毛特纳(Fritz Mauthner,1849-1923,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语言哲学的代表,出生于波希米亚)

伯恩施坦(Eduart Bernstein,1850-1932,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右派首领,修正主义的代表人物)

舒贝特-索尔登(Richard Schubert-Soldern,1852-1935,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内在论的代表之一)

迈农(Alexius Meinong,1853-1920,奥地利唯心主义哲学家)

考茨基(Karl Kautsky,1854-1938,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首领之一)

普列汉诺夫(Георгий Валентинович Плеханов,1856-1918,俄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后成为修正主义者,孟什维克首领之一)

毕尔生(Karl Pearson,1857-1936,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数学家,优生学的提倡者之一)

亚力山大(Samuel Alexander,1859-1938,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新实在论者)

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现代现象学的创始人)

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法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生命哲学和现代非理性主义的主要代表)

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实用主义者)

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数学家)

彼得楚尔特(Josef Petzoldt,1862-1929,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经验批判主义者)

欧根·狄慈根(Eugen Dietzgen,1862-1930,约瑟夫?狄慈根之子,父死后,利用其父哲学中某些混乱,歪曲辩证唯物主义,“滚入反动哲学”[列宁])

李凯尔特(Heinrich Rickert,1863-1936,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新康德主义弗赖堡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席勒(Ferdinand Canning Scott Schiller,1864-1937,英国哲学家,实用主义者,把自己的实用主义哲学称为“人本主义”) 柯罗齐(Benedetto Croce,1866-1952,一译克罗齐,意大利唯心主义哲学家、史学家,新黑格尔主义者)

杜里舒(Hans Driesch,1867-1941,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生物学家,新活力论者)

列宁(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н Ульянов,1870.4.22-1924.1.21,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

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

波格丹诺夫(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Богданов,1873-1928,俄国唯心主义哲学家)

穆尔(George Edward Moore,1873-1958,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新实在论主要代表之一)

秦梯利(Giovanni Gentile,1875-1944,意大利唯心主义哲学家,新黑格尔主义者)

斯大林(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Джугашвили,1879.12.21-1953.3.5,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施本格勒(Oswald Spengler,1880-1936,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史学家)

德波林(Абрам Моиесевич Деборин,1881-1963,苏联哲学家,十月革命前曾参加孟什维克,1929年后任苏联科学院院士,三十年代哲学观点受到批判)

施利克(Moritz Schlick,1882-1936,唯心主义哲学家,生于德国,曾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任教,维也纳学派领导者,逻辑实证论创始人之一)

马利丹(Jacques Maritain,1882-1973,法国神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新托马斯主义的主要代表)

雅斯贝斯(Karl Jaspers,1883-1969,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

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奥地利唯心主义哲学家、逻辑学家。1838年希特勒吞并奥地利后,入英国籍,剑桥大学任教)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希特勒统治时期曾任大学校长、教授等职,拥护纳粹主义)

毛泽东(1893.12.26-1976.9.9,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

梅洛·庞蒂(Merleau Ponty,1908-1961,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

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法国存在主义者)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感想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感想 默认分类2009-05-12 10:02:59 阅读6054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 通过对中国近现在史的学习,让我进一步了解到了近现代的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发展的历史.了解到中国的过去,和中国近现代的基本国情.让我们树立了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今天欠匀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我们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历了伟大也艰苦的斗争,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把一个极度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在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从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古代的文明,展示了我们民族的经济文化.无论从精神文明还是物质文明,我们的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因为我们中国的封建统治闭关锁国,让中国走向了落后的道路.因为中国的腐败,落后,西方资本主义己经产生的情况下,它们的发展使我们古老的中国遇到了严重的挑战,面临着整个中国的生存的危机.西方列强的入侵,让中国最后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局面.中国的社会阶级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旧阶级的变化,新阶级的产生也由此而产生.因此中国的茅盾就产生了,主要是由帝国主义的中华民族的茅盾受到了外来帝国主义残暴的压迫,我们面临着亡国的阴影,.为了让中国\站起来,无数的爱国志士,为此不屈不挠,英勇顽强与侵略着斗争,争取了我们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人民富裕了,从面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这是无数爱国志士的革命先驱们献身在理想,才 真正的成为了今天的现实. 在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也讲到了很多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中国的发展也作了比较,也例举了很多例子,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法律与社会经济发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就是古代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差距,要赶上时代的步伐就应该不断的学习与创新.资本主义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于是中国是从科学的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现在我们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我们也有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继续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面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担负着建设审计署的历史重任,有了大家才会有小家,通过对近现代史的学习,牢记中国近现代历史 的基本经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首先我们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学好我们专业知识,而且要扩大我们的视野,不仅要学好知识文化,而且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坚定不移的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于是我们必需要了角色中国的基本国情,每天都会有新的资讯新的动态,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关注,细心留意我们身边的事物,从小事做起。我们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我们要知道自己现在做什么,昨天做了什么,今天做了什么,明天要做什么,将来要做什么,而我们昨天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今天,而今天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明天。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少活着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如是要自己都不不好又怎么能为了别人而做好,又怎么能为整个社会做贡献,但无论一个多么平凡的人活着都有一个属于他的国家,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我们都在这个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里奉献着自己的人生,大都都为了生存而创造,创新。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建设祖国的明天祖国是我们的母亲,也是我们的大家庭,因此我们都是兄弟姐妹,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创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为当今大学生的我们,我们要拓展视野,关注自己生存的世界,过去的我们要了解,今天的我们要珍惜,明一原我们要创造,随时要准备去接受新的任务,因为祖国的未来等着我们去开拓创新,等待我们是的更 多更难的考验。

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的批判。 9、【经世致用】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思潮。指学问必须能治国安民,有益于国计民生,取得实际的功效。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与空疏无用之学相对。最初导源于南宋的浙东事功学派。到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 10、【中体西用】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之争中洋务派的主张。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即纲常名教为立国之根本,以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措施为强国之作用。这一观点表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但它主张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纲常名教,希企用西方的“富强之术”使封建社会恢复生机。成为洋务运动、反对维新变法的思想纲领。在晚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11、【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总称。近代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纲领。是中国民

中国近现代史与我的家庭

我的家族史 一百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风云变幻,在其中成长的是每一个中国家庭,每一个中国人。我的家庭也与中国近现代史有着太多的关联和故事,让我慢慢了解和回想。 时常听爸爸说起,我们的老家在江西,在约两百年前,我们的祖先逃荒到了西南——也就是今天的贵州。贵州土地肥沃,在那农业领先的年代,似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就在这里我的家族经历了中国的经现代史。 小时候,喜欢听曾祖母,爷爷或是爸爸一遍一遍说那些家族的故事,仿佛那就是一段传奇。长大了才知道,那其实就是中国近代史一个缩影。 听说刚迁到贵州的时候,那儿人口稀少,自然资源丰富。而且我们家族的女主人又都是一些勤劳能干的(这也是我们子孙后代引以为傲的),家里很快就富裕了起来。到后来直接就是当地有钱有势的地主。村里的土地几乎都是属于我们家族的,直到现在,还有很大一块土地被人叫做赵家坡呢。 可是好景不长,很快就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我没想到我们家族就是一个深受鸦片迫害的一个典型例子。鸦片传到中国,似乎就成了有钱人家的必需品。我们家的当时的老爷少爷们就毫不客气的吸起了鸦片来了,一时间家族的败落就有了前兆。无论女主人们多么勤劳,多么会持家,面对昂贵的鸦片,入不敷出很快就到来了。用光了钱财就卖地卖房,为了买鸦片什么都舍得了,直到后面没有东西可以卖了,就自己开始种起大烟(鸦片的俗称)。就这样一个刚兴起的地主家庭又很快又沦为了不得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家庭了。当然这之间最辛苦当然是我们的女祖先们,她们为她们的不争气的男人们吃尽了苦头。记得我们小时候,爸爸有一天还从土里挖出了两把特别的小刀(就是当时用来割破罂

粟果皮,使浆液流出凝固的)。可惜现在早就不知道被我和弟弟扔得不知所向了。 每次听说到我们家族曾经那么辉煌又败落的过程,我们都感到很遗憾,可惜。不过中国近现代史风云变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当我们家族经历这些的时候,中国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也就陆陆续续开始了,斗地主的热潮也很快就到来了,而我们家也恰好因为当年男主人们的堕落而幸免于难。说起当时那些被斗的地主家庭都给弄得家破人亡,我们就觉得原来还真有叫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事呢。 不过,鸦片对身体的伤害是不打折扣的,男主人们大多都因为吸食鸦片而过早的去世,或者成了家里的沉重的负担。他们在鸦片的毒瘾中醉生梦死,而苦了女人们的一生。 曾祖母是1927年来到我们家的,那时候我们家还没有完全败落,而苦命的曾祖母却是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早逝,母亲带着她和弟弟生存不下去了就四处逃荒。后来来到我们家,曾祖母8岁,没办法就委身做了赵家的小媳妇,嫁给后来同样吸食鸦片的曾祖父。在落后的旧中国,曾祖母从那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利。注定为奴为仆,照顾全家人的生活起居,上山下地,完全就胜过一个成年的青壮男子。那些旧中国妇女的命运悲剧遗留了几十年,曾祖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后来老了,她依然勤劳,但数不清的大小疾病却在春夏秋冬折磨着她。 我经常想,也许上天最厚待我的地方就是让我有机会和曾祖母一起度过了十二年的时光,听这位慈祥的老人讲述了她一生的沧桑,我们家庭的故事,我们中国的发展。曾祖母不是历史学家,而作为一个走过中国近代史,经历各种坎坷的

中国哲学史习题

2004级近现代中国哲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0分) 明夷待访录 六经皆史 新学伪经考 俱分进化论 物竞天择 群己权界论 新民说 古史辨 新唯识论 新理学二、分别对下列二段语录作简单的分析(每小题12分,共24分)1、 子贡不欲人加诸我,自立自由也。无加诸人,不侵犯人之自立自由也。人为天之生,人人直隶于天,人人自立自由 人各有界,若侵犯人之界,是压人之自由自立,悖天定之公理,尤不可也。(康有为)2、 近世言汉学,以其文可质验,故讆言无由妄起,然其病在短拙。自古 人成事以外,几欲废置不谈。汉学中复出今文一派,以文掩实,其失则诬。(章太炎)三、论述题(26分)分析王国维哲学思想中“可爱”与“可信”的矛盾。04级中国哲学史期考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论六家要旨》的作者是 ,其中所说的“六家”是指 、 、 、 、 、 等先秦以来的六大哲学流派。 2、用以概括《大学》思想的三纲领指 、 、 ,八条目指 、 、 、 、 、 、 、 。 3、董仲舒认为思想家应该“ ,明其道不计其功。” 4、两宋时期道学四大流派分别指 、 、 、 ,其代表人物分别是 、 二程、张载、朱熹。 5、张载又被称为 先生,他所讲的“为 ,为 ,为 ,为万世开太平。”被看作是古今中外哲学家的共同追求。 6、东汉王充的主要哲学著作是 ,《论衡》其宗旨是“疾虚妄”。 7、《孟子字义疏证》是清代著名学者 的哲学代表作。全部高互作用护装置

二、标点下列哲学文献,并评论其思想(每题12分,任选5题,共60分) 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 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 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第三章) 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 语·颜渊》) 3、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 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 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 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 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孟子·公孙丑上》) 4、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 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 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 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 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 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5、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 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物有理不可以相薄物有理不可以相 薄故理之为物之制万物各异理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故 不得不化不得不化故无常操无常操是以死生气禀焉万智斟酌焉 万事废兴焉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维斗得之以成其威日月得之 以恒其光五常得之以常其位列星得之以端其行四时得之以御其 变气轩辕得之以擅四方赤松得之与天地统圣人得之以成文章 (《韩非子·解老》) 6、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 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 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 自行自成佛道(慧能:《坛经》) 7、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岂待缘而后有哉譬彼真无无自常无岂待缘 而后无也若有不自有待缘而后有者故知有非真有有非真有虽有不

中国近现代哲学补充笔记

熊十力 一、体用不二 熊十力说,哲学上的根本问题,就是本体与现象。体者,具云本体。用者,作用或功用之省称。不曰现象而曰用者,现象界即是万有之总名,而所谓万有实即依本体现起之作用而假立种种名。故非离作用,别有实物可名现象界,是以不言现象而言用也。就是说,现象就是本体现起的作用,不可以把两者(体与用)割裂开来,“不可妄计体用为二”。也就是说不可以于用之外去寻找本体,本体不是超脱于用之外的独立存在的东西,离开变动不居的现象便无本体,生生不已的本体全体呈现为变动不居的功用,故称体用不二。但是,熊十力说,许多哲学家往往误认为本体是脱超于现象界之上,或隐于现象界的背后而为现象作根源。 佛家在体用问题上,就是持相互割裂的观点,是“求体费用”其体也只能是个“死体”。熊十力的本体虽然是绝对、超时空、无限、大全,但它不是像临驾于世界之上的上帝一样,也不是像西方哲学家所认为的“立于现象的背后,而为现象的根源”的那种终极实体,而是一种体与用的统一的终极实体。 对于体用关系,熊十力用许多的词语来描述这种关系,如“即用即体”、“即用显体”、“全体成用,全用即体”、“用外无体,体外无用”、“体用可分而不可分”等等。 我们把体用不二的思想稍加概括,大致上可以包含下面几层含义。 第一,体用之间、形上形下之间,没有谁先谁后的问题,无论是逻辑上还是时间上的。“一言乎用,则是其本体全成为用,而不可于用外觅体;一言乎体,则是无穷妙用,法尔皆备,岂其顽空死物,而可忽然成用。” 第二,本体不是万有的始因,不是超脱于现象界之上或隐于现象界背后的作为宇宙创造者和主宰者的终极实体,它不在功用之外,而是“即体即用,即流行即主宰,即现象即真实,即变即不变,即动即不动,即生灭即不生灭,是故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为了使他的体用不二思想变得更为浅易明白,他反复举大海水与众沤的比喻。他说:“大海水全体现作众沤,不可于众沤外别觅大海水。又众沤各各以大海水为其体,非离大海水而各有自体。”因此,我们既不能执着此大用流行为真实,以为别无有体,也不能在大用流行之外去求体。 第三,体用虽然不二,但并不表示两者之间没有差别,其间终究是有分别的。这表现在:“体无差别,用乃万殊。于万殊中,而指出其无差别之体,故洪建皇极,而万化皆由真宰,万理皆有统宗。本无差别之体,而显现为万殊之用。”用是多,体是一。现象之间是千差万别的,而本体就尽存在于现象之中作为主宰的具有统一性的东西。因此,只要我们能够除去物质的贪欲、小我的束缚或知见的遮蔽,就能于千变万化的大用流行中洞见这个生生不息、创生万物的宇宙本体。 二、翕辟成变说 熊十力先是通过“扫相”彰显了本体,接着,为了不使这种具有“空寂、清净、绝对、超越”的本体神化,他又提出了“翕辟成变”的宇宙生成论。他的本体是一种恒转。正是本体的这种恒转,使宇宙处于生生不息的变化之中。那么本体是如何成功地实现这个变的呢?这种生生不息就是通过翕辟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 本体自身具有两种功能或“势用”,一为翕,一为辟。 翕是指“一种摄聚的势用”,“这个摄聚的势用,是积极的收凝,因此,不期然而然的,成为无量的形向。形向者,形质之初凝而至微细者也。以其本非具有

中国近代哲学史参考题目剖析

一、名词解释 1、师夷长技以制夷 出自清朝末年“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的《海国图志》。含义是: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方面,要了解西方,吸取西方的长处然后战而胜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他认为不论是西方的战舰、大炮、兵法还是西方的近代工业技术,都是值得中国人学习。“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影响:唤起国人,学习外国的长技,兴利除弊,增强国力,抵抗外来侵略 2、洋务运动 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内部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发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有:曾国藩、张之洞。曾国藩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官办的军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张之洞在洋务运动中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他所著的《劝学篇》实际上成为洋务派的施政纲领。 影响:虽然洋务运动没有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但在思想上还未摆脱传统知识分子的范围。 (见高中历史课本) 3、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张之洞的核心思想,出自他的著作《劝学篇》。“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中学即旧学,指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西学即新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一曰政、艺兼学,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 4、《新学伪经考》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又名《伪经考》,十四卷,初刊于1891年) 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典,如《周礼》、《逸礼》、《古文尚书》、《左传》、《毛诗》等都是西汉末年刘歆伪造的,因此都是“伪经”。而刘歆制造伪经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王莽篡夺西汉的政权、建立国号为“新”的朝代,所以古文经学是新莽一朝之学,只能称之“新学”。 影响:宣布正统儒家经典为伪经,破除了对封建传统观念的迷信。5、《孔子改制考》康有为 孔子以前的历史都无据可考,孔子遂假托尧舜等古圣先贤的言论行事而作六经,其目的是为托古改制。康有为虚构出一个首创“改制”的孔子,实际上是用近代西方社会政治思想,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的“素王”,为其变法造势,以减轻维新变法的阻力。 6、今文经学《新编中国哲学史上》 7、古文经学P215 的脚注 8、湖湘学派 自行百度 9、桐城学派 10、公羊三世说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从初中、高中一直延续到了大学,可见《中国近现代史》是决定中国发展的我们必须知晓,甚至必须深刻领会的一段历史。 "知古鉴今"、"以史为镜”,从这段贯穿着屈辱和艰难成长的历史中,我们有了更加清醒头脑,更加深邃的目光。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了解了中国一路走来的艰难更深的了解到我们年轻的一代的身上背负的责任,中国的明天需要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来建设。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外国侵略者肆意的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签订了许多不平等的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无耻的勒索赔款抢掠财富……犯下种种罪行,破坏中国的主权。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奋斗的过程。救亡图存,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面临的神圣使命。为了捍卫民族生存的权利,他们在长时间里进行了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著名的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皆出于此,加上后来的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运动,他们都是中国反帝国主义侵略的尝试,但是后来都以失败而告终。 1901年的屈辱的《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之前的几百多个不平等的条约一样让人痛心疾首。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于是产生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随后“同盟会”成立,“三民主义”出台,广州起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辛亥革命达到高潮!这时的中国仿佛看到了强国的希望,但是取得取得巨大成功的辛亥革命仍以失败告终,即使如此,但是民主共和的思想流传广远。 在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从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古代的文明,展示了我们民族的经济文化.无论从精神文明还是物质文明,我们的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因为我们中国的封建统治闭关锁国,让中国走向了落后的道路.因为中国的腐败,落后,西方资本主 义己经产生的情况下,它们的发展使我们古老的中国遇到了严重的挑战,面临着整个中国的 生存的危机.西方列强的入侵,让中国最后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局面.中国的社会阶

南开大学中国哲学

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专业——完备学习计划

前言: 对于考南开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的同学而言,首先应该了解这一学科的特点。整体来说,南开大学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是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逻辑条理清晰的把一些基础哲学问题或命题阐发出来,这是你的高分的前提。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准备学校推荐的基本书之外,还有广泛涉猎,相关的专著和论文,加深自己的知识广度和思想深度。这里要充分利用历年的专业课真题,如果经过充分的准备,相信考取南开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并不难。 一、专业信息介绍 1、院系专业信息,包括就业、导师、科研情况 学校简介:南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创建于1919年,创办人是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和严修。抗日战争时期,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昆明组成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2000年12月25日,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签署重点共建南开大学协议,南开大学跻身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南开大学正以建校90周年为契机,继续坚持南开道路,发扬南开品格,光大南开精神,坚持“求精求强、注重特色”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强势学科、教育质量提升、科研创新、服务滨海、国际化六大战略,即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 南开哲学系最早成立于1919年,重建于1962年,是一个历史悠久、基础雄厚的专业。目前,我系哲学专业具有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全部人才培养层次,是国内哲学学科仅有的7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拥有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两个天津市重点学科,整体学科实力在国内哲学界居于先进行列。 与我系合署的有社会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中心、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发生与比较认识论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目前该系承担国家、教育部及天津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数十项,科研成果众多。近年来该系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百余种,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有50多个项目荣获国家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0年7月,南开大学哲学系更名为哲学院,赓续传统,又开新篇。 具体专业:中国哲学在南开哲学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是传统的强势学科,现在是天津市重点学科。研究方向涵盖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国近现代哲学与文化,中国佛教哲学等。除了在现代新儒学研究、中国精神系统研究等方面继续保持领

中国近现代思潮

中国近现代各时期的思潮演变 中国近现代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思潮不断革新。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的演变,呈现出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各种社会思潮或此起彼落,交相辉映;或就吵未落,新潮又起。或蹒跚前进,或急转直下,形成人类历史上嬗变的异常景象。其复杂性和多变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思想文化变革的重要内容,主要有经世思潮和农民反封建思潮、洋务思潮、维新思潮、民主革命思潮和新文化思潮及马列主义传播,且一次比一次前进。社会思潮是思想文化变革的动态反应,不同时期的思想文化又是当时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中的直接表现,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知识结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社会风尚、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其中价值观念是社会思潮的核心。 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坚船利炮的优势撞开中国的国门,打破闭关锁国的状态。从此与世隔绝,以“天朝”自我陶醉的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漩涡,接受血域获得考验,经历着辛酸、屈辱的种种考验。西方资本主义侵入,把中国推向一个半殖民地的深渊,也唤醒了沉睡的中国,少数爱国官员和一些开明士大夫首先惊醒过来,睁眼看世界。他们在民族危机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支配下提出“师夷”、“制夷”的主张,这是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经世派的最初觉醒,在思想届引起了一场革命。总的来说清王朝在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十的短暂繁荣之后,从嘉庆、道光开始就出现了由盛转衰的迹象,土地兼并等社会问题严重,封建经济基础趋于解体,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弊窦丛生,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商品输出和农副产品的掠夺及鸦片走私日益猖獗,进一步加速了中国封建制度的解体过程。封建统治者为维护统治大兴文字狱,极力提倡脱离现实的考据学和理学,使之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一些有良知的士大夫早就对此不满,他们继承清初学者“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主张改革。其中龚自珍可以说是社会重大转折时代的历史鉴证人,他看到封建“衰世”的症结,提出缓和社会矛盾的改革方案。但是他的思想仍不可超出封建主义范围。龚氏虽不是封建制度的叛逆,他的主张却为旧制度唱了挽歌,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必然到来。而林则徐和魏源则是新经世思想的实践者,主张师夷长技,虽然思想可梦还很肤浅,可是却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开启了新经世思潮,了解到只有开眼看世界,才能摆脱落后愚昧的状况,开始了中国人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寻找救国真理的先河。但是封建统治者的腐败和封建传统的积淀使少数先觉者的呼喊并没有引起社会广泛的注意。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加快封建经济的解体,严重打击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且侵略者大肆侵犯中国领土,践踏中国主权,加深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也加深了中国人民和封建势力的矛盾。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压迫加深,鸦片、商品大量输入,银贵钱贱的现象更加严重,且苛税繁重,封建统治者搜刮民脂,人民苦不堪言,各地人民反封建斗争风起云涌,农民暴动频繁发生。其中湖南、广东、广西是鸦片战争后全国阶级矛盾最尖锐的地区。广西最为严重,广西山多地少且贫瘠,更有88%的土地集中在地主手中,广西官府横征暴敛,同时持续发生特大天灾。人民流离失所,哀鸿遍野,饿殍载途,死相枕籍,甚至食人惨事不断发生。在天地会领导下群众奇异不断发生。洪秀全本热衷功名,但四次考试皆未中,于是产生愤世思想,对现实颇为不满,在偶然得到的宣传西方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启发下以拜上帝教为精神武器领导人民起义。是一场历时十四年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以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中国哲学史”,实际上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在中国历史上所出现过的实际的哲学运动,另一层则是指哲学史家们通过对中国历史上的实际的哲学运动进行研究、反思与概括,而对这一运动所作的自己的叙述与书写。前一层含义上的“中国哲学史”是不可能重复的,后一层含义上的“中国哲学史”是不断重写的。 中国哲学是世界几大类型的传统哲学之一。它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重视哲学与伦理的联系。它以本民族特有的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的过程,曲折地反映中国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 中国近代哲学,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哲学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哲学。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是中国近代哲学的酝酿准备时期,主要以龚自珍、魏源、洪秀全、郑观应等人的哲学思想为代表。在戊戌维新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谭嗣同、严复等人都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标志着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开始形成。后来,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章太炎等人适应民主革命的需要,把资产阶级哲学推进了一步。孙中山的以进化论为特征的哲学思想,达到了较高水平。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一批激进民主主义者如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启发下,先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此,中国近代哲学史的发展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逐渐传播、发展起来,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毛泽东哲学思想。它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的哲学革命,为正确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同时,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如J.杜威等人的实用主义、E.马赫的实证主义、B.A.W.罗素等人的新实在论,H.柏格森的生命哲学、A.叔本华的唯意志论、F.W.尼采的超人哲学等等,也陆续传入中国。一些人构造了“唯生论”、“力行哲学”;20世纪30~40年代,一些学者把中国传统的唯心主义与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结合起来,提出了所谓“新理学”、“新唯识论”等哲学体系。有的则运用现代的方法在逻辑学、认识论等领域进行新的探索。哲学领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发生了多次论战。其中最著名的有“问题与主义”的论战、“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社会主义”的论战等。马克思主义者内部也开展了反对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斗争。 这门“中国哲学史”教材,正是在后一层含义上讲的,即是将我们对中国历史上的实际的哲学运动所作的自己的叙述与书写,向同学们进行介绍和说明。我们介绍和说明的内容,涉及中国哲学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着重讲授从先秦到近代的中国哲学历史的基本线索、主要人物及其基本思想。 中国与西方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条件,而在近代以前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亦无机缘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因此,中国哲学在历史上具有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点。在世界哲学发展中,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是两个不同的系统。中国哲学有哪些自己的特点呢?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立足现实的态度、非实体性的思维、内圣外王的追求和不拘一格的表达。 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收获颇多。首先,我借此了解中国哲学的历史,了解这个历史中的众多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们的多姿多彩的人生,他们的独特深刻的思想,他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智慧。其次,通过这种了解,我们能够从往圣先哲那里获得关于宇宙人生的启迪,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省思做人的责任,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再次,通过这种了解,我们能够对往圣先哲提出的哲学问题及解答这些问题的思考有深入的认识,从而获得进行新的哲学创造的思想资源与思想启示。哲学是一门奇特的学问,它的创造是离不开哲学史的研究的。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感悟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感悟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我觉得自己的眼界开阔了。中国近代史使我们“知古鉴今”,教会了我们“以史为镜”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中最为跌宕起伏的一段,我们中国人民最不能忘记这一段历史,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的耻辱便凝聚在这一百多年中。中国虽然经历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推翻了继续长期封建统治的清王朝,但是中国仍然面临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严重入侵,面临着国内封建主义势力的继续存在。总结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经验,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学习和研究近代史,每个中国人将会加倍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的爱国热情,强大的凝聚力在此激发。 中国的近代历史我们从初中至现在已学得很详尽了。在此,我就不再赘述。总之,我们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而“天朝”这具木乃伊,已经被空气接触,很快便腐烂了! 如果没有这些侵略战争,我想,中国的现状可能要好得多。大批的不平等条约不知道让我们中国倒退了多少年。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建国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虽然有一些错误和冒进的做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这些前期的建设和改造为后面的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开创了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以新的强大生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前景。在十六大报告中,我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在中共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和基本国情,认识在近现代中国引起大变革的背景和经验是十分必要的。把这段历史当做一个反思的历程。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多方面的进步才能增强国力,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明白“满招损,谦受益”,只有虚心批判地学习别人的长处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明白“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了解我国国情,尊重自己,不能对外屈尊,不能一味地照搬国外的经验,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理解现在,预见未来。在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过程中,才能正确把握方向,勇往直前,肩负起历史的使命。 法学L141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哲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够了解,它却充满神秘色彩。而它在我心中是个很崇高,很神圣,同时也是一个含义深厚的词。假期我在家中反复的看这本书,但总是感觉不太明白,似懂非懂。哲学它是一个充满科学权威的领域,令人仰视它.许多事情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所以哲学给人带来的魅力是无穷的。 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中国人的思想也不例外。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习哲学的最大误区。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及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放假的时候,爸爸也推荐了这本书给我。当时很不了解,觉得这本书很枯燥很乏味。可能现在的我们对读懂这本书很难,但是我们可以领略到哲学的庞大气场和魅力,它可以让我们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的根本原理。能够提升我们的价值观和扩宽知识面。 书中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书中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面对压力及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期望及现实的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及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书中说:“教的作用,就是使人吧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这一个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正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的理想。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们的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时,我们的教学中也就不会存在“好生”及“差生"的概念了。 我很感激这本书,因为它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让我认识到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学生时代,但仍然需要了解哲学。因为哲学是最具条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纷乱的思绪,寻觅萌芽中的未来希望.,在其中我们也可以学会 我很庆幸我能读到这本书,它让我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净化.也让我真真的了解了哲学.虽然不是很明白,但也让我受益匪浅。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在这本书读到一半的时候,我觉得这本书的书名起错了,它应该叫做《中国文化史》。因为一、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是这些圣人的经典著作,这是中国文化五千年来的精髓所在,这是中国人的血脉和骨骼,中国几千年来在此酝酿,这里有中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大智慧。 二、在第二章中讲到中国的艺术和诗歌时,作者提出“儒家以艺术为道德教育的工具"、“中国的艺术大师们大都以自然为主题”,可见,文中在提到儒家的发展过程时也是在讲中国文

中国近现代的科学思潮

中国近现代的科学思潮 摘要: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思潮对于近现代中国的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古代中国抑制科学发展思想层面的原因,以及近现代中国科学技术思潮的兴起及其具体表现。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科学思潮;兴起和演化 康有为是近代中国最早使用“科学”二字的人。从此科学与民主并行于中国。虽然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却从来不是一个科技大国,一直到明清时期科学技术对文明演进的影响仍然微乎其微。科学技术在近代中国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后来又是如何兴起和演化的,研究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圣贤人格下造成的以善伤真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圣贤人格作为中国人格的理想模式,不仅是中国人人格趋达的目标,而且是评价人的行为和衡量知识的尺度。中国人的偏善性首先表现在知识的取向上:由于圣贤人格是一种片面道德型人格,所以做圣贤人的主要条件就是要饱读道德文章,掌握一切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伦理规范。在古代中国,无论是自然科学知识,还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知识,都是以政治伦理为本位。除了知识取向的偏善性之外,中国人的

偏善性还表现在对知识的评价上:在古代小说中,我们经常看到用自然现象的突变来论证重大人世变化的例子。伦理本位主义容纳的内容只能是社会人际关系,它的无限扩大绝对不能容忍异于伦理的自然规律的独立存在,这样,自然规律也不可能成为人们研究的客观对象。因此,中国古代虽然开放过灿烂的文明之花,但是纯粹理性的欠缺,使得中国古代的工艺技术,生产经验,知识学问没有一个严密的合理化系统为基础,以致最终并没有结出现代文明之果。 二、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思潮的兴起,发展和深化 根据科学思潮在中国发展的层次差别,我们可以将它分为器物的科学观、方法论的科学观、启蒙的科学观三个部分。 首先是器物的科学观:19世纪40年代,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首批知识分子睁眼看到的世界,正是自己缺乏科学技术这一物质事实。为抵抗列强侵略,近代中国引进西方科技的历史,发端为鸦片战争。林则徐督粤时,曾购置新式船只,并打算设厂仿照。魏源明确提出在沿海设船厂,鼓励商民投资办厂,即造军用品也造民用工业产品,聘用法美技术人员设计操作和指导,中国派员跟随学习。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制造利器用以制敌的同时,又出现了大量介绍西方文化的著作。如林则徐的《四洲志》,汪文泰、杨炳、萧令裕等分别编撰的《红毛英吉利考略》、《海录》、《英吉利记》等。在他们看来,西方近世文明之长,主要在于“器”:魏源曾

中国近现代史与我的家庭

法学院本科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专业班级09法学一班 学生姓名吕晓冰 指导教师黄利新 论文成绩 指导教师评语:

中国近现代史与我的家庭 2010年10月23日星期六 09法学一班吕晓冰 一直很喜欢听家人给我讲他们过去的故事,关于爷爷的爸爸的,关于爷爷的,关于奶奶的父母亲的,关于奶奶的,关于外婆外公的,关于爸爸妈妈的故事。他们要不生在一个动乱的社会,要不生在一个艰难的时代,比起他们,我们这一代人幸福多了。 讲讲中国近现代史跟我的家庭的关系,很俗套地还是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吧。曾祖父生在十九世纪末,年轻的时候就漂洋过海到日本做起了生意。当时中国经历了前后两次的鸦片战争还有一系列的西方列强侵犯我国的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那时的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了,甚至被西方列强戏称中国人民为“东亚病夫”。所以那时日本就开始了排华活动,曾祖父就带着爷爷从日本被遣送回国了。 回国之后,曾祖父才发现国内民不聊生,动乱的社会无法让他们安宁地耕作或者做生意了。也许他自身也局限在狭隘的小农思想里面,终日享乐于前半辈子创造的巨大财富中,改不了好赌的劣根性,于是他败掉他所有的财富。那时已经是20世纪初了,我爷爷还有他另外的四个兄弟和四个妹妹都已经出生了。可是曾祖父再也没有能力养活这个庞大的家族,在那样饥荒的年代,他卖掉了我的四叔公还有四个姑婆。可是那个年代,举国欠债,解决温饱问题简直天荒夜谈的说。不久之后曾祖父便饿死兼病死了。 我的爷爷出声在20世纪二十年代,他七岁的时候由于日本排华便跟随曾祖父回国了。十几岁的时候抗日战争便打响了。日本鬼子一直打到我们广东江门这边来,爷爷说他为了躲避战争逃亡都几次了,每次都跑去远远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试题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篇综述试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篇综述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五四运动是……的伟大开端 A、中国近代史 B、中国现代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2、十月革命爆发于 A、1911年10月 B、1917年10 月 C、1917年11月 D、1919年10月 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又称为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普法战争D、甲午战争 4、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其直接斗争目标是 A、反对帝国主义 B、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C、推翻北洋军阀统治D没收地主土地 5、国民党新军阀的反动统治开始于 A、1919年 B、1921年 C、1923年 D、1927年 6、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 A、中国东北地区 B、中国华北地区 C、南京 D、东南亚

7、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从……开始的 A、发行法币 B、发行内债 C、商业投机 D、金融业 8、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 A、属于革命对象 B、属于革命领导阶级 C、属于革命力量 D、什么都不是 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A、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 C、共产主义 D、民主社会主义 10、这一时期封建剥削制度对农民阶级的掠夺主要表现在 A、商业资本剥削 B、高利贷资本剥削 C、地租剥削 D、苛捐杂税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革命要推翻的三座大山是 A、帝国主义 B、法西斯主义 C、封建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E、霸权主义 2、1928年6月国民党政府与西方列强“重订新约”的主要内容是 A、关税自主 B、收回租界 C、废除领事裁判权 D、收回租界地 E、撤退外国军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