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我国抗衰老研究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三讲:论述我国抗衰老研究的历史
主讲题材:议述中国抗衰老研究
主讲单位:医学美容教育网
时间:2014年12月09日下午
地点:公开场所
背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伊始,便有科学研究人员开始利用一些科学手段进行一般性的有关机体衰老的研究。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时,有关衰老的系统研究就逐渐形成了体系,从机体形态到生理功能、物质代谢等多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试图全面了解机体衰老的变化规律,之后兴起的分子生物学在此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填充了“衰老学”的细胞、分子等微观层面的研究空缺。当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国亦开始开展有关衰老机理的实验研究。
人类关于衰老的研究,可谓历史悠久,甚至在公元前就已经着眼于对“延年益寿”的方法探寻。据权威资料记载,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伊始,便有科学研究人员开始利用一些科学手段进行一般性的有关机体衰老的研究。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时,有关衰老的系统研究就逐渐形成了体系,从机体形态到生理功能、物质代谢等多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试图全面了解机体衰老的变化规律,之后兴起的分子生物学在此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填充了“衰老学”的细胞、分子等微观层面的研究空缺。当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国亦开始开展有关衰老机理的实验研究。
一、不是追寻“长生不老”,只是希望改善衰老状况
“长生不老”对于当今的世人来说,它一定是个神话,即使它能够实现,也有不少人会反问,为什么要一直活着。人们在对待这个问
题时,并不是单纯的字面理解,更多的人只不过是想在生命晚年,可以拥有良好的精神、生命质量,以此来“享受”生命后面的时光。
从当今社会上热门的几个“衰老”理论中可以看出,恢复细胞的增殖能力、清除细胞中的有害代谢物、清除掉“衰老细胞”等是使机体延缓衰老的有效途径。而这些方法毕竟还不是完全成熟的,正像大多数研究者担心的那样:“人类对寿命干预的医学生物研究让人无法确信的原因是无法界定各类干预因子的延寿效应,多数情况下的迫不得已的办法是用低等物种的资料,傍证人体效应。”
“抗衰老”这个名词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久,没有人将其真正的加以定义。在不同的地域,人们对它都有不同的看法。但在基因还没有被发现的过去,不管是哪种方法,人们加以利用的目的只是想要去改善衰老带来的“不适感”。直到基础医学发展后的今天,尤其是染色体被发现的那天,人类关于“返老还童、长生不老”的愿望才有了一点切实的感受。
所以要说“抗衰老”真正的发展历史,恐怕就是流行于世的这几个“衰老”理论的发展史。
二、衰老理论发展史
1、端粒理论
20世纪30年代,McClintock B和Muller HJ这两名遗传学家发现了染色体的末端可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的性质。Muller将它定义为“telomere”,这是由希腊词根“末端”(telos)及“部分”(meros)组成的。而关于端粒丢失同衰老的关系理论则是由Olovnikov博士于1973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端粒的丢失很可能是因为某种与端粒相关的基因发生了致死性的缺失。
而据中新网10月5日电,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200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揭晓,三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兰克波恩(Elizabeth H. 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Carol W. Greider)以及杰克.绍斯塔克(Jack W. Szostak)共同获得该奖项。他们发现了由染色体根冠制造的端粒酶(telomerase),这种染色体的自然脱落物将引发衰老和癌症。
2、自由基学说
由美国科学家哈曼(Harman)博士在1956年提出的“自由基理论”是当前“抗衰老”领域广泛接受的衰老理论之一。由于该学说已在前文详细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3、生物分子自然交联学
生物分子自然交联学说是一个阐述生物生长、发育、衰老及其分子机理和相互关系的学说。由我国科技工作者张先凡先生提出,其阐述这一学说的主要论文“试论生物表型变化与分子交联”发表于《生
物科学进展》,此后曾参加1998年第十八届国际遗传学大会,在学术界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4、DNA损伤和线粒体DNA损伤学说
1980年由Miquel和Cowoker提出,有学者认为它是细胞衰老与死亡的分子基础。
另外,还有衰老的基因学说、生物膜损伤学说、染色体突变学说、差错学说、内分泌学说、中医学说、激素学说等学说相继提出,这些学说从不同学科角度出发,对衰老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当前,世界各国医学和生物学专家学者经过多年研究,在“衰老“领域的各学科研究已经同时在理论和应用方面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例如,干细胞等基因、细胞以及分子层面的试剂的研究应用。
各个学科的“抗衰老”研究由于着眼不同,互相之间存在“分歧”与局限。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学科间的交融必然会带来“抗衰老”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医学在“延缓衰老,改善衰老状况”,可以称得上有绝对的发言权且自成一体。从《黄帝内经》与《伏羲八卦》、《神农本草经》并称的“上古三坟”中就可以看出,祖国医学的沿承脉络中有关人体随时间发展而产生的变化以及古人为此而做出的努力贡献。
进入21实际以来,国际上的生物科技的发展同样带动着我国该领域的进步。至此,中国的医药生物体系兼容吸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有关“生命奥妙”的文化特征。
三、医典众多,自成体系
我国历史自有记载以来,可以算得上的比较完整的,虽然期间不乏一些优秀文化的丢失。但就中医来说,从炎黄时期的《内经》到当下与西方医学的融合,众多的医药典籍展现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医药生物体系的特征。
在3000多年殷商甲骨文中,就已经存在关于疾病的记载。周代对于疾病“望闻问切”及“针灸、手术”等的诊治体系就已使用。
而在秦汉时期形成的,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黄帝内经》更是奠定了祖国医学的传统体系。其中的《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言曰:“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滋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八八,则齿发去”。正是这样的阐述,确立了“肾”在衰老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并得到了中医学界广泛的认可,之后中医发展的“抗衰老”脉络中“补肾法”被作为中医最重要的抗衰老治法而传续下来。
如同西方医学对人类“基因”的描述,“肾气”在中医学中被看作为“先天性的、对衰老进程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在其他中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