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新课标解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够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
家国情怀:能够具有对家乡、民族、国家的认同 感,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具有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能够 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
2-5能够发现历史上认同家乡、民族、国家的事例, 知道中外优秀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认识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依据,具有对祖国和人民的 深情大爱。
水平4是高考命题依据。
供学校、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选修不考或选修备考。为就 业和高校招生提供参考。 课标提供两个模块,供学生和学校选择。 课标提供两个模块,供学生和学校选择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有关教学内容部分是按照时间顺 序,以“点-线结合”的方式组织和呈现 的。
义务 教育
的评价标准
依据学业质量 水平
的细化评价目标
指导教学与评价
高考模式
01 03 02
04
01 河南 地域模式
02 四川 噩梦模式
03 江苏 困难模式
04 福建 普通模式
感谢观看 THANKS!
地狱模式怎么办,老师靠谱点儿啊!
授课老师:微尘科
指导老师:徐蓝
01
02
03
04
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 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 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 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 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 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 性。
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 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将其 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 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 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 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论 述。
历史解释
重要性
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 历史真实。
进一步说明
概念界定
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 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培养目标
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作出解释;能够客观评判现实 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家国情怀
概念界定
认同感、归 属感、责任 感和使命感。
培养目标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 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化交流与传播 从人类历史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不同方式切入,展现不同文明、不同人 群之间的联系与活动,理解文化交流与传播在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选修课程
50%
30%
40%
80%
在选修课程的设计中,对学生提出更高的 专业要求。选修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 的校本课程,由学校自主开设。2017版《课 程标准》提供《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两 个模块,可作为校本课程的参考。 这两个模块由若干学习专题构成,通过了 解史学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 探究活动,增强学生深入学习历史的能力 与素养。这种设计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 史料基础,又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导向,旨在 提高学生的史学专业素养。
时空观念
概念
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 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 维方式。
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 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重要性
时空 观念
目标
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 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 条件下进行考察。
史料实证
孤证不立、论从史出
概念界定 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重要性 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 培养目标 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进一步说明 史与论的高度统一与结合,探究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
级发展规律的认识。
核心素养
课程 标准
选择性必修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通过对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相关内容,揭示人类政治生活的发展。 含“政治体制、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法律与教化、民族关系与国家 关系、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货币与税收”六个专题。
经济与社会生活 从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角度,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助于学生 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2
程标准》提供的《史学入门》和《史料
代史和世界史三个部分,每个部分
研读》两个模块可作为选修课程的参
的内容均在历史时序的框架下由
考,学校可选用、改编或新编。
若干学习专题构成。
必修课程
选择性必修
选修课程
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
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升学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采
需求而选择修习的课程,设
用通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 方式。
教师要充分认识基于史料研习的 教学对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辨析、 运用历史材料解释历史。
3.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
4.开展基于史料研习
新的教法
5.达成度
根据学业质量水平,评价学生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度
把握学业质量不同 水平所描述的
学生核心素养的 表现特征
切实用好学业 质量
进行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历史教 学,将教、学、评、考各个环节聚焦于发展 学生核心素养。
即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 程和教学评价等聚焦于培养和发 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框中 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测试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多种类型的 “新情境”。如“学习情景”、“生活 情景”、“学术情景”等。多维度创设问题情景。
呈现方式
全覆盖
本着有用好用管用、 使用者用有所益的 原则,2017版《课程 标准》提供了教学、 评价示例。
一是根据需要及其功能,将教学、 评价示例分解到教学内容不同的部 分,尽量做到示例全覆盖。
核心素养
免空泛
二是避免空泛地将核心素养 列为教学与评价目标,而是 要将希望达到的核心素养与 教学、活动的目标和内容联 系起来。
2-4能够分析有关的历史结论;能够区分历史叙
历史解释: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 用相关历史术语,对个别或系列史事提出自己的 解释;能够在历史叙述中将史实描述与历史解释 结合起来;能够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
述中的史实与解释;能够在叙述历史时把握历 史发展的各种联系,如古今联系、中外联系等, 并将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如地理、语文、艺 术等知识加以联系;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 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具体史事作出解释;
学业质量
史料实证: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 2-3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
不同价值;明了史料在历史叙述中的基础作用; 值;能够掌握获取史料的基本方法;能够在对
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能够 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尝试运用
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点和难点。
03
新的结构
⚫ 课程调整 ⚫ 阶段关联 ⚫ 课程关联
课程调整
0
调整方案
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
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包括在必
是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
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基础上设置的
课程,设《中外历史纲要》模块。课
拓展、提高、整合性课程。2017版《课
程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
主要原则
通盘 考虑
既要遵循统一要求,又要有历史学科自身特 点。主要原则是,在划分核心素养水平时,要 进行纵向与横向的通盘考虑。
从纵向看,每个核心素养自身的1-2层次或1-4 层次,具有连续性和递进性;
从横向看,五个核心素养的每一个层次,处于同 一水平上;在五个核心素养的同一水平之间建立 逻辑关系;
•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01
新的理念
⚫ 唯物史观 ⚫ 时空观念 ⚫ 历史解释 ⚫ 家国情怀
⚫ 史料实证 ⚫ 逻辑关系
唯物史观
80% 60% 40% 20%
概念界定
目 重历方 标 要史法
性观论
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 的认识。 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互为条件,相辅相成。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 课程结构与内容设计
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授课老师:微尘科 指导领导:徐蓝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目录标题
新的理念
•五个核心素养
2 新的结构 4 新的教法
•通史与专题史相结合
•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
1 新的要求 3
•纵向与横向通盘考虑
新的内容 5
逻辑关系
唯物史观是诸素养的灵魂和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 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 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 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 家国情怀则体现了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
通过诸素养的培育,达到 立德树人的要求。
02
新的要求
⚫ 主要原则 ⚫ 连续递进 ⚫ 学业质量
阶段关联
高中 阶段
在结构设计和内容编排上,将课程划 分为不同层次,在内容上采用大时序 、小专题方式呈现。这样的设计,既 注意到与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 衔接和贯通,又注意到两者的区别。
课程关联
递进性 层次性 关联性 整体结构
一是普通高中历史三类课程之间的关联 必修课程是共同基础,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中国 史和世界史的重要史事和发展脉络,基本形成 对历史的整体认识;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必修课 程的递进与拓展,从三个主要领域呈现更为丰 富多彩的历史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 领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历史的发展与变迁;选修 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基础上 的进一步延伸。
学业质量
核心素养2级水平与学业质量标准标准水平2
核心素养2级水平
唯物史观:能够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 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时空观念: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 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 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 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 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课程关联
二是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联
艺术(音乐、 美术、影视等)
地理
语文
2
政治
1
34
高中 历史
信息 技术
5
物理化学其
他自然科学
6
04
新的内容
⚫ 必修课程 ⚫ 呈现方式
⚫ 选择性必修
⚫ 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
三大专题
设置为一个模块《中外史纲要》
首先
通史体例
精选24个专题,突出时序性
大时序 小专题
引导全体高中学生进一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对相关史事的 整体认识,深化对人类历史发展基本脉络以及对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
学业质量标准标准水平2
2-1能够知道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 的基础,知道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知道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人类 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能够理解唯 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2-2 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 下 ;能够运用各种时间术语描述过去 ;能够利用 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 ; 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 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另外,根据历史课程的人文性质,核心素养的水 平划分具有弹性。
连续递进
以核心素养“时空观念”为例
能够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 与空间表达方式;能够理解它们 的意义;在叙述个别史事时能够 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
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 并使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 时段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
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
3
交流与传播》三个模块。
高中 历史
课程调整
必修课程
选择性 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共同基础课程,4 学分,建议安排在高一 年级,学生经合格性考试达到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质量标准水平 2,可获得相 应学分,可以毕业。全修全考。
学生在修完必修课程后,根据个人兴趣、升学需求选择修习。 每个模块 2 学分,经学业等级考试合格,达到学业质量标准 的水平3或水平4,可获得相应学分。选修选考。
05
新的教法
新的教法
1.确立新三观
2.聚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树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教学理念,确立 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从知识本位 转变为素养本位,努力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过程转化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 教师要全面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的内涵及具体表现,认识核心素养 五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选择粘贴, 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学业质量
学业质量标准是以历史学科核 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 度而制定的,是学生在完成历 史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 表现,是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
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
历史学业质量的提出及水 平划分,是2017版《课程标 准》在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 养之后的又一个突破,也 是2017版《课程标准》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