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商鞅变法讲义-江苏省启东中学高考历史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讲商鞅变法
〖考试要求〗
1、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温故·习新〗
1.商鞅变法的背景:
(1)社会变革: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①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

②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取得统治地位,改革旧制度。

③军事上: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

为了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纷纷变法。

④文化上: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其中,法家思想顺应时代需求,成为各国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基础。

(2)国力基础:秦国落后于中原各国,与中原各国交往中居弱势地位;
(3)君王态度:秦孝公发愤图强,广纳贤才,变法改革,以富国强兵;
(4)人才支撑:商鞅的主张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和支持,变法得以实施;
2.商鞅变法的内容
(1)经济方面:以农求富的经济政策
①“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影响:从根本上改变旧的生产关系,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影响: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抑商或轻商观念长期制约人们思想)
③统一度量衡。

(影响: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2)政治方面:奖励军功,加强中央集权
①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严厉禁止私斗。

(影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②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影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
③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影响:强化了基层管理,加强了专制统治)
④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

(影响: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3)思想文化方面:“燔诗书而明法令”。

(影响:加强了思想控制。

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

实质是文化专制)
(4)社会生活方面:改革社会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强制推行小家庭政策。

(影响:发展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有利于国家赋税的征收)
3.评价
(1)性质:一场新兴地主阶级为发展封建经济而进行的除旧布新的社会改革;
(2)特点:坚决打击奴隶主旧贵族势力,改革较为彻底,是一次促使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的变革;
(3)目的:实现富国强兵,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占据优势。

(4)进步作用
①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血缘宗法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②经济上:废除旧的生产关系,确立土地私有制,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

③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总之,商鞅变法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5)历史局限性
①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②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的剥削与压迫(如连坐法)。

③并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研讨·拓展〗
1.(2018江苏盐城三模)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走上强国之路。

阅读下面的材料:
材料战国初期,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当时地处中原的国家都以“戎翟”这个贬义词来称呼秦国。

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能进行。

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

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