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运营方法与“互联网思维”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辑思维》和小米的"社群"运营方法与“互联
网思维”
导读
社群,简单来说即是一群人的集合,他们有明显且共同的社交属性(共同爱好,共同偶像抑或共同的家乡等等。

如今,社群运营很流行。

如何运营第一批种子用户?今天我们来看看小米和罗辑思维靠社群运营来生财?
罗辑思维:魅力人格体,帮会员成为商业节点
在08年,罗振宇就清楚的知道,未来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链在发生变化,人的价值越来越大,甚至会超越组织。

就像在央视,全栏目组的人一起努力,最后你只记得了毕姥爷(啥?你记住毕姥爷不是因为电视节目啊?嘘,那事儿不能提…)所以他会选择离开央视,去第一财经频道出镜当主持人,因为那会帮他成为互联网上的一个节点。

而在2012年12月21日,他穿着西装、跷着二郎腿,在优酷上发布了一期名为《末日启示向死而生》的脱口秀,在这一期节目的片头,他明确告诉大家只做两件事,第一是搬运内容,第二是人格的自然呈现。

而在这个过程中,内容是载体,做人格以吸引合拍的用户,才是他的最终目的。

最终,这期节目在优酷播放量达到162万,评论近1500条。

在视频上线时,《罗辑思维》的微信、微博同时开始运营。

罗振宇每天早上6点起床,录一段60秒的音频,在6点半左右发在微信上,雷打不动。

到2013年3月,《罗辑思维》视频上线4个月,微信号里的粉丝累计过万。

这时罗振宇提议开始运营用户,搞一些线上线下活动。

团队10来人,除了罗振宇和另一位合伙人,没有一个人表示赞成,团队里负责微信运营的90后表现的尤为反感,他们不想参与“造星”,甚至有人干脆辞职了事。

但罗胖坚持自己的看法,他没打算靠视频广告来挣钱,微信、微博里活跃着的用户才是他所看中的。

他打算建立社群,让人与人之间产生连接,嫁接资源,产生商机。

视频是罗振宇建立社群的入口和名片。

通过视频的大范围传播,持有与他相同价值观的人才能够在微信上聚集,参加各种互动。

于是他进行了两方面的尝试,首先是连接内部会员关系:比如举办霸王餐活动,让会员说服全国各地餐馆老板贡献出一顿饭,供会员们免费享用,借此达到传播的目的。

这种项目是由罗振宇早前提倡的“团要”概念发展而来,有了人数规模的社群可以帮助各大企业测试产品,也可以成为口碑的传播体。

第二种则是向外部扩散的。

比如罗胖搞得售书活动、众筹卖月饼活动、柳桃的推广活动。

借这些项目,社群里的人可以对外销售商品,从中得到回报。

更重要的是,那些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可以在罗辑思维300万用户面前展示自己,靠自己的禀赋获得支持,形成一个新的节点。

罗胖语录:自媒体不会成为主流,自商业则会。

一个人靠自己在朋友圈当中某一个小领域的权威和信任形成资产,借此大量的人会去重建商业文明。

小米:让用户有深入的参与感
在做小米手机系统(MIUI)时,雷军下达了一个指标:不花钱将MIUI做到100万用户。

于是,主管MIUI的负责人黎万强只能通过论坛做口碑:满世界泡论坛,找资深用户,几个人注册了上百个账户,天天在手机论坛灌水发广告,精心挑选了100位超级用户,参与MIUI的设计、研发、反馈等。

借助这100人的口碑传播,MIUI迅速得以推广。

那时,雷军会每天花一个小时回复微博上的评论,即使是工程师也要按时回复论坛上的帖子。

据统计,小米论坛每天有实质内容的帖子大约有8000条,平均每个工程师每天要恢复150个帖子。

而且,在每一个帖子后面,都会有一个状态,显示这个建议被采纳的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工程师ID,这给了用户被重视的感觉。

此外,和其他论坛纯线上的交流不同,小米有一个强大的线下活动平台“同城会”。

小米官方则每两周都会在不同的城市举办“小米同城会”,根据后台分析哪个城市的用户多少来决定同城会举办的顺序,在论坛上登出宣传贴后用户报名参加,每次活动邀请30-50个用户到现场与工程师做当面交流。

这极大的增加了用户的粘性和参与感。

除了营造参与感,小米还积极的与米粉交朋友——这是小米的企业文化,也是一种全员行为,为此小米赋予了一线员工很大的权力。

比如,在用户投诉或不爽的时候,客服有权根据自己的判断,自行赠送贴膜或其他小配件。

另外,小米也非
常重视人性服务。

曾经有用户打来电话说,自己买小米是为了送客户,客户拿到手机还要去自己贴膜,这太麻烦了。

于是在配送之前,小米的客服在订单上加注了送贴膜一个,这位用户很快感受到了小米的贴心。

除了赋予员工权利,小米还会赋予用户权利——成立“荣誉开发组”,让他们试用未发布的开发版、甚至参与绝密产品的开发。

虽然这种方式存在一定风险,但给了用户极大的荣誉感和认同感,让他们投入更大的激情参与产品的升级。

小米语录:《参与感》(满本都是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